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五单元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卷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估量(ling) 气氛(fn) 卓有成效(zhu)B.帝喾(go) 驱逐(q) 豁然开朗(hu)C.给予(gi) 勒令(l) 繁芜丛杂(w)D.诬蔑(mi) 要素(yo) 载诸史册(z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幼稚精萃磨砺见字如晤B.接洽狭缢苍穹浅尝辄止C.靶子滥用诬蔑疾言厉色D.抽屉跋涉闲暇祸国泱民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生而益民,死而谢民”,这是刘志丹的人生理想。在美国记者
2、斯诺的眼里,刘志丹是“现代侠盗罗宾汉”;他又是那么质朴无华,常同战士们坐在一起,吸着旱烟袋,同志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A.忠贞不渝诚然谈笑自若B.矢志不渝诚然谈笑风生C.矢志不渝俨然谈笑风生D.忠贞不渝俨然谈笑自若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B.使之西面事秦C.汝可以模拟得之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卒不忍独善其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汝幸而偶我瓜分之日可以死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西并巴、蜀包九夷,制鄢、郢却宾客以业诸侯A./B./C./D./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3、是(3分)()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完成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C.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招致D.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假使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且以汝之有身也A.亦以天下人为念B.窃以为过矣C.以其无礼于晋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8.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演讲词是在某一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它具有针对性、鼓动性、条理性、通俗性等特点,演讲时可适当地运用感情色彩。B.悼词是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亲友或所在单位的领导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C.写悼词时既要交代死者生前的身
4、份、职务,不幸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终年岁数,又要交代死者人生优缺点,最后用“永垂不朽”“请安息”等结尾。D.谏逐客书中的“书”是上书,即古代臣子向君王陈述意见的文体;而与妻书中的“书”是书信。二、阅读理解(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0分)上两制诸公书(节选) 宋苏辙 今夫使天下之人因说者之异同,得以纵观博览,而辨其是非,论其可否,推其精粗,而后至于微密之际,则讲之当益深,守之当益固。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昔者辙之始学也,得一书,伏而读之,不求其博,而惟其书之知,求之而莫
5、得,则反覆而思之,至于终日而莫见,而后退而求其得。何者?惧其入于心之易,而守之不坚也。及既长,乃观百家之书,纵横颠倒,可喜可愕,无所不读,泛然无所适从。盖晚而读孟子,而后遍观乎百家而不乱也。而世之言者曰:学者不可以读天下之杂说,不幸而见之,则小道异术将乘间而入于其中。虽扬雄尚然,曰:“吾不观非圣之书。”以为世之贤人所以自养其心者,如人之弱子幼弟,不当出而置之于纷华杂扰之地,此何其不思之甚也!古之所谓知道者,邪词入之而不能荡,诐词犯之而不能诈,爵禄不能使之骄,贫贱不能使之辱。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而孔子曰:“伯
6、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柳下惠、少连降志而辱身,言中伦,行中虑。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而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夫伯夷、柳下惠是君子之所不为,而不弃于孔子,此孟子所谓孔子集大成者也。至于孟子恶乡原之败俗,而知于陵仲子之不可常也;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而知颜氏子自乐之非固也;知天下之诸侯其所取之为盗,而知王者之不必尽诛也;知贤者之不可召,而知召之役之为义也。故士之言学者,皆曰孔孟。何者?以其知道而已。今辙山林之匹夫,其才术技艺无以大过于中人,而何敢自附于孟子?然其所以泛观天下之异说,三代以来,兴亡治乱之际,而皎然其有以折之者,盖其学出于孟子而不可诬也。今年春,天子将求直言之士
7、,而辙适来调官京师,舍人杨公不知其不肖,取其鄙野之文五十篇而荐之,俾与明诏之末。伏惟执事方今之伟人而朝之名卿也,其德业之所服,声华之所耀,孰不欲一见以效薄技于左右?夫其五十篇之文,从中而下,则执事亦既见之矣。是以不敢复以为献,姑述其所以为学之道,而执事试观焉。(选自唐宋名家文集苏辙集,有删节)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B.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C.
8、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D.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此乃所谓腐儒者也/古者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是君子之所不为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制,唐、宋翰林学士受皇帝之命,起草诏令,称为内制;中书舍人与他官加知制诰衔者为中书门下撰拟诏令,称为外制。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合称两制。B.孟子,儒家经典著作,是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写,与大学中庸论语一起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C.百家,这里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
9、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D.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职官名,如唐代杜牧为中书舍人,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这里指显贵弟子。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的话,强调为学之道贵在“自得”,即广泛阅览各类学说,自己去判断是非、探究深浅,逐步抵达学问的精微之处,收获个人心得。B.自从读了孟子一书后,苏辙回过头来再读诸子百家的书籍,就不再感到飘忽迷乱、无所适从了,因为此时的苏辙已经明晓了源于孟子的大道。C.苏辙考虑到自己原先写的五十篇文章过于粗浅,不便献于两制诸
10、公,所以特意写了这封书信,深入阐述自己泛观诸家而尊崇孟子的求学历程与治学主张。D.苏辙认为,扬雄所谓“吾不观非圣之书”的主张并不足取,这就像为了保护弱子幼弟而不让他们去繁华扰攘的地方,只会使人变得狭隘无知、萎靡虚弱。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美禹、稷之汲汲于天下,而知颜氏子自乐之非固也。(4分)译文: _ (2)故士之言学者,皆曰孔孟。何者?以其知道而已。(4分)译文: _13.伯夷、柳下惠的行为是君子不愿意做的,但并未被孔子完全否定,请概括孔子的理由。(3分)答: 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戈壁绝尘严风华在山水秀丽的南方,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戈壁是什
11、么样子。当我飞临甘肃的上空,从飞机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飞机下面全是山,是我从没见过的如此辽阔无边、连绵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秃,没有林木遮掩,没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发达的或蹲或卧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着身子任由太阳炙烤,而导致皮肤干裂,变得全身灰黄,毫无光泽和血色。噢,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黄的大西北。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四周环顾,没有人影。天和地之间,是一条平直的线。遍地里,每一颗沙粒、石块,每一堆沙土、乱石,每一条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来,仿佛就是词典里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一个个都代表着孤寂、干渴、饥饿、迷失、慌乱、恐惧
12、、死亡这样的词义。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战栗。我知道我来到了曾经的古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早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的。想必当年肯定是一条充满灵性充满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驼队不断,马蹄声脆,绸缎拖地,五彩缤纷,轻柔而曼妙。也许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经有驼队小憩过。夜色里,篝火灿烂,奶茶飘香,烤肉诱人,说不定地面上还残存着当年的残骨或木炭。望茫茫旷野,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的喧嚣,看不出轻柔而曼妙的景况。一种苍凉的气息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戈壁的地面和上空。当我被戈壁的苍凉淹没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对这片辽阔的苍凉产生了敬意。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一阵的,由远及近。西汉的张骞,第一个穿过了西域的苍
13、凉。建元三年,张骞告别汉武帝,率随从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张骞的队伍,一字排开,夹杂着马蹄声、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一路浩荡,经陇西,过敦煌,日行夜息,让这不曾出现过人烟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人的脚印。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几经周折,前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用脚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丈量出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张骞无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两千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风沙早已把张骞的脚印埋没得毫无踪影。而且,这条古路也早已停止了运行,但张骞的故事依然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很幸运,在这条古道上,在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竟能经受住风沙的冲刷,留下了足迹。玉门关玉树临风
14、,最为坚贞和强悍,这是我的戈壁之旅最强烈的印象。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于公元前121年107年间下令修建的。这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周边无一建筑,唯见茫茫沙砾,空旷无人。尽管日月侵蚀,已经显出破败,但它那种孤傲和霸气,依然镶嵌于城墙中,巍然不动。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其时,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自张骞之后,穿越过戈壁滩、大沙漠
15、的人,还有大司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西域行军司马班超,高僧法显、唐玄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然还有许多的无法记入史册的无名小卒。他们当中,有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守护者,也有一些掠夺者、破坏者。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丝绸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历史。但一切都归为苍凉。那些人来时,步履匆匆,搅得沙飞石走,尘烟骤起。但时间一长,尘埃终要落地。后来者,看着前人留下的废墟,一番唏嘘之后,却找不到他们的脚步了。谁都是戈壁的过客。我长久地站在那儿,感受着那一片苍茫,渐渐又被苍凉淹没。戈壁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贯穿,那只是一片荒漠;丝绸之路要是没有那一群人走过,那条路就必然寂寞;那一群人如果没有留下悲喜,那就没有了
16、苍凉;人要是没有经历苍凉,那就是苍白。苍凉是戈壁的神。14.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戈壁的“苍凉”贯穿全文,写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文脉清晰,形散而神不散。B.“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恐惧绝望的心情。C.文章运用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戈壁之景,作者对戈壁的深沉感慨借此表达得淋漓尽致。D.文章结尾寥寥数字将戈壁最突出的特征凝练写出,收束有力,词简意丰,含义隽永,堪称画龙点睛之笔。15.理解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苍凉是戈壁的神。答: _16.文章标题“戈壁绝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作
17、品简要分析。(5分)答: _三、语言表达(4分)17.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享受,有时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让人以超乎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答: _四、作文(4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
18、流互鉴的前提,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了解人类文明,不知道如何走进人类文明。有的说:“人类文明只是一个概念,显得虚无缥缈。”有的说:“我国的文明历史悠久,我怎么理解?”也有的说:“讲人类文明会不会贬低中华文明?”此外,我们身边还有着一些对人类文明不置可否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文明,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答
19、案1.D【解析】 A项,“估量”中的“量”应读作“liang”;B项,“帝喾”中的“喾”应读作“k”;C项,“给予”中的“给”应读作“j”。故选D。2.C【解析】 A项,“精萃”中“萃”应写作“粹”;B项,“狭缢”中“缢”应写作“隘”;D项,“祸国泱民”中“泱”应写作“殃”。故选C。3.C【解析】 第一空,“矢志不渝”指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忠贞不渝”指忠诚坚贞,永不改变。“矢志不渝”强调立誓的坚定,“忠贞不渝”强调忠诚,此处强调刘志丹立誓的坚定,用“矢志不渝”更准确。第二空,“俨然”,非常地像;“诚然”,确实如此。此处强调刘志丹和“现代侠盗罗宾汉”很像,用“俨然”更准确。第三空,“谈笑风
20、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谈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此处强调刘志丹“质朴无华”,有亲和力,用“谈笑风生”更准确。4.A【解析】 A项,古今义相同,敌对之国。B项,古义:向西。今义:方位词,西边。C项,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D项,古义:幸福。今义: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5.B【解析】 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是名词用作状语,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6.B【解析】 禁:经受。7.C【解析】 C项与例句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与“为”组成“以为”的形式,译为“把作为”。B项,动词,与“为
21、”连用,译为“认为”。D项,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8.C【解析】 “又要交代死者人生优缺点”错,悼词是对死者一生做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德和主要贡献。9.B【解析】 “如使深居自闭于闺闼之中”意思是“如果使他们深居自闭在深室内宅”,这是一个完整的兼语句,需要在“中”之后断开。“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这句话描绘在家座谈大道的人的状态,是一个完整的语意,“者”是一个助词,表示某种情况,其后一般需要断开,加之后文的“此”为下一句的主语,可以推断在“者”之后理应断开。“此乃所谓腐儒者也”是一个判断句,“者也”后应断开。“伯夷隘”和“柳下惠不恭”是并列关系,中间应断开。“是君子之所不为
22、也”是一个判断句式,“是”是这句话的主语,故其前要断开。10.D【解析】 D项,“这里指显贵弟子”不准确,应为官职,担任职务为中书舍人。11.C【解析】 C项,“苏辙考虑到自己原先写的五十篇文章过于粗浅,不便献于两制诸公”错误,见原文“夫其五十篇之文,从中而下,则执事亦既见之矣。是以不敢复以为献,姑述其所以为学之道,而执事试观焉”。是因为大臣们都见过了,所以不敢再献。12.(1)赞美大禹、后稷急切地为天下人奔忙,但是也知道颜回自得其乐的做法并不鄙陋。(2)所以那些谈论学问的读书人,都并举孔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真正掌握了大道。【解析】 (1)美:形容词用作动词,赞美。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23、独立性。汲汲:急切的样子。固:鄙陋。(2)士之言学者:定语后置,那些谈论学问的读书人。以:因为。知道:掌握了大道。13.(示例)伯夷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柳下惠降低自己的志向,屈辱自己的身份,可是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符合规范。参考译文如果让天下的人借着不同的学说,能够广泛地阅览,自己去辨别孰是孰非,讨论孰可孰不可,推究那些学说的精深粗浅,而后逐步达到那细微隐秘之处,那么讲析道理应当会更加深入,坚守道理也就会愈加牢固。孟子说:“君子用正确的方法来深入探究道理,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
24、希望自己有所收获。”以前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得到一本书,就伏在案上阅读,并不贪求一定读得多,而只求懂得书中的道理。自己探求没有收获,就翻来覆去地思考,直到思考一整天却没有什么发现,这才退一步找来那些别人的心得收获来看。为什么呢?我是害怕如果很轻易地就理解了,那么以后就不会很牢固地记住。等到年龄大了,才开始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人高兴的,使人惊愕的,无所不读,结果却使自己飘飘忽忽,无所适从。后来阅读了孟子一书,然后再回过头来阅读诸子百家的书籍,就再也不感到迷乱了。可是,世上一些人却说:求学的人不应该阅读天下那些杂说,如果不幸看到了,那么,旁门左道、异端邪说就会钻了空子进入其心
25、中。即使是像扬雄这样的人也是如此,说:“我不读不合圣人之道的书。”他们认为世上贤能的人修养自己内心,就像保护家里弱小年幼的子弟,不应该把他们带出来放在纷纭繁华、扰攘杂乱的地方。这实在是太缺乏考虑了!古代的所谓明晓大道的人,接触了邪僻不正的话也不会动摇,受到偏颇怪异的言论的侵扰也不会被欺骗,爵位利禄不能使他们变得骄横傲慢,贫困低贱也不能使他们感到屈辱。如果使他们深居自闭在深室内宅,不与外界接触,整天一副浑然无知、萎靡不振的样子,而嘴里却说着(自己)“懂得大道、懂得大道”的话,这只不过是人们所说的迂腐的读书人罢了。古代的伯夷狭隘偏执,柳下惠对人不恭敬,狭隘偏执和对人不恭敬都是君子不去做的。但孔子却
26、说:“伯夷、叔齐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柳下惠、少连降低自己的志向,辱没自己的身份,可是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符合规范。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行为廉洁,去官合乎权宜。我就和他们这些人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伯夷、柳下惠的行为是君子不愿意做的,却并不被孔子完全否定,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孔子是一位集大成的人。至于孟子,厌恶乡愿虚伪的言行败坏风俗,但是也知道于陵仲子那种过分自洁的行为不可能持久;赞美大禹、后稷急切地为天下人奔忙,但是也知道颜回自得其乐的做法并不鄙陋;知道天下的诸侯所索取的都是不义之财,但是也知道即使有王者出来,也不会将他们全都杀戮;明白贤能的人是不应该受人
27、召见的,但也认为应召去当差是符合大义的。所以那些谈论学问的读书人,都并举孔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真正掌握了大道。如今我是山林草野中的一个普通人,自己的才能技艺没有大大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因而哪里敢自我攀附于孟子呢?不过,我广泛地观览天下各种不同的学说,分析夏、商、周三代以来历朝兴亡治乱的原因,能够清清楚楚地判断它们的是非,原因就在于我的学问源于孟子,这是不能欺瞒的。今年春天,皇上要搜求敢于直言的人士,我正好来到京师等待选官,中书舍人杨公不知道我的不贤,拿了我五十篇粗浅的文章向皇上推荐,使我得以备位其末,参加制科考试。诸位大人都是当今的伟人、朝廷的名臣,道德事业覆盖四方,名声才华光耀天下,谁不想拜见,以便奉献浅薄的技艺呢?我的那五十篇文章,朝廷会下发,恐怕大人们已经见到了。所以不敢再奉献,姑且讲述一下我求学的态度与方法,希望大人们能抽空看一看。14.B【解析】 B项,“形象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恐惧绝望的心情”中“绝望”不恰当。结合文本内容“我立即目瞪口呆”“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四周环顾,没有人影”“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战栗”分析可知,作者没有绝望的感情,只是震惊。15.戈壁没有生机,荒凉是不变的主色调,苍凉是这片土地的主宰;戈壁的苍凉中,淹没着曾经悲喜交加的历史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