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1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2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3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4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中学生厌学心理浅析及对策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困扰学 教教育的一大难题。为此,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中学生的厌学心理从社会、家庭、学生自 身三个方面进行粗略的分析,并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希望能与广大 教育工作者分享。一、问题的提出关于中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问题喜欢/、喜欢放弃你喜欢上学吗?21.2%73.6%5.2%如果本周六或周日要补课,你愿意吗?13.5%81.3%5.2%比起听老师讲课,你更喜欢上自习吗?76.2%r 17.6%5.2%如果明天学校因故停课f,你喜欢吗?84.7%10.1%5

2、.2%由表可见,有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上学,不愿意补课,不喜欢听教师讲课,更愿意逃避、 放松,存在严重的厌学现象,结果很是令人担忧。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中学生厌学心理进 行分析,希望引起注意并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二、中学生厌学原因分析“百丈高台,始则一石”,西方哲人柏拉图也明确指出:“一切事都在开头至关重要,尤其 对于年幼的。”为让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闪光,必须重视中学生厌学现象,卢梭有句名言:“人类有一个暴君,那就是蒙昧! ”厌学辍学的结果,就意味者永远匍匐在这个暴君脚下。中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的大好年华,不读书,不上学,又不到能完全承担成人工作的 年龄,到了社会上也难以谋生。他们的

3、前途何在?事实告诉我们,几条路都行不通:一是出走,流浪街头,生活无计。二是闲居难耐,寻求刺激,无事生非,自甘堕落。三是 与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自觉不自觉的走上犯罪道路。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严重的厌学现象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因素(1)、对社会认知的偏差受就业难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一部分学生不想用功读书,认为读书既吃苦又没有什 么前途。社会生活就像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新的刺激,强烈的诱惑,让人抵挡不住。“吃有异国风味,“穿”有世界名牌,“用”有高档消费,哪里有精力去读书? “打牌”已成全民活动,“赌博”令人心痒难耐,游戏卡种类翻新,“追星”似为时尚先锋哪一样

4、也比读书“有劲儿”! 于是,读书成了痛苦的事、无聊的事、没味的事,书本成了这些学生最好的催眠工具。(2)、不良的社会环境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处在网络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其中有高 尚的、健康的,也有低俗的、消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渠道的不良 信息的干扰。社会上营业性舞厅、游戏厅、台球室、网吧等给广大中学生带来很大的诱惑,使 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又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到 外界的影响,而又缺乏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庸俗的思想文化和行为容 易接受和模仿。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少学生由于不能很好

5、的适应家庭生活,或苦于家长由期望值过高而 导致的严苛要求,或不满家庭中冷漠的人际关系,或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或沾染上家长的 不良习气,因而觉得家庭无温暖,自己无责任,或苦恼,或忧虑,或麻木,或敌对。这些情绪 及观念一旦移到学习上,就会认为学习无用、无趣、无所谓,不仅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 中,甚至经常逃避学习,导致厌学。不良的家庭影响和不当的家庭教育导致中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从学习心理方面看,包括学习分神、考试焦虑、学习适应不良等;从人格发展方面看,包括冷漠、暴躁、自卑、无端烦恼、偏执、敌对、狂热等;从情感发展方面看,包括空虚、消沉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家长教育

6、观念的偏颇和错误我们班级有不少学生的家长在外地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认为爷爷奶奶只要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就可以了,而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绝大多数家长忙于家务、农活、经商,平时与孩子交流很少,对他们的需求和感受缺乏理解和尊重,强制甚至压迫式的家庭教育屡见不鲜;有的家长则信奉“不打不成材”和“任其自由发展”的极端信条,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的惩罚(包括体罚和心理伤害)远多于欣赏和鼓励,自卑、冷漠与敌对问题日渐加深;有的家长一味注重孩子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其学习过程的观念,驱使着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成绩排名,而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遇到的困难关注不够,致使不少学生害怕

7、考试, 厌学情绪更加严重。 更有的家长把孩子的苦闷和焦虑心理当作无病呻吟,把孩子的业余爱好当成不务正业,把孩子的异性交往视为洪水猛兽而横加干涉。、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贫乏家长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主感到茫然无措, 无所适从。 家长对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又不了解,这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极为欠缺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但采取的方法却是空洞的表扬或简单的惩罚,不知道通过哪些形式、运用哪些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他们的成长给予怎样的关注和支持。长此以往,家庭之间不和谐因素越来越明显,情感对立日益显现,

8、家庭气氛逐渐紧张,由此导致中学生厌学心理更加严重。、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家长的心理健康和行为状况关系密切, 许多学生 的心理问题是由家长的心理问题引起的。家长的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形式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美国社会学习论者班杜拉认为,儿童最喜欢模仿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和与他同性别的人。家庭中的父母显然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人,父母的行为方式、情绪的表达与宣泄方式、处世的态度等都回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家长的攻击性行为、暴躁的脾性、冷漠的态度以及消极的人生观都会因观察和模仿而在孩子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心理问题由此产生。家长在教育过程中

9、的不良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有些心理不健康的家长对社会和他人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借教育孩子的时机把自己对单位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另有一些家长极端自私, 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经常用讽刺挖苦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谈, 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不良的家庭氛围4、自身因素、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要到外地去,临走时把三个仆人叫来,按其才干分银币给他们: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两千,第三个得了一千。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银币做买卖,赚了五千;第一个仆人用两千银币赚了两千;第三个仆人把一千银币埋在地下。过了些日子,主人回来了,与仆人算账。第

10、一个仆人和第二个仆人都赚回来与本钱一样多的银币,主人很高兴,派他们管理很多的事务,享受主人的快乐;第三个仆人分文不赚,被主人痛骂了一顿,并收回给他的一千银币,把它分给了那个已经拥有一万银币的人。故事的结尾有这样几行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有的还要给,没有的夺其所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在学习上 的表现,就是成绩越好的越注重学习,成绩不好的越不爱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有一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逆转,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成绩不佳,学习陷入低谷,学习 兴趣不浓,学习需要不强烈,情绪不稳定,这是中学生

11、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2)、学习方法不当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会学习,越学越难,越学越吃 力,陷入苦学之中,必然导致厌学。(3)、学生自身素质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素质分成三类: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后天习得的素 质和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加涅认为,与学习有关的个体的某些素质是遗传决定的,如 视敏度与许多学习有关,但这种个人的特征是不能通过学习或后天教育改变的,这是学习者的 先天素质;加涅的学习论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 态度五种类型,把学生学习的五种结果看成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这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个体 在发展中

12、形成的不易受教育影响的特征是与情感有关的特质,如有些学生内向,有些学生外向, 有些学生焦虑水平高,有些学生焦虑水平低等,加涅认为:“人类行为的这些方面,像能力一样, 也同样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是不易被旨在改变它们的教学所影响的J 三、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几点对策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学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只有对学习有 浓厚的兴趣,才能用心学习,克服厌学情绪。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促使一个人充 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自觉的排除障碍、克服困难,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呢?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1、社会

13、方面社会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加强精神 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引导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2、家庭方面德国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专家佩施基安指出:“疾病不仅仅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家 庭和社会问题同时他也强调了家庭在消除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一个家庭里实际的和已赋予 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障碍和冲突,这个家庭同时也产生了解决这个冲突的能力。”因此,家庭在 对孩子的教育中应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1)、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避免或尽量减少孩子心灵的创伤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家庭的学习氛围也 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和社会的认

14、知。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学习,由父母变为同学,用以身作则的方 式鼓励孩子学习,分享他们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喜悦;家长还应多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 己的收获,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家长应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家长应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教会孩子爱别人,并有 责任心;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树立学习信心,引导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的 独立性,磨砺孩子坚强的意志。(3)、家长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家长应努力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适应新的时代,多与 孩子沟通、交流,从孩子那里了解到他们渴

15、求和需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疑答惑。3、学生自身方面一般的说,厌学的学生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4(1)、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2)、约有半数以上的学科跟不上进度,成绩不佳。(3)、厌恶学校生活,厌恶课堂学习,不听讲,不做作业,不想上学。(4)、对什么活动都无兴趣,对什么人都感情淡漠,得过且过。对于这些学生,最好的药方是立志。生活的理想,就在于有理想是生活。作为学生,生活 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学习目的上,没有理想的生活是贫乏的。一个学习目的不明确的人,不会喜 欢刻苦学习取得理想成绩。当前,中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应是:关心时事政治;讲究理想 务实;积极参与竞争;注重社会实践;合理规划时间;强调自主消费;寻求各种报 偿;特别渴求理解。中学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古人说:“大英雄从修身始,真君子自读书来。” “少年 之学如日出之阳。”对个人而言,若不趁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以后必将后悔莫及。另外一个药方是自信,取得好的成绩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认可,想让家长高兴,想让 自己满意、陶醉。其实,你无需取悦于他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