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送下载 精品 Word商店(shngdin)建筑中营业厅平安(png n)疏散(shsn)宽度计算方法摘 要: 从?建筑设计防火标准(biozhn)?、?商店(shngdin)建筑设计标准?中有关商店建筑营业厅平安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营业厅人均占地面积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关键词: 商店建筑; 营业厅; 疏散宽度计算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 商店建筑的建设不但在数量上逐年递增, 而且在规模上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大的开展趋势。然而在商店建筑设计中有关消防平安疏散的问题, 常常给建筑设计者
2、及消防审核人员带来困扰。多年的工作实践, 使我们感到以往的计算方法以不符合目前商店建筑的实际, 笔者推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特作如下分析与探讨。1、以往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商店建筑设计标准?JGJ48- 88 (以下简称“商规) 及?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J 16- 87 (以下简称“建规) 的规定, 多层(建筑高度24 m 以下) 商店建筑中营业厅的疏散宽度计算, 首先根据“商规第4. 2. 5条中的换算系数来确定人数, 再根据“建规第5. 3. 12条中的疏散宽度百人指标确定疏散宽度。简化成公式(1) :D = S ab/100 (1)式中:D 最大一层营业厅的疏散宽度,m;S 最大一
3、层营业厅面积,m;a 换算系数, 根据“商规第4. 2. 5 条确定,即第一、二层a= 0. 85, 第三层a= 0. 77,第四层及以上各层a= 0. 6;b 疏散宽度百人指标, 根据“建规第5. 3.12 条,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 第一、二层b= 0. 65 m/百人。当第二层营业厅面积为1 000 m2 时,D = 1 0000. 850. 65/100= 5. 225 m。需要设三部开间尺寸为4. 2 m 宽的楼梯, 每部楼梯的面积约为36 m2, 三部共108 m2, 相当于营业厅面积的10. 8 %。根据公式(1) , 1 000 m2 的营业厅, 容纳人数为850 人, 平均
4、每人占1. 176 m2, 除去柜台所占面积约300 m2 左右, 即700 m2 的顾客活动空间容纳人数为850 人, 平均每人仅占0. 82m2。这个密度对20 世纪80年代的商场是适宜的。因为当时商场的数量少、购物的人相对集中。目前执行的“商规就是编制于20 世纪80 年代,“商规中的各项规定符合当时的国情, 但现在的商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数倍于那个时代, 购物人群已分散于各商场中, 商场内人员的密度已大大降低。其次, 20 世纪80 年代的商场多为营业、仓储、辅助分设, 而现在仓储式的商场越来越多, 柜台的尺寸也在加大, 柜台所占用的空间及面积也越多, 同时仓储式的商场中大多数的顾客
5、为推车购物, 所需用的空间的面积也加大。可见包括柜台在内每人1. 176m2 的密度显然不符合今天商场的功能需求, 因此以往的计算方法应作调整。再次, 目前商场越建越大, 仍按以往的计算方法计算疏散宽度, 带来的问题是楼梯数量过多, 宽度过宽, 楼梯间占用的面积过大, 占营业面积的10 %以上, 显然也不经济。在设计中产生的矛盾很大, 常给设计人员带来许多困扰, 所以调整以往的计算方法是必要的。2、新计算方法的提出(t ch)与探讨鉴于以往(ywng)计算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各地出现了各种计算商场(shngchng)疏散宽度的方法。其根本(gnbn)的方法是以每层商场的建筑面积扣除附属(fsh
6、)及柜台所占用的面积, 剩余的为顾客活动面积。以顾客活动面积乘以“商规中营业厅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a 来确定人数, 再乘以“建规中疏散宽度百人指标来确定疏散宽度。也就是说当a= 0. 85 时, 营业厅内供顾客活动的空间人的密度为1. 176m2/人, 比以往的计算方法密度降低了30 %。楼梯的数量及宽度也随之降低。实践证明, 顾客活动空间人的密度在1. 2 m2/人左右是根本合理的。问题在于顾客活动面积如何确定。如果每个商场设计都需要把柜台布置好再计算顾客活动面积, 计算起来比拟麻烦,同时标准也很难控制。因为柜台的布置方式有多种, 不同的布置方式、柜台所占用的面积各不相同。这样对消防审核也很难
7、处理, 为了简便计算, 统一标准, 笔者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2) :D = S cab/100 (2)式中: c折减系数。其中, 换算系数仍按“商规第4. 2. 5 条确定, 疏散宽度百人指标b 仍按“建规第5. 3. 12 条表5. 3. 12 确定。折减系数c 那么是用于确定商场内顾客活动面积的系数, 即: 每层商场的建筑面积乘以折减系数得出顾客活动面积。通过对营业厅中柜台布置的多种方案分析, 可见柜台布置的方式不同, 柜台的形式、尺寸不同, 其柜台占地面积也不同, 一般在25 % 40 %之间, 多数为30 %。楼梯、货梯、自动扶梯、办公、卫生间、设备间等辅助用房约占营业厅面积的15 %
8、 30 %。商场的规模不同, 辅助用房面积所占比例亦不相同。一般来说商场的规模越大, 辅助用房面积越大, 因为大型商场一般都设有中央空调或机械通风设施, 每层都需设空调机房或设备间。另外还需设大型货梯、自动扶梯、进货监控室、配电间、总效劳台等, 卫生间面积也相对较大, 职工休息、办公用房也比拟多。因此对不同规模的商场采用不同的折减系数。根据“商规表3. 1. 2, 建议折减系数c 按表1 取值。表1 中, 小型商场c= 0. 6 是考虑每层营业厅中柜台面积占25 % , 辅助面积占15 % , 顾客活动面积占60 %; 中型商场c= 0. 5 是考虑每层营业厅面积占30% , 辅助面积占20
9、% , 顾客活动面积占50 %; 大型商场c= 0. 4 是考虑每层营业厅中柜台面积占30 % , 辅助面积占30 % , 顾客活动面积占40 %。根据(gnj)新的计算公式, 当一个小型(xioxng)商场的第二层建筑面积为1 000m2 时, 其楼梯(lut)的疏散宽度D = 1 0000. 60. 850. 65/100= 3. 315 m , 需要设两部开间(kijin)尺寸为3. 90 m 宽的楼梯(lut)就可满足疏散要求, 比以往的计算方法所计算的疏散宽度节省一部楼梯, 但仍可满足疏散距离的要求, 比拟经济, 符合市场的需求。3、商场为高层建筑时, 其疏散宽度的计算当商场为高层建
10、筑时,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45- 95 (以下简称“高规) 第6. 1. 9 条规定: 疏散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1. 00m 计算, 其商场疏散宽度计算公式应为D = S cab/100, 其中b= 1. 0 m/百人。每层商场的建筑面积为1 000 m2 的中型高层商场, 其第二层的疏散宽度为D = 1 0000. 500. 851/100= 4. 25 m , 需设两部开间尺寸为4. 80 m 宽的楼梯方可满足疏散要求。如果高层建筑的裙房为商场, 且商场与高层主体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 建议疏散宽度的指标可以按“建规第5. 3. 12 条执行。如果按“
11、高规疏散宽度百人指标计算, 势必加大楼梯的宽度, 这样做不经济, 设计难度也较大, 而按“建规取值, 那么楼梯宽度与普通商场相同, 比拟经济。综上所述, 采用新的计算公式计算商场营业厅的疏散宽度, 既经济又可以满足平安疏散的要求, 计算简便, 标准统一, 易于掌握。民用建筑物的人员物资平安疏散设计 平安疏散是建筑物发生火灾后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平安的有效措施,是建筑防火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外建筑火灾的统计分析说明,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大局部是因为没有可靠的平安疏散设施,人员不能及时疏散到平安的避难区域造成的.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使用性质、不同火灾危险性的建筑物,对楼梯及楼梯间、疏散门、疏散指示
12、及其他平安疏散设施进行合理设置,是保证人员和物资的平安疏散的必要条件,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平安疏散时间要求平安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平安区域的时间.平安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平安疏散距离、平安通道宽度、平安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总疏散时间(t总)是室内疏散时间(t1)、通过走道疏散时间(t2)、 通过楼梯的疏散时间(t3) 三者之和.即t总=t1+t2+t3.为了使人员能够平安疏散就要求总疏散时间不大于建筑物允许疏散时间.即t总小于等于t允。平安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为5-7min;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为6min, 三、四级耐火等
13、级为2-4min;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为5min,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3min。二、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设计作为竖向疏散通道(tngdo)的室内外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zhyo)垂直交通空间,是平安(png n)疏散(shsn)的重要通道.对楼梯间防火设计的一般(ybn)要求是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平安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防止形成袋形走道。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3.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4.除与地下室、避难层连通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要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5.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
14、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6.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三、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或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的室内走道.疏散走道的防火要求是:1.走道 要简明直接,尽量防止弯曲。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3.走道中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的要求。4.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板底部并全部填实所有空隙。5.走道的宽度应满足疏散时最大人流量要求。6.走道的疏散距离应根据相应建筑的疏散允许时间确定。四、平安出口
15、的设计平安出口是供人员平安疏散用的房间门,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 (一)高层民用建筑平安出口的数量和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每个防火分区的平安出口不应少于两个。2.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局部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3.平安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平安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4.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 (二)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平安出口数量和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平安出口不少于两个。2.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3.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平屋顶。五、火灾应急照明和疏
16、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正常电源将被切断,因此必须合理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一) 设置部位1.以下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共用前室和避难层。 (2)观众厅、展览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室。 (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 的内走道。2.以下部位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1)除二类(r li)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shsn)走道和平安(png n)出口处。 (2)影剧院、体育馆、礼堂(ltng)、医院病房等的疏散走道和疏散门。 (3)人防(rn fn)工
17、程的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平安出口处。 (二)设置要求: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2.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平安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3.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六、火灾应急播送的设置为便于火灾疏散统一指挥,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播送.其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扬声器的数量应能保持从本楼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
18、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5m,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3W,涉外单位的火灾应急播送应用两种以上的语言。高层建筑平安疏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开展,各大中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耸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点缀美化着城市。目前,山东省大中城市已建成高层建筑3000多栋。由于高层建筑具有主体建筑高、层数多,高层建筑形式有四方形、塔形、阶梯形、凹形、人字形等多样形;高层建筑因其功能需要各种竖井和管道及用电设备多;高层建筑使用功能复杂,有办公室、卧室、会议室、文娱室、图书室、变配电室、餐厅、机房、仓库等。有的高层建筑那么容写字楼、宾馆、饭店、
19、商场为一体,成为综合性大楼,人员复杂而密集;加之高层建筑使用大量可燃材料装饰装修。由于高层建筑的这些根本特点,发生火灾时人员的逃生疏散比普通建筑难度更大。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迅速,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了解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掌握火灾时自救逃生的方法对减少火灾中人员伤亡尤为重要。一、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一般来说,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层建筑要比低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大,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和伤亡。其火灾特点主要有:1. 主体建筑高,火势蔓延快由于功能的需要,高层建筑都设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通风井等竖间井,而这些竖井如果处理不当,或管理不善就会成为火灾蔓延和烟雾流动的通道
20、,这些竖井就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具有抽气作用,使火势蔓延和烟雾流动非常快。建筑越高,这种作用越大,而且风还助长这种作用。因此,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一般火灾蔓延要比低层建筑快,如果扑救不及时,往往造成较大损失和人员伤亡。2.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远,疏散所需时间长;二是建筑内人员比拟多,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三是上述所说的发生火灾时烟雾和火势蔓延快,烟雾有毒。这些特点就给疏散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公共建筑,内部人员不熟悉疏散路线,这就更加剧了疏散的困难。因此,高层建筑起火时,人员中毒,窒息死亡或被火烧死的事件屡有发生。3. 火灾荷载大,燃烧(rnsho)时间长火灾荷载是指建筑物
21、内单位面积可燃物的多少,通常折算成千克木材平方米。高层建筑往往由于功能复杂,室内装饰装修,因而具有大量的可燃物,即火灾荷载大,尤其(yuq)高层公共建筑和高层居民住宅。火灾荷载大说明(shumng)火灾(huzi)时燃烧猛烈,燃烧持续时间长。一旦火灾发生起来,很难扑救。4.扑救(pji)难度大高层建筑火灾之所以扑救困难,其原因主要是消防人员很难接近火点。一是普通消防车辆的射程有限,需要特殊的举高、登高的消防车辆;二是消防队员体力有限,消防队员携带二盘水带和一支水枪徒步登梯超过24米时,体力就难以支持,因而需要有消防电梯;三是用水量大,而许多高层建筑单位的储水量往往缺乏。二、高层建筑平安疏散的根
22、本原那么平安疏散是指发生火灾时,在火灾初期阶段,建筑内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建筑物到达平安地点的过程。能否实现平安疏散,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来说,应坚持以下根本原那么:1.合理布置疏散路线所谓合理的平安疏散路线,是指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路线越来越平安。就是说,应该做到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由疏散楼梯间到室外或其他平安处,一步比一步平安,不能产生“逆流。2. 疏散楼梯的数量要足够位置要得当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能顺利疏散,高层建筑至少应设两个疏散楼梯,并且设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最好是在靠近主体建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侧设置。这是因为人们在火灾时往
23、往是冲向熟悉的楼梯或出口,但假设遇到烟火阻碍就会掉头寻找出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是不平安的。两个疏散楼梯过于集中也不利于疏散。3.防止设置袋形走道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或出口。火灾时,一旦这个出口被火封住,处在这局部的人员就会陷入“死胡同而难以脱险。因此,高层建筑应尽量不设置袋形走道。4.辅助平安疏散设施要可靠、方便使用消防平安疏散设施不完善往往影响疏散,因此,高层建筑应根据需要,除设置疏散楼梯外,增设相应的辅助平安疏散设施,如救生软梯、救生绳、救生袋、缓降器等。这些辅助平安疏散设施要构造简单,方便操作,平安可靠。5.超高层建筑要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楼顶设直升机停机坪对于超高层建筑
24、,由于疏散距离长,火灾时楼内人员无论疏散到地面还是疏散到楼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建筑高度越高,层数越多,火灾时疏散通道越易被火切断。另外,高层建筑由于人员集中,加上火灾时惊慌失措,容易造成拥挤,甚至会出现“逆行,因而,单独靠楼梯疏散,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从保障人员疏散平安来看,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经济的开展,我国大中城市消防救援逐步配备直升飞机,而且,火灾时,离楼顶近的楼层的人员向楼顶疏散要比向地面疏散更快,所以,在楼顶设停机坪也十分必要。三、影响平安疏散的因素1.人员对疏散(shsn)路线的熟悉情况(qngkung)建筑内人员对疏散路线是否熟悉,对疏散快慢(kuimn)影响
25、很大。对于常住人员如住宅楼、办公楼等,一般对疏散路线是熟悉的,火灾时,能够顺利疏散;对于(duy)暂住人员如宾馆(bngun)、饭店等,多数对疏散路线不熟悉,火灾时,疏散就困难,而且易造成混乱、拥挤;对于具有一定消防知识和逃生意识的人员,尤其是受过消防教育培训的人员,火灾时逃生能力强,疏散速度快,相反,对于没有受过消防教育培训的人员,由于逃生意识差,火灾时逃生能力差,疏散速度慢;对于像医院病房之类的建筑,由于许多病人自己不能走路,需要他人抬、背或搀扶,火灾时,疏散较为困难。2. 应急照明状况和疏散指示标志明显程度火灾时往往首先造成断电,因此,高层建筑尤其公共建筑,必须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26、。如果这些设施位置设置不当,或亮度不够,或指示方向错误,或维护保养不良,都会对疏散造成严重影响。3.疏散通道、平安出口是否畅通疏散通道、平安出口是否畅通是人员能否平安疏散关键之一。如果疏散通道被占用,被封堵,或者是进行了可燃装修,火灾时都会影响平安疏散,许多群死群伤火灾的教训都是例证。四、如何保证高层建筑内人员火灾时能平安疏散1.加强对职工的消防教育培训加强对职工的消防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消防平安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灭火技能,使每一位职工都懂防火,会灭火,会报警,会逃生。2.加强自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检测,出现故障及时修复,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扑灭,早疏散。3
27、.保障疏散通道、平安出口畅通以上提到有些单位为了管理方便或其他目的常常把不常用的疏散楼梯和平安出口封堵、上锁或作其他用途。这样做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影响疏散。因此高层建筑必须保证疏散通道、平安出口畅通。平时不用的楼梯、出口也不要封堵占用或上锁。为了保证疏散通道畅通,疏散走道、楼梯间的两侧墙上,不能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不能进行可燃装修,楼梯踏步不能采用扇形踏步或螺旋踏步。4.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正确并保证好用如前所述,由于火灾时往往首先造成断电,正常照明不能使用。因此,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对于平安疏散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层建筑尤其是公共高层建筑,必须按标准要求设置应急照明
28、和疏散指示标志,并且做到维护保养良好,保证好用。5.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人员多,火灾时如果组织不好人员疏散,就会造成混乱、拥挤,使疏散速度大大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伤亡非火灾死亡。因此,高层建筑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员工演练。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疏散顺序疏散顺序,就是指先疏散哪局部人员,后疏散哪局部人员。这是制定疏散预案首先要考虑的。一般原那么是先疏散着火层,然后是着火层以上楼层,最后是着火层以下楼层。 (2)疏散(shsn)路线疏散(shsn)路线应选择离平安(png n)出口、疏散楼梯最近的路线(lxin),一般是沿疏散指
29、示标志所指的方向疏散。但如果是着火层,应考虑着火的位置。着火房间附近房间的人,应向着火相反的方向疏散。竖向疏散一般先考虑向地面疏散,因为疏散到地面是最平安(png n)的。但也要考虑到竖向通道万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楼顶疏散。设有避难间、避难层的高层建筑,可考虑向避难间、避难层疏散。 (3)疏散指挥整个疏散过程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否那么,就可能造成混乱,影响疏散。总指挥应当在消防控制室,各楼层或防火分区要有现场指挥员或称引导员。现场指挥员要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4)清点人数各楼层或防火分区的人员疏散到平安地点后,现场指挥员要及时清点人数,如发现人数缺乏,要设法找回,
30、或通知消防队帮助查找。 (5)疏散预案的演练与修订疏散预案制定好后,组织员工进行演练。通过演练发现有不妥之处要及时进行修订。修订好后再进行演练,直至认为方案为最正确为止。浅谈高层公共建筑的平安疏散 高层公共建筑是指高度超过24m不含单层主体建筑高层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人员聚集的建筑物。高层公共建筑因其占地面积小、充分利用空间、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特别是它的面积集中、体形高大、能满足人们多功能使用的需要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高层公共建筑为城市增添了锦绣,但同时也出现了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快、人员不易疏散、火灾扑救困难等新的问题。由此看来
31、,高层公共建筑的平安疏散已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顾名思义,高层公共建筑的平安疏散通道是指在意外事件发生时,人们迅速、有序、平安地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平安地点或平安地带的所需要的路径。洛阳“1225东都商厦火灾中309人不幸遇难,美国世贸中心“911恐怖事件中,万余人平安地撤离世贸中心大厦,告诉我们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如果建筑平安疏散通道不畅,加之人们在意外事件中的惊恐,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悲剧发生。火灾事故是意外事件的一种,由于火灾的特殊性,要求高层公共建筑更应该考虑合理、通畅的平安疏散。据有关部门统计说明,在火灾死亡中,50%以上的是因烟熏而引起的窒息性死亡,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员60-80
32、%是因烟熏死亡。究其主要原因是:一公共建筑内可燃物较多、火灾负荷大、装修、装饰豪华,且所采用装修、装饰材料在燃烧时均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一旦窜入疏散通道,就会严重影响疏散;二高层公共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人们需较长时间方可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平安场所;三人员集中,降低了人们疏散速度;四防火设计考虑不周密,施工中不按设计施工而留下先天性隐患,导致火灾发生时,烟气迅速充满疏散通道,需要疏散的人员不能辨清平安出口和疏散标志,无法按正常设计的疏散通道实现平安疏散;五火灾时人们避难的心理与正常情况大相径庭,因恐惧、惊慌而盲目跟从他人的行动。从外表看这些是造成火灾惨痛后果的罪魁祸首,但深究细思那么是
33、平安疏散通道不畅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在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和建筑工程施工检查时,必须做好高层公共建筑的平安疏散设施的管理工作,为应付高层公共建筑发生不测打好根底。高层(o cn)公共建筑的平安(png n)疏散设施主要(zhyo)有疏散楼道、疏散走道、平安(png n)出口(ch ku)、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应急播送等组成。高层公共建筑平安疏散设计审核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是:1建筑物等级和疏散楼梯的设计审核。高层建筑分类是根据高层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而进行分类的,必须严格按照高层建筑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物的等级,才能确保公共建筑的平安疏散设计正确,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数量和宽度应满足高层
34、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的要求。疏散楼梯应上下直通,中途不应改变位置。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应分开设置,当受条件限制不能分开设置时,二者之间设耐火极限不低于两小时的隔墙,所设置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防止发生意外时人们从地上区域进入地下局部,同时具有当地上或地下室起火时阻止火势的蔓延的功能。2楼梯间和走廊墙体的耐火极限审核。根据建筑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物类别后,才能进一步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和耐火极限。即防火墙、楼梯间隔墙耐火极限为3.0小时,疏散走道隔墙耐火极限为1.0小时。且墙体材料均为非燃烧材料。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审核。在火灾事发生时,特别是燃烧猛烈阶段,在高温状态下热对流使烟气的水平扩散
35、速度为0.5-0.8米/秒,垂直扩散速度为3-4米/秒,如果楼梯间为非封闭防烟楼梯间,火灾时烟气极易充满整个楼梯间,致使人们无法实现平安疏散,所以超过24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32m的二类公共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所采用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以防止烟气的进入和便于人们的疏散。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m2,合用前室面积不小于10m2。32米以下的二类公共高层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4疏散走道的审核。疏散走道是人们从不同位置能通向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必经之路、疏散走道的宽度应满足人流量的要求。疏散走道长度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尽量采用双向通道或带形走道。5消防电梯设置审核。
36、火灾时消防电梯主要是消防队员用以抢救人员、运输消防器材的专用设施,它不是普通疏散电梯,消防电梯的设置应为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二类建筑均应设消防电梯,同时必须到达每层建筑面积1500m2以下设一部、每层建设面积1500-4500m2设二部、每层建筑面积超过4500m2以上设三部的数量要求,且应设在不同防火分区。不得在消防电梯与其他电梯含消防电梯的隔墙上开相通洞口,必须开口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或防火窗分隔。独立消防电梯前室可采用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复合型防火卷帘分开,当消防电梯前室为合用前室时,前室的门不准采用防火卷帘门。6楼梯间防烟审核。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烟比火的危害大,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
37、因素,特别是烟气一旦大量流入楼梯间,将会带来惨痛的灾难。楼梯间的防烟设施分为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和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建筑高度低于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采用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是在无法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时所采用的防烟方法,它主要适用于不具备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考前须知是设计的送风量应到达要求,当建筑超过三十二层时送风量系统和送风量分段设计;楼梯间内每隔2-3层
38、开设一送风口,前室每层开设一个送风口;楼梯间的余压应为40Pa-50Pa,前室为25Pa-30Pa压力,以阻止侵入走道的烟气进入楼梯间。7疏散辅助设施的审核。疏散辅助设施是在火灾发生时,当照明(zhomng)电路切断后为人们提供临时照明或疏散引导的设施。疏散辅助设施主要指事故应急照明、平安(png n)疏散标志及火灾应急通讯等。这些虽是辅助设备,但意外(ywi)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引导惊慌(jnghung)的人们有序地实行平安(png n)疏散。疏散辅助设施必须按照规定设计和安装以发挥其应有的成效。把好高层公共建筑平安疏散设施的设计审核关是做好该类建筑平安疏散的根底,高层公共建筑施工期间的消防
39、平安施工检查是保证审核合格的平安疏散设施落实到实处的有力监督手段。消防监督人员只有严格按建筑审核工程进行施工检查,才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平安疏散通道的畅通,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建筑消防施工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检查施工单位资格和施工行为。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建筑施工资格,施工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的标准、标准的熟悉程度;检查施工中是否严格按照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施工,是否擅自更改。2检查所用的消防产品。主要是检查所采用的产品如防火门窗、火灾事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防烟排烟设备、消防电梯等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即这些产品是否有在有效期内的相应消防产品检测中心检验报告、生产许
40、可证,以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混入合格的消防产品中。3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高层公共建筑平安疏散设施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平安疏散的可靠性,如果施工质量低劣,无论多么好的产品都无法保证火灾情况下平安疏散通道畅通。施工检查时,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检查中,并抓好以下工作的落实:检查防火门窗的安装垂直度和密封度;检查机械防排烟设施通风管道的光滑度和封闭性;检查送风口的设置位置和数量;检查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安装的正确性。4施工检查方法。在施工检查时我们应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要结合建筑的施工进度适时安排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并监督这些问题在规定期限内的整
41、改,防止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施工检查工作是确保平安疏散设施完好的有力手段,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并必须记好施工检查记录,为建筑工程的验收准备条件。总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审核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要求设计、施工、审核、验收高层公共民用建筑,才能确保高层公共民用建筑的平安疏散充分发挥其成效,给人们营造一个美好、平安的生活环境,把防患于未然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香港高层建筑消防 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对占用人员的生命平安方面存在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指令性建筑标准中,这些问题是通常不能适当说明,好象是天然存在的。因为土地稀缺的原因,香港高层建筑林立,这些建筑(有的高度在世界上
42、是数一数二的)一般都是按照指令性标准建造的,如香港建筑署(Hong KongBuildingDepartment)制定的?实用标准(Code OfPractice)?就规定了疏散方法、耐火结构和出口设计等。但是,现在(xinzi)用兼顾设计灵活性和消防平安(png n)投入一效果分析(fnx)的方法,来设计高层结构已成为可能。近来,香港的一些超高层建筑已经采用(ciyng)了消防平安(png n)设计的原那么。本文对于超高层的定义,是按照?中国国家建筑标准(China Notional Building Code)?,即高度超过250m。1、疏散策略保证生命平安或许是建筑标准最根本的目的。建筑
43、设计要求的最完美功能是在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时,人员能够平安撤离。这对高层建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高层建筑中人员众多,且撤离时要经过垂直方向的较长距离。在香港,原来建筑的疏散方法大多都是遵循同时(singlestage)疏散的原那么。利用这个原那么,楼梯就要设计得足够宽,以便于所有人员都能同时撤离。所谓足够的楼梯宽度,就是楼梯宽度要符合?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筑条例(BuildingRegulationofEnglandand Wales)许可章节(Approved Document)B中指令性设计表格的规定,香港目前就是采用该条例。现在已发现,对于内有大量人员的高层建筑,采用同时疏散是行不通的
44、。所以就出现了阶段疏散(phased evacuation)系统,也就是在火灾事故中分不同的阶段进行疏散。今天,一些国家或一些指令性建筑标准(包括(NFPA 72?和澳大利亚标准?AS 2200?)已经开始认识到或表达出,阶段疏散是高层建筑疏散较恰当的方法。虽然阶段疏散的理念看起来对于多数紧急事件是一种适宜的解决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非常极端事件,还是要求建筑能够满足同时疏散的要求。2、避难层的垂直距离香港的疏散标准要求,所有高度超过25层的建筑,都要有逃生避难层。在非工业建筑中,至少每25层就应有1个避难层。避难层是为疏散中的人群提供休息的场所,它应该能够为残疾和受伤人员提供保护,直到得到消防人
45、员的救助。这些避难层也可以用作救援队的疏散指挥点,实现建筑内的有序疏散。作为一个相对平安的区域,避难层应该有足够大的面积,满足预期的避难人数的要求,有足够的净空高度、灯光和信号指示。还应当有充分的防火分隔、结构耐火和灭火系统,以及防止烟气滞留的通风系统。3、用电梯疏散和英国一样,香港也不允许在高层建筑中主要依靠消防电梯来进行人员疏散和消防队员的移动。但是,对于普通建筑的一般疏散而言,消防电梯仍然有广泛的用途。对于超高层建筑,人员长距离的垂直行进,存在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1)长时间的垂直行进,可能遭遇烟和火,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造成伤害; (2)造成疏散过程中人员的疲劳; (3)老弱病残幼以及其
46、他无法疏散人员的疏散问题。BS 5588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中的火灾预防方法(Fire precautions in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use。f buildings)?第5局部?消防楼梯和电梯实用标准?建议在紧急条件下使用电梯时需采用的防范火、烟和热的措施。这个标准可以作为电梯轿厢、电梯井和机械装置保护的根本依据。应急电梯的控制程序必须到达这样的要求:一旦火灾警报启动,能够确定使用哪一部电梯。设计这种系统时必须非常仔细认真,要考虑到增压、电梯前厅的分隔、建筑管理和出口设置等许多根本问题。在非常(fichng)极端事件中,事故的方式(如碰撞(pn zhun)
47、或爆炸)也要事先估计(gj)到。现在还不知道,面对非常极端事件,电梯提供的快速疏散的辅助疏散能力是否用得上。4、水平行走(xngzu)距离因为香港的超高层建筑主要用于办公,所以里面的人员相对较多,疏散时排队等候的时间要超过(chogu)实际行走的时间。行走时间取决于到楼梯的距离和人员行走的速度。指令性建筑标准对人员到楼梯的距离进行了限制,以保证人员在非保护区内不要走太长的距离。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指令性标准对最长行走距离的规定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香港的?疏散方法标准(MeansOfEscapeCode)?对行走距离的要求最高。虽然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标准对最长行走距离的要求比香港标准低
48、,规定的最长行走距离有的甚至超过香港标准2倍,但是迄今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资料证明,按照这些标准设计的有喷水保护的高层办公建筑内人员面对的生命危险会更大。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对行走距离的限制就或许不是那么重要,香港标准过于严格的限制就或许需要修改。那么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建议:根据不同的指令性标准的要求,将行走距离限制在45 m至90m之间,因为香港标准对建筑界的要求过于苛刻。5、工程模型当依据根本原那么和模型对烟气运动和结构火灾特性进行设计计算时,对整个疏散时间的预测就更加不准确,主要是依靠主观假设。现在已经有了先进的人员疏散模型,用它来确定疏散时间相对更好一些。当然,为了更好地量化疏散过程,还
49、需要对人员响应时间延迟和人员行为特点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6、探测(tnc)和报警系统向建筑内人员发出警报的典型主动报警系统(xtng)包括电铃信号、自动音响信号、自动记录信息和文本信息、手持音响报警信号和可见光信号。特许(t x)建筑效劳(xio lo)工程师学会(xuhu)(The Charteredlnstitute Of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导那么E?消防工程(Fire Engineering)?给出了一些数据,可以用来估计发出各种信号后,人员的响应时间。这些数据是比拟保守的,但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报警系统间响应时间的比照关系。(见表2)提示人员的警报系统标准
50、有:BS 5839(话音报警系统设计安装和维护实用标准(Code。f practice o(the design,installation and servicing Of voice alarmsystems)?第8局部?建筑火灾探测和报警系统(Fire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s for Buildings)?、AS2200?建筑内紧急警报和内部通信联络系统(Emergency warning and intercommunication syst-ems inbuildings)?和NFPA 72?国家(美国)火灾报警标准手册(National FireAlar
51、mCodeHandbook)?。现在的很多指令性标准都要求高层建筑结构要有预先录制的话音报警系统。但是,仍然有许多国家对报警系统的要求很简单,其中就包括香港。按照香港标准,只要在靠近防火分隔的疏散楼梯内有警铃就足够了。这种系统在平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隐患,因为人员的响应时间可能很长,警报的可知度无法保证,再加上人员不熟悉建筑情况和疏散路线而不知晓有关信息。采用这种简单报警系统的建筑,要想实现阶段疏散和控制疏散过程是不可能的。7、建筑结构消防全世界对建筑内结构消防的要求多种多样。但多数建筑标准都是采用很简单的分析方法,所有建议都可从数据表中获得。这些有喷水保护的高层办公用建筑结构消防标准中给出的数
52、据与BS 476(建筑材料和结构火灾试验(FiretestsOnbuildingmaterials and:tructures)?第20-30局部有不一致的地方。这说明一个问题,这些建筑中真正的火灾危险等级尚未被正确认识。建筑实际的保护能力与试验单元按照BS 476第20一22局部规定进行试验时保持完整性的时间有关。这个试验包括按照标准ISO温度曲线(Standard ISOtemperaturecurve)(见图1)对试验单元进行加热。ISO温度曲线不受火灾荷载、结构材料、建筑的几何尺寸和防火分区的通风等因素的影响。这纯粹是一个用于标准试验的通用温度曲线。所以说,一些建筑标准和ISO温度曲线
53、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结构状况和火灾特性,作为指令性的通用方法,他们仅仅是多种规定相互矛盾又无法统一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8、替代(tdi)方法有一些分析设计方法要求结构(jigu)消防要根据建筑内真实(zhnsh)的(real)火灾场景来设计,也就是设计时要考虑到可能(knng)发生的最坏(worst-case)火灾场景。这种方法可以使用的温度曲线有很多,包括(boku)欧洲标准中的温度曲线和烃类温度曲线,尤以实际气体温度曲线为代表。还有一些工程工具可以用来确定最坏可能,(worst credible)火灾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用这种分析方法也能确定结构的消防要求。这些分析方法包括: (1)确定
54、瞬时气体温度曲线(如用欧洲标准) (2)热分析法(如简单的数值法或更复杂的有限单元法) (3)结构分析法(如局部或整体坍塌分析)9、烟气控制火灾中烟气蔓延扩散的主要通道是楼梯井或电梯井,因为他们直接贯穿建筑的所有楼层。烟气扩散主要是由于众所周知的烟囱效应。烟囱效应是由于内外气候条件不同引起烟气向上(冬季)或向下(夏季)运动,直到到达一中性平面,然后烟气开始横向扩散。所以,必须设法减小烟囱效应,组织烟气从着火楼层向楼梯井或电梯井扩散,否那么就会影响人员疏散或造成烟从楼梯井或电梯井扩散到其他楼层。以下举例说明不同国家使用的3种加压方法(每个例子都是用高层建筑中的楼梯井来说明问题):香港消防署制定的
55、实用标准(Code。fPractice)中要求对楼梯井加压,使楼梯井和开向楼层空间的门之间形成一个压力差,这意味着,火灾产生的烟会被正压阻止而不能进入楼梯井。虽然这样可以阻止烟进入楼梯井,但却不能解决烟气通过楼层之间的其他连接和贯穿方式而扩散的问题。在英国,BS 5588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建议,在对楼梯井内施加正压的同时,对着火楼层施加负压。这样就更进一步增加了通过孔洞进入楼梯井之间的压力差。与上述香港标准的方法一样,这种方法虽然能较好地阻止烟气进入楼梯井,却仍然不能解决烟气通过楼层间其他的连接和贯穿方式而扩散的问题。澳大利亚更紧了一步(y b),其建筑标准(biozhn)要求楼梯井加正压,着火
56、楼层加负压,着火楼层的上下(shngxi)楼层也加正压。澳大利亚标准(biozhn)对着火楼层的加负压(f y)和排烟的要求比英国低。这种方法既可以阻止烟进入楼梯井,又能解决烟气通过楼层间其他的连接和贯穿方式而扩散的问题。从上面的比拟可以看出,在烟气扩散控制方面,香港标准不如其他国家标准更严密。但是,香港标准还有其他方面的规定来保护人员免遭烟气扩散带来的危害,如在建筑中设置避难层(避难层可以作为疏散楼梯的临时中转停歇站),从而有效地分流人员,并减小烟囱效应。札幌穹顶体育场的建筑概况和消防对策一、建筑概况札幌穹顶体育场位于日本的北海道地区的札幌市,是专为举行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而新
57、建的体育设施,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原广司设计。体育场于1998年6月开始建设,2001年5月31日竣工交付使用,历时3年。这是一座大量采用高新技术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一个可全天侯使用的多功能综合型体育、观演建筑。札幌穹顶体育场位于札幌市区的东南部,背靠城市,面向平缓开阔的丘陵地带,这里的地貌是日本国土内少有的广袤开阔的地形环境。该体育场是200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日本赛区最北部的球场,地处北半球,纬度和我国的长春市大致相同。由于气候寒冷,每年可用于室外比赛的时间很少,世界杯后当地还希望该场馆兼用于室内棒球比赛。棒球比赛可以使用室内人工场地,而足球比赛那么必须使用天然草坪。为了使比赛中的选手和观众不被气
58、候左右,同时为了解决天然草坪无法在室内生长及养护的问题,建筑师大胆采用了“移动式草坪的设计方案。体育场拥有两块场地人工棒球场和生长在可移动的巨大平台上的天然草坪足球场,两者共用同一个比赛看台和完全封闭的屋顶。在没有足球比赛时将草坪移出进行养护,在室外场地上吸收阳光雨露使其生长,同时可以用于足球训练,而室内场地大局部时间用于举行在日本更受欢送的棒球比赛。当举行足球比赛时,将移动式草坪移至体育场内,并进行90度旋转,与此同时适当调整活动坐席,使棒球场变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整个转换过程大约需要5个小时。这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看台、观众席固定而比赛场地可变换的全天候棒球足球两用球场。该体育场通过活动台
59、的变动,将足球、棒球、庆祝活动等3种不同需要的场地并为一体,满足了当初设计竞赛时的根本条件,解决了在封闭式体育场内天然草坪的养殖问题。“移动式草坪坐落在一个12085米的巨大平台上,总重约8300吨,由网格形的骨架结构支撑,最下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轮子与场地基面接触,平台及草坪的移动和旋转就是借助轮子由动力装置牵引而实现的。为便于移动这个庞然大物,采用了空气悬浮技术,在整个架空的草坪下部是一个空气室,就像气垫船的气垫一样,在移动前向空气室内加压,使其形成正压,将上部的平台和草坪连同支撑骨架向上顶升,使其悬浮于基面上达75毫米,四周形成的空隙由弹性材料密封,这样在移动时就比拟省力了。虽然在德国、荷兰
60、有采用油压方式来移动体育场的,但像札幌穹顶体育场这样采用空气悬浮技术的在世界上还是首次。该建筑的巨型银灰色穹窿形屋顶特征(tzhng)明显,就像一个漂浮在空气中的巨型“气泡、或一颗静卧在大地上的巨型水滴。穹窿状屋顶的形状是通过计算机及实物模型风洞试验而确定的,球场屋面设计成可防止屋面积雪、减少风力影响并适应棒球飞行轨迹的抛物曲面造型,简洁流畅的体型与北海道地区广博(gungb)的地域景观十分相宜。建筑尽可能地以亲切的姿态面对自然,建筑物周边裁植以大量北海道特有(t yu)的低矮灌木,使其仿佛生长于当地土壤中;从屋顶收集下来的雨水和雪水可以用于球场草坪灌溉及卫生间用水;在面向札幌市区的屋面一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39-2025火花试验机校准规范
- 黄冈市 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建筑工程扩某劳务分包合同(知识研究版本)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纳米材料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界面与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观察反思》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学音乐教学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语文课外补充古诗词
- 历史五四运动课本剧《破晓》【3篇】
- 中药汤剂课件完整版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1教学课件
- 如何做好我国新药研发的市场筛选
- 房地产案例:商业街-铁像寺水街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 于承惠双手剑表格+文字行功歌诀
-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 火电厂锅炉燃烧器结构图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