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1资料_第1页
《财政学》习题1资料_第2页
《财政学》习题1资料_第3页
《财政学》习题1资料_第4页
《财政学》习题1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财政学习题1-习题、试题库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A.力役B.实物C.价值D.劳动3.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A.(C)B.(C+V)C.(V+M)D.(M)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A.惩罚性和无偿性B.惩罚性和补偿性C.强制性和无偿性D.强制性和补偿性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B.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C.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

2、时间一样长D.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阿道夫瓦格纳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米尔顿弗里德曼B.詹姆斯M布坎南C.约瑟夫E斯蒂格里茨D.阿道夫瓦格纳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静态分析D.动态研究9、实证分析也称()。A.主观分析B.客观分析C.理论分析D.经验分析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A.政府为了生财B.政府为了聚财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二、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学实证分析

3、规范分析公共部门政府部门三、简答题1.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2.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3.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4.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对于我们其他理论研究有何指导意义?5.了解当代财政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包括那些内容,这对于我们理解财政学与财政学说的发展有何意义。6.为什么要确立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四、分析题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2.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五、论述题讨论中国财政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B2.B3.D4.C5.A6.C7.B8.D9.B10.D二、名词解释1.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

4、职能,主要利用价值形式,参与市场经济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经济活动)。2.财政学是研究国家或政府所辖范围内的一系列分配或经济活动的科学,侧重研究社会、经济的公平。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以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为基础的。3.所谓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也称客观分析,它是实证经济学按照事物本来面目描述其客观状况与客观规律的理论。它要回答的是“会怎样、是什么或只能怎么办”的问题。实证分析分为理论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理论实证分析是根据若干基本假定前提(这些前提是从大量的经验中概括出来的),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定性的分析;经验

5、实证分析是根据调查取得的实际资料进行的实证分析。4.所谓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也称理论分析,它是规范经济学或福利经济学研究评价社会经济状态好坏标准的理论。它要回答的是“应当怎样或应当怎么办”的问题。它论证了什么是最佳状态的准则,是要努力实现的目标。这个准则本身就是评价好坏的标准。5.公关部门(publicsector)一个社会中属于政府所有,并贯彻执行政府方针政策的经济实体(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的总和。6.政府部门(GovernmentSector)是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不依靠销售取得主要收入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单位的总和。三、简

6、答题1.在财政定义上有那些主要的分歧观点。答:在财政的定义问题上,国内财政学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一)国家分配论(二)价值分配论(三)货币关系论(四)社会共同需要论(五)国家资金运动论(六)剩余产品分配论(七)社会再生产论2.如何理解财政的基本特征。答:财政的基本特征是指财政作为一种分配范畴,一方面与其它分配范畴相比较,另一方面于其他国家的财政相比较,在形式上所显示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因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国家制度的不同而变化,是财政在形式上固有的。(一)强制性。从分配关系来看,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才可能发生。就一般分配而言,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支

7、配谁的问题。而财政分配则不然,在财政分配关系中,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处于不同的地位,国家始终是占据支配地位的主体,就是说,国家是财政分配的执行者和主宰者。在阶级社会的任何国家,财政分配都是以国家立法或行政权力规定的法令制度为依据进行的,分配的具体方式、数额、方向、时间等等,都是按国家的意愿来抉择,除国家之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照执行,这些就构成了财政分配的强制性。财政分配的强制性,与工资分配、价格分配、信贷分配等相比较,表现得十分明显。工资分配是以提供劳动为前提,即作为劳动报酬进行分配;价格分配是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即在交换过程中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价值背离,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分配;信贷分配

8、是以存、贷款为前提,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自由进行分配。这些分配都是参与分配的各主体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分配的一方必须得到另一方的认可,不能强制分配给另一方。而财政分配则不同,它是以国家政治统治权力为前提,国家做出规定,不必与任何方面协商,也不必征求对方同意,按照国家的意志进行分配。当然,财政分配的强制性并不意味着国家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二)无偿性。财政分配的无偿性,指这一分配基本上是无代价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在取得和占有财政收入时如税收,国家依据政治权力,不支付任何代价;财政支出时如各种形式的拨款,国家对资金的接受者也

9、不索取任何代价。这一特征是其它任何分配形式都不具备的,比如:在工资分配中劳动者取得工资,要以付出的劳动为代价;在企业财务分配中利润的取得,要以资产或资本为代价;在信贷分配中取得利息,要以本金为代价,如此等等。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并不意味着财政分配不能借鉴有偿的形式,财政也完全可以运用国家信用、投融资等有偿的形式进行分配。比如:国家可以发行公债充当债务人,也可以发放各种事业的周转金贷款充当债权人,还可以以拨款改贷款的方式安排一些财政支出等等。这些有偿的形式并不能改变财政分配无偿性的本质,而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所采取的一种理财方式,是对单一无偿性分配的有效补充。3.为什么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

10、个特殊分支,它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有什么不同?答:财政学与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一个重要分支,后者则是前者的理论基础。经济学为经济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方法,而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着重从某一侧面来加深对经济的认识。各种不同研究分析方法会得到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认识,所有这些不同方面的信息和认识综合起来无疑会有助于人们对一事物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货币数量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然而货币的多少总是相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而言的,因此,货币银行学实际上是从货币与产品、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显然,经济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货

11、币与产品之间的某种平衡,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会越来越多,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在生产能力和社会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货币量的变动也会影响二者关系。这种变化会对国民经济的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使经济健康发展,应如何控制货币量使之适应于产品的生产流通,这是货币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又一个分支,它以地域的概念作为分析经济的基本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视野中,经济被分为若干区域,它以一地区与其它地区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如果把一个国家视为一个区域的话,那么区域经济学就表现为国际经济学。各地区之间总要产生一定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学考虑这样一些问题:生产在各区域之间应如何

12、分工?怎样才能使这种分工从国民经济总体上采看达到最好的状态?哪些因素影响区域间的产品和要素的流动?为了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应如何处理区域间的贸易问题?总而言之,区域经济学的突出特点是从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与区域经济学不同,产业部门经济学则是从产业部门着眼来研究经济。在产业部门经济学的视野中,整个国民经济被划分为不同的产业部门,例如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或者更细一些,种植业、渔牧业、制造业、采矿业、旅游业等。产业部门经济学不仅研究各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从各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来研究和分析经济。例如,农业经济不仅在于研究农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同时也研究农业对其它产业部门和影响的相

13、对比例关系,研究农业对其它产业部门在就业、需求、产品价格以及生产发展的影响。从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形成了产业部门经济学的基本特点。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在经济分析方法上的基本特点是,将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公”和“私”两大部分,并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财政学所要研究的基本课题是,在一个社会中,哪些事情应该“公办”,哪些事情应该“私办”,为什么有些事情需要公办,如果某些事情需要公办,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办,“公”和“私”两大部分的分工以及公办的方式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的公、私结构以及公办方式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在一个社会中,公办的执

14、行者通常是政府,政府办的事越多,“公办”的份额就越大,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与私的比例结构。很显然,一个社会中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由政府包搅,全部公办,也不可能不要政府,所有的事都让各个人,家庭自己去办。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府与仅仅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并存的。问题的关键只是在于两者的相对关系。财政学要研究的就是哪些事该由政府来办,哪些事应让各人自己去办,该由政府去办的事该如何去办。对于这些问题,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各个国家处理的具体方式也有很大有区别。财政学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寻求处理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4.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对于我们其他理论研究有何指导

15、意义?答:财政的起源和产生是一个有区别的概念。起源是事物的萌芽阶段,具备事物本身特征的雏形,但还不是事物本身。犹如植物种子在土壤中的萌芽时期,动物在母体内的胚胎时期。产生是事物完全形成后的诞生时刻,它不是一个时期或阶段,而是较短时间。犹如植物的破土而出,动物的分娩。在财政概念上认识的分歧,某种程度上是混淆了财政起源与产生的区别。财政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育成熟的,财政的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属于我国的原始社会和原始社会以前社会的历史时期,对此,可以把它分为如下七个时期来分析:(一)采集经济与抢吃食物(二三百万年前)(二)狩猎经济与分吃食物(一百七十至一百万年)(三)渔猎

16、经济与原始分配(十万年前至三万年)(四)种植经济与分配形式的发展(三万年前至一万年)(五)火耕经济与原始公共分配的发展(一万年前)(六)耜耕经济与氏族联盟分配(七千年前)(七)锄耕经济与财政分配的雏形(四千年前)财政其实就是国家财政。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的产物,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国家是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体。区分财政的起源与产生,对于我们其他理论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5.为什么要确立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答:财政学作为一门科学,就是要研究国家或政府分配自有资金的理论与政策,实现国家或政府的社会、政治、经济目的。一般

17、来说,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达到既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社会公平,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率提高。既要通过财政支持保障政府政治需要,实现社会治理的管而不死,又要根据政府科学决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实现经济发展的活而不乱。这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就是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通俗地说,财政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三财之道”,即:立足于跨越式发展经济的“生财之道”;遵循取之有度兼顾广开财源的“聚财之道”;坚持用之有止保障社会公平的“用财之道”。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总有它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价值。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决定其理论研究体系。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所具

18、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如此,就是要研究财政分配领域的特殊性矛盾。概括地说,财政学就是要研究财政分配活动及其所体现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从而揭示财政参与社会财富(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性。其研究重点以政府职能的运用范围为主线,以公平为前提,以效率为准则,提供政府在参与社会财富分配满足公共需要过程中的科学理论。所谓分配关系主要是财政与企业、事业单位、集体企业、居民个人等各方面的分配关系。财政分配关系之所以特殊是与财务分配、信贷分配、价格分配等所体现的关系相比,它是以国家为主体。要从财政分配关

19、系中揭示客观规律性,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财政参与剩余产品价值分配过程中所体现的以国家为主体特殊分配关系的规律性;二是财政分配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即财政收入内部,财政支出内部以及财政收支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财政活动脱轨运行;三是财政管理工作的规律性,即研究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手段等运用的适当时机选择,更好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财政学的任务,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情况的分析,揭示财政在保证国家实现职能的过程中形成以国家为主体分配关系的规律性。从而为政府理财提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财政的思想主张、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体制及分配手段等,可供政府在理财活动中进行选择。总之,

20、财政学就是研究财政的基本理论依据、财政分配关系的原理、财政运行的规律性、财政政策手段运用的选择,为国家达到一个良好的财政经济环境提供理论服务。四、分析题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温家宝总理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第三,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第四,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发展不平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第五,财政负担沉重,金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请分析温总理提出的上述五个问题中,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

21、识财政学的研究对象?简要分析:财政学的对象范围和研究范围是有区别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发展规律。而研究范围要比对象范围宽泛得多,除对象范围外,尚包括对象范围之外的些现象和事物。如果就温总理提出的五个问题来分析,在相当程度上都可以纳入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并从中体现出财政学的研究对象。2.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1986年,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约翰贝勒博士说,美国正在抗癌的战斗中遭受失败,“对癌症的治疗工作没多大起色”。但是,美国癌症学会的L.加菲考博士回答道:“毫无疑问,总体死亡率上升的原因是肺癌所致。如果不考

22、虑肺癌?死亡率就不是上升了8%,而是下降了13%。”参考资料:美国抗癌失败录,载纽约时报,1986年5月8日。试将力图确定抗癌效果的研究者碰到的问题和力图确定经济政策影响的经济学者碰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考虑。简要分析:这一简单的事例反映了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可能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显然,前者是立足于规范性概括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后者则立足于实证性研究而更准确地说明了问题的真实结果。这一事例如果借鉴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概括经济学家的双重任务:一是解释经济如何运行实证经济学;二是判断经济运行是否产生良好效果规范经济学。原则上,一方面,实证分析不要求进行价值判断,因为它的目的在于描述;另方面,规

23、范经济学则需要制定伦理标准,因为如果没有伦理标准,就无法判断何者为“好”。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有助于说明那些可能影响某种特定经济行为的因素。然而,只有理论往往无法说明任何具体因素的重要程度。这就需要通过经验研究(实证研究)来测定政府政策的变动对行为的影响。五、论述题讨论中国财政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答:目前我国的财政职能既存在着某些方面的“越位”,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位”,具体表现在:1.缺乏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测与分析,难以发挥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2.预算准备与财政政策的战略选择缺乏联系,弱化了财政在政府干预经济中作用的发挥;3.五年财政规划理论性强而实施性弱,预算准备实际上只有年度预算

24、;4.预算准备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造成支出控制不力和支出职责行业化的倾向;5.缺乏对预算准备的严格评估,增加了预算执行和调整的随意性,以及过分依赖决算的倾向;6.财政基本法、税收政策法、资本市场法等洁律准备严重不足,缺乏统一、严肃的法律框架;7.公共职能不明确,与非政府职能的混合;8.过多的部门法律增加了预算程序以外的法定支出,降低了部门控制支出的动力,以及财政支出的弹性、财政政策的影响力;9.支出安排模糊不清,导致政策出台与财政支持不配套;10.缺乏对各级预算单位支出决定权的限制,常常导致预算资金的滥用;11.财政结余不能自由支出,导致各级预算单位缺乏节省支出的积极性;12.缺乏有效的支出监

25、督与控制手段,造成财政资金在银行系统内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致使决定能否拨款的因素在于是否足够的资金可供使用;13.政府来购缺乏竞争性,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14.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与预算会计制度相脱离,缺乏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和结果的报告制度。15.人事管理制度僵化,缺乏与工作成果挂钩的激励机制,导致财政工作的低效率。这些“越位”和“缺位”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现阶段我国财政职能的弱化,降低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刚性支出因素(主要是工资支出刚性)占用了绝大部分财政资源,致使财政缺乏必要的支出支持用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需要,建议以提

26、高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为核心目标,逐步健全财政职能。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A.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B.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C.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D.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A.国有制占主导地位B.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C.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D.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4、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商品短缺的根源在于()。A.政企不分B.生产力水平低下C.生产激励严重不足D.管理不善5、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是()。

27、A.1979B.1980C.1991D.19926、下面哪一个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A.平等性B.竞争性C.信用性D.开放性7、下面哪个例子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A.自来水B.网球C.小说D.小麦8、下面哪个例子符合垄断竞争市场条件?A.有线电视B.原油C.电影D.牛奶9、在决策前,由于对产品质量存在不对称信息,会产生()问题。A.道德风险B.逆向选择C.信任危机D.欺诈行为10、下面哪一个不是混合经济的特征。A.杂交优势B.社会性C.公有性D.自利性11、现代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因而被称之为()A.市场过程B.现代生产C.市场经济D.社会经济12、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

28、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是指()A外部效应B外部作用C经济作用D经济活动13、三元经济系统指:家庭、政府和()A要素市场B企业C商品市场D社会14、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A公共商品B公共产品C公共服务D社会产品15、收入分配的主体是()A社会B银行C税收D政府二、名词解释1.自然经济2.计划经济3.市场经济4.市场缺陷5.外部效应6.外部不经济7.政府缺陷和失效8.混合经济三、简答题1.如何认识自然经济体制特征与政府的关系?2.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体制特征与政府的关系?3.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体制特征与政府的关系?4.如何认识混合经济体制特征?四、分析题我国政府促进农

29、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所采取的措施一是通过户口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我国建国后逐步实行一套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形成了农村公民和城市公民两大社会群体。同时,户籍制度与农村的土地制度、城市的劳动就业以及福利保障制度密切相关,没有相应的城市户口,农民工进城将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服务,就业方面也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必然会影响到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预期,从而限制了农民工流入城市的规模。二是通过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和工种,来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府采取就业限制的动机是避免流动人口给城市居民、尤其是下岗职工造成负的外部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安置

30、问题一直都是政府部门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安置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由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产业是第三产业,而农民工进城后也主要从事第三产业,这必然加剧下岗职工和农民工之间的就业竞争,有时为维护下岗职工的利益,政府就采用了这种就业闲置的手段使之内部化。试对这些措施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五、论述题经济形态改变的条件如何判断,经济形态决定政府,还是政府改变经济形态,谁为主,谁为辅,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C5、D6、C7、D8、C9、B10、D11、C12、A13、B14、B15、D二、名词解释1.自然经济:所谓自然经济(NaturalEconomy)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动力

31、和核心目标的经济形态。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利用自身的经济条件,几乎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产品不进入或极少进入流通过程。这种个体农民基本上是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家庭经济,表现为“男耕女织”耕织结合型的自然经济或者说小农经济。2.计划经济:计划经济(plannedeconomy)是以计划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在计划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完全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计划部门所决定的,且企业归政府所有,没有自主权。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MarketEconomy)是指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交换关系自发调节而运转的经济。它是一种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

32、也是一种信用经济、规范经济、法制经济,还是一种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唯利是图的经济,也就是经常说的由“看不见的手”来组织经济活动。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具体实际,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设计和制定公平标准、规范框架、信用原则、法律法规,同时作为执行者来实现市场经济的效率化、价值化。即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4.市场缺陷:现实的市场并不能严格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全部条件,经济学上将现实市场机制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情况称为“市场缺陷”(MarketFailure)。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市场缺陷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从微观经济的角度讲,

33、它指现实市场机制不具备完全竞争市场所必须的条件而导致资源不能高效配置的情况。(2)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微观上资源不能高效配置而导致的宏观上不能使经济自行趋于增长和稳定发展的情况,如失业、通货膨胀,总供求失衡等。(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在市场经济中,不论是完全竞争市场下资源的高效配置,还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下资源的低效配置,它们都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那些情况,如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具体表现为垄断(Monopoly)、公共产品(PublicGoods)、外部效应(Externality)、信息不充分(InformationFailure)、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方面。

34、5.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些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但这些人却未承担该影响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或未获得该影响给他人带来的利益的经济现象。外部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市场提供了过多或过少的某些产品,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外部效应是市场机制下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市场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公共产品是具有正外部性的一个特例。6.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效应称为外部不经济。对外部不经济(ExternalDiseconomies)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政府可以采用行政手段,也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对外部效应进行调整,比如罚款、限制性措施等,而最可行的是财政手段。政府可以利用税收手段,比如征收

35、污染税,限制污染的排放,对企业排放污水、废气等外部不经济行为进行约束;也可以利用财政补贴手段对外部经济行为进行鼓励,通过内在化调整保证资源得以合理配置。7.政府缺陷和失效:由于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等,使得政府干预失效或称政府缺陷。8.混合经济:混合经济(MixedEconomy)是一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有以下一些观点:混合经济是一种社会形态;混合经济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经济是市场与政府并举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就是混合经济。三、简答题1.如何认识自然经济体制特征与政府的关系?答:自然经济的特征: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

36、的经济;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自然经济是封闭型经济;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HYPERLINK03/plutonomy/CONCEPT/1-1-114.htm私人劳动直接成为HYPERLINK03/plutonomy/CONCEPT/1-1-114.htm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自然经济体制与政府的关系:(一)自然经济与政府的协调统一。农业经济发展与开明皇帝及其领导统治集团的励精图治相协调;政府政治体制的管理效能与相互制约表现出较高级的形态。(二)自然经济与政府的矛盾对立。封建政府剥夺了人的自主,限制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政府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迫使农民造反起义。2.如

37、何理解计划经济体制特征与政府的关系?答:中央计划经济的特征主要概括为如下几点:(一)国有制占主导地位(二)经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三)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四)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被抑制到最小程度(五)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六)经济活动按照优先顺序进行计划经济体制与政府的关系:(一)计划经济与政府的联系。1.计划经济与政府在前提要求上的一致性。2.计划经济与政府在主观愿望上的趋同性。3.计划经济与政府在管理经济上的相同性。4.计划经济还是政府进行政治、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础。(二)计划经济与政府的矛盾。1.计划经济与政府在客观现实与主观愿望上存在矛盾。2.计划经济与政府在管理方

38、法与管理范围上的差异。3.计划经济与政府在管理权力运用上的异化。3.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体制特征与政府的关系?答:市场经济一般特征:1.平等性。2.竞争性。3.法制性。4.开放性。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共同特点:1.独立的企业制度。2.有效的市场竞争。3.规范的政府职能。4.良好的社会信用。5.健全的法治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的关系:现实的市场并不能严格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全部条件,经济学上将现实市场机制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的情况称为“市场缺陷”(MarketFailure)。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看,市场缺陷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从微观经济的角度讲,它指现实市场机制不具备完全竞争市场所必须的条件而

39、导致资源不能高效配置的情况。(2)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微观上资源不能高效配置而导致的宏观上不能使经济自行趋于增长和稳定发展的情况,如失业、通货膨胀,总供求失衡等。(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在市场经济中,不论是完全竞争市场下资源的高效配置,还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下资源的低效配置,它们都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那些情况,如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市场缺陷的存在表明,需要一种非市场的力量来弥补市场缺陷,矫正市场失灵。而伦理道德又难以奏效,因此,用排除法证明,这种非市场的力量只能来自政府。政府可以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而私人市场又无力或不愿提供的公共产品。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

40、段来处理外部效应问题,使之内在化,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将不公平的程度限制在社会容忍的范围内,调节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均衡,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为弥补市场缺陷而引入非市场力量政府,这一理论分析,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说明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依据或理由,另一方面也同时从经济的角度界定出了政府的职能范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表明:在市场经济下,社会资源的配置除了市场发挥主导性作用外,政府还发挥非主导性作用,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高效配置资源的任务。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弥补市场缺陷。政府调节或干预经济活动的手段有:经济手

41、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经济手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被称为政府调控经济的左右拳。政府使用的财政工具:政府预算、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债。4.如何认识混合经济体制特征?答:(一)混合经济具有双赢和多赢的效果(二)混合经济或者混合所有制经济天生具有“社会性”与“公有性”(三)混合经济的发展具有私有制公有化,市场经济计划化,雇佣劳动福利化的趋势四、分析题答:用户籍制度来限制城乡之间的劳动力的流动,会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城乡间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组合,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把

42、城乡人口划分为福利待遇、发展机遇、社会地位很不平等的两大社会群体,限制其自由流动,严重地障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最后,户籍限制使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也抑制了整个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样,运用就业限制的方法,不但会造成社会总产出的损失,而且还会造成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不利于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不利于下岗职工就业观念的转变。事实上,就业限制政策很难执行,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同等情况下会优先选择成本低的劳动力,如果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成本低,就会被优先使用。要确定

43、为数众多的企业中雇佣的劳动力究竟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工,不论是信息成本还是监督成本都很高。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的对策建议(1)要赋予农村流动人口完整的进城谋生权就一般而言,外部性都是在产权未能很好的界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只要产权界定清楚,人们就可以通过交易、谈判甚至法律等方式来实现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长期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元社会结构,户籍制度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市和农村两个部分,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其实就是对劳动者自身劳动力处置权的一种否定,否认了农村劳动者对劳动力产权的完整性。因此,我们首先要赋予农村流动人口进城谋生的

44、权利。当农民拥有完整的进城谋生权后,农村流动人口将会拥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产、生活、择业等自由,农村流动人口也会逐渐成为城市人口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推进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采用补贴的方法促进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采用补贴的办法来促进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要明确两点,即资金的来源及补贴的对象。资金来源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由政府财政支出,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产出效应,企业产出增加,国家的税收也必然随之增加,因此政府应该由财政支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补贴资金。另一部分应该来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积极外部性

45、的惟一受益群体资本所有者,政府应该对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征收专门的税收作为补贴税金。而补贴的对象则是城市公共物品、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具体的补贴办法如下:一是将部分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社会服务质量,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聚,从而减缓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劳动力的流动是与资本的流动分不开的,当资本流向小城镇时,劳动力也会随之向小城镇流动。二是将部分资金用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三是将部分资金用于农民工的教育、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城市的贡献远远超过一般普通劳动力的贡献程度,据

46、资料显示,我国8090的农民工没有特殊技能,只能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由于非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比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高得多,没有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很容易被资本所取代,这不仅将使农民工在资本日趋密集的当今时代难以就业,而且会加剧他们与同样没有特殊技能的多数下岗职工之间的就业竞争。四是给下岗职工进行一定的补贴。按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原则,农民工给城市居民就业带来的外部性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但是由于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与国有企业改革密切相关,是较为特殊的问题之一,所以政府特别关注,并在事实上进行了干预。但正如上面分析所显示的,采取户籍限制和就业限制来矫正外部性是得不偿失的,恰当的方法应

47、该是用补贴资金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下岗职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其基本收入,将补贴资金的一部分作为培训经费来提高其劳动技能,增强其再就业能力,并努力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尽量通过市场来配置下岗职工的流向。通过以上方法来矫正农民工进城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不但可以避免上述的不利影响,还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运转的轨道上来。五、论述题经济形态改变的条件如何判断,经济形态决定政府,还是政府改变经济形态,谁为主,谁为辅,谈谈你的看法。答: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

48、个自然历史过程。西方现代经济学的鼻祖马歇尔也曾形象地借用“自然界不能飞跃”这句格言,来表述经济进化是渐进的。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和明天。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创新,总是不能离开已有文明提供的基础。只有那些真正推动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演进的创新和变革,才具有革命的历史的意义。因此,当我们处在新旧经济时代交界区,探索如何在网络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不能不抱有这种历史的观念。二十世纪对社会经济形态演变进行了深入考察且具有盛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道格拉斯诺思认为,推进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经济社会形态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过程。第三章财政分配的理论依

49、据与方法一、选择题1、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必要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公平。在此基础上,对政府职能有“小职能”、“中职能”和“()”三种表述。A.大职能B.积极职能C.全职能D.宏观职能2、下面哪一项不是萨缪尔森的政府经济职能观。A.为市场经济确立法律框架,即政府的首要职能是确定市场准则。B.影响资源配置以改善经济效率。C.制定改善收入分配的计划。D.促进教育。3、下面哪一项不是斯蒂格利茨的政府职能观。A.促进教育。B.促进技术改善。C.支持金融。D.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4、下面哪一项是道格拉斯诺思的政府经济职能观。A.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制度建设也包括道路通信体系的

50、建设。B.防止环境恶化。C.政府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并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制度化轨道。D.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健康服务的提供。5、下面哪一项不是“职能”的特性。A.内在的B.客观的C.稳定的D.具体的6、下面哪一项不是“作用”的特性。A.抽象的B.外在的C.主观的D.显性的。7、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A.共同的需要。B.具有排斥性。C.具有竞争性。D.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8、下面哪一项不是反映的公共产品提供的非竞争性。A.市场上无法通过竞争方式提供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B.供给方面通常由政府垄断C.需求方面人与人之间无须为争夺公共品的消费权而竞争D.在技术上不可

51、行9、下面哪一项不是反映的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A.在技术上不可行B.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合理C.技术进步使小部分产品的排他性消失D.供给方面通常由政府垄断10、公共决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A.政府的决策机制B.政府的决策过程C.政府的决策前提D.政府的决策行为二、名词解释1、政府职能2、政府作用3、公共需要4、公共产品5、公共服务6、竞争性7、排他性8、非竞争性9、非排他性10、公共选择理论11、搭便车三、简答题1.国家与政府的存在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前提,你认为能否成立?为什么?请阐述自己的观点。2.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一认识是否正确?除此之外你认为财政分配的基本理

52、论依据还有那些,请谈谈自己的认识。3.如何认识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4.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含义是什么,参考哈维S罗森财政学(第四版)理解其满足的六个准则,谈谈它的应用。四、分析题试分析在我国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双失灵的根源。五、论述题答案:一、选择题1、B2、D3、D4、C5、D6、A7、D8、D9、D10、A二、名词解释1、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的必要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灵和促进社会公平。在此基础上,对政府职能有“小职能”、“中职能”和“积极职能”三种表述。“小职能”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仅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即国防、法律与秩序、财产所有权、宏观经济管理和公

53、共医疗卫生。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主要是保护穷人,包括反贫穷计划和消除疾病。“中职能”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主要是解决外部效应,如提供基础教育和环境保护等;规范垄断企业,如制定公用事业法规和反垄断政策;克服信息不完全问题,如提供医疗卫生、寿命和养老保险及其它金融法规和消费者保护等。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主要是提供社会保险,如提供再分配性养老金、家庭津贴和失业保险等。“积极职能”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比“中职能”增加协调私人活动,包括促进市场发展和集中各种措施等。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也比“中职能”增加再分配,主要包括资产再分配等。关于政府职能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斯密之后的古典自由主义者

54、认为,政府有三大功能:第一、国际关系中的国防。第二、司法体系,实施普遍的行为规则以保障财产、契约及防止暴力和欺诈。第三、提供公共产品。政府职能概括为:1、保卫国家自身安全与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2、进行经济管理的职能;3、进行社会管理的职能。2、政府作用:作用是职能运用之后所产生的结果,职能运用方式的多种选择,使其作用出现多种结果,这种作用是随着职能运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职能运用的范围大小,约束条件强弱,顺利与否都直接决定着作用发挥的好坏。根据政府的三大职能,所产生的结果作用可能很多,可以概括为:1、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使国民生产、生活环境稳定平和;2、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稳定有效增长;

55、3、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社会公众心态平衡。3、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区别于个人消费的需要,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是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需要。同个人消费需要对比而言,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的特征:1、共同的需要。2、具有排斥性。3、具有竞争性。4、正的外部效应。5、主要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4、公共产品:一般来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是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是私人产品。准确地说,公共产品在提供及生产上具有非竞争性,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私人产品在生产提供上具有竞争性,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5、公共服务:在一般研究和

56、表述公共产品时经常把公共服务也包括在内,往往又忽略了对公共服务的单独介绍和论述,其实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公共需要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公共产品是指有形商品,而公共服务是指无形商品。6、竞争性:竞争性是指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些产品中受益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些产品中受益,受益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7、排他性:排斥性是指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可将一些人排斥在外,并且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8、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在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些产品中受益并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些产品中受

57、益,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9、非排他性:非排斥性是指在产品消费过程中,不可能将一些人排斥在外,即使在技术上有排斥的可能,但因排斥的成本太大而无法实施排斥的行为。10、公共选择理论:市场缺陷的客观存在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政府干预经济是通过政府做出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决策来实现的,政府决策是一种公共决策,它不同于市场决策。传统的经济学不研究政府决策机制,关于这一领域的知识在政治学中有所涉及。然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毕竟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政府决策理所当然也应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公共选择理论正是研究政府决策机制的一门学问。11、搭便车:想不花代价而指望从别人话费中得到好处的动机

58、所引起的问题被称为搭便车问题。三、简答题1.国家与政府的存在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前提,你认为能否成立?为什么?请阐述自己的观点。答:国家与政府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前提条件,失去国家与政府的存在,财政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研究财政分配的理论依据,首先要对国家与政府的存在有一个充分认识,研究国家与政府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国家)的职能与作用。2.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依据,这一认识是否正确?除此之外你认为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依据还有那些,请谈谈自己的认识。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所决定的。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在市

59、场上,谁有钱就可以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钱多多买,钱少少买,无钱就不能买。总之,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提供的角度看,非竞争性意味着:如果公共物品按边际成本定价,那么公共物品由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他所期望的最大利润,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即使从技术上可以排他,但花费成本太大。因此,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60、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一方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因而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本来应当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由以上分析可知,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以及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为此,我们需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