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1.gif)
![中学化学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2.gif)
![中学化学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3.gif)
![中学化学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4.gif)
![中学化学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d5ec25170d788de16649171b89ed95e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襄城一高 张绍康摘要 :通过中学化学学科特点的介绍,中学化学学法研究,帮助同学们学好中学化学。关键词 :特点 观点 记忆 规范使用一、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中学化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可划分为:1 、基本概念(含化学用语)2、基础理论3、元素及其化合物(含有机物)知识4、化学计算5、化学实验教材的结构体系以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 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基础理论相互穿插安排, 把描述化学与理论化学融合在一起。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基本上按元素周期表分类编排, 有机化合物基本上按官能团分类编排,以求揭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组成间的关系。二、中学化学的学科特点中学化学尤其是高中化学大致具
2、有如下一些特点:1 、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比较集中,并以理论为线索揭示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3、记忆性的化学用语、概念、性质较多。4、化学学科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科本身的学习就充满着辩证法: “好学易懂、好记易忘。 ”既有大量符合客观规律的事实,又有许许多多的特殊情况与事实,充满了变化与发展。学习化学就要注意到以上学科特点, 同时要注意: 物质性质的稳定性、可变性与综合运用的灵活性。三、中学化学的学习原则要想学好化学, 首先要树立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其次要摆正师生间关系和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1 、确立一些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
3、)确立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观点。这个观点的确立, 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切不可以个人好恶而主观臆造。如:分子、离子、电子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但它们是在不断运动和客观存在的;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代表客观存在的化学事实,不可依个人的意愿而随意改动。( 2)确立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现象都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观点。要使学生深信自然界没有不变化的物质, 变化是绝对的, 不变是相对的。所谓的无变化是变化不显著或处于平衡状态。如:A、氯化氢与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反应,氯化氢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2SO2 + O2 = 2SO
4、3 反应不是停止了, 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反应。C、惰性气体一般不易参加化学反应,但在条件发生变化时亦可参加化学反应,如XeF2 的生成。因此,学习化学不能过于机械,要体现“变化”和“灵活” 。( 3 )确立自然界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观点。化学上的量变包括数量上的增减如原子量、 分子量、 原子数目以及温度、浓度、压强等数量上的变化和形状上的改变如原子的大小、原子的排列方式及空间取向不同等。当这些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量时,会引起化学上质的变化如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改变。例如:。2 与 O3 ; H2O 与 H2O2 ; CO 与 CO2 ; SO2 与 SO3 ;金刚 石与石墨;白磷与
5、红磷;浓H2SO4与稀H2SO4;浓HNO3与稀HNO3 ; P2O5与冷水、热水反应的不同;C2H5OH、浓H2SO4混合物在140C、 170时反应及产物的不同等等。( 4 ) 确立自然界中各种现象、 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由该观点支配就可以明确: 要掌握一个化学反应除了要了解它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外, 还必须注意反应的制约条件, 从而可以避免书写方程式时出现的错误。 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物的用量、 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反应物之间相互加入的顺序; 反应物所处的环境的酸碱性等制约着反应的发生情况,应特别予以注意。该观点的确立使我们明白: 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应用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上, 不仅
6、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的客观规律, 还可以获得系统的知识并使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如:铝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有机化合物及代表物的学习相联系:卤代烃醇 醛(酮) 酸 酯( 5 )确立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学化学中普遍存在对立统一的事实如氧化与还原、 化合与分解、 溶 解和沉淀、平衡与不平衡、KW =H+OH中与OH的对立与 限量共存等等。由对立统一观点我们知道:A、矛盾的双方,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自然消失;没有氧化反应就没有还原反应。B、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氯化铵溶液中主要发生:NH4+OHNH3 H2O尽管生
7、成的NH3 H2O也在发生着电离,只不过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NH4+ + OHNH3 - H2O另例: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NaHCO3= Na+ + HCO3而溶液中的HCO3 在发生着下列两种变化, 而其结果又恰好相反:HCO3 H2OH2CO3 OH (水解呈碱性)HCO3H+CO32(电离呈酸性)NaHCO3 溶液的性质就取决于矛盾着的双方起决定作用的一方即水解呈碱性。2 、摆正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位置。认清教师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仅起主导作用, 是外因; 而学生才是学习化学的主体,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同学们学习化学的自觉性,积
8、极性提高了,再加上老师的得法指导、精心备课选题, 那么学好化学就是易如翻掌, 化学水平、 素质的提高指日可待。3、针对化学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1 )牢固掌握化学实验原理任何综合性的实验包括此类习题均建立在基础实验及原理、 基本操作的基础之上, 对分散在各个章节独立存在的实验, 在弄清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加强纵横联系、归纳对比,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全国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实验题, 其中一些题就是教材中的原始实验, 而另一些题也可以在教材 中找到其原始出处,所有试题的基本原理都源于教材的基本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 因此, 加强教材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教学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完整、准
9、确地记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规律、教材中的有关物质的性质。凡是教材中的黑体字, 要作到 “不增、 不删、 不改” 完整、 准确记忆;同时还要深刻理解并把握其内涵与外延, 不能似是而非, 随自我所好任意改动。 如由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我们知道,SO2 为非电解质,Cu、 Cl2 等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而正因为有些同学对概念糊涂认识。而导致出现判断Cu、CI2为非电解质的错误结论。由同系物的概念我们知识: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化合物未必是同系物,如C3H6和C4H8。因为两者结构可能不相似。( 3 )循序渐进地掌握化学知识化学知识繁杂、零碎,既有许多客观规律可循,又有
10、很多特殊情况。一种物质,一种结构,很多属性。因此,要特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的原则,切不可急功近利。为此,每位同学最好每人有一化学笔记本,切实做好课堂笔记,凡重点、难点及自我感觉较为陌生的都要记录在案,以备课下复习和巩固。另外,每人要准备一个“错题录” ,集自己在学习、练习、考试中的大大小小的失误、错题、典型题并查找原因,分析、总结、归纳。( 4 )及时复习与总结化学是具有“好懂易学,好记易忘”特点的学科,心理学讲同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是及时复习,复习越及时,遗忘内容越少。另外,还要做好总结回顾,看一看,查一查自己在某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是否达到大纲、考纲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
11、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形成“鸟瞰森林,细观树木”之势。( 5 )规范使用各种化学用语,正确运用各种化学符号。描述化学性质、 化学量多采用化学专用术语和符号, 那么规范使用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就显尤为重要。如原子量、分子量、元素符号、分子式、最简式、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电解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及( 6)特别提醒广大同学注意一般规律与特殊情况,注意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本文开始所述: 化学学科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既有大量符合客观规律的事实, 又有许多特殊情况, 充满了变化与发展。如卤素单质都可以与H2O反应:X2 +H2O = HX+HXO(X = Cl、Br、I)而 F2 与 H2O 反应与上述反应不同:2F2 +2H2O = 4HF+O2 T另例:同一主族氢化物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但NH3、 H2O、 HF在相应的主族里反常高。再例:实验制Fe(OH)2 的操作与常规操作的差异,H3PO4、 SO3 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与人们定势思维下的状态的差异等等。另外,还要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体现出化学的特点“变” ,如同样的反应物可因下列因素的变化而导致所发生的反应及产物的不同:试剂用量多少不同:AgNO3 + NH3 H2O AlCl 3 NaOH KAl(SO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根的判别式》听评课记录2
- 生物技术数据共享合同(2篇)
- 理发协议书(2篇)
-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最苦与最乐》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6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新课标
-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2.1不等式的解集听评课记录新版华东师大版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2 维护国家安全 》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听评课记录2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听评课记录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2025年广电网络公司工作计划(3篇)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实验专项训练含解析
- 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