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B(Ⅱ)》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1页
《工程力学B(Ⅱ)》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2页
《工程力学B(Ⅱ)》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3页
《工程力学B(Ⅱ)》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4页
《工程力学B(Ⅱ)》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力学B (II)Engineering mechanics B (II)课程代码:24410025学分:3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I )适用专业:动力、环保、工业工程等类专业教材:材料力学(第五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工程力学B (II)(材料力学)是交通运输、动力等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是这些类别专业学科平台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 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

2、程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 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课程目标1:.工程知识: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工程力学B (II)(材料力学) 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 础理论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1.3.1)课程目标2:.研究:有比拟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能够 基于工程力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 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

3、论。(毕业要求134)课程目标3:素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科学思维的方式和 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培养不断学习能力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欲望提供支撑。(毕业要求 1.3.5, 1.3.6)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1.3. 1HM毕业要求1. 3. 4MH毕业要求1. 3. 5MH毕业要求1.3. 6MH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二、课程内容与教

4、学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材料力学的任务;(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3)外力及其分类;(4)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5)变形和应变;(6)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基本要求(1)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及内力、截面法、应力、位移和应变的概念;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及组合变形的概念;.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及内力、截面法、应力、位移和应变的概念;(2)难点是了解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及组合变形的概念;(二)拉压与剪切.教学内容(1)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和实例;(2)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3)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4)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5)

5、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6)失效、平安系数和强度计算;(7)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8)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能;(9)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10)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变形和应变的概念、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建 立强度条件;(2)掌握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3) 了解应力集中概念;(4)熟练掌握剪切、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3.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拉、压、剪切、挤压强度计算,掌握拉、压的变形计算;(三)扭转.教学内容(1)扭转的概念和实例;(2)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纯剪切;(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5)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基本要求(1)熟

6、练掌握轴扭转的内力、扭矩图,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条件;(2)理解纯剪切概念;(3)理解剪应力互等定理;.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条件;(2)难点纯剪切概念;(四)弯曲内力.教学内容(1)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2)受弯杆件的简化;(3)剪力和弯矩;(4)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5)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平面弯曲的内力、剪力图和弯矩图;.重难点重点是掌握平面弯曲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五)弯曲应力.教学内容纯弯曲;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3)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具有纵向对称截面梁的弯曲正应力及

7、其强度条件;.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平面弯曲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六)弯曲变形.教学内容(1)工程中的弯曲变形问题;挠曲线的微分方程;(3)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4)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5)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位移);.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七)平面图形几何性质.教学内容(1)静矩和形心;(2)惯性矩和惯性半径;(3)惯性积;(4)平行移轴公式;(5)转轴公式、主惯性轴;.基本要求(1)掌握截面静矩、极惯性矩、轴惯性矩、轴惯性积的概念;(2)掌握平行移轴定理;.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截面静矩、极惯性

8、矩、轴惯性矩、轴惯性积的计算和平行移轴定理;(八)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教学内容(1)应力状态概念;(2)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3)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4)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5)三向应力状态;(6)广义虎克定律(7)强度理论概述;(8)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基本要求(1)掌握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2)理解应力状态分析概念;(3)熟练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莫尔圆);(4)掌握三向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5)掌握广义胡克定律;(6)熟练掌握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重难点(1)重点是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一种方法,最大切应力计算,广义胡克定律,强度 理论

9、及其应用;(2)难点是应力状态分析的概念和主平面位置确实定,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广义胡克 定律的应用;(九)组合变形.教学内容(1)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2)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包括斜弯曲的概念);(3)偏心压缩;(4)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基本要求(1)理解组合变形概念和叠加原理的应用;(2)掌握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3)熟练掌握拉(压)一弯和扭一弯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拉(压)一弯和扭一弯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2)难点是力学计算简图的分析和组合变形的判断;(十)压杆稳定.教学内容(1)压杆稳定的概念;(2)两端钱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3)其他支座条件下细

10、长压杆的临界压力;(4)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5)压杆的稳定性校核;(6)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基本要求(1)理解稳定性概念及其意义;(2)熟练掌握轴向受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计算;(3)熟练掌握压杆的柔度和压杆稳定性校核;.重难点(1)重点是熟练掌握轴向受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计算,掌握压杆稳定性校核;(2)难点是理解稳定性的概念和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 标课堂 教学实验上机课程 实践小计(一)绪论22讲授法、讨论法1(二)拉压与剪切88讲授法、讨论法1、2、3(三)扭转44讲授法、讨论法1、2、3(四)

11、弯曲内力66讲授法、讨论法1、2、3(五)弯曲应力66讲授法、讨论法1、2、3(六)弯曲变形44讲授法、讨论法1、2、3(七)平面图形几 何性质22讲授法、讨论法1(八)应力状态和88讲授法、讨论法1、2、3强度理论(九)组合变形44讲授法、讨论法1(+)压杆稳定44讲授法、讨论法1、2、3总计学时4848注:1.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工程、案例等教学方法)等。五、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缺课、不得多于3次,作业完 成不少于80%,质量较好0.2阶段测试参加,根据具体情况考虑0.

12、 1期中考试按卷面成绩折算0.7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工程设计和作品等。.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工程设计要求等。.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材料力学教与学,苟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2、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陈乃立,陈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1版3、工程力学基础孙保苍,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七、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本课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