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级上册第课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1页
2022年八级上册第课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2页
2022年八级上册第课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3页
2022年八级上册第课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4页
2022年八级上册第课杜甫诗三首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5 杜甫诗三首教案目标: 1、明白诗人生平,有感情地朗诵并能默写三首诗歌; 2、激发同学的联想和想象; 3、懂得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案重难点:1、激发同学的联想和想象;2、懂得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教案方法:诵读法、争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教案过程:教案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案内容:望岳 一、导入;二、作者回忆:杜甫公元 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 “诗圣 ”,是我国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 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冲突,内容深刻;他的 很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

2、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 ”,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忱地赞扬了泰山高大雄壮的气概和奇妙秀丽的景色,也 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理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 吏写于 “安史之乱 ”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怜悯;代表作如“ 三吏” “ 三别” ;三、诵读全诗(1)老师泛读(留意诗歌的停顿、字的发音以及感情的显露)(2)找同学读并做适当的点评;(3)集体大声读四、诗歌赏析:1、整体感知 首句设问,极言诗人初见泰山是兴奋不已,竟不知如何描画,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宽阔,以上远望;三句虚写,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而实

3、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 感受,对泰山赏慕有加;四句实写,即言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之高峻;以 上两句近望;1 / 5 五六句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 目仰视而为之开阔;以上两句细望;七八句话用孔子 “登泰山而小天下 ”之句,深化主旨:不止于望岳、登山而已,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将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诗歌的象征意义;2、重点赏析:(1)“阴阳割昏晓 ”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 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 ”;写出了他心底的愿

4、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 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憧憬登上绝顶的壮 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总结: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五、背诵竞赛;六、集体背诵全诗;板书设计:远望 近望望岳凝视赞叹、赞扬、沉醉、豪迈愿望其次课时 教案内容:春望教案过程:一、导入:二、作品及背景简介:三、诵读全诗(1)老师泛读(留意诗歌的停顿、字的发音以及感情的显露)(2)找同学读并做适当的点评;(3)集体大声读(4)抽同学背诵 四

5、、诗歌赏析:(2句重点赏析)2 / 5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冷静蕴藉,真挚自然;(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缺,虽然山河照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 “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制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 ”对举,对比剧烈; “国破 ”之下继以 “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 ”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 ”就叙荒芜之

6、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说明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说明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就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就触景生情,一就移情于物,正见诗的前四句,都统在 “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好诗含蕴之丰富;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就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动;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似乎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深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 “烽火苦教多信断 ”,直到如今春深三月,

7、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希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赛过“万金”啊. “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全部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思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犹豫,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为想要解愁的动作, “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白发 ”为愁所致, “搔”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就更增一层悲伤;小结:春望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五、

8、比较阅读:望岳春望(从思想内容和感情颜色上着手)板书设计:春望 忧国 - 思亲3 / 5 第三课时 教案内容:石壕吏教案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 2 、 揭露官吏的横暴 ; 3 、怜悯人民的苦难;教案重、难点: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教案时间: 1课时 教案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二、诵读全诗:(1)老师泛读全文:(2)同学自由读:三、整体感知:1、让同学对比课下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并将不懂得语句画出来;2、理一理故事情节:时间次序:(暮、夜、夜久、天明)大事:(开端:有吏夜捉人、进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诗人的行踪:(投宿、住宿、告别)3、请

9、同学们复述这个故事;主要表达了官吏夜晚来捉人四、诗歌赏析:,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1、为什么不说 “征兵 ” “招兵 ” “点兵 ”而说 “捉人”?“捉”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 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捉人 ”也与“捉壮丁 ”的内涵大有不同; “人”是一般的概念, “丁”的内涵就比较详细;玄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 食货志), 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 老弱;2、夜:为什么夜间出动?一就说明官府 “捉人”之事经常发生,人民白天隐藏或者抵抗,无法“捉”到;二 就说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

10、的黑夜来个突然突击;3、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对比分析 这两句极其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的尖锐冲突;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可4 / 5 剧烈的对比;两个状语 “一何 ”加重了感情颜色,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 蛮横气概,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哀思的气氛;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 怒逼出来的;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时老妇苦啼 着回答县吏的怒呼;4、摸索妇人交代的内容,可分几层意 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5、有人读完文章说明显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 为?五、合作探究: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六、拓展延长:1、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仍有哪些 . 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这个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庞大灾难,那么,你如何看待战争和平呢 .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清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