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二单元位置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九单元总复习课题数一数单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是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会按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教学难点准确数
2、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看、数数,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红旗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教
3、师:图中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学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多有些什么?学生汇报。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表示)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物体。学生同
4、桌之间进行互动,按顺序依次说说数量是110的物体。三、反馈完善小结数数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预设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认读110各数。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教师:你会按顺序把
5、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学生齐读110各数。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2两题。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学生观察,汇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比多少单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对应,知道冋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教学难
6、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在小河边,一群动物正在忙碌着呢!是怎么回事,起去看看(出示课本情境图)。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瞧,连河里的小鱼也被这热闹的场面给吸引住了。房前的石桌上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二、探究新知教学“同样多”(1)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它们在干什么?每只小兔搬几块砖?学生汇报,教师贴兔子头图和砖块图。(2)教师引导学生看贴示的图片,说明:一只兔子搬一块砖,正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块。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块
7、一样多。(板书:同样多)请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意思完整即可)(3)教师:你还能找到图上哪些物体同样多呢?学生观察,个别汇报。教学“多些”“少些”(1)教师:请继续看图,有几只小猪?几根木头?学生汇报,教师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2)教师提问:小猪的只数和木头数量相比,你发现了什么?(两种数量不一样)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3)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三、反馈完善全课梳理。教师:
8、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拓展应用。找课本中还能比较的事物。教师:刚才我们比较了小兔和砖块、小猪和木头,大家再在图上找一找,还可以谁和谁比?学具操作。教师摆5个O,出示要求:摆,和O同样多。摆,比O少。摆/,比O多。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教师巡视指导。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3题。根据一一对应的方法,勾出:左图是蜜蜂多、花朵少,在蜜蜂后面打勾;右图是小狗少、骨头多,在小狗后面打勾。(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怎样做。提示学生,因为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样长,但疏密不冋,因此更要借用对应的方法,判断出公鸡少、鸭子多,在公鸡后面的框里打勾。(3)完成教材第8
9、页练习一第4题。分别数出两种球的数量进行判断,红球少、黄球多,在黄球后面的框里打勾。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上、下、前、后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上课前,我们
10、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一我说你做。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二、探究新知1.谈话,揭示课题。教师:在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方位?学生:上、下,前、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四个方位。(板书课题)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大家都很熟悉,你能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吗?学生个别汇报。(在学生观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中的物体摆设、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观察课本中的主题图,加深体会“
11、上、下、前、后”的含义。出示课本第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各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再由个别学生进行汇报。将课本第9页的空白处填写完整。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听口令摆一摆。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左、右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能确定“左右”的位置,并用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含义和位置关
12、系,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左右”的空间观念,体验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提问:你们知道你回答时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生回答:右手。教师: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另一只手是?学生回答:左手。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一一左、右。(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找自己身体的左右。教师: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学生个别展示、汇报。(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认识左右。(1)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左手和右手分别做哪些事情呢?学
13、生个别汇报。(2)教师: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摆一摆,进一步认识左右。(1)教师:请大家将学具盒里的圆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个。根据要求摆一摆:三角形片放在圆片的左边,正方形片放在圆片的右边,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边。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教师提出问题: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最左边的是什么?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2)教师:把自己摆的打乱顺序,每个人模仿老师刚才的问题,向同桌提三个问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确。学生同桌之间活动。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
14、: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学生观察、汇报。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2题。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那个同学。了解生活中的“左右”。(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出示少先队员举手的图片(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右图)教师:你知道少先队员敬礼时举的是哪只手吗?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讲述:少先队员敬礼时举的是右手。出示标语牌“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教师:瞧,这是老师在学校楼梯旁的墙壁上拍到的照片,请大家一起念一念标语牌上的内容。学生齐读。教师:你知道这标语牌上字的意思吗?如果随意走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对了,大家在上下楼梯时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会造成上下楼梯拥挤的结
15、果了。教师出示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左图,提问:那么这个小朋友现在该走哪边呢?谁来帮助她。学生个别汇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练习课单元第二单元课型练习课时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进步掌握对“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和熟练运用。通过练习,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能正确运用所学的方位来判断物体位置。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能正确运用所学的方位来判断物体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
16、一、谈话导入提问。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方位?游戏。教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听反话的游戏。我说一个方位,你要用手指出与它相反的方位。二、师生互动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3题。(1)由学生独立剪贴完成故事情境图。(2)请个别学生看图说说龟兔赛跑的故事。(3)完成题中要求说一说的内容。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4题。教师(出示题目图):小东搬进了新房子,大家一起来帮他整理好房间吧。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5题。(1)学生按题目要求进行剪贴。(2)小组内互相提问、回答。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6题。教师(出示题目图):小蚂蚁在迷宫里迷路了,谁能帮助它?三、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7、还有哪些疑问?四、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认识15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5各数,会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地读、写15这5个数字。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15各数的写法。教学难点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和数的排列顺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你们去过农村吗?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农村的美景。请看(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情景图。)二、探究新知1.数一数。教师:你发现了农村里都有哪些景色?学生个别汇报:有小鸡、小狗、鹅教师:原来农村里也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快来数数看,小动
18、物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学生数数后,一一汇报。教师:除了小动物,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刚才大家汇报的事物的数量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15。(板书课题)说一说。教师:刚才大家说得都很好。生活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这些小动物都能用哪些数来表示,谁来说一说。学生汇报:一只小狗用数字1来表示,两只鹅用数字2来表示五个大南瓜用数字5来表示。教师:除了这些,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可以用15这些数字来表示的事物吗?学生观察汇报。摆一摆。教师:你能用学具圆片或者小棒摆出这些数吗?小组内的同学一起摆一摆。学生四人小组摆圆片或者小棒,教师巡视。教师请学生各组派代表上台摆出
19、学具和相对应的数字卡片,全班进行交流。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找一找,把图与相对应的数字连起来。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汇报。写数。教师:刚才我们认识15这5个数字,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出示田字格,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15各数的书写。学生书写15各数,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组员写的数字,进行相互评价,再做修改。联系实际,加深认识15各数的含义。教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用15这5个数字来表示的呢?你能用15这5个数字来说一句话吗?学生个别汇报。完成教材第1819页练习三第1、2、4、5、8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20、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比多少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2.学会“”“”和“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多少。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教学难点认识符号“”“V”和“=”及其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出示情境图,教师:猴子兄弟三人到野外聚餐,你们瞧,它们为自己准备了哪些水果呢?学生观察情境图,个别汇报。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摆,能眼就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动手试试。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教师展示学生操作的结果,强
21、调要一一对应地摆。2.教学“3=3”教师:小猴最喜欢吃桃子了。比一比,每只猴子都能吃到一个桃子吗?教师出示学具,让学生观察并汇报:发现了什么。教师:通过一一对应地比,我们发现猴子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在数学中,同样多可以用符号“二”来表示。板书:3=3,教师教读“3=3”。教学“32”。教师:猴子也喜欢吃香蕉,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让学生观察。学生汇报:猴子数量比香蕉多。教师归纳:3比2大,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板书32,教师教读“3大于2”。教学“34”。教师:猴子还准备了梨,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说说你的发现。学生观察,汇报。教师点明:3比4小,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板书:34,教师
22、教读“3小于4”。区分“”“”和“二”。教师:“”和“”很相似,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分它们俩呢?学生汇报。教师归纳:“”和“”的开口都是朝着大的数。大于号,开口在左;小于号,开口在右。6.游戏。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对应的方法,找出大小关系。完成教材第1819页练习三第3、6、7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第几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感知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
23、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第几”的含义。教学难点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排队买东西的时候。你们瞧。(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他们在买什么?都有哪些人?一共多少人?学生观察情境图,个别汇报。二、探究新知揭示课题。教师:你知道谁会先买到票吗?为什么?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排在小朋友前面的阿姨最先买到票,因为她排在售票处的最前面,也就是第一个)。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几”(板书课题)教学“第几”教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
24、排在小朋友前面的阿姨排第一,那你能说说其他人分别排在第几个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小组互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并教育学生买东西时要排队等候,要遵守公共秩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师:如果排在第一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谁最先买到票?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接下来请你填一填课本给我们提供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个别汇报填写的结果。教师:你还能从图中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个别提问,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三、反馈完善小结归纳。教师:“几个”是表示事物的数量有多少;“第几个”是表示事物的位置。一个数既可
25、以表示几个事物,也可以表示事物的位置。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组织集体汇报、交流。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请学生根据要求,自己解答,全班汇报。教师提问:照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各排第几?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2两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分与合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4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使学生能够熟练说出5以内的组成。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
26、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向日葵吗?(出示课本第21页向日葵的情境图)要把四朵向日葵分别放在两个框里。想一想,会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二、探究新知1.教学4的组成。教师:我们用4个圆片代替4朵向日葵,请大家想一想,要把这4个圆片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动手试一试,分好后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然后与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并展示分的过程。左边3个,右边1个;左边1个,右边3个;左边2个,右边2个。教
27、师:刚才我们分了几个圆片?4可以分成几和几?(板书课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OOOOOOOOOOOO444AAA31221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的时候把4先分成3和1;然后向右边移动1个,就分成了2和2;再往右边移动1个,就分成了1和3。44一和这两种分解方法实际上是一样3113的。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学习5的组成。教师:农场的屋檐下挂着5个玉米棒。(出示课本第22页的主题图)如果要把这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方法呢?请大家拿出5根小棒,用小棒代替玉米棒,把它们分成两堆,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分分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学具,自主探究分法。教师出示课本
28、例题:根据你的分法,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该怎样填。TOC o 1-5 h z5555 HYPERLINK l bookmark0 AAAA1423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然后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5555 HYPERLINK l bookmark2 AAAA41142332记忆4和5的组成。教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4和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明确:4和5的分成,左边数增加1,右边的数就相应地减少1或右边数增加1,左边的数就相应地减少1;也可以交换每组分成的左右两边的数,来记住另外一组分成。三、反馈完善猜数游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一共3个豆子。左手1个,猜右手
29、几个?右手2个,猜左手几个?摆一摆。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用学具摆出这个数字的组成。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请个别汇报。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涂色的范例,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三小题。教师巡视指导,再请个别汇报。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第3、4题。学生讨论、汇报,并说明理由。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加法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5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2.学会加法1步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的计算方法
30、,能够熟练地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说一说4的组成和5的组成。教师:你们喜欢马戏团的小丑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二、探究新知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汇报:小丑右手拿着3个气球,左手拿着1个气球。教师: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汇报:小丑一共有几个气球?教师: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该怎么办?同桌互相说一说。(把小丑左右手的气球合起来)你们会用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几个气球吗?学生汇报。学习加法算式
31、。教师强调:要求一共有几个气球,只要把小丑两只手的气球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教师板书课题,并示范加法算式的写法:3+1=4加号教师指出:这个算式读作:3加1等于4。认识加法算式的含义。教师:谁来说一说,3+1=4这个算式中,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三、反馈完善1.加深体会加法的含义。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教师出示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的图,请学生根据每一幅图说一说对应的算式所表示的含义。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将算式补充完整。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
32、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15的加法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6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进步认识加法的意乂,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教学重点掌握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5以内加法。教学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加法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汇报:树上有3只小松鼠,又跑来2只小松鼠,一共有几只小松鼠?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该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把树上的3只和又跑来
33、的2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教师:你会列式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2=二、探究新知教师:3加2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教师指名个别汇报,给予不同算法的学生以鼓励。教师指出:大家算法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小朋友,他用了我们之前学过的3和2组成5,来计算出3加2等于5,这个办法真不错。你们会用这种办法吗?教师请学生说一说,算式中的“3”“2”和“5”分别表示什么。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第1题。(1)请学生先看图,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2)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算式:4+1二口,1+4二口。(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你发
34、现了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要求学生用学具代替梨子摆一摆,一边操作一边与算式。教师指名学生进行汇报1+3二口,3+=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用学具小棒独立完成操作过程,再填得数,教师集体讲评。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减法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7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2.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进行减法计算。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减
35、法算式的意义,会找被减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4315AAVA21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建立减法的概念。教师课件演示课本第26页例题。通过课件,演示小丑手中飘走1个气球的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谁能说说,你从动画中演示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原来小丑手中有4个气球,不小心飘走了1个。教师:说得很好。那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个气球,飘走1个,还剩几个?教师:说一说飘走是什么意思?(少了1个)教师指出:像这样飘走、拿走、飞走、吃了、坏了、破了等等,都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
36、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课题)认识减法算式。教师:那么要求还剩几个气球,该怎样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1=3。教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同桌互相读,再组织全班读算式:4减1等于3。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教师:谁来说说,算式中“4”“1”“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汇报。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教师出示课本第26页的“做一做”中的三幅图。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在这几幅图中,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个别学生汇报,看图说算式的含义。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3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将算式补充完整。四、
37、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15以内的减法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8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通过练习,进步理解减法算式的含乂,熟练5以内口算减法。教学重点会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学难点会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口算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23AAAA112115AAA2241对口令(说5以内数的分解)。教师:4分成几和3?学生:4分成1和3。二、探究新知教师出示课本第27页的主题图。教师:仔细观察,谁来说说这张图的意思。
38、学生汇报:树上有5只小松鼠,跑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教师:该怎样求还剩几只小松鼠,你会列式吗?学生汇报(要求还剩几只小松鼠,就是从5只里面去掉3只)。教师板书列式:5-3。教师:5-3等于几?你想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可以倒着数数,数去三个,就是2。2.5分成3和2,所以5-3=2。教师:比一比,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得出:利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计算最为简单。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1)第1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并根据图的意思将算式补充完整。第2题,教师引导学生先看左边的图,说明除了虚线,划掉的线也是表示减去,要用减法
39、计算,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4-1=口。右边的图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划掉几个,就列出相应的算式。讲评时,请不同答案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图意。第3题,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个算式和对应的图,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完成后面两小题。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五第4题。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加减法练习课单元第三单元课型练习课时第9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
40、解,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师生对口令。55AA32二、基本练习出示课本第28页练习五的第5题。出示题目,教师说明题意: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的算式吗?集体讲评,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画法。出示课本第29页练习五的第6题。请学生看图,在小组内说图意,并完成列式。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左右两幅兔子图和桃子图,说说左右两幅图的异同点。三、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7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抽取任意题目,指名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
41、8题。请个别学生说图意。由学生独立列式。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9题。以游戏形式进行。游戏后指名个别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0的认识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0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培养学生抽象概况的冃匕力和认真书与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0。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呢?二、探究新知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认识0的第一层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教师: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
42、,你看盘子里有两个桃子,用几表示?(用2表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还剩几个,用几表示?(还剩1个,用1表示)小猴又吃了一个,这时盘子还有桃子吗?(一个也没有)该用几来表示呢?(用0表示个也没有)教师出示直尺图,认识0的第二层含义,表示起点。教师:这是什么?拿出你的直尺看看,直尺上的“0”写在哪里?那么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呢?告诉学生:“0”除了表示什么都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教师: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过“0”?学生个别汇报,全班交流。教师“0”的写法。教师:大家觉得“0”像什么?那么该怎么写“0”呢,请看老师示范一遍。教师示范写法,讲清笔顺要点。学生先联系书写,再在课本中进彳丁描述
43、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第1题。教师让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鱼的数量,再用数来表示。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书写是否规范。数字排队。教师出示05六张数字卡片:你能给这六个数字排队吗?你想怎么排?用你手中的数字卡片,在小组内排一排。学生动手在小组内操作。教师组织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大到小排和从小到大排两种排法。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会计
44、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昨天我们认识了0,学习了0的写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课本第29页的小鸟图。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幅图的意思?学生汇报: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小鸟,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教师:要求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会列式吗?学生个别汇报,教师板书:3-3=0。教师小结:两个同样的数相减,得数为0.出示课本第30页的青蛙图。教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张图的意思吗?学生汇报:左边4只青蛙,右边没有青蛙,一共几只青蛙?教师提
45、问:你们会列式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0=4。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任何数。思考5-0二?教师:5减0表示什么意思?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个别汇报。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六的第25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整理和复习单元第三单元课型复习课时第1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加深对5以内的认识,通过整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形成加法表和减法表;通过探索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重点提咼学生
46、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提咼学生计算正确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教师提问:谁还记得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字吗?根据学生汇报,随意贴出数字卡片05。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对学过的6个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复习数的顺序。教师(出示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1题):你能按顺序用6个数字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吗?复习数数和比大小。(1)教师出示课本第32页的图:老师请来了几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谁,它们分别有几只?(2)教师出示“”和“”,提问:这是什么符号?你能用这两个符号表示这三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把你想到的填在课本
47、第32页。(3)教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三种动物谁比谁多,谁比谁少。(4)教师:独立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4、5两题。在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讲评。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2题。(2)教师:在小组内把你填的内容小声地读一读。(3)教师:你能根据自己的填的分解,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吗?动手试一试,比比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多。教师巡视指导。整理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归纳成表。(1)分组请学生给写出的加、减法算式,进行分类。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分类的结果。请学生按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加减法表。教师巡视,提供指导意见。出示课本第32页5以内加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
48、生观察、探究加、减法中算式的排列规律。三、反思总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对5以内加减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成了表格。回去后大家要熟记表格中的算式和得数,进行又对又快的口算。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2、3两题。四、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认识立体图形单元第四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识别。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
49、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说一说。教师:仔细观察你带来的物品,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学生小组活动。分一分。教师:小组内把所有组员带来的东西合起来,大家再找一找,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请你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思考:你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引出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5题。教师:说说看这两位小朋友用积木搭出像什么?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动手搭一搭。教师:你也能像他们那样搭出不同的东西吗?请各组任意选桌上带来的积木搭一种造型。学生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按
50、小组展示各组搭建的造型。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蒙住一个同学的眼睛,让他摸各种形状的物体,并说出摸到的物体的名称。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3题。同桌之间玩“你说我猜”的游戏。教师:说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几种形状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认识图形的练习课单元第四单元课型练习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拼、搭活动,使学生进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进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交流的能力。在操作活动中
5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在拼搭过程中,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形状的物体?请你任意选择一个形状的物体,说说它的样子。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1.出示课本第35页“做一做”第2题下面的图。教师:瞧,小朋友们用相同形状且大小一样的积木正在拼一拼的活动呢,你们也来试一试吧。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说一说:几个什么形可以拼成什么形。完成教材第35页第二个“做一做
52、”。教师:下面的这些形状哪些是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呢,请打V。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的第4题。教师:你能用4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动手试一试。4.教师出示课本第36页的学具:你能用所有的积木搭得又高又稳吗?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说说你是怎样搭得又高又稳的。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7题。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8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6、7的认识单元第五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6、7。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
53、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结合情境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数字。教学难点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今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准备进行班级卫生大扫除,你们看。(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个别汇报。教师:是的,他们分工合作,忙得热火朝天,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孩子。二、探究新知教学数数。教师:你知道图上有几个人吗?你是怎么数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汇报图中的人数,再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54、有6个学生,用“6”表示;再加上一位老师,一共7个人,用“7”表示。教师:除了6个学生能用数字“6”来表示,7个人用数字“7”来表示,你还能从图上找出什么能用数字“6”和“7”来表示的事物呢?学生汇报。教师:谁会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个别学生汇报:数数。同桌互相数一数。教学认数。教师出示点子图,提出操作活动的要求:6(1)数一数图中各有几个小圆点。(2)分别拿出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不同的你喜欢的图形。比一比谁摆的多,摆得漂亮!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给出适当的评价。学生操作结束后,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摆的图形。教学数序。(1)教师出示计数器,并在计数器上拨出5个珠子
55、。提问:5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6个珠子,再添上一个是几个?学生汇报:5个添上1个是6个,6个添上1个是7个。(2)教师出示直尺图。教师:观察直尺图,说一说5的后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7的前面是几?学生抢答。教学比较大小。出示506607605706教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填一填。学生填符号,并汇报:56;65;76。教学序数。教师出示课本第40页的例题图,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汇报。教学6和7的书写。教师先讲解,并示范6和7的书写方法,学生在课本中进行描红练习。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1题。让学生先明确题目的要求,再按题解答。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2题。让学生数一数,再填
56、数。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展示。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6、7的组成单元第五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6和7的组成,在学习过程中提咼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分解和组成。教学难点亲历6和7的组成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教师:昨天我们认识6和7这两个数字宝宝,说一说,你观察到自己身边的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两个数字来表示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大家说得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和7的分解与组成。(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57、教学6的分解和组成。教师出示课本第41页的圆片图。OOOOOOooooocyooooooCoooocyOooooo教师:仔细观察每行都有几个圆片?第一行涂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涂?个别汇报:第一行涂了5个,还有1个没涂色。教师:那么6个圆片可以分成几和几?(5和1)思考接下去的四行分别该怎么涂色?6个圆片还能分成几和几?动手涂一涂,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个别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6的分解:TOC o 1-5 h z66666 HYPERLINK l bookmark4 AAAAA1524334251教师:观察6的分解,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
58、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6的分解总结并展示:666AAA152433142全班齐读6的分解。教学7的组成。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你能将7个小正方体分成两堆吗?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用学具小棒代替小正方体,动手分一分。学生动手分小棒,并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板书7的组成。教师:把7个冋分成两堆,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UPUP円UPu、U2UPUPU2UPD0fc3n弓777AAA15243教师: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观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7的组成归纳成:TOC o 1-5 h z777AAA6152431625344.全班齐读7的组成。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由学生独立填写,然
59、后汇报。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4题。由学生独立填写,然后个别汇报。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5题。教师组织学生以抽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然后根据凑成的卡片写两道加法算式。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6、7的加减法单元第五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引导学生经历由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利用学过的知识探究出得数。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7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60、。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看算式,说得数。3+1=1+4=2+3二4+0=3-3=5-3=1+3=3-2=5-0=4-4二2-1=4-3二2+2二3+2=0+4=3-1=2.复习6和7的组成。66777AAAAA1口32口二、探究新知1.教学5+1和1+5。出示学生摆图片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也像情境图中面对面地坐好。教师:请其中一位同学拿出学具图片,一边摆1个图片,另一边摆5个图片。你能根据摆好的图片写一道加法算式吗?学生写算式后,个别汇报自己所写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1=;1+5=o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是一组图片,大家写的算式却不一样呢?学生讨论,汇报: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加答案可下载
- 2025年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2025年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2025年浙江省事业单位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5职场维权:大学生就业招聘需审视合同细节
- 2025标准酒店员工合同范本
- 2025短期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溶栓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房屋租赁合同样本下载
- 2025年度网站广告服务合同协议范本
- 琴行老师劳动协议合同
- 2025-2030中国干燥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氩弧焊基本知识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解读
- 2024北京朝阳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化招聘专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职语文教学大赛教学实施报告范文与解析
-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