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 精简版教案_第1页
1 古诗三首 精简版教案_第2页
1 古诗三首 精简版教案_第3页
1 古诗三首 精简版教案_第4页
1 古诗三首 精简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要求1.会认“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教学课时三课时。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多媒体。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多媒体出示古诗)绝句

2、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学生自由朗读。3.教师简介作者。(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1.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然后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时,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边读边记下自己读

3、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3)检查交流情况。(多媒体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融燕鸳鸯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错误的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迟日:春日。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2.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近字比较:隔融怨鸳央鸯 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燕)(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并交流讨论。“鸳、鸯”是上下结构的

4、字,上宽下窄;“融”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融”:左下部里面只有一横。“鸳”:左上部不要多写一点。(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是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2.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1)学习第一句:迟日江山丽。(多媒体出示这句诗)“迟日”是什么意思?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多媒体出示对“迟日”的理解)“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缓慢

5、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太阳落山渐晚,白天变得长了。春天的白天变得长了,那么春天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水有变化吗?(山水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景色)你想怎样读这句诗?(指名读范读齐读)(2)学习第二句:春风花草香。(多媒体出示这句诗)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春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味道呢?(花草的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指名读)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青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齐读)(3)学习第三句:泥融飞燕子。(多媒体出示

6、这句诗)你知道小燕子在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吗?(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来说。(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请你把这种心情读出来。你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啊!(指名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啊!(指名读)(4)学习第四句:沙暖睡鸳鸯。(多媒体出示这句诗)嘘看,那是什么呀?(多媒体出示鸳鸯的图片,并指名读诗句)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再指名读)可它们睡在沙滩上,会不会着凉啊?(不会,因为“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子上,多舒服啊!

7、(指名读两遍)春天,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忙着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子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鸳鸯互相依偎着在沙滩上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指名读,齐读)(5)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多媒体出示资料)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七个字就是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果每句诗都有五个字就是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

8、首五绝。其实杜甫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多媒体出示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杜甫的绝句,然后拿到班里来和大家分享!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 多媒体出示绝句的节奏标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教师引导:诗中的斜线是停顿符号。单斜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斜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4.教师小结:读古诗时应该抑扬顿挫,还应饱含感情。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1

9、.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诗勾画出自然界明丽壮美的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诗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动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2.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3.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同学们,唐代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请你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学生自选作业。(多媒体出示作业)(1)画:画一幅画,画出春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

10、所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古诗,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其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的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积累,另一方面蓄积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感受。3.课中有自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4.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句大胆想象,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1古 诗 三 首绝句江山丽,花草香燕子飞,鸳鸯睡初春美景1.会认“惠、崇”等3个字,会写“芦、芽”等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

11、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多媒体。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2.(多媒体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多媒体出示简介内容)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惠崇春江晚景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画题写的诗。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多媒体出示生字)惠崇芦芽豚2.自由读,指名

12、读。3.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豚”是前鼻音。4.开火车读,齐读。三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 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写之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五指执笔笔杆正,一寸一尺和一拳。每个生字写两遍,争取第二遍比第一遍写得好。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熟字加偏旁:宗+山=崇户+艹=芦牙+艹=芽减一减:穗-禾=惠。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惠”:右上部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芦”:下部是“户”,不是“卢”。“崇”:上窄下宽。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二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

13、江水暖鸭先知。(多媒体出示这两句诗)(1)指名读。(2)学习重点词语。(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3)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师生交流,教师归纳。(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回暖)(4)想想诗句的意境,教师指导朗读。2.学习第三、四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多媒体出示这两句诗)(1)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读,集体交流。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的时候。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提问题,反馈所学知识。(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4、?(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从画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季节)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1.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有关这首诗的背景、题目及作者的相关内容,从而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2.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三两枝”“鸭先知”“欲上时

15、”这样的词语。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注解理解诗句,让学生对全诗有一个大概的把握。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品味诗情,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1古 诗 三 首惠崇春江晚景桃花三两枝鸭先知蒌蒿、芦芽河豚欲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会认“减”字,会写“梅、溪”等4个字。2.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多媒体。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板书题目:三衢道中)2.简介诗人曾几。(多媒体出

16、示诗人简介)曾几(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治今江西赣州)人,徙居河南(治今河南洛阳)。谥文清。其诗曾学江西诗派,中年后诗风变化,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峻。陆游曾从他学诗。原有集,已散佚,清人辑有茶山集。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1)(多媒体出示生字)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梅溪泛减(2)自由读,指名读。(3)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4)开火车读,齐读。2.教师范读,男女生分组读。(多媒体出示划分朗读节奏的古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

17、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多媒体出示会写字。梅溪泛减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形近字比较:海梅喊减眨泛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梅、溪、泛、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梅”:右下部的“母”里面是两点。“溪”:右部是“爫+幺+大”。“泛”: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些,长一些。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多媒体出示问题)(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三衢山的?他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2)作者沿途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结合注释,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3)作者

18、的心情是怎样的?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多媒体出示问题。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给人以的感觉。指名回答。(日日晴喜悦) (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了什么。指名回答:“却”在这里是“再,又”的意思。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板书:溪泛山行 )(3)哪句诗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多媒体出示第三、四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板书:不减添)正当诗人游兴高涨的时候,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叫声,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多媒体出示后两句诗)齐读后两句。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五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