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校本教研培训课件_第1页
学科校本教研培训课件_第2页
学科校本教研培训课件_第3页
学科校本教研培训课件_第4页
学科校本教研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如何开展校本行动研究 牙克石市教研室 卢慧彦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立足学校,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研究载体,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什么是校本为了学校 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 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

2、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 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涉及的各门课程都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校本教研的特征 第一,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第二,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 第三,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 自己的问题。 第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 校本教研的实践形式教学型教研课例研究研究型教研课题研究学习型教研研究性学习校本教研的实践形式 教学型教研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开展的,研究过程渗透或融入到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

3、伴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的实践形式 研究型教研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范,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与教学型教研相比,研究型教研具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校本教研的实践形式 学习型教研以学为着眼点,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这种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

4、。这种学习不是去掌握一些理论术语和时髦名词,而是理解和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学习理论所蕴含的反思和研究精神;不仅仅是运用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践问题,而是利用理论来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校本教研考核内容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成果表述目标叙事 、反思等支撑过程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课题来源于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构成课题。要制定详实的研究方案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是介于课题研究和“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之中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校本教研形式。 小课题研究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研究、最后

5、付诸实践的行动研究。 “学生不交作业的研究” “学生不举手的原因的研究” “学生表达不畅的心理障碍的研究”小课题研究 以“学生不交作业的研究”为例,研究步骤是: 调查取证(学生不交作业的种种表现) 归因分析(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 研究对策,对症下药(提出解决不交作业问题的药方) 实践检验,合理修正(在实践中检验所开药方的有效性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 归纳总结,推广应用教学(形成体系化的经验并从一个班、年级推广到全校和校外)。课题组长任教学科课题组成员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产生问题的原因确定的小课题采取的措施与行动初步成效反思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行动研究 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

6、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观察反思设计行动二、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有效教学的标准的维度 基础性 发展性效果 效率 效益有效教学的基础性包括: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示结构式表述是否有效使用教育资源有效教学的发展性包括:能否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

7、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允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编写教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方式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设计教学对象的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学什么、教什么如何学、如何教学得怎么样教得怎么样教要为学服务1、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2、必须根据学的方法来确定教的方法。3、要合理处理“教之下”的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4、教的时间要适量。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备课时间多教材钻研深课堂效果好学生问题少师生负担轻学生补课少教师辅导少学生作业少新课程教学设计框图 学习目标教师角色学习情

8、境策略方法学习方式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观察、实验调查、探究分析、综合直观情境问题情景活动场景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案例研究(课例研究)课例与案例都是对某一事件的记录和描述。课例采用的是教学实录的方式,主要是师生对话。案例是用叙事的方式,讲述故事的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案例的问题意识要比课例突出。课例一般是完整的一堂课,案例可能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片断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课例研究以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课例研究目的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课例

9、研究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 案例研究 一般是指选定典型的个人、教育事件、教育机构或团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过程为研究内容。 案例研究目的 则重在对案例的搜集和开发。 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依此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改进措施,完善研究对象的方法或实践。 课例研究与教学研究(公开课)的区别课例研究 教学研究(公开课)有研究的主题 主题不明确;或泛化,严格意义上的选课 选课随意由评课出发选课新理念指导教学设计 写教案着眼于研究的探讨 着眼于评课的讨论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反思 缺少显性化的实践 强调行为跟进 反思往往是低水平重复如何开展课例研究1、选题。 与任何一项

10、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2、选课。 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3、设计。 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 理解设计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4、实施。 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5、课后反思。 通过对课的分析,形成反思文本?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6、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达到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1、一人同课多轮 一人同课多轮就是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具体流程一般为: 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独立备课、上课,备课组

11、或教研组听了教师独立课之后,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献计献策,通过集思广益,上课教师形成新的方案,第二次上课。上课教师和同伴对第一轮课和第二轮课进行对比,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方案,第三次上课。如此循环,上课教师反思整个过程并写成教学课例。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年轻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显著。2、多人同课循环 多人同课循环是指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第一个教师上完课,第二个教师针对第一个教师在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二次课,第三个教师针对第二个教师在课堂存在的问题上第三次

12、课,每次上课方案都是同伴集体共同参与研制的。 多人同课循环活动能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3同课异构 同一课,不同教师有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其流程一般为: 教研组或备课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内容),由两个以上的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实施这一模式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第一,教师教学经验背景不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对所教内容确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第二,所选教学主题(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多元性是新课程、新课堂的基本特征,教师

13、要善于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4互助式观课 互助式观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是教师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观课由于不涉及褒贬、奖罚和评价,授课者在课堂中无需刻意展示自己的长处而隐藏自己的短处,完全可以真实地表现自我,使课堂保持自然性,而观课者由于能观察到真实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授课教师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答案。5邀请式观课 邀请式观课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

14、行或专家听的课。如果说,互助式观课侧重于问题诊断,那么,邀请式观课则侧重于成果鉴定。教师就课改的某一专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探索后,取得成果,课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了从理论并从多角度对自己的改革探索成果进行评价,教师主动邀请有关专家、教研员和同事前来观课,其流程一般是: 教师公布自己的上课内容和研究主题; 向其他教师发出邀请; 观课教师认真阅读相关资料; 观课教师进入课堂现场观察,并针对研究主题作出相对规范性的评价。6反思式观课 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来实行的。其流程一般是: 学校在不加修饰和打扮,即“纯自然”的状态下,为教师摄制“家常课”,然后由授课教师

15、自己反复观看,实事求是地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反思式观课能够使教师看到一个真实的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如何开展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视角是有目的地针对一个问题,有意识地观察一个或几个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科学研究。一、研究前的准备 印发案例文本,要使参与者明确案例研究的目标,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出探讨的问题二、组织者作简短的辅导报告 讲明必须的科学理论、学科知识背景和注意事项,巧妙地将案例引入。三、讨论案例 人人参与、互动,分析案例中的教师行为和对策的合理性,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

16、、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四、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支持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筛选、确定最佳方案。五、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案例教研的参与者将其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践,得出结论六、反思总结 反思问题解决了没有,哪些设计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通过案例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提升学术水平和能力,指导教学实践 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反思研究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而把这些思维活动记录下来,则可视为一种写作文体。教育反思作为研究方式,运用简便,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作为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写法灵活,可成为教师成长发展

17、的忠实记录和反映。返回课前反思 (对备课的反思) 我的教学理念 我的教学准备 我的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策略 我的设计流程 我的教学效果反思什么?返回反思什么?课中反思 (关注人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外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何调整教学计划 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反思的目的:关注学生的情感与知识需要返回反思什么?课后反思(满意和困惑) 我的教学理念是否落实 我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我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 我的设计流程是否流畅 我的教学效果是否高效观课、议课的重点观察与评说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参与教学的质量教师是否面向和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是否面向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目标是

18、否从只偏重知识点的教学转向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课程目标的实现。老师是否依赖教材,是否有意识地充分开发和利用了身边的课程资源,是否关注和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否是发展性的和激励性的。五、基于“经验总结”的教育叙事 叙事的主要使命是将整个教育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作为行动研究的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叙事研究 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

19、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研究成果表述课题研究报告小课题研究报告课例研究报告或课例分析、案例教学叙事或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日志、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等教学叙事的写作要求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每个教学叙事必须蕴含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教学实践必须具有典型性,能够体现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能够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 ”课例研究成果表述研究主题。 完成一项课例研究后,会留下很多素材。研究者要对素材进行取舍。取舍的依据首先是主题的突现。一个课例

20、研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这节课怎样上才好”,但这不是课例研究的主题,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课。研究过程的展示。 在叙述课例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依据的是行动研究的要义,采用叙事研究,从研究材料中得出研究结论,而不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反思。 反思是课例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缺乏反思的课例,不是完整的课例,甚至算不上课例,只是教学实录而已。把教学实录转写成课例,不仅有主题、选材的问题,还有文章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开展课例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的基础是教师自觉的实践反思,而实践反思又往往依赖于理性精神、批判精神。课例的写作特点1、标题。 一般地说,课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 一是用事件定标题,突出事件; 二是用主题定标题,反映课例的主题。2、教学背景。 关于课程、教材、教学、教师、学校、学生等教育环境信息。3、基本教学过程。 在观察、记录和实录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描述,可以引用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要求突出主题与中心思想。 4、反思 说明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得失。5、评析 就课堂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点评。 案例研究的写作特点1、标题 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 用事件定标题 用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