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快速连接器资料_第1页
光纤快速连接器资料_第2页
光纤快速连接器资料_第3页
光纤快速连接器资料_第4页
光纤快速连接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纤快速连接器技术知识扩展一、光纤快速连接器前景光纤快速连接器也叫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只需简单工具就可以现场完成对没有连接器的光缆加连接器,短时间内完成对接。近两年来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推行,我国FTTH(光纤到户)从开始的试点工程到现在的规模部署,得到了飞速发展。光纤接续作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工程量成倍增长,同时建设接续点向室内的延伸,也带来了工作难度的大幅增加。这里有两个增加:一个是量的增加,一个是难度的增加。这使得传统热熔接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终端接续工作。势必要选择更加快捷更加方便的新方式来代替热熔。快速连接器恰恰具备这样的优点,目前快速连接器的使用正在给当前光纤

2、接续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针对当前建设终端接续而言,热熔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熔接机施工需要操作平台,空间受限;2、熔接机价格贵,施工成本高;3、有源施工,电池续航能力有限;4热熔设备体积大、携带不便;5针对终端多点零散接续耗时长。快速连接器的优点:、操作简单,光缆开剥只需一次,施工速度快;、对操作环|境无特殊要求;、无源施工;、工具简单,易携带。快速连接器针对其特点,目前主要应用有两类:一类是配线光缆与入户皮线光缆接续点(光纤配线箱)内;另一类就是用户家中接入点,主要是光信息面板内将皮线光缆端接形成端口,和多媒体箱内将皮线光缆端接,直接连接家庭终端ONU。二、分类与特征SC(UPC、APC)

3、最广泛预埋型FC(UPC、APC)机械型快速连接器LC(UPC、APC)直通型ISC/FC/LC(UPC)热熔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SC型,因为其对接方式为插拔,在不同环境都能完成操作。直通型:光缆开剥、切割后直接从尾端穿到连接器顶端,连接器内部无连接点如图所示:预埋型:接头插芯内预埋一段光纤,光缆开剥、切割后与预埋光纤在连接器内部V槽内对接,V槽内填充有匹配液。如图所示:直通型结构缺点:1、对切割端面依赖性强;因为直通型结构是将光纤从连接器尾部直接穿到连接器顶端,这就意味着光纤切割端面就是连接器端面,如果光纤切割端面不平整,势必会影响连接器性能指标,尤其是回波损耗更无保障;传统的尾纤、跳线在生

4、产时为保证其回波指标,都是要经过研磨,根据插芯和研磨工艺的不同,对端面进行区分,分为、,而直通型结构只是手工切割端面,并无研磨,更谈不上、如果要确保质量,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切割水平,因此其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光纤施工能力和经验。2、对陶瓷插芯与光纤直径匹配要求严格;同样的也是由于直通型结构是将光纤从连接器尾部直接穿到连接器顶端,这就要求陶瓷插芯内孔径要大于等于光纤直径,否则穿不进去。但是又不能太大,太大则为导致光纤在陶瓷插芯内晃动,导致偏芯。从而影响连接器性能。3、对切割长度、夹持件强度要求严格;切割所留光纤如果长了或者短了致使在穿纤的时候穿过头或没穿到头,都会导致衰减大。另外即使长度到位,

5、对于后方固定光纤光缆的夹持件强度要求也很高;因为施工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拉拽,以及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材料的形变都可能引起光纤光缆与连接器发生相对位移。实验表明在凸出或凹陷超过的情况下,连接器的损耗就会变得很大。当然直通型结构也有其优点,就是其连接器本身结构简单,工厂生产较为容易,因此造价低。预埋型结构优点:1、陶瓷插芯内预埋光纤顶端进行了研磨,回波损耗有保障;2、内部对接处填充匹配液,不过分依赖光纤端面切割;3、预置光纤通过注胶固化,不会出现晃动、偏芯的情况;当然他也有他的缺点,就是断纤后难处理。热熔型结构缺点:热熔型快速连接器,实际上一样是光纤熔接,只不过熔接点在连接器尾端内部,相当于热

6、熔把尾纤的尾缆给省掉了,这样做的好处是熔接好后,不需作额外保护。但就其操作来讲,一样要使用熔接机,一样是有源热熔,和普通热熔实际上本质上并无区别。热熔接所具备的缺点,它同样存在,因此该类方式并未被广泛采用。光纤类型:光纤采用单模G657A光纤,G657A光纤可以与G652D光纤兼容,目前HTTX用的皮缆光纤类型都是G657A光纤。G657A光纤适用于1260nm波段光纤通信,该类光纤是在光纤的基础上改善了弯曲衰减特性以及严格了光纤的几何特性,从而改善光纤的连接特性。和光纤相比较,具有优异的熔接特性,并且能承受很小的弯曲半径。是最理想的光纤类型。补充说明光纤种类: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

7、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多模光纤(MultiModeFiber):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m),包层外直径125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单模光纤单模光纤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还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后来又发现

8、在1.31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一为正、一为负,大小也正好相等。这就是说在1.31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总色散为零。从光纤的损耗特性来看,1.31m处正好是光纤的一个低损耗窗口。这样,1.31m波长区就成了光纤通信的一个很理想的工作窗口,也是现在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波段。1.31m常规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在G652建议中确定的,因此这种光纤又称G652光纤。后来经过改善光纤特性获得更优异的G657A光纤。三、性能指标光学性能要求表1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要求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序号检测项目机械型热熔接型平均值最大值平均

9、值最大值a插入损耗0.25与标准插头和适配器测试:0.5与任意插头及适配器测试:0.70.2与标准插头和适配器测试:0.4与任意插头及适配器测试:0.7回波损耗一三40(UPC);三55(APC)一三50(UPC);三60(APC)单位为dB环境性能要求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应满足表2中规定的环境性能试验要求,同时应满足表的光学性能要求。表光纤现场连接器的环境性能要求单位为dB序号试验名称试验条件判定标准插入损耗变化量外形变化机械型热熔接型a高温+85C,96h在线监测光学性能0.0.2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b低温-40C,96h在线监测光学性能0.0.2不得有机械损伤,如

10、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c温度循环(40C+85C)21次循环,共168h在线监测光学性能0.0.2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d湿热+75C,95%,96h在线监测光学性能0.0.2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e浸水室温,自来水,168h0.0.2无变形、起泡、粗糙、剥落等现象备注:机械性能要求表3光纤现场连接器的机械性能要求组装成功的光纤现场连接器应能通过表3中规定的机械性能试验要求,同时应满足表1的光学性能要求。序号试验名称试验条件判定标准插入损耗变化量试验后外形变化机械型热熔接型a可重复组装性组装次数:5次0.无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b振动频率:10-50H

11、Z扫频:每分钟45次振幅:0.75mm单振幅时间:三个方向,各2小时0.0.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c跌落高度:距离试样头部1.5m次数:8次0.0.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d重复性插拔次数:100.0.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e机械耐久性插拔次数:5000.0.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f抗拉裸纤,不在线监测光学性能;光纤型,不在线监测光学性能;光纤型,在线监测光学性能;光缆型20N,在线监测光学性能;光缆型30N,不在线监测光学性能;时间:2分钟0.0.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g扭转负荷:光缆型15N速率:10次/分钟次数:200次0.0.5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注1:热熔接型光纤现场连接器不要求可重复组装性试验;注2:可重复组装性测试项目对插损变化量主要考核劣化情况,要求插入损耗劣化量0.3,如果插损变优,满足要求;单位为dB快速连接器与0.9快速连接器客户所说的快速连接器指的是皮缆快速连接器,0.9快速连接器指的是用于0.9mm光纤的快速连接器。产品优点1、产品相对总长度比较短。因为光纤到户有些方案需要先接到光纤面板,然后再用光纤跳线接到家庭终端ONU。光纤面板标准尺寸86mm*86mm*21mm,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