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肿瘤MRI诊断_第1页
垂体肿瘤MRI诊断_第2页
垂体肿瘤MRI诊断_第3页
垂体肿瘤MRI诊断_第4页
垂体肿瘤MRI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垂体肿瘤MRI诊断第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垂体肿瘤影像学 检查脑垂体位于中颅凹、蝶鞍的垂体窝内,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影象学检查是评价垂体腺和周围结构的重要手段。普通平片CTMRI 第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普通平片 与垂体腺的病变相关性差间接显示垂体病变第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CT检查 提供骨结构和钙化的详细征象射线硬化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微腺瘤的诊断 第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MRI检查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显示垂体内病变轮廓和确定肿瘤与鞍旁软组织结构的关系方面优于CT。 第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

2、6月正常成人垂体宽度约12mm, 前后径为8mm,高度在39mm之间。腺体的上缘呈凹陷、平坦和隆突;腺体两侧对称。 垂体腺前叶信号相当均匀,在T1和T2加权像上,与脑白质信号相等。 垂体后叶在MRI 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正常脑垂体第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脑垂体动态增强脑垂体组织结构较为特殊,增强扫描后可出现明显强化,作动态扫描可呈现典型的强化时间曲线。首先垂体柄和其附着处腺体强化(垂体簇),然后强化向周围扩散,大约一分钟后达到腺体的侧缘,约1-2分钟到达强化峰值。 第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儿童垂体第九张,PP

3、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青春期 垂体女性垂体高度可达10mm 第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空蝶鞍 蝶鞍增大,垂体变扁平紧贴鞍底,垂体柄位置正常 第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空蝶鞍形成机制鞍隔孔膜薄、孔较大(大于5mm)或鞍膈缺损,蛛网膜下陷鞍内,脑脊液进入蝶鞍,使蝶鞍上部扩大。少数空蝶鞍与脑脊液漏、脑积水有关;颅内高压可致蛛网膜腔隙疝入鞍内形成。第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 垂体前叶明显缩小、扁平紧贴鞍底,鞍内空虚,充满脑脊液,形成类似部分空蝶鞍改变;垂体柄明显缩短或消失,后叶高信号区消失;在鞍上池中垂体柄的顶端有

4、高信号的小结节,为异位的神经垂体即垂体后叶 第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垂体腺瘤的MRI诊断垂体微腺瘤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第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垂体微腺瘤直径小于10mm者称微腺瘤。信号改变不大,在T1WI和T2WI上多数为等信号。形态可有改变,垂体上缘隆起。增强扫描病变为低信号(增强早期)第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常规增强第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增强早期第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动态增强是诊断微腺瘤的重要技术第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

5、于2022年6月 中间囊部和某些技术伪影在MRI上可以与微腺瘤表现相似 注意第二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垂体瘤(大于10mm) 瘤体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等信号或较高信号。肿瘤形态显示可以明确垂体腺瘤与视交叉、两侧海绵窦的关系。坏死、囊变区在T1加权上呈更低信号,在T2加权上呈高信号。垂体卒中为急性出血和垂体腺瘤梗塞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伴有严重的头痛、高血压和视觉突然丧失。 第二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垂体肿瘤 (大于10mm) 第二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垂体卒中 多数为亚急性期出血改变,在T1和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发生

6、变化,成为相当亮的信号 第二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侵袭性垂体腺瘤概念关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尽管少数垂体腺瘤可以出现侵及海绵窦、浸润硬脑膜和局部骨质的破坏,但关于垂体腺癌的诊断一直有着争论。侵袭性腺瘤是Jefferson首先使用,指垂体腺瘤侵及包膜和局部呈广泛浸润性生长者,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侵袭性垂体腺瘤 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研究方法不同,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亦不同:影象学研究为10%;外科手术肉眼观察为35%;病理学镜下观察高达85%,其中大部分为微侵袭

7、,即肉眼无异常,镜下观察到轻微侵袭,多为肿瘤侵袭邻近的硬脑膜。 第二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肿瘤侵袭与其大小有关 微腺瘤无周围结构的侵袭。肿瘤1020mm,可出现微侵袭,即镜下局限性硬脑膜浸润。肉眼侵袭多发生在2040mm大的肿瘤。弥漫性或破坏性侵袭,肿瘤多在3040mm以上。 第二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侵袭性垂体腺瘤 的MRI判断 侵袭性垂体腺瘤可以侵袭海绵窦、鞍底骨质和蝶窦,其中以海绵窦受累为MRI的一个重要征象。 垂体腺增强往往低于邻近的海绵窦。两侧海绵窦信号强度不对称是海绵窦受侵犯最敏感的征象,然而特异性差。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包绕特异性高,但

8、敏感性差。一些作者倾向于以下判断: 1.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达67%或以上,海绵窦累及可以确诊 2.如果海绵窦显示不清楚或海绵窦上、内侧壁与肿瘤相连,应高度怀疑; 3.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小于25%或海绵窦内、上壁未与肿瘤接触, 可以明确海绵窦未累及。 第二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肿瘤侵袭方式 肿瘤可向鞍旁侵袭,常通过三种方式:直接侵袭海绵窦;以硬膜内生长方式,在海绵窦上包绕海绵窦入鞍旁;以硬膜外生长方式,通过海绵窦下向鞍旁发展 第二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

9、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垂体瘤的鉴别诊断与鞍上肿瘤的鉴别与垂体其他病变的鉴别第三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与鞍上肿瘤的鉴别要点确定正常垂体是否存在。肿瘤存在囊变和钙化提示颅咽管瘤。肿瘤有脑膜尾征提示脑膜瘤。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常为生殖细胞瘤。第三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最常见部位为鞍内和鞍上(75%),完全位于鞍上(20%),完全位于鞍内(5%),极少数生长在第三脑内。

10、 第三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颅咽管瘤囊性成份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或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肿瘤实质部分以等T1和长T2信号为主。 增强扫描后无钙化的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第三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囊性颅咽管瘤第四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颅咽管瘤第四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脑膜瘤在MRIT1加权或T2加权像上均

11、呈等信号,肿瘤信号君匀,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显著强化,坏死少见;脑膜瘤在矢状位上常可见肿瘤以宽基底与前颅相贴;很少见到包绕周围结构。脑膜尾征蝶骨结节脑膜瘤第四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视交叉和下丘脑胶质瘤 胶质瘤起源于下丘脑或视交叉。大的肿瘤完全填塞鞍上池。视交叉和下丘脑胶质瘤常见于青少年,占颅内肿瘤的0.2%;占颅内胶质瘤的0.4%;约占儿童天幕上肿瘤的1015%。病理上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主, 第四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MRI的T1加权像上,肿瘤呈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Gd-DTPA增强后肿瘤有显著强化。视交叉和下丘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囊变明

12、显。 视交叉胶质瘤(毛细胞型) 第四十八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T1加权像上信号与灰质相等。在T2加权像上信号通常增强。增强扫描后肿瘤有强化。极少数或有钙化、脂肪或囊肿形成。 灰结节异位瘤(错构瘤) 第四十九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灰结节异位瘤(错构瘤) 增强扫描后肿瘤有强化 第五十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殖细胞瘤肿瘤在MRI T1加权像上,为等或稍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等信号。增强扫描,肿瘤组织显著强化,肿瘤囊变和钙化成分无强化,呈低信号。肿瘤转移较早,顺脑脊液种植转移 当生殖细胞瘤具有胚胎细胞成分时,肿瘤在T2加权像上信号增加,呈高信号

13、第五十一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生殖细胞瘤第五十二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脊索瘤发生于蝶骨斜坡,有明显的斜坡骨质破坏。在MRI的T1和T2加权像上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信号不甚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第五十三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与垂体内病变的鉴别Rathkes囊肿 垂体增生 颗粒肌母细胞瘤第五十四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Rathkes囊肿Rathkes囊肿发生垂体的中间隔,垂体后叶紧贴囊肿后壁的外缘。多数Rathks囊肿在MRI T1和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囊肿不强化。 第五十五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五十六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月垂体增生垂体瘤与垂体增生在MRI上的信号改变相似,鉴别诊断困难。临床病史有助于诊断,有内分泌功能低下情况 第五十七张,PPT共六十页,创作于2022年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