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教学课件_第1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教学课件_第2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教学课件_第3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教学课件_第4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理学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酰胺类抗生素第1页,共33页。学习要求掌握青霉素G抗菌作用及、耐药机制、临床运用应用、不良反应。掌握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应用、不良反应。第2页,共33页。内酰胺类抗生素(-lactam antibiotics)为繁殖期杀菌剂,其化学结构中具有一个内酰胺环,主要包括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其基本结构前者为6-氨基青霉烷酸(6-APA),后者为7-氨基头孢烷酸(7-ACA)。第3页,共33页。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的基本结构 第4页,共33页。第5页,共33页。第一节 青霉素类The History of PenicillinPenicillin

2、 is one of the earliest discovered and widely used antibiotic agents, derived from the Penicillium mold. 第6页,共33页。青霉素的发展史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 1928年发现,1929年在英国医学杂志发表。Howard Walter Florey (18981968)Frnst Boris Chain (19061979)1940年实现工业化生产,被遗忘的发现在二战中拯救了无数生命。三位不同国籍的学者共获1945年诺贝尔奖。第7页,共33页。1940年,澳

3、洲的Howard Walter Florey和英国的Ernst Boris Chain成功地从粗培养液中纯化出penicillin。1943年,青霉素正式用于临床。那时候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青霉素的应用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三人因为发现penicillin而获得194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第8页,共33页。 (一)青霉素G(苄青霉素)1.抗菌谱:窄谱抗生素1)革兰氏阳性菌(球菌、杆菌)2)革兰氏阴性球菌(脑膜炎球菌)3)致病螺旋体一、 天然青霉素第9页,共33页。抗菌机制 1抑制转肽酶(transpeptidase) 阻止黏肽的交叉联接,使细菌细胞壁缺损, 水分内渗,菌体肿胀、崩裂、死亡。

4、 2触发细菌自溶酶(autolysins) 促进菌体裂解死亡。第10页,共33页。用药前的葡萄球菌给药后的葡萄球菌细菌崩裂第11页,共33页。细胞壁的形成1NAGUDPUDPNAMNAG(N-乙酰葡糖胺) N-acetylglucosamineNAM( N-乙酰胞壁酸) N-acetylmuramic acidD- 丙D- 丙L- 丙氨酸L- 赖氨酸D- 谷氨酸第12页,共33页。在细胞膜脂质上合成新的粘肽NAGNAMPPC55 lipidL- lysine细胞壁的形成2第13页,共33页。Beta-lactams抑制转肽酶,抑制细胞壁的产生NAGNAMNAGNAML- lysineD- al

5、a细胞壁的形成3第14页,共33页。1、为什么青霉素G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而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弱? 2、为什么对人和哺乳动物毒性低? 第15页,共33页。第16页,共33页。青霉素酶作用点第17页,共33页。临床应用1)链球菌感染: A组链球菌感染:迄今为止有效的治疗药。 B组链球菌感染:与氨基糖苷类药合用。2)脑膜炎双球菌及敏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3)螺旋体引起的感染: 梅毒、回归热 可作为首选第18页,共33页。第19页,共33页。 抢救 肌注或皮下注射AD。 人工 呼吸、升压药 预防 1)详细询问过敏史 2)皮试:停药3天后再用,更换批号需重做皮 试,注意皮试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6、3)注射用药现用现配 4)使用时应备AD第20页,共33页。第21页,共33页。1.第一次注射PG是否要做皮试?2.变态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为何可作皮试来预测?第22页,共33页。二、半合成青霉素以天然青霉素的基本结构6-APA为原料,在R1位连接不同人工合成的侧链,人工半合成青霉素: 耐酸类 耐酸耐酶类、 广谱类、 抗铜绿假单胞菌类 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类 第23页,共33页。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比较天然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耐酶广谱抗绿脓广谱抗G-杆菌G+菌+G-球菌+-+ (绿脓-)-G-杆菌+ (绿脓+)+ (绿脓-)用途药物耐PG的金葡菌感染G-杆菌感染绿脓等G-杆菌感染G-杆菌感染PG苯

7、唑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美西林第24页,共33页。第25页,共33页。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氨苄第二代: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第三代: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曲松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唑啉头孢菌素的分类第26页,共33页。1. 为杀菌药1)对G+菌:第一、四代第二代第三代2)对G-菌:第四、三代第二代第一代3)第三、四代有较强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2. 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第四三二一代G+菌G-菌:第一、四代第二代第三代共同特点第27页,共33页。4. 与青霉素类有部分交叉过敏现象5. 第一代主要用于耐PG的金葡菌感染,第二 代用于G-菌感染,第三代用于多重严重 耐药菌感染及G-杆

8、菌所致感染,第四代 用于对第三代耐药的G-杆菌所致严重感染3. 对肾脏的毒性:第一二三四代共同特点第28页,共33页。头孢菌素类比较药理学特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G+菌+G-菌+G-杆菌+血浆半衰期肾毒性程度脑脊液药物浓度对-内酰胺酶稳定性金葡菌+-第29页,共33页。:头孢西丁、头孢美唑:亚胺培南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氧头孢烯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克拉维酸、舒巴坦、 三唑巴坦:拉氧头孢第三节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第30页,共33页。1. 本身抗菌作用弱2. 作为自杀性底物与-内酰胺酶形成稳定 的复合物而抑制酶的活性3. 与-内酰胺类药物合用产生协同作用4. 对不产-内酰胺酶细菌一般无加强作用共同特点第31页,共33页。复习思考题1.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