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基本知识_第1页
头颅基本知识_第2页
头颅基本知识_第3页
头颅基本知识_第4页
头颅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头颅基本知识第一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脑脑位于颅腔内,分为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四部分。脑内的腔隙称脑室,其内充满脑脊液。第二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图 11-5 脑的正中矢状切面图 11-5 脑的正中矢状切面图 11-5 脑的正中矢状切面第三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大脑半球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第五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大脑半球分五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第六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 1. 听眉线:外眶上嵴

2、到耳屏上缘 2.听眦线:外眼眦到外耳道中心 3.听眶线:外眶下嵴到耳屏下缘颅脑扫描 一般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第七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头颅CT的经典断层影像解剖第八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蝶窦层面眼球晶状体颞叶极部颈内动脉桥小脑角池桥前池第四脑室小脑半球桥脑内直肌第九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鞍上池层面 额叶直回纵裂池 四叠体池 中脑 基底动脉 侧脑室下角 外侧裂池 大脑中动脉 枕叶颞叶 海马 环池 鞍上池 第十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大脑镰 额叶 胼胝体

3、膝部尾状核头部 侧脑室前角 透明隔 穹窿部 丘脑 室间孔 中间帆池 脉络丛 外侧裂池枕叶 侧脑室三角区 视辐射 内囊前肢 内囊后肢第十一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侧脑室体部层面 颞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额叶胼胝体压部 上矢状窦 枕叶胼胝体膝部尾状核体部 纵裂池大脑镰 透明隔第十二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侧脑室顶部层面额叶大脑镰枕叶胼胝体侧脑室体上矢状窦顶叶第十三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半卵圆中心层面纵裂池半卵圆中心额叶扣带回大脑镰顶叶上矢状窦楔前叶缘上回角回第十四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头颅基本病变的CT表现 (一)、

4、CT平扫密度改变:第十五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高密度病灶:新鲜血肿、钙化和富血管性肿瘤等.大脑镰钙化基底节血肿第十六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脑囊虫病第十七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等密度病灶:见于某些肿瘤、血肿(吸收期)及血管性病变等.硬膜下血肿吸收期脑垂体瘤第十八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低密度病灶:见于炎症、水肿、囊肿及脓肿等.鞍上颅咽管瘤右颞、岛叶梗塞第十九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4.混合密度病灶:见于各种密度并存的病灶,如某些肿瘤、血管性病变、脓肿等. 额叶胶质母细胞瘤右枕叶AVM第二十

5、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均匀强化:见于脑膜瘤、神经鞘瘤、动脉瘤、垂体瘤和炎性肉芽肿等病变.脑膜瘤第二十一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非均匀强化:胶质瘤、血管畸形等.右额叶少胶质瘤第二十二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左额叶星形细胞瘤第二十三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三)、脑结构的改变第二十四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占位效应: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为局部脑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左额叶胶质瘤第二十五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左基底节脑出血左桥小脑角区听

6、神经瘤第二十六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脑萎缩: 范围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皮质萎缩显示脑沟和脑裂增宽、脑池扩大; 髓质萎缩显示脑室扩大。弥漫性脑萎缩第二十七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小脑萎缩第二十八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时,脑室系统普遍扩大, 脑池增宽;交通性脑积水第二十九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梗阻性脑积水时, 梗阻近侧池脑室扩大,脑无增宽.梗阻性脑积水第三十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4.颅骨改变:如骨折、骨肿瘤等左颞部颅骨骨折第三十一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

7、年6月右侧听神经瘤致同侧内听道扩大.第三十二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额、顶部颅骨转移瘤第三十三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四)、常见 脑血管病变的CT表现 第三十四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自发性脑出血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等. 以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最常见。好发于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第三十五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CT表现:急性期血肿呈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

8、,周围可见水肿,较大或位于脑室旁的血肿可破入脑室. 吸收期始于37天,可见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降低,小的血肿可完全吸收,大的血肿遗留有囊腔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第三十六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右侧基底外囊出血第三十七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丘脑出血第三十八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脑干出血第三十九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小脑出血第四十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脑室出血并铸型第四十一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脑梗死(Infarction of brian)是缺血性脑血

9、管疾病,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CT表现:缺血性脑梗死(ischemic infarct):发病24h后CT平扫可见扇形低密度灶,同时累及皮髓质,其部位与范围和闭塞的血管供血区一致. 23周时可出现”模糊效应” ,病灶变为等密度。12月后形成低密度脑软化灶,同时伴有周围脑组织的萎缩.第四十二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右颞叶、岛叶脑梗塞第四十三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第四十四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为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梗塞,常累及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等.

10、 CT表现为11.5cm大小低密度灶.第四十五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右侧基底节腔隙性梗塞第四十六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脑外伤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死亡和致残率高. CT能对绝大多数脑外伤做出明确的诊断.由于受力的部位、大小、方向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颅内损伤,如脑挫裂伤、脑内、外出血等,其中脑外出血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十七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脑挫裂伤 脑挫伤(cerebral contusion)其病理为脑内散在出血灶 ,静脉淤血和脑肿胀;如伴有脑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cerebral lacer

11、ation). 两者常合并存在,统称脑挫裂伤. 第四十八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CT: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有占位效应,部分表现为广泛性脑水肿或脑内血肿.第四十九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由脑膜动脉损伤所致,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期血肿。常见于脑膜中动脉,血液聚集硬膜外间隙. 因硬膜与颅骨内板连接紧密,故血肿局限,呈双面凸形状.CT:颅骨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多位于骨折处,较局限,不跨越颅缝.第五十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急性期硬膜外血肿伴积气第五十一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急性硬膜外出血伴颅骨骨折第五十二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亚性期硬膜外血肿第五十三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亚急性期硬膜外血肿第五十四张,PPT共五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一般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