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导论课件_第1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导论课件_第2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导论课件_第3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导论课件_第4页
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导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1导论内 容 摘 要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理论概述一、本课的研究对象产业是指具有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它既不属于宏观领域,也不属于微观领域,而属于“中观”领域不仅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且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布局等多个方面。优缺点:范围宽、适合中国国情,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结构升级专题产业布局专题产业集聚专题产业融合专题产业模块化专题产业竞争力专题结构主义宏观经济学专题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三、产业组织概述哈佛学派的理论要点:(1)市场结构(Structur

2、e):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包括厂商规模、产业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产品差异性等。(2)市场行为(Conduct):厂商所作出的决策和活动方式。包括定价策略、产品差别化策略、规模化和多样化策略、厂商合谋等等(3)市场绩效(Performance):效率、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公平分配等具体指标作用方向: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要点:作用方向: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 市场结构四、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一)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回顾大推动工业化理论MSV大推动工业化模型 利润的需求溢出效应高工资的需求溢出效应投资的溢出效应大推动与基础设施建设四、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二)导论:收入分配是如何

3、影响工业化的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均衡条件农业生产率、收入分配状况与工业化水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MSV模型五、产业布局概述产业布局的主要理论回顾经济转轨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中国局部产业布局失衡的三个例子全局性产业布局失衡的解释六、产业集聚概述产业集聚效应和集聚经济各理论流派对产业集聚的解释产业集聚与创新新产业区的产业集聚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分类产业融合的动因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七、产业融合概述八、产业模块化概述模块化的定义和类型产业模块化研究的理论流派模块化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意义一个案例:计算机产业的模块化九、产业竞争力概述波特钻石模型波特钻石模型的扩展波特钻石模型在产业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十、结构主义宏观经

4、济学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2 产业组织专题(上)内 容 摘 要产业组织的理论演变市场结构和市场势力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中国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网络经济与产业组织推荐阅读 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金碚产业组织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杨惠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0臧旭恒等: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工业经济产业经济评论杂志产业组织的定

5、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通常指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产业内各企业间竞争和垄断的关系. 之所以称产业组织,实际是指产业内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合理组织”.即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既要使企业充满竞争活力,实现有效竞争,又要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性,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低效率。 1、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任何不完全竞争市场都有演变为完全竞争市场的趋势。(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理论也有相同含义)斯拉法的攻击: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的不相容性(1)U形成本曲线的报酬递增趋势,将使企业无限扩大,最终垄断市场(2)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即厂商

6、可以在要素市场上以一定价格购买任意数量的生产要素,此时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将不是U形的,而是水平的。而厂商面对产品市场的需求曲线也是水平的,即供给和需求曲线没有交叉点,完全竞争理论因此不成立。在斯拉法的启发下,罗宾逊和张伯伦创立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这一方法将产业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利用所观察到的产业的诸项特征,对产业中企业的行为进行预测,而其最终目标则是对真实世界中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绩效,与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完全竞争产业的绩效加以比较。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

7、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贝恩,1959:产业组织市场结构:通过对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条件等指标的分析,考察卖者之间、买者之间、买者和卖者之间、现有卖者和潜在进入者之间等四种基本的市场关系。市场行为:包括四个方面,即卖者的价格和产量决策、卖者的产品和销售费用决策、卖者的掠夺性行为和排他性行为、企业作为买者时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企业运行的市场效果,如盈利率和技术效率谢勒,1970: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反馈效应:例如,强有力的研究与开发可能改变一个产业的技术,从而可能改变产品成本状况和产品差别化程度。又例

8、如,卖者多采取的价格协调行为可能提高或降低进入壁垒,从而对长期市场结构产生影响。贝恩所开创的经验分析方法:运用产业层次的跨部门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来解释不同产业利润率的差别,以及市场结构对这一差别的影响。集中度、进入条件与利润率假说(贝恩):(1)在集中度高到使有效的串谋成为可能的前提下,少数大企业之间的串谋会提高产业的平均利润率。(2)此外,如果新企业的进入也变得较为困难,那么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同样也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3、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 斯蒂格勒,1968:产业组织主张把价格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市场的基本工具,并主要基于价格理论模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作出预期,同时借此设计检验其理论的经验模

9、型。垄断实际上是高利润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而不是垄断的市场结构导致了垄断企业的高利润率。 可竞争市场理论 Baumol, 1982: 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它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完全垄断市场,但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缺陷:博弈论的演绎推理夸大了现实企业的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博弈论模型所依赖的一系列假设过

10、于精细,以致于任何假设的微小变化都足以导致有关结论失去赖以立足的基础。博弈论模型难以用经验分析加以验证。二、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新经验主义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势力的研究四种市场结构特点比较 特点市场类型产业内企业数目 产品差别程度 对价格的影响 进入壁垒 竞争手段 典型产业(部门) 完全竞争许多企业产品性质完全相同无无市场的拍卖、交换农业垄断竞争较多有差别稍能控制较低较多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竞争轻工业零售业寡头竞争少数几家产品差别程度很少或没有有控制能力(协调配合)相当高大量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竞争汽车、钢铁、石油等)完全垄断独家独特的没有相似的替代品能控制很高,以至其

11、他企业无法加入通过广告宣传搞好公共关系公用事业(电气、煤气、自来水、广播电视等1市场集中度;2产品差别化;3进入和退出壁垒;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生产和经营的集中程度。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 行业集中度的缺陷:首先,它反映的只是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总体规模,却忽略了其余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因此是不全面的;其次

12、,集中度无法反映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对情况;再次,这个指标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别程度的变化情况。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 比如,市场上共有4家企业,每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0%、25%、17%和18%。那么这一市场的HHI便是:HHI = 0.42+0.252+0.172+0.182 = 0.2838HHI越大,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当市场处于完全垄断时,该指数等于1;当市场上有很多企业,且所有企业规模相同时,该指数等于1/n。n趋向无穷大,HHI就趋向0。

13、 范伦默(Vanlommel,1977)的计量研究表明,HHI指数与行业集中度有非常高的相关性斯路威根和德汉兹查特(Sleuwaegem and Dehandschutter, 1986)对1958年美国各产业的销售收益率(价格-成本差)进行了回归分析,解释变量分别为HHI指数和4、8及20企业集中度,结果发现HHI指数具有比任何集中度指标更显著的系数。因此HHI指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不包含市场结构信息的测量竞争程度方法:BL模型:通过估计企业边际成本对竞争价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市场竞争程度。偏离得越大则垄断程度越高,越小则竞争越激烈 处于均衡的利润最大化企业,MC=MR。如果MC对MR有偏离

14、,则用统计值代表MC对MR的偏离程度。如果 =0是完全竞争状态,=1是完全共谋状态(包括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 01反映的是垄断竞争状态。不包含市场结构信息的测量竞争程度方法:PR模型:通过总收入与投入成本的变动弹性(H值)来衡量市场竞争程度。企业的市场势力通过i企业(主要是银行)的单位投入价格变动(Pki)引起的均衡收入的变化(Ri*)来衡量。如果用H来衡量市场势力,则H值通过度量收入对各项投入价格弹性的大小实现:Panzar和Rosse(1987)证明,不同的H值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H0,垄断或短期的寡头垄断;0H1,垄断竞争;H=1,完全竞争或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自然垄断(即

15、可竞争市场)。优点:可以利用企业(主要是银行)的详细数据,并允许各银行的生产函数有差异缺点:必须假定企业(银行)处于长期均衡中。计量单个企业垄断程度的指标:勒纳指数:IL = (P-MC)/ P其中:P为产品价格,MC为产品边际成本。因为PMC,且均为正值,故0IL1。勒纳指数在0 到1 之间变动。数值越大表明垄断势力越大。这个指数本质上是根据垄断企业的行为来计量其垄断势力,它计量的是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的程度。贝恩指数:IB = (P-AC)/ P其中,AC 为产品的平均成本(包括正常利润)。因为PAC,且均为正值,故0IB1。贝恩指数也是在0 到1 之间变动,而且数值越大表明垄断势力越大。这个

16、指数本质上是根据绩效来计量企业的垄断势力,它计量的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P-AC)的程度。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的主要问题:勒纳指数把价格-边际成本差额、贝恩指数把价格-平均成本差额(超额利润)完全归功于垄断,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比如,超额利润有可能是高效率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垄断的结果;而且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超额利润也不等于没有垄断。两个指数仅仅通过价格来计量垄断程度,忽略了通过产品质量来获取垄断势力的可能性。在实际应用中,应对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2、产品差别化 (1)涵义: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

17、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2)产品差异程度和市场结构 (1)影响市场集中度; (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3)基本度量方法 需求的交叉弹性:产品差别化使产品的可替代性降低,交叉弹性变小。广告密度:广告费用的绝对额与销售费用的比例如何寻找更合适的衡量方法? 3、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产业内已有企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 贝恩(1956)把进入壁垒定义为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成本优势: “进入一个产业的条件是指一个产业中现有企业拥有对于已进入企业的优势,它一般

18、通过衡量引发进入价格高于竞争水平的程度来测算”. 这种考虑进入条件的方法来源于寡头垄断的限制性定价模型。现有企业将价格提高到竞争水平之上而不会诱发进入的程度越高,进入一个市场就越困难。形成进入壁垒的原因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别化政策和法规限制进入阻挠策略斯蒂格勒(1968)指出,进入壁垒可以定义为“新厂商进入一个市场所负担的,而这一市场中的在位厂商不需要负担的生产成本”。 这意味着,如果进入者与现有企业的成本曲线相同,那么规模经济或产品差异化就不构成进入壁垒;只有当进入者比现有企业面临一个系统地更高的资本成本时,在最小最优规模处运营所要求的高额资本量才是一种进入壁垒。 换句话说,只要进入者

19、面对同样的市场需求条件,能获得与在位者相同的生产技术,那么就不存在行业的进入壁垒,即使该行业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冯威泽克(1980)指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它必须由谋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所承担,而不是由已经处于该产业中的企业所承担。并且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 根据该定义,只有构成对社会福利有害的进入限制才是进入壁垒,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权衡进入壁垒的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问题。 (2)退出壁垒:从理论上讲,某个企业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不能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就应该退出该产业,转产或破产,但实际上这样的企业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很难从该产业中退出,那些对退出的限制就是该企业在退出该

20、产业时所遇到的障碍,即退出壁垒。 形成退出壁垒的原因沉没成本。企业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设备、厂房及其它建筑物等)因用于特定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而变得特殊化,转产时不得不废弃这些设备,这些设备的价值就不能收回。这种不能收回的费用叫做沉没成本,它是企业退出产业时的一种损失。2.解雇费用壁垒,企业退出某个产业时需要解雇工人。解雇工人要支付退职金、解雇工资,培训费用和转移费用。3、结合生产壁垒4.政策和法规壁垒。例如,在电力、邮电、煤气等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中,各国政府都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限制企业的退出。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对称关系假说 Caves和Porter(1976)提出,资产的专用性和持久性会导

21、致沉淀成本的产生,而沉淀成本对新进入者而言会形成进入壁垒,因为新进入者必须复制这些资产才能进入该行业,其机会成本要高于现有企业,而且,如果进入不成功的话,这些资产由于不可收回将变得价值有限,会进一步增加进入的风险,因而成为进入壁垒; 然而,资产的这种沉淀成本特征对在位企业而言同样是一种退出壁垒,因为在位企业在考虑退出一个行业的时候也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对此,Caves和Porter指出:“贝恩意义上的每种进入壁垒对于现有企业而言同样是一种退出壁垒。”而Shapiro & Khemani(1987)的实证结果表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的对称关系是存在的,产业层面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没有区别

22、,阻止进入的产业特征也同样会阻止退出。对进入和退出的经验性研究(举例说明)德国产业进入壁垒的影响因素(Schwalbach,1991),利用了1983-1985年德国183个制造业的样本E=+0.226-1-0.932Scale-1+0.0512PD-1- (2.15) (3.36) (1.85)0.0518R&D+0.0001ACR+0.0639GR-1-0.0107SIZE (1.37) (0.08) (2.00) (1.64)为利润率, Scale为规模经济, PD为产品差别化程度,R&D为研发投资, ACR为绝对成本优势, GR-1为销售额增长率,SIZE为销售额. (三)、市场势力市

23、场势力:微观经济学假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把价格定在MC=MR的水平。市场势力是指企业在竞争水平(边际成本MC)之上确定对自己有利的价格的能力,即价格加成能力(Mark-up)。经济学意义上与法律意义上市场势力的区别: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现实的市场都是不完全竞争的,因此每个企业都有影响自己产品价格的能力,即或多或少拥有一些市场势力。从法律角度看,反垄断法所反对的是达到一定程度、持续一定时间、达到一定范围、来源非正当的市场势力。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规定是: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第十九条关于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原

24、则规定如下:(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3)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 显然,上述规定过于笼统,不能有效地界定垄断行为。新经验产业组织理论(New Empiric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简称NEIO)指1983年以后的产业组织经验研究,它们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转向单个市场或相关联的几个市场,大多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它的研究思想有以下特点:(1)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不再被认为是可观察到的。因为会计利润中处理成本的方法是将固定成本分摊于若干年当中,但经济利润的计算需要边际成本。二者

25、几乎没关系。(2)每个行业都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重要个性特征,因此跨行业研究没有意义。(3)假定企业之间不存在战略性的相互关系。因此,对市场势力的检验,需要通过推断来完成。 基本模型假设:同质产品,产品价格为Pt,Qit为第i个企业的需求量,t为时间参数,令Qt = Qit。 假设反需求函数为: 其中Yt是影响需求函数的所有外生变量,是未知参数集合,是随机误差项。设总成本函数为: 其中W是第i个企业的要素价格,Z是影响成本的其他变量,是未知参数,是随机误差项。定义边际成本为: 则第i个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然后我们可以得到供给方程: 其中: 上式包含单个市场的所有市场结构的情况,参数代表垄断程度

26、,越靠近0,企业的行为就越接近完全竞争;当完全垄断时,=1。上式即为企业的供给方程。 如果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都是可以识别的,则可以得到下面形式的简化形式: 其中=(,)是参数向量。 运用所观察到的行业价格和企业产量数据,可以识别出供给方程中的市场势力的大小以及市场结构参数。求解上述联立方程组即可得到反映市场势力的参数的信息。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新经验产业组织研究非常依赖函数形式的选择。 二、市场行为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而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主要包括三方面: 1.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直接目的的价格行为,包括成本加目标利润定价行为、协调性定价行为以及限制性定价行

27、为和掠夺性定价行为。 2.以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要内容的促销行为,如广告行为等。 3.以产权关系变动为主要特征的企业组织调整行为,如企业兼并行为。(一)广告行为最优广告水平(多夫曼-斯坦纳条件):企业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P(Q)-C(Q)-A,其中C(Q)为成本函数,A为广告费。把利润函数分别对价格P 和广告费A 求偏导数,并令偏导数为0,经推导可得下式:(推导过程参见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第269页) 其中:e 为需求价格弹性,即需求量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之比;a 为需求广告弹性,即需求量变化率与广告费变化率之比。 因此,当广告费与销售收入的比率等于需求广告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的比

28、率时,企业得到最大利润。克拉克(1976)、利昂(1995)和施莱德(1995)的实证分析表明,广告确实对产品销售具有正效应,但只能持续6-9个月(二)价格串谋行为由古诺模型和伯特兰模型可知,串谋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创造一个便于觉察背叛的环境。如“最低价格保证”(或最惠顾客)行为西方学者对汽油零售业、盐业、食糖业的实证分析表明,成功的串谋都大力提高价格透明度,但串谋所获得的利润虽然高于非合作水平,但却低于合作利润最大化水平由于收集数据的困难,中国价格串谋的经验性研究还很少。(三)企业兼并行为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产生垄断企业兼并的种类:水平兼并,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水平兼并的动机:

29、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垂直兼并的动机:控制上游必需投入品价格;价格歧视;节约交易成本;资本经营的协同效应混合兼并的动机:促进暗中的串谋;分散风险;企业家的成就感对企业兼并后绩效的经验研究:(1)穆勒(Mueller,1985)以1950-1972年间1000家美国最大公司为样本,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合并对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水平合并还是混合合并,都未提高企业效率。(2)兰文斯克拉夫特和谢勒(1989)的检验:他们认为,首先,如果合并取代了对利润最大化任务完成得不好的经理,那么被收购公司在合并之前的利润率就应该低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第二,如果合并导致了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那么合并后

30、的利润率应高于合并之前,或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2)但对2732个美国企业检验的结果是正好相反:被收购公司合并前的利润率存在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趋势回归分析:根据合并后的营业项目的资产份额对营业项目的利润率进行回归时,发现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只有当这种资产是由规模大体相当的企业合并所得时,才有迹象表明合并后资产规模对利润率的影响是正的。他们还比较了两组企业利润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其中一组是合并所形成的企业;另一组是仍然保持独立的企业。结果发现,二者均随时间下降,但合并所得企业的利润率下降速度快于独立企业(2)他们的结论是:组织结构的更加臃肿复杂和管理上的竞争力或激励的减弱,导致合并反而降低了企

31、业效率。合并并不能提高企业效率,为什么合并还会发生,还会带来高溢价的收购?可能的解释:马利斯(1963):管理者效用与企业规模相关,规模越大经理的地位越稳固穆勒(Mueller,1972):企业寻求强有力的市场地位,但管理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合并 三、市场绩效(一)市场绩效的含义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 市场绩效研究有两个方面:第一,对市场绩效本身进行的描述和评价。第二,研究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 早期的产业组织学者拒绝了把当代微观经济理论作为经验性研究的基础.因为微观经济学

32、使用了不能计量的概念.贝恩指出: “垄断程度的分类如勒那提出的划分标准,依赖于实际上不能确定的卖者的需求曲线,因而不能把它看作是客观的,也不可以应用于经验性的研究”(Bain,1949,pp158-159)(二)市场绩效指标1、贝恩:产业平均利润率R =(-T)/E R为以税后资本收益率表示的产业平均利润率,为税前利润,T为税收总额,E为自有资本。 贝恩曾利用该指标对不同行业利润率和市场集中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结果是二者的正相关度并不显著(仅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贝恩的利润率难以准确计量,因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计算成本和利润率的方法和口径经常不同,即使是很微弱的基础

33、数据偏差都会使结论产生很大偏差。 不过,利用这个市场绩效数据,贝恩证明了高进入壁垒与市场绩效的正相关性(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第123页)。2、科林斯: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这个指标的主要优点是,经过数学变换,销售利润率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函数关系可以转化为价格平均成本差额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函数关系,而价格平均成本差额是有准确的全国普查数据的,这就避免了贝恩利润率指标基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科林斯的以价格-平均成本差额为被解释变量,市场集中度为主要解释变量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是:市场集中度与价格-平均成本差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述数学变换和回归结果参见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第5章

34、(三)结构、行为、绩效三者关系的计量验证1、产业层面数据的验证:上述贝恩和科林斯的验证使用的都是跨部门的产业层面数据,并得出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种验证方式遭到了芝加哥学派的有力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上述验证所揭示的只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即使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相关关系成立,也不能说明这究竟是大企业高效率的反映,还是垄断性的市场结构造成的。 德姆塞茨(1973)的计量研究表明,当市场集中度上升时,大多数任意规模类别企业的收益率并没受什么影响.因此,大企业的高利润率是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租金,即高效率的表现,这就是“效率假说”计量结果见马丁:高级产业经

35、济学第141页哈佛学派辩称,这是由于德姆塞茨把贝恩的集中度、进入条件和利润率假说诠释为当集中度上升时,所有规模类别的企业收益率都会提高。但事实上,贝恩假说中产业集中导致较高收益率的预言主要是针对大企业的;而且只有在高进入壁垒时,产业集中才导致较高的盈利性。斯蒂芬马丁(1988)检验了价格-成本差额与相对生产率、市场集中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生产率和市场集中度均与价格-成本差额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效率假说和贝恩的结构-行为-绩效框架都成立。(高级产业经济学第143页)相对生产率是企业内每个工人所创造的增加值与产业内人均增加值的比值。如果利润差异是由效率造成的,则价格成本-差额应与相对生产率成

36、正相关关系。如果贝恩的集中度假说是正确的,则价格成本差额应与市场集中度成正相关关系。 2、企业层面数据的验证:20世纪70年代后的实证分析转而采用企业层面的数据。这意味着大多数经济学家已经承认,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与其说是产业的现象,不如说是企业的现象,它们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企业的价格成本差额、企业自己的市场份额、自己的资本成本以及自己的财务结构等因素。 例如谢泼德(Shepherd)的验证:=6.67+0.212MS+0.027CR-0.299log(assets)+0.249ASR (4.72) (1.56) (1.54) (1.54)为企业平均税后利润率,MS为市场占有率

37、,CR为企业卖方市场集中度,assets为衡量企业规模差异的企业资产对数,ASR为广告-销售比率.1、计量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比市场集中度的系数和显著性都强得多.因此,产业层面研究中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的正相关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高效率,而不是企业在运用垄断势力。2、计量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对收益率有显著的负效应,这是大规模企业低效率的证据;广告-销售比率对收益率有显著正效应,说明产品差别化是决定盈利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市场占有率对收益率的正向影响随市场占有率的上升而下降。这里需要运用某些技巧:当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占有率的平方都被作为收益率的解释变量时,市场占有率的系数始终显著为正

38、,市场占有率平方的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大型垄断企业不能完全依靠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收益率。该年鉴共分三卷四册,大16开本,440余万字,并随书分别配送电子光盘一张。综合卷为各类单位基本情况,第二产业卷(上、下册)为工业和建筑业情况,第三产业卷为第三产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情况。3、推测导数(推测弹性)的验证:对勒那指数求导后可以推导出下式:i=d(Q-qi)/dqi它是企业i所期望的在自己产量改变1单位时,其他所有企业会有的反应。这个导数或弹性是可以通过计量分析估计出来的,从而可以估计出勒那指数,如果该指数在统计上显著地不异于0,则说明该产业是寡头垄断的,企业运用了市场势力。微观基础的问题因此解

39、决了。4、时间序列分析的应用:Domowita(1986)运用与科林斯(1969)同样的方法,但使用1958-1981年417个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每一年的样本进行了相同的回归,结果发现,CR4系数的估计值和显著性逐年降低。这说明,要考察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产业和宏观经济需求状况的变动程度。5、对高利润的持续性的验证(运用自回归模型)。Mueller(1977,1986)建立的模型: = +t-1+ 其中是参数调整速度,其值介于0和1之间。 越接近于1,企业的利润向长期水平收敛的速度越快。Mueller的估计表明的估计值在0.5左右,这说明企业利润向长期水平收敛的速度相当快

40、,这意味着市场绩效的经验性研究也适用于长期。 四、中国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经验性研究举例(一)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国有产权和市场绩效Pr = a + b*Con + c*State + d*EsPr为产业利润率,Con为市场集中度,State为国有产权比重,Es为产业规模。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计量检验结果: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销售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常数项0.9061(4.25)1.2431(3.89)国有资产比重-0.1259(-3.08)-0.1567(-2.56)HHI指数0.0021(3.40)0.0030(3.23)总资产的对数-0.1180(-4.42)

41、-0.1667(-4.17)调整过的R20.740.7F10.448.87N1111计量结果解释:国有总资产比重与产业利润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应推进国有汽车企业的改制和民营化。HHI指数与产业利润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总资产的对数与产业利润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与理论预测不符。原因可能是国有企业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大而全”“小而全”,纵向一体化现象比较严重,从市场上购买零部件的比重低,导致规模不经济。2、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持续性研究 五、网络经济与产业组织(一)网络经济的含义 尚无统一定义。我们这里所指的网络经济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网络经济是指基于因特

42、网的经济活动,如网络企业、电子商务;广义的网络经济是指以信息网络(主要是因特网,但不限于因特网)为基础或平台的、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 (二)网络经济的主要运行规律网络外部性:当某一产品对某一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加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 直接的网络外部性: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的数量增加而导致的直接物理效果,如通信网络,包括电话、传真和Email. 间接的网络外部性: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下降而带来的价值。典型的例子是计算机软件-硬件模式。边际收益递增:(1)网络建设成本、信息传递成本、信息收集处理和制作成本都随网络规模扩大而呈递减趋势;(2)信息或网络产品都有较高的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3)网络经济中存在较强的“干中学”效应,可以降低成本(4)网络经济中的消费行为具有外部正效应生产上的联结经济性:信息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