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诏安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诏安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诏安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诏安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诏安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写作提纲一、 前言由于农村文化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 供需失衡的矛盾比较突 出,造成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地处 福建南部的诏安县,许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根本无暇顾及本乡的精 神文化生活,加之城市文化难以到达,百姓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又基 本没有。这种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了诏安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本人通过电大的学习,翻阅大量农村文化建设的著作,现就诏安县农村文 化建设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和探讨。二、正文(一)、诏安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二)、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2、政府对农村的文化

2、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3、农村文化阵地难以发展,渐趋萎缩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5、部分农村干部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三)、意见与建议1、政府应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政策的可行性2、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3、加快农村文艺人才、文艺骨干的培养和挖掘4、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快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5、利用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速度三、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当前,诏安县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 个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工作,以新颖、健康、文明、积 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满足

3、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软 实力作用,使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相协调, 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 要求,更是广大乡镇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诏安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 由于农村文化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供需失衡的矛盾 比较突出,造成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地处福建 南部的诏安县,许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根本无暇顾及本乡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 之城市文化难以到达,百姓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又基本没有。 这种主体地位的缺 失导致了诏安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 本人通过电大的学习,翻阅大量农村文化建 设

4、的著作,现就诏安县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和探讨。【关键词】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供需失衡 发展与创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内容。而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然而由于农村文化发展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供需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造成当前农村文化发 展滞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地处福建南部的诏安县,许多青壮年都外 出打工,根本无暇顾及本乡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之城市文化难以到达,百姓喜闻 乐见的乡土文化又基本没有。这种主体地位的缺失更导致导致了诏安农村文化

5、建 设的滞后。坚持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平台,以合作社文化为重要 抓手,促进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当前积 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 本人通过电大的学习,翻阅大量农村 文化建设的著作,现就诏安县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和探讨。一、诏安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诏安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地处福建南端、闽粤交界处。南濒东海与南海 交汇处,西邻广东省饶平县,北接平和县。陆域面积 1293.6平方公里,其中县 城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8公里,海 域面积273平方公里。现下辖16个乡镇(区)、7个国营农林

6、场,1个省级工业 园区和1个正建中的金都工业集中区(海洋生物产业园),231个村(社区),人口 61.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犯上。诏安县是“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绘画)之乡、“中国青 梅之乡”、原中央苏区县、福建著名的侨乡和重要台胞祖籍地。共有23所中学, 其中7所完全中学,15所初级中学,1所一贯制学校;有190所小学,其中175 所小学,14个小学教学点,1所一贯制学校;有176所幼儿园;另有一所特殊学 校:诏安县启智学校。目前全县建有中山公园、良峰公园、江滨公园和南湖公园等,是群众晨练、 休闲的悠雅场所。虽然取得一定的建设成就,但这些大多位于城区南诏镇,广大农村还是滞后的

7、。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状况和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 的开展情况两个方面。首先,在文化设施的建设方面,各村基本都设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体育 场及体育器材、阅报栏、老年活动室等能够满足村民基本的文化活动需求的设施。 有些村上还建设有网吧。使农民群众不仅能够通过电视及书报接受文化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对农村群众在互联网时代能够与时俱进起到了积极的 促进作用。但这些文化设施很多却是形同虚设,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是有些村上 建设的网吧,其主要人群却是在校的中小学生。其次,在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方面,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举办了很多农 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政府送电影下乡、

8、政府送图书科普知识下乡、文化工 作者下乡服务、村民农业技能培训等。可很多是流于形式,更多的是形象工程。村民自己能举办并参加如节日庆祝活动(春节联欢、庙会等) 、农民自编自演的 文艺活动以及体育健身活动或农技表演等竞技类活动。 并且各村都组织有各自的 文艺队伍,定期与邻村有一定的交流演出,但频率较小。二、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由于长期以来的体制性障碍,我国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特 别是当前文化产业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城市的社会精英为主,以消费性文化为主要内容,文化工作者习惯于在城市的圈子中“优雅”,文艺题材以反映城市生活居 多,以

9、农民和农村为体裁的文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外界 文化信息的输入,对现有文化活动的满意度普遍偏低。 这直接导致了大部分农民 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抵制情绪。不少农民离乡进城务工,大部分 年轻人在经过几年的城市磨炼后重新回到农村。 这些已经适应城市文化生活的中 青年农民重新回到农村后,对文化产生更加强烈的需求,但农村文化的缺失及不 适用性使他们心理上更难平衡。(二)、政府对农村的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政府用于城市的建设的财政投入远远多于农村。 在城乡分治的体制下,乡镇以上的各级政府及其财政事实上是围绕城市来运转的, 谈发展、讲改革、定政策有意

10、无意地都是以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使本来文化建设基础就薄弱的农村,更加捉襟见肘。县政府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 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 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农村中的文化设施很多是形同虚设, 偶尔的文化活动很多 是流于形式,更多的是政府形象工程的需要。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 费得不到保障,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三)、农村文化阵地难以发展,渐趋萎缩乡镇文化站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 简陋,功能不全,基本上是“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文化站长多数忙于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

11、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 少主动开展文化业务工作。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 形同虚设。 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 农家书屋缺乏管理,难以真正惠及农民。在调查 中发现,乡村一般年初无规划,平时无安排,年终无考核,任其自行消涨。原来 已有的农村电影放映队,现在大都销声匿迹,许多农民一年到头难得看到一场电 影。由于缺乏经费,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难以挖掘、培育 农村文化能人。(四)、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象棋、 球类活动开展甚少,上网、玩游戏的农民更是为数廖廖,也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

12、方式单调。一些庙会、演戏等文化活动又往往与迷信活动连在一起。 一方面是农 民不满足于祖辈“吃饭、干活、睡觉”的开门三件事 ,亦不满足“放放电影演演 戏,打打乒乓下下棋,翻翻报纸猜猜谜,哈哈镜中看自己”的简单文艺活动,一方面 则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由于 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 从而导致农民因农村文化供需严重失衡 而产生的矛盾心理,久而久之,致使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中华传 统美德逐渐淡化。(五)、部分农村干部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因为政府非常注重农村经济的建设,对于农村文化的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因此一些干部就只注重

13、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 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 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 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 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 经济发展状况。三、意见与建议(一)、政府应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政策的可行性政府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 程度,争取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以推进新农 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其次,政府在推广文化建设

14、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以便农民群众能够更 好的了解政府的政策和活动。在政策的可行性方面,政府也应该着重推敲,力 争达到政策为农民群众服务、办实事的效果。另外,政府在文化部门招聘时可适当调整相关政策,对有专业知识的应聘 人员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他们投身基层文化建设,一方面可将他们的知 识转化为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当地文化的建设。比如西潭的潭光村不拘一 格的招聘就值得推广。(二)、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文化建设的发展必然需要投入与之相适应的资金,资金跟不上,将严重制 约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乡政府需要合理调配资源,积极募资,加大文化建设 的资金投入比例,由政府牵头,各企业大力鼎助,

15、为当地文化建设搭建有效的 平台,打造当地的文化品牌。而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可以宣传政府及企业的形象,一举多得。文化基础工程的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必要投入,增添必要的村级文化活动器 材,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变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的现状。 为了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生活,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 同时也为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加快农村文艺人才、文艺骨干的培养和挖掘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农村文艺骨干的示范效应和带头作用。农 村文艺骨干是村级文化建设最热情的支持者,是民间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也是 村文化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乡镇文化业务部门积极开展

16、面向农村文艺骨干的各 类公益性文艺培训班,努力提升农村文化团队的水平。一方面,要着力引入文 化建设的专业人才,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资源则可办大型活动,资源 较为匮乏则可办一些小型的活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挖掘与培 养,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还需要人来传承。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 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 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 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同时,通过 建立村落文化联系点等方式,加强面向农村文化辅导的力度,打造属于农民自 己的文化骨干队伍。

17、一名文艺骨干带动一支文化团队,一支文艺团队营造一个 村落的文化氛围,众多的文艺骨干将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四)、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快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生产,还是乡村治理方面,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农民本位的主导思想,充分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少 ,农民农闲时间不能得到有效安 排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的非组织化以及农民和外界的接触较少,缺少外界信息对他们的引导。为此,一要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 动,要为农民输送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

18、文化需求 提高乡村的凝聚力,引导农民对新生活充满憧憬,有事可做,从而调动起更多人投 入社会主义建设中。二要建立现代农村文化价值体系 ,使之与乡土中国强调的以 人为本、人的内心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等价值观念融合。三要针对新时期文 艺发展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农村题材文艺的创新 ,鼓励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自主创新 以城市与农村的“合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五)、利用特色文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速度要很好的保持农村的传统文化形式,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最好的 办法就是在保持其喜闻乐见风格的同时, 充实内容,创新形式,赋予传统的文化 活动以时代性、教育性,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