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对比阅读课题: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审核: 做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
2、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屋舍俨然 ( ) 阡陌交通 ( )不独子其子( ) 货恶其弃于地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元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孟子有句名言: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4、,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
5、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仿佛若有光 ( ) 悉如外人 ( )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自恨不如远甚也(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其 中 往 来 种 作 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4翻译下列句子。(6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
6、什么共同之处?(2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14分)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7、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 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
8、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晋陶渊明独爱菊 故人不独亲其亲C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D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2分)3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停数日,辞去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此先人之庐 D咨臣以当世之事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以物喜,不以
9、己悲。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5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2分) (四)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豁然开朗 ( ) 阡陌交通(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虽有甲兵(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
11、下表。(4分)【甲】设酒杀鸡作食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美其服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答案课题: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许礼靖 审核: 做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
12、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屋舍俨然 ( ) 阡陌交通 ( )不独子其子( ) 货恶其弃于地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元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
13、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 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1(4分)(每小题1分)整齐的样子 交错相通 以为子 憎恶2(2分)B3(4分)(每小题2分)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
14、信,培养和睦(气氛)。4(2分)(毎小题1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5(3分)示例:从“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
15、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16、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
17、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仿佛若有光 ( ) 悉如外人 ( )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自恨不如远甚也(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其 中 往 来 种 作 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4翻译下列句子。(6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
18、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1隐隐约约 全 正,正在 遗憾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2A 3其 中/ 往 来 种 作 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4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评分:每小题3分,共6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5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2分)【参考译文】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
19、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14分)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2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 国,同行
21、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晋陶渊明独爱菊 故人不独亲其亲C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D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2分)3与“燕人生于燕
22、,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停数日,辞去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此先人之庐 D咨臣以当世之事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5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2分) 1(2分)B8(2分)具 宜 求 禁2(2分)D3(6分)(3分)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村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3分)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同行的人指着晋国的都邑说:“这是燕国的都邑。”那人听后,变了神色。4(2分)相同点:自身品格高洁。不同点:陶渊明,厌恶官场,辞官归隐,出世思想。 周敦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电视剧发行合作合同
- 玻璃幕墙施工承包合同年
- 工程材料委托采购合同
- 工程合同与招投标
- 卖场商铺租赁合同
- 燃气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施工承包合同书协议
- 电缆桥架安装施工合同
- 广告材料采购合同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导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31邻补角对顶角(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 高三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航空航天标准与认证互认
- 心理课教案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 幼儿园 中班心理健康《我会倾诉》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中职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 微积分试卷及规范标准答案6套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问题探究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
- 药物警戒管理体系记录与数据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