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自强不息的故事_第1页
十条自强不息的故事_第2页
十条自强不息的故事_第3页
十条自强不息的故事_第4页
十条自强不息的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条自强不息的故事 由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推选的 “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 开幕影片隐形的翅膀 ,于 7月 8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了大型首映式。本 片表现了双臂残疾少女和不幸命运顽强拼搏的感人故事, 已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 总局确定为今年第二批重点推荐影片, 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 佩云等领导出席了隐形的翅膀首映活动。影片讲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由于事故, 志华失去了双臂。 志华她妈精 神受到刺激, 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 经过长年累月地练脚上的功夫, 志华终于用 脚学会了写字、吃饭、洗脸、漱口、穿衣,这使她最终赢得了上学和住校的机会。 一次,她妈妈精神恍惚,

2、走进泡子里。志华及时发现了妈妈,她不顾一切地奔进 泡子里,母女俩都差一点被水淹死。此后,志华立志学会游泳,并承担起了照顾 妈妈的责任。志华参加高考,过了分数线。但是因为报的志愿不合适,她没有被 录取。她妈得知坏消息后,经受不住打击,精神分裂症发作,一下子走失。志华 刻苦训练, 取得了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资格但是, 她的妈妈再也没 有回来。隐形的翅膀 是导演冯振志自编自导的第一部故事片。 最初是为双臂残疾 女学生自强不息的真实事迹所感动, 而引发创作的冲动。 导演及其夫人赵慧利女 士用两年的心血编写剧本, 并倾尽家里所有积蓄拍摄本片, 他们的执着感动了残 联的领导和朋友王萌和安珍等。 在大

3、家的热心帮助下, 该片终于完成。 影片展现 的是断臂姑娘在难以忍受的磨难面前并没有退缩, 而是以远超常人毅力和坚强的 意志获得了成功, 该片表现出人类挑战自身生命极限的主题, 讴歌人类顽强而美 丽的人性,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此外,影片隐形的翅膀在北京、上海等地 区举办了多次专家看片活动,获得各界专家的一致好评。影片隐形的翅膀力求以真实打动人,演员阵容真实而强大,参加演出的 约有 30 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游泳运动员。其中有 2000 年在悉尼残奥会、 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共夺得 5 枚游泳金牌、打破 3项世界纪录的何军权;还有 在新西兰残运会、 远南残奥会、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共获得 6

4、 枚金牌的游泳 冠军江福英。他们是 8296 万残疾人的优秀代表;是一个经过命运惨烈打击之后 依然不屈不挠抗争的群体;是一支不屈命运磨难,顽强拼搏的“铁军”。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2000年 8月 13日上午 8时,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体育场内坐无虚席,第五届 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拉开了序幕。来自 54 个国家的 800多名选手,紧张地 进行着有 34 个项目、为期 3 天的国际大赛。 吴洪生与其他 28 名中国选手也参加 了比赛。在女装制作组, 吴洪生是近百名选手中惟一的男性, 评委要求参赛者 3个小时内 自行设计、制作一件女式衬衣,很多选手没按时做好,而他却仅用了 2小时 20 分钟就

5、完成了制作。他的作品以款式新颖、 做工精美赢得了大赛评委的一致认可, 众多富有经验的外国选手也都“ OK!OK!”地赞叹不已。 最后,吴洪生荣获了该项 目比赛的金奖。 当布拉格市长把金灿灿的奖牌挂在他的胸前时, 赛场上爆发出一 阵阵热烈的掌声, 吴洪生的泪水打湿了金牌, 他百感交集:“我终于梦想成真了 ! 这不仅是对祖国、 对亲友的回报, 更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一位韩国记者问我这 次拿到金牌能得到多少万奖金, 我回答他: 这奖牌是我的无价之宝, 是无法用 金钱来衡量的。 ”成功之刻, 到处是掌声与鲜花, 然而隐藏在掌声与鲜花后面 的汗水、泪水又有谁知呢 ?不幸孩子的幸福童年 1962年,吴洪

6、生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市寨里镇吴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排 行第五,自幼天真活泼, 极受家人喜爱。 谁料,3 岁那年,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 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 小洪生在痛苦的煎熬中一躺 就是 5 年。8 岁时,他的病情突然好转:双手可以活动了,大小便有了知觉,两 条瘫痪的腿也能动弹了。 吴洪生说, 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 母亲抱着他 失声痛声,热泪在他脸上恣意流淌。 病情好转后,小洪生就缠着父母要上学读书。 刚开始,由哥哥姐姐背他上学,很快,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的小洪生就赢得了师 生的喜爱。渐渐地,老师和同学们主动轮流背他上学。后来,同学中的吴柯平、吴柯勇主动承

7、担了接送任务。夏天,烈日炎炎,孩子们 喜欢穿一件红色背心, 而吴洪生和他的两个小伙伴总是要多穿一件, 因为天天背 送,时间长了,背与被背者总是一个后背破洞, 一个前胸破损。 冬天,寒风裹雪, 两个孩子背着他相互搀扶着蹒跚而行。 一个雪后的清晨, 吴柯平背着洪生去上学, 不小心滑到了路边 1 米多深的雪沟里, 沟沿上的雪融化结冰了, 两人怎么爬也爬 不上去了, 在雪中折腾了半个小时, 最后被一位过路的大爷救了出来。 师生们对 洪生的关心爱护,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就这样,在师 生的背上,小洪生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自强不息的故事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1978年,吴洪生以全县

8、统考第 5 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然而在体检时 却被无情地刷了下来。 眼巴巴地看着朝夕相处的同学升入高中, 而自己只能面壁 独处,洪生一手抱着母亲的腿,一手捶着床,哭喊着:“妈妈,我要上学,我要 读书”母亲心痛欲裂, 却也只有偷偷地抹眼泪。 村里人也议论纷纷: “小瘸 子捞不着 (不能) 读书了! ”“小瘸子”的字眼象皮鞭一样抽打着洪生,隐隐传来 的“铛铛”的上课铃声像针扎一般刺着他的心。 吴洪生意识到了残疾将给他带来 可怕的人生,痛苦、失落、绝望笼罩着。一天,洪生趁家人不在,扶着板凳,挪到了父亲保管生产队农药的屋里,想喝药 自杀。看着眼前的农药,他禁不住泪如泉涌,就在打开药瓶的一刹那,

9、昔日同学 们风里雨里、 汗里泪里背着他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 “难道大家不辞辛苦地照顾 我,换来的竟是我的自杀 ?”“不,决不能! 我要战胜命运, 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 自身的价值 ! ”他擦干眼泪,将药瓶放回了原处。为了自立更生, 洪生开始学钟表修理。 两个月下来, 家里的两口钟被他折得七零 八落,却怎么也组装不到一起。失去耐心之后,他彻底绝望了,死亡的阴影又一 次占据了洪生的头脑, 他选择了跳井自杀。 然而他几次刚爬到井口边, 就被家人 发现并拦住了。庆幸的是, 吴洪生有一直牵挂、 爱护他的良师益友。 老师和同学们给他带来了书 报,如把一切献给党、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等,而洪生最喜欢的一本书

10、是伙伴吴柯平送给他的一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自传体小说。 主人公保尔柯 察金历经战火的洗礼, 出生入死, 身残志坚的动人事迹深深打动了他。 “人最宝 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人的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你回首往事时,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当洪生看到这段时, 不禁为自己 的过去羞愧不已,他把这段话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贴在自己的床头,激励自己 不断奋进。见洪生喜欢绘画,父亲就为他买来了一套服装教材。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初 时,在报纸上临摹、剪裁,后来,家里的旧衣服成了他的试验品。没有老师指导, 他就自己对照书本中的尺寸裁剪;无法站立,便坐着板凳,伏在炕沿上剪裁

11、4 个月后,在姐姐的帮助下,他把炕当作剪裁桌,门为烫衣板,搪瓷缸为熨斗,开 始为亲朋好友免费做衣服。洪生承诺:做好了不要钱,做不好赔偿。他这样逼着 自己做好每一件衣服,因为一旦做坏,自己根本无力偿还。渐渐地,他成了十里 八乡有名的裁缝。 1979 年,他到村裁纫组做了一名技术工人,由于他为人忠厚、 技术过硬又肯吃苦,在 1982年至 1996 年间,洪生先后被镇供销社服装厂、县二 轻局服装厂、烟台佳佳服饰有限公司聘为厂长、经理。吴洪生的自尊、自强、自立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佩,也赢得了邻村姑娘徐秀丽的 心,两人偷偷相爱了。世俗的冷嘲热讽和家庭的反对没能阻止他们的相爱, 不久, 身高 1 68 米、

12、端庄秀丽的健全姑娘徐秀丽做了双腿残疾的吴洪生的妻子,这 在当时成了镇里的头条新闻。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坚强的女人。 每谈及自己的家人,吴洪生 总是一脸的幸福与自豪:“在我眼里,妻子徐秀丽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最 可爱的人,没有她的支持,就没有我今日的成功。” 1996年,在当地政府和妻子的鼓励支持下,吴洪生辞去了佳佳服饰有限公司经 理的职务,创办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心梦迪制衣公司。 公司成立后,最忙的 不是洪生,而是徐秀丽。公司的大小事秀丽都要参予决策, 丈夫每到一处她都要 搀扶照顾,尤其是上下楼时,怕洪生摔着,她就背着他楼上楼下地跑,每每总是 大汗淋漓,她却从无半句怨言。看着背

13、负着自己的妻子浑身被汗湿透的样子, 吴 洪生的心里便会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激情,是疼爱更是感激,是依靠更是力量 ! 于是他加倍努力,也不断取得了新的成绩,在短短 4 年间,他先后夺得了山东省 残疾人技能选择赛女装制作项目第一名, 全国此类项目第一名,并成功地登上了 国际颁奖台。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在吴洪生的札记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我是个苦命的孩子,但有幸生长在充 满友爱和真诚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其他生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的生存必然有着刚毅和执著的成功, 他的发展必须 有着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责任。” 在吴洪生被聘任为厂里、经理期间,他毫无保留地把裁

14、缝技术传授给职工, 无偿 对 200 多名职工进行技术培训。 1996 年,为了让当地的下岗职工“看到一种希 望,一种精神,一种鼓舞和激励”,他主动为党和政府排忧,他办的公司当时招 收的 30 名职员都是下岗职工,他常以自己为例,鼓励他们学一技之长,走自立 自强的道路。 4年来,公司先后安置了 30名下岗职工, 15 名残疾人,使他们走 上了富裕之路。公司为国家上交利税 5 万多元,并且,每年都为干休所的老同志 送去衣服和礼品,为社会福利院捐赠款物。如今,梦迪公司已从负债 20 万元发展成为净资产达 50 万元的,集设计、制作、 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谈及将来,洪生还有许多想法: “我想扩大

15、企业的规 模,再安排 50 名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就业,成立梦迪残疾人服务社”,免费为 残疾人提供脱贫致富技术、信息及用品用具,把服务社办成残疾人之家,让梦迪为更多的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创造择业机会, 提供技能培训, 与他们共拓 坚实的人生之路,我要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 ” 自强不息的故事1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 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 她先后自学了小学、 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十 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 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 而是 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 并且克 服种种困难学

16、习医学知识, 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 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 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2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 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 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 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 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 1867 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 纽海文中学业。 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专攻铁路工程。 在大学的四 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 1881 年,在一百 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 获得学位的只有两

17、人, 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 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10、映雪读书 晋朝有一个叫孙康的入,他生性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与人交谈则对答如流。孙 康酷爱读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手不释卷,夜以继日,乐书不疲。尽管家 境不好, 他也时常面有菜色, 但却难掩他目光中发自内心的光辉和热情, 可是后 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对读书沉迷愈深,他的家境却每况愈下,家人说再也供 不起他狂读不止、耗费灯油了,也就是说他夜里不能读书了。孙康不是书呆子, 他也不认为书中果然有千钟黍或颜如玉, 只是读书实在是一件太快乐的事情, 它 给他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世界, 使他体会到思想的乐趣,

18、 让他的心境变得明净高远, 完全超脱了眼前困窘的处境, 可是眼下没有书读的日子, 让他觉得每一个夜晚都 令人难以忍受。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 他离开破败冷清的家, 来到月华普照的雪 原,冥思苦想,一筹莫展,心中悲苦,不知所从。然而,就在他彷徨复彷徨之际, 一个念头击中了他,原来,在这皎洁的月光下,雪原反射着无边的银光,塑成了 一个清亮又辉煌的世界, 周围的景物十分清晰, 似乎是上天悲悯感动于他苦苦向 学的挚诚,特意将这天地都化作了他读书的好场所,他欣喜异常,奔回家去,取 出书来,映着雪光一看,果然分明异常,他在心中欢喜不止: “我又可以读书了, 我又可以读书了!”从此以后, 每一个月色皎洁的夜

19、晚, 孙康都捧一本书来到雪地, 利用雪的反光来 读书,后来, 他成为了一个名重一时的大学者。 他的“映雪读书”的故事也被传 为佳话,成为勤奋好学的典范。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 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 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 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 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 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

20、,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 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 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 很疲倦, 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 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 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 刺股 的故事。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 买 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 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 他起床一看, 原来是墙壁裂了缝

21、, 邻居家的烛 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 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 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 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3林则徐 :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 (今福建福州) 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 曾与龚自珍、 魏源、 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 苏按察使、江宁布

22、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 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 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 河南黄河沿岸工程, 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 十二年 授江苏巡抚。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 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 致力兴修水利工程。 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 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 提出自 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7、华罗庚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 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 华罗庚正确地回答出来, 使老师惊喜不已, 并得到老师 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 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成 为我国杰出数学家。9、囊萤夜读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 境中却能自强不息。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 也能吃苦耐劳。 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 就想利用漫漫 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 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 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 直 到一个夏天的晚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