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4四言_第1页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4四言_第2页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4四言_第3页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4四言_第4页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4四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钱锤书槐聚诗存笺说:14、四言【笺说】此诗写于1936年,钱钟书夫妇英国求学时期。是什么原因 促使钱先生写此诗?我们只在吴学昭所写的听杨绛谈往 事寻得一点儿端倪,钱先生夫妇俩国外求学,“阿季(杨绛)渴望有点音乐,锤书的四言诗有句欲调无筝,欲抚无琴; 咏歌不足,丝竹胜肉说的阿季吧!”语气不甚肯定,但也入情入理。可能是杨绛想有些音乐调剂, 家中又无乐器, 只好轻声唱起歌来。钱先生由人与乐器的关系,生发生心意 与语言文字表达的关系,写下了这四首诗。这四首诗的主旨,就是“写心”,“写心”可谓是四言诗 的副标题。由此可以说四言与此心、观心是一组,都是关于“心”的诗。欲调无筝,欲抚无琴两句的句式相同,都是

2、“欲无”。弹筝也称“调筝”, 清诗人黄景仁绮怀诗之六就有句:“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抚琴”也是弹琴,因其弹法有手按压动 作,故称抚琴。唐大诗人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诗中说:“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这两句都是说,想要弹奏, 却没有乐器。赤口白舌,何以写心这两句说,只有的红嘴,白的舌,没有乐器,怎么可以表达由内心的想法? “赤口白舌”,不能过分解读,误以为有古典在内。宋代民间于端午节时书写一种叫“赤口白舌贴”的帖子,谓能免除因口舌引起的纠纷灾祸。宋吴自牧梦粱录五月记载:“士宦等家以生朱(生朱砂)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 ”如果这样解读,很难与“何以写心”以及首

3、二句的“无筝”、“无琴”相切合。“写心”抒发内心情感;此句全袭用陶潜赠长沙公诗中的:“何以写心?贻兹话言。”陶潜说的是,“贻兹话言”:给 他语言,就可以“写心” 了。这里说的是,没有乐器,难以 宣泄自己的情感。第一首主旨在于,宣泄抒情,发为音声,不能“赤口白舌” , 应有所凭借,如荀子云“善假于物”,没有乐器,凭借什么来“写心”?【意译】想要弹一曲,没有筝,想抚琴弦,没有琴;只有红的嘴,白的舌,凭什么宣泄自己内心?二咏歌不足,丝竹胜肉。渐近自然,难得衷曲。【笺说】第二首接着第一首,还是说歌唱与乐器。咏歌不足,丝竹胜肉。仅仅利用人自身的声歌,还有不足,丝竹等乐器胜过了 人的声乐。此第二首说,还应

4、利用丝竹等器乐。人工胜天工。但是要深 切地传达内心的微妙也是很难的。“咏歌之不足”,句由毛诗序:“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于此可见,咏歌虽是宣泄内心的不错方式,胜过了一般的“言”和“嗟叹”,却还有不足。“丝竹”,指管弦乐;丝, 弦乐;竹,管乐。“丝竹胜肉”,管弦乐胜过声乐。肉,指声 乐。比较声乐与器乐的的优劣,始见于陶渊明晋故征西大 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的记载,”(桓温问:听妓,丝不如竹, 竹不如肉?(孟嘉)答日:渐近自然。”陶潜与孟嘉主张“竹不如肉”,认为声乐优于器乐,是声乐渐进于“自然”,而器乐乃是人工制作,渐远于

5、“自然”。于此相反,亦有主张“丝竹胜肉”的,尤以明代的李贽为最。 李贽在焚书琴 赋激烈反驳说:“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 也。人知口(即肉)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声,而 不知手亦有声也。由此观之,同一心也,同一吟也,乃 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并且李贽认为“器”(主 要指“琴”)是胜于“肉”的,其因即在于“同一心也,同 一吟也”,而“心同吟同,则自然亦同”,“器”胜于“肉” 的原因就在于“器”比“肉”更接近于“自然” 。钱先生在 这里是认可李贽的“丝竹胜肉”的观点的。渐近自然,难得衷曲“渐近自然”的由处,在上面已作了介绍。但是,谁“渐近自然”?陶潜原文指的是“肉(声乐)工钱

6、先生在这里指的是“丝竹”渐近自然。但是,钱先生立刻又下一转语:“难得衷曲”。要注意,这里用的是“难得”,不是“难传”。“难 得”,是从听乐者的角度来说,难以体会到乐者的“衷曲”。“难传”则是乐者难以传达自己的“衷曲” 。“衷曲”,即人 内心隐秘曲折的想法与情感。通观一二首,第一首说,“写心”要凭借“丝竹”,这里的第 二首接着说,“丝竹”虽“胜肉”,但人们也很难体会到“写 心”者的“衷曲”。【语译】吟咏歌啸,表达仍然不足,丝竹管弦,超越天生缺失。虽然 渐渐接近自然的境界,但人们很体会那内心的隐秘。三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如无却有,悒悒莫解。【笺说】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如春在花”,意谓春天存在花中,

7、却看不见。语由宋魏庆 之诗人玉屑卷二十引雪浪斋日记:“洪觉范诗云:,文入水行川,气如春在花。“如盐在水”,盐在水中,也是看不见,却是真实存在。语 由梁傅大士翕心王铭:“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由入,应物随情,自 在无碍,所作皆成。”(盐水之喻,谈诗者常言。钱先生谈 艺录(6264页)中曾论及。)读者诸君看见此两句,一定问,这说的是什么像春天体现在 中,像盐存在水中?联系前面两首诗,细思可知是“衷曲” , 人内心的隐秘情感渗透在“丝竹”的“写心”中,像花中的 难以言传的春意,像水中的肉眼看不见的盐。这是什么状 态?且看下面:如无却有“如无却有”是对“如春在

8、花”与“如盐在水”两种现象的 概括总结。是说,“丝竹”所传达的人的内心的“衷曲” ,虽 然看似没有,却真实地存在着。悒悒莫解“悒悒”,就是郁闷。此句说,这种“如无却有”的现象, 这种难以捕捉的“衷曲”,真是令人郁闷,不可理解。钱锤 书在引马融笛赋“聿皇求索,乍近乍远,临危自放,若 颓复反”时说,“即苏轼赤壁赋言洞箫声之 如怨如慕, 亦即济慈名篇(Thc Eve of st Agnes)所谓音乐如诉有慕不遂, 欲求难即之恨(Themusic,yearning like a god in pain )。盖0乐时常觉忽忽若失, 如世说任诞记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康德言 接触美好事物,辄惆怅类羁旅

9、之思家乡(Kant croit que le beau fait sentir le mal du pays ),窃以为声音之道尤甚焉。”(管锥 编第三册982页)这是这里“悒悒莫解”的展开确解。这里第三首说“写心”之“衷曲”之微妙,是一种难以捉摸 的状态,如花中之春,水中之盐,似有似无,令人难解。这 是说的理解他人内心之难。【意译】像春蕴含在春花之丛,像盐消融在白水之中,像不存在,但 却着实存在,难以理解,叫人蒙蒙懂懂。四茧中有蛹,化蛾能飞;心中有物,即之忽希。【笺说】第四首接着第三首说“写心”之难,描写“心”之变化难觅。茧中有蛹,化蛾能飞此二句写昆虫丛蛹到蛾的变化。茧中有蛹,蛹化蛾,而飞走了。此二句是喻体,下二句揭示主体。心中有物,即之忽希就像“茧中有蛹”,人的心中也是有个“物”,靠近它,忽然 有似有似无。“即”接近,靠近。“希”,似有似无之状态;老 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钱镶书管锥编第三册 1426页曾论:“神秘宗师又以扃闭 内外之心斋比于灵魂之作茧自裹,豁然彻悟则犹蛹破茧,翩 翩作白蝴蝶。”第四首诗,写人心中的微妙情况很难描写,你感觉发现它了, 但当你接近它,却忽然发现它又跑了。 这是说表达内心之难。 四首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