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面板厂OLED市占率有望迎来快速提升_第1页
大陆面板厂OLED市占率有望迎来快速提升_第2页
大陆面板厂OLED市占率有望迎来快速提升_第3页
大陆面板厂OLED市占率有望迎来快速提升_第4页
大陆面板厂OLED市占率有望迎来快速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一、OLED 行业简介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OLED 技术简介以及分类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OLED 有望成为LCD 之后的主流显示技术 5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二、OLED 产业链状况 6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上游:日韩欧美厂商主导,中下游反哺构建生态,陆厂正加速切入 7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中游:三星依旧是行业霸主,但陆厂已经逐渐缩小与其差距 8 HYPERLINK l _TOC_2

2、50008 、下游:手机、平板等下游终端持续渗透 10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三、OLED 供给端:国内厂商加速布局,未来有望与韩厂一同瓜分全球市场 11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大陆面板厂商加速追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 OLED 生产基地 11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短期内,韩厂在产能方面依旧占据优势,日厂整体规模较小 11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四、OLED 需求端:手机中的持续渗透,主导 OLED 屏幕的主要需求 13、消费者对全面屏的要求及屏下技术的普及将带动配套 OLED 屏幕

3、的出货 13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折叠屏或成为未来手机新趋势,将大幅拉动 AMOLED 需求 14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五、OLED 价格端:成本仍具有下降空间,从而更容易下沉中低端机 16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六、行业评级和投资建议 17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风险提示 17图表目录图表 1: LCD 与 OLED 结构的区别 6图表 2: OLED 产业链整体情况 6图表 3: OLED 产业上游材料主要供应商 7图表 4: OLED 产业上游设备主要供应商 8图表 5: 201

4、8-2019 全球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结构(按地区) 9图表 6: 2019 年全球 OLED 面板出货情况 9图表 7: 2019 年全球柔性OLED 面板出货情况 9图表 8: 2019 年陆厂 OLED 面板出货情况 10图表 9: 2019 年陆厂柔性OLED 面板出货情况 10图表 10: 2019 华为、苹果、三星配置 OLED 屏幕旗舰机及屏幕参数 10图表 11: 陆厂OLED 产能布局情况 11图表 12: 韩厂、日厂 OLED 产线布局情况 12图表 13: 华为 Mate X 14图表 14: 三星 Galaxy Fold 14图表 15: 折叠屏带动 OLE

5、D 面积需求的增加 14图表 16: 其他可折叠下游终端(三星的笔电、联想的笔电、柔宇科技的智能音箱) 15图表 17: 折叠屏面积的出货面积(万) 15图表 18: 折叠屏占柔性 OLED 总出货面积的百分比 15图表 19: OLED 面板出货量及预测(百万片) 16图表 20: LCD 和 OLED 面板的价格 16图表 21: LCD 和 OLED 的 BOM 拆分对比(左图为 LCD 面板) 17一、OLED 行业简介、OLED 技术简介以及分类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是有机自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其发光原理是在 ITO 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

6、的发光材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 OLED 屏幕像素自发光的材料,发光层上方有一层金属电极,电极加电压,发光层产生光辐射;从两极注入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层传输,然后在发光层复合,在发光层激发分子产生单态激子,单态激子可辐射衰减发光,从而形成一个个的像素点。按照制造工艺来分,OLED 制造工艺主要包括蒸镀法和喷墨式印刷法(打印法)。蒸镀法就是真空中通过电流加热,电子束轰击加热和激光加热等方法,使被蒸材料蒸发成原子或分子,随即它们可以以较大的自由程作直线运动,碰撞基片表面而凝结,形成薄膜。喷墨法主要是将 OLED 有机材料溶解成“墨水”,然后将少于几十 pl(一万亿分之一升)的“墨水”直接喷印在基板表面形

7、成 R(红)、G(绿)、B(蓝)有机发光层。目前来看,蒸镀法比较成熟,已经大规模商用,而喷墨法虽在理论上更为经济、高效,但在实际商业量产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尚未克服,相关技术仍不成熟,无法实现商业化量产。按照是否具有可弯可卷的材料特点来看,OLED 又可以分为刚性 OLED 与柔性OLED,其差异主要是在基底材料及中间层有机发光材料的封装方式。柔性 OLED 使用PI(聚酰亚胺)作为下基板,发光材料采用薄膜封装;刚性 OLED 中使用传统的玻璃基板,发光材料采用玻璃封装。、OLED 有望成为 LCD 之后的主流显示技术OLED 有望成为继 CRT, LCD 后的第三代主流显示技术。近年来随着曲面

8、屏、窄边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屏下摄像头技术等技术的推动,OLED 正迅速夺取现有 LCD手机以及平板显示的市场份额,在终端中渗透率快速提升。LCD 和 OLED 制程上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后段 Cell 段和 Module 段。在 Cell 段中, LCD 将 TFT 基板与 CF 基板拼合,进一步加工成 TFT-LCD 面板,而OLED 则是主要包括蒸镀和封装。在 Module 段中,OLED 省去了一层偏光片以及背光源的贴合。当前市场主要 OLED 生产厂家采用三星的“LTPS TFT 基板+RGB OLED”技术路线而 LGD 则采用“Oxide 基板白光”技术路线。目前,中小尺寸 OLE

9、D 面板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我们认为,OLED 之所以能与 LCD 在显示领域竞争,甚至有可能在未来完成替代,主要基于一下几个自身元件固有的属性上的优势:元件固有优势 1:OLED 具有更优秀的图像显示效果、丰富的色彩表现。以对比度为例, OLED 由于自发光原理,像素熄灭便可实现真正的黑,而 LCD 则是通过液晶分子的旋转和偏振片来遮挡背光源的白。这决定了 OLED 具有更高对比度和更低功耗。元件固有优势 2: OLED 更易实现异形屏设计与生产灵活性,以及更加节能。由于 LCD 的结构中需要提供背光,尽管也可以实现弯曲,但是两层玻璃基板的间距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实现难度更大,会在显示效果上有所

10、牺牲,相比之下,OLED 无需背光源,从而在柔性、薄度上更具优势。而在耗能方面,由于需要背光源持续发光,一个 2.4 英寸的 LCD 功耗为 605mW,而同尺寸的 OLED 为 440mW。OLED 能有效提高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终端在户外的待机和使用时间。元件固有优势 3:OLED 的材料成本更低。根据 IHS 数据,LCD 面板的成本中,物料成本占比 70%,而折旧占比 17%;主要原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驱动 IC 和背光模组等。OLED 面板材料成本约占 30%,原材料中取消了光学结构、液 晶层与背光模组等,增加了有机发光材料,所以产能利用率更为重要。目前来看

11、,小尺寸 OLED 成本已经能够实现与 LCD 相媲美,大尺寸技术问题尚待解决。图表1:LCD 与 OLED 结构的区别资料来源:IHS、粤开证券研究院二、OLED 产业链状况OLED 产业链的上游为制造设备、材料制造与零件组装,中游为 OLED 面板制造、面板组装、模组组装,下游为显示终端及其他应用市场,主要涉及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 OLED 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笔电以及车载显示等中小尺寸领域。图表2:OLED 产业链整体情况资料来源:IHS、OFweek 、粤开证券研究院、上游:日韩欧美厂商主导,中下游反哺构建生态,陆厂正加速切入行业上游包括材料以及生产设备。有机发光材料和生产设备是

12、OLED 最主要的生产成本。而产业链格局来看,中国更多 OLED 行业投资集中于下游面板的制造,在上游材料与设备领域仍是发展短板。在有机发光材料方面,该领域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如 UDC、出光、东丽、保谷土化学、LG、三菱化学等。从“化工原料-中间体-单体粗品-单体-最终分子材料”的生产过程来看, 国内企业主要参与 OLED 材料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的供应,技术成本要求不高、附加值低,承接国外单体生产公司的外包订单。供应商主要包括:万润股份、西安瑞联、濮阳惠成、北京阿格蕾雅、吉林奥来德。虽然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西安瑞联等都已实现规模量产,且已进入全球 OLED 材料供应链,但我们仍然认为,中短期内

13、日韩欧美厂商仍然将维持主导地位。而在模组材料中,我们认为,在偏光片方面,国产与进口产品在技术及工艺上的差距已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国产偏光片拥有成本、售后等其他方面的优势,在产业链配套方面也更为完善,国产偏光片有望率先完成替代。材料种类材料供应商OLED 生产材料有机发光材料HIL/HTL斗山、德山、日本出光兴产、默克荧光红光材料UDC、陶氏化学、德山、 LG 化学荧光绿光材料陶氏化学、出光兴产、新日铁化学、三星 SDI、 LG 化学、 UDC荧光蓝光材料陶氏化学、保土谷化学、新日铁化学、智索、出光兴产ETL/EIL斗山、陶氏化学、保土谷化学、HSMetal、 LG 化学、三星 SDICGL新日

14、铁化学、 LG 化学、日本东丽CPL斗山、德山 LG 化学PDLLTC、三星 SDI、日本东丽阵列段材料显影/刻蚀材料东进世美肯、 ENF Tech、 Soulbrain、 ENF Tech、 Nepes、 江化微、昆山晶科微ITO 玻璃材料康宁、旭硝子、台湾冠华、 南玻集团、 长信科技、 凯盛科技、 蓝思科技光刻材料德国 MRT、 ENF Tech、 JSW、奇美材料、 南大光电、 苏州瑞红模组材料偏光片LG 化学、三星 SDI、日本富士、 KonicaMinolta、达辉光电、 三利谱、东氟塑料薄膜3M、 万顺股份、 康得新、 凯盛科技、 激智科技封装胶康得新、旭硝子、 3M、住友化学、日

15、东电工、板硝子、杜邦图表3:OLED 产业上游材料主要供应商资料来源:OLEDIndustry、TrendBank、粤开证券研究院在生产设备方面,根据 CINNO Research 数据,从 OLED 设备供应商的分布看,韩国和日本企业占据了 70%的市场份额,而按 17 大类 OLED 设备的营收来分,国内设备商覆盖的区域大概只有 39%,同时,国内 6 代及以上 OLED 产线,2016 年开始建设的项目国产化设备渗透率只有 2.5%,发展到目前为 18%的国产化设备渗透率。前中段制程生产设备方面,我们认为,技术较高端、门槛较高,日韩厂商垄断效应明显,陆厂短时间内难以追赶。以蒸镀为例,一条

16、 6 代线需要 3-4 台蒸镀设备。正如光刻工艺决定集成电路线宽,蒸镀决定了 OLED 面板像素点分辨率和良率。目前全球中高档蒸镀机被日本 CanonTokki、韩国 Sunic System、YAS、SFA 等企业垄断,产能严重受限。2017 年以前 CanonTokki 全年产能只有 3-4 台蒸镀机,三星是唯一买家。2017年扩产至 9 台, LGD 的和京东方才能分别拿下两台。京东方成都 G6 产线 2017Q1 才购入首台 Tokki 蒸镀设备,从而获得与三星在 OLED 行业竞争的资格。而在后段制成,如贴合、bonding、检测、激光设备方面,国内厂商如:精测电子、劲拓股份、联得装

17、备、正业科技、华兴源创、大族激光等国内厂商目前正在加速追赶。制程工艺设备生产商Array清洗DMS、 KC Tech、 Semes 、 STI、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STI, Kaijo离子注入日清、ULVAC晶化AP System 、 Dukin、 JSW沉积应用材料、周星工程、爱发科、 SFA、 AKT、 Kurt金属掩膜版DNP、大富科技光刻胶布涂Toray、东进世美肯、 ENF Tech、 SEMES、 KC Tech曝光Canon, Nikon;DNS,Kashiyama, KC Tech显影Tokki、 DNS、日立高新、 STI、 Nepe刻蚀爱发

18、科、东京电子、 DNS、 Wonki IPS、 DMS、 KC Tech加热工艺Terasemicon、 Viatron、 OsungLST、 YesT脱模日立高新、 Kaijo、 DNS、 KC Tech、 SEMES、 STICell清洗设备airahdo、evatech、kaijo、芝浦、岛田理化、日立贴偏光板设备ites、中央理研、murakami、medeeku检测设备astrodesign、石井、kosumo、东京电子、McScience、精测电子PI 涂覆/固化设备nakan、日本写真印刷定向摩擦设备常阳工学、河口湖精密印刷或点涂封框胶设备河口湖精密、日立、musashi、new

19、long灌注液晶封口设备anelva、ayumi、河口湖精密、共荣制御、协真、岛津、神港精机蒸镀设备ULVAC、Hitachi High-Technologies、Tokki(Canon);封装机ULVAC,Hitachi High-Technologies,Tokki(Canon);薄膜封装设备AMAT, Invenia, Jusung Eng, KateevaModule玻璃封装AP System 、 Avaco、周星工程金属封装AP System薄膜封装应用材料、 Invenia、周星工程、 Kateeva划线日本三菱、 RorzeSystems 、 SFA磨边Meere Company

20、、 SFA、 TopEngineering贴合SFA、 劲拓股份、 联得装备、 智云股份、 TopEngineering、泰瑞达、整体视觉、网屏、爱德万、 TopTech邦定Invenia、 SFA、 TopEngineering、 联得装备、 智云股份检测检测Orbo Tech、网屏、 精测电子、金富新材、泰瑞达、 Fluxim、爱德万图表4:OLED 产业上游设备主要供应商资料来源:OLEDIndustry、TrendBank、粤开证券研究院国内面板厂如:京东方、TCL 的年营收规模已经在朝千亿迈进。我们认为,未来在与韩国、日本企业的较量中,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要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必须加快完

21、善上游配套环节,而中国大陆的面板龙头正从下游“反哺”,扶植上游材料和设备厂商,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中游:三星依旧是行业霸主,但陆厂已经逐渐缩小与其差距行业中游是 OLED 面板制造。与上游产业不同,中游产业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对上游原材料、零组件和设备的整合能力,同时要求掌握极高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以确保合理的产品成本;另外由于不断增大的面板尺寸和降低成本等原因,要求中游企业持续投资建设更高代生产线,资金需求也非常高。在中游领域,从全球来看,量产的 OLED 显示面板地区主要以韩国为主,其中,三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小型OLED 面板生产商。LG 显示最先主攻方向为大尺寸OLED,鉴于小屏电子产品

22、的发展态势,LGD 逐步加码中小尺寸 OLED。中国国内则是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企业奋起直追,中国 OLED 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一批比较优秀的企业。其中,京东方在行业内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其次是和辉光电、柔宇科技、深天马、维信诺、信利半导体等。中国 OLED 产业正在加速崛起。虽然目前,全球 OLED 市场仍由韩国企业主导,但 2017 年起,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 OLED 领域的扩产速度显著加快,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9 年大陆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约5500 万片,同比增长约165%,市场占比提升至 12%。2019 年,京东方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近 1700 万片,

23、同比增长约 286%,位列陆厂首位、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厂三星。图表5:2018-2019 全球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结构(按地区)资料来源:群智咨询、粤开证券研究院图表6:2019 年全球 OLED 面板出货情况图表7:2019 年全球柔性OLED 面板出货情况资料来源:群智咨询、粤开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群智咨询、粤开证券研究院图表8:2019 年陆厂 OLED 面板出货情况图表9:2019 年陆厂柔性OLED 面板出货情况资料来源:群智咨询、粤开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群智咨询、粤开证券研究院、下游:手机、平板等下游终端持续渗透行业下游主要是各种显示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电视、

24、车载显示、家用电器、可穿戴设备等。目前来看,OLED 下游仍然以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为主。根据 IHS 数据,从下游市场来看, 2018 年全球 AMOLED 出货量为 4.46 亿块,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适用的新型半导体高端触控柔性显示屏仍是最主要的市场,占出货量 95%以上,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为 90%。从 2019 年和 2020 年主流智能手机厂商的屏幕种类来看,iPhone 11、华为 P40 Pro 为代表的旗舰机型均采用 AMOLED 屏幕。根据群智咨询数据, 2019 年全球 AMOLED 智能手面板出货约 4.7 亿片,同比增长 8%,占智能手机整体面板出货近 27%;同

25、时,2020 年其渗透率将达到 39%,同比增涨 40,我们认为,在智能手机方面, AMOLED 屏幕对于 LCD 屏幕的替代效应正在显现。品牌机型屏幕尺寸分辨率华为华为 Mate 20 X7.2 英寸2244x1080华为 Mate X7.3 英寸2152x1536华为 Mate30 Pro6.53 英寸2400 x1176华为 Mate30 RS 保时捷版6.53 英寸2400 x1176华为 Mate306.62 英寸2340 x1080华为 P30 Pro6.47 英寸2340 x1080华为 P40 Pro6.58 英寸2640 x1200华为 P406.1 英寸2340 x1080

26、苹果苹果 iPhone 11 Pro Max6.5 英寸2688x1242苹果 iPhone 11 Pro5.8 英寸2436x1125三星三星 GALAXY Note 106.3 英寸2280 x1080三星 GALAXY Note 10+6.8 英寸3040 x1440三星 Galaxy S106.1 英寸3040 x1440三星 Galaxy S10+6.4 英寸3040 x1440三星 Galaxy S206.2 英寸3200 x1440三星 Galaxy S20+6.7 英寸3200 x1440图表10:2019 华为、苹果、三星配置OLED 屏幕旗舰机及屏幕参数资料来源:中关村手机

27、在线、粤开证券研究院三、OLED 供给端:国内厂商加速布局,未来有望与韩厂一同瓜分全球市场在 OLED 的供给侧,短期内仍是三星一家独大的局面。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19年三星占据全球 85.4%的市场份额;而陆厂方面,2018 年大陆小尺寸 OLED 出货量全球占比约 5%,这一数据在 2019 年提升 12%,未来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具有长足的成长空间。伴随着国产替代的浪潮,陆厂纷纷加大在 AMOLED 领域的资本投入,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等面板厂商积极布局 AMOLED,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多条 AMOLED5.5 代线和 6 代线的放量,陆厂的市占率会在未来三年大幅提升。、

28、大陆面板厂商加速追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 OLED 生产基地目前大陆已投产 OLED 产线共 12 条,在建及筹建 OLED 产线 7 条,总投资规模超 3500 亿元,其中龙头公司京东方总投资金额高达 1395 亿元,相比 2015 年,增加 8条。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已规划柔性 OLED 产能约 384K/月,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和辉光电在内的陆 OLED6 代线产能集中于 2019-2021 年开出。公司地点/产线世代产能(K 片/月)产品投产时间京东方鄂尔多斯 B65.54LTPS 硬已投产成都 B7648LTPS 柔已投产绵阳 B11648LTPS 柔已投产重庆

29、B13648LTPS 柔预计 2021 年投产福州 B14648LTPS 柔预计 2022 年投产维信诺昆山5.515LTPS 硬/柔已投产,良率达到 90%固安630LTPS 柔已投产,良率达到 70%以上合肥630LTPS 柔预计 2021 年投产深天马上海4.51.5LTPS 硬已投产上海5.515LTPS 硬已投产武汉637.5LTPS 硬/柔已投产厦门648LTPS 柔预计 2022 年投产和辉光电上海4.515LTPS 硬已投产上海630LTPS 柔已投产信利惠州4.530LTPS 硬已投产眉山630LTPS 柔2021 投产华星光电武汉645LTPS 柔已投产柔宇科技深圳5.53

30、0Oxide 柔已投产湖南群显长沙645LTPS 柔2021 投产图表11:陆厂 OLED 产能布局情况资料来源:OLED industry、公司公告、IHS、粤开证券研究院、短期内,韩厂在产能方面依旧占据优势,日厂整体规模较小在 2007 年,韩厂就凭借先进的技术积累和材料成本优势进入 OLED 市场,三星显示和 LGD 两大巨头始终保持产能及增长率领先,并具有技术引领效应。当前市场主流 OLED 生产路线便是采用三星的“ LTPS TFT 基板+RGB OLED” 技术路线和 LGD 的 “Oxide 基板白光”技术路线。日厂则因为资金投入不足,产线规模较小,已经远落后于中韩。已投产LTP

31、S 柔106龟山已投产LTPS 柔156高雄-3已投产LTPS 柔156高雄-2已投产LTPS 柔44.5高雄-1Sharp已投产LTPS 硬/柔156茂源已投产LTPS 硬/柔156白山已投产LTPS 硬/柔104.5石川JDI日本预计 2021 年投产大尺寸 TV4510.5坡州 P10爬坡过程中大尺寸 TV608.5广州已投产Oxide26.38坡州 E4-2已投产Oxide26.38坡州 E4-1已投产Oxide8.38坡州 E3已投产LTPS 柔156坡州 E7已投产LTPS 柔306坡州 E6已投产LTPS 柔22.56龟尾 E5已投产LTPS 硬/柔194.5龟尾 E2LGD预计

32、 2022 年投产LTPS 柔2706牙山 A5已投产LTPS 柔306牙山 A4已投产LTPS 柔1356牙山 A3已投产LTPS 硬/柔85.5牙山 A2-E已投产LTPS 硬/柔1655.5牙山 A2已投产LTPS 硬454.5牙山 A1三星韩国投产时间产品产能( K 片/月)世代地点/产线公司地区图表12:韩厂、日厂 OLED 产线布局情况资料来源:OLED Industry、TrendBank 、公司公告、粤开证券研究院根据行业的相关调研,当面板厂刚性 OLED 良率达到 80%以上,柔性 OLED 良率达到 65%以上才有批量出货的意愿;同时,根据 CINNO 数据,由于面板厂对下

33、半年下游需求情况不明(尤其是智能机方面),所以目前主流面板厂均维持 80%左右的稼动率,我们以此为关键假设,根据我们的自建模型测算,以目前主流的 6.4 寸屏幕为参照,2020年全球 6.4 寸 OLED 屏幕产能将上升至 5.76 亿片,其中柔性 OLED 的占比达到 46%,陆厂产能将成为未来行业的主要增量部分。相较上一代显示技术 LCD 行业,OLED 行业的资金和技术的壁垒更高。在技术方面,虽然 OLED 生产材料成本降低,但技术难度远超过 LCD,所以产线的生产良率由为重要。设备、配套的上下游供应链、量产工艺等方面限制了小厂的产能爬坡效率,很难追赶如三星、 LGD、京东方、华星光电等

34、大厂。其次,受国际贸易战的影响,供应链安全成为关注焦点,品牌厂商意识到战略性培养自主健全供应链的重要性,屏作为手机产业链的核心部件,目前华为、小米、OPPO、中兴等品牌已从新技术合作研发、高端机型战略供应等方面与国内 OLED 面板厂商展开合作,逐渐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体系。在资本开支方面,不同于 LCD 技术早已步入成熟期,OLED 技术目前仍处于成长期,技术路线较为多元,未来不确定性较大,所以需要面板厂更多在技术研发上的资本投入;此外,在生产设备上 OLED 生产设备(如一台 Cannon 蒸镀机进口价格 1.67 亿美金,一条 6 代线需要 3-4 台)等生产难度更大,设备商更加集

35、中,生产设备价格更高,这两点导致小厂无法持续负担如此高额的资本开支,未来 OLED 行业马太效应将会更加严重,出现强者愈强的局面。对于陆厂来说,有望依靠大量的政府补助,大量购买设备以及投入研发,从而拉近与国际龙头的差距,以国内龙头公司京东方为例子,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福州 6 代 AMOLED 产线,福州项目政府筹集 150 亿元人民币以无息银行委托贷款形式提供给公司,公司自有出资占总投资额均仅为 20%,目前公司三条六代线项目政府出资占比注册资本金均超 50%,于此同时,日本、台湾地区的传统面板企业并无特别明确的扩产计划。随着陆厂的持续高资本投入,我们认为未来 OLED 行业的供给市场将成为陆

36、厂与韩厂的 “二人转”,并且在次过程中反哺大陆上游材料和设备厂商,从而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逐步实现部分材料与生产设备的国产替代。四、OLED 需求端:手机中的持续渗透,主导 OLED 屏幕的主要需求根据 IHS 数据,2019 年,智能手机 AMOLED 面板出货量为 4.71 亿片,环比增涨 16,AMOLED 在智能手机面板市场的渗透率上升至 30,其中刚性 AMOLED 面板的出货量增加至 3.13 亿片,环比增长 26;柔性 AMOLED 面板的出货量降至 1.58 亿片,环比下降 1。、消费者对全面屏的要求及屏下技术的普及将带动配套 OLED屏幕的出货我们认为,随着屏下指纹、屏下摄像

37、头等技术的普及,AMOLED 在手机端将加速渗透。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是屏占比越来越大,全面屏成为近年趋势。根据群智咨询, 2017 年全面屏渗透率仅9%,2018 年已快速提升至64%,预计2020 年将可提升至93%。屏下指纹识别是全面屏时代的必然趋势,拥有较大的屏占比。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没有多余的空间安置常用的电容指纹芯片,而上方缺口的设计影响了视觉上的完整性。屏幕指纹技术不存在此问题,因为模组是隐藏于显示屏下方或是内部,所以不会影响智能手机的外观,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无需重新学习使用。这些优势为屏幕指纹模組造就了需求的增长,根据 IHS 的数据,2019 年屏幕指纹感测模组的出货量为

38、 2.28 亿,环比增长 674%。当前主要的屏幕指纹技术包含了光学成像的图像传感器方案与超声波方案,三星的旗舰机种 Galaxy S10、S20 与 Note10 系列均采用了高通的超声波方案,而在 GalaxyA 系列上采用了神盾的光学成像 CIS 方案。 我们认为,由于光学指纹识别凭借更好的体验、成本优势以及相对更加成熟的供应链,从而取得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根据 IHS 数据,光学成像 CIS 方案在 2019 年里占有 79%的出货份额,而超声波方案则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而在2020 年中光学成像CIS解决方案将占据88%的市场份额。根据我们对市场的统计,2019 年约有超过70

39、个智能手机产品安装了屏幕指纹模組。屏幕指纹技术可以延续与电容指纹芯片相同的、方便的使用经验,其机构上的隐藏性可以让制造商自由地设计手机外观。屏幕指纹技术经历两年的改进,性能与模组价格均到了一定的优化程度,而从成本上来说,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光学式镜头方案约可以低至 3 到 4 美金之间,相较于 3D 面部识别技术更具成本效益。随着技术成熟以及成本的降低,我们预计屏幕指纹模組于 2020 年的出货量将维持一个高增长率,有望达到 4 亿个。由于光学式指纹识别的原理是通过透光屏幕下方设置摄像头拍摄指纹图像,再以算法与储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TFT-LCD 需要发光源且透光性较差,因此屏下指纹传感器很

40、难识别到指纹信息,而 OLED 面板具有透光性,因此当前的光学屏下指纹必须搭配OLED 屏幕使用,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拉动配套OLED 屏幕的需求。根据 IHS 的数据,华为和小米向的 AMOLED 出货量分别增长了 287和 120,达到 7300 万片和 2000 万片。两家公司在 2019 年的中高端智能手机产品系列中都增加了 AMOLED 的采用率,取代 TFT-LCD。我们认为,全球智能手机品牌也越来越多地将其产品线迁移到 AMOLED 显示技术,苹果有望在 2020 年将其 AMOLED iPhone 产品从 2019 年的两款增加到三款。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有望在今年增加

41、搭载 AMOLED 面板的高端智能手机数量。、折叠屏或成为未来手机新趋势,将大幅拉动AMOLED 需求2019 年是柔性 OLED 折叠手机的元年,三星、华为相继发布了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 和 Mate X,2020 年三星发布了 Galaxy Z Flip 和 W20。折叠屏手机一经推出迅速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尽管这四款手机售价高达 15999、16999、11999 和 19999 元,但推出后迅速风靡市场,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可见消费者对于折叠手机创新接受程度非常高。图表13:华为 Mate X图表14:三星 Galaxy Fold资料来源:华为官网、粤开证券研究院资料来

42、源:三星官网、粤开证券研究院柔性 OLED 面板是折叠屏手机中最重要的一环。可折叠 OLED 和传统的柔性 OLED具有相似的制造工艺,但需要进一步降低厚度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加面板的强度。基本上,可折叠 OLED 面板的制造过程包括聚酰亚胺基板、Oxide/LTPS-TFT、RGB 精细金属掩模蒸镀以及薄膜封装工艺,这与传统柔性 OLED 面板制程相同,面板制造商可以在传统的柔性OLED 设备上制造可折叠OLED 面板。由于结构上的差异,某些过程会进行调整。由于每个面板制造商都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诸如触摸传感器、偏光片和盖板等模组工艺会根据各个面板制造商而有所不同,目前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

43、此,每家制造商都在投资或计划自己的模组工艺,制作难度显著提高,也使得者的屏的成本也显著提升。手机型号手机尺寸屏幕面积(cm2)传统手机屏幕6.5131.14三星 Galaxy Fold 主屏7.3162.61三星 Galaxy Fold 副屏4.667.72图表15:折叠屏带动 OLED 面积需求的增加手机型号手机尺寸屏幕面积(cm2)三星 Galaxy Fold 总面积230.33华为 Mate X 主屏6.6104.23华为 Mate X 副屏6.38100.76华为 Mate X 总面积204.99资料来源:中关村手机在线、粤开证券研究院除去手机之外,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他终端产品形态

44、也将不断升级,从目前的无边框、可折叠形态,向可弯曲、可卷曲方向发展,下游应用市场不断拓宽,柔性 OLED也将向可穿戴、笔电、车载、卷曲类等产品应用领域渗透。CES2019 上,LG 展出了一款 65 英寸柔性 OLED 屏电视,可以像投影屏一样拉下和卷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CES2020 上,联想、三星等笔电厂展示了搭载柔性屏的新款折叠笔记本;柔宇科技展出了配备环绕式柔性触摸屏的智能音响,配置了 8 英寸的 AMOLED 柔性面板,用户能够在触屏上执行切歌或调解音量等操作。 图表16:其他可折叠下游终端(三星的笔电、联想的笔电、柔宇科技的智能音箱)资料来源:wind、粤开证券研究院根据O

45、mdia 的预测,2020 年可折叠柔性OLED 的出货面积预计约为 10 万平方米,仅占全球柔性 OLED 出货面积的 5.0,而到 2026 年可折叠 OLED 的出货面积可以达到 130 万平方米,占全球柔性 OLED 出货面积的 10.7,经过我们的测算,以目前主流的中小尺寸 6 代 AMOLED 产线为例,所生产基板尺寸为 1850mm*1500mm,一片 6 代线 AMOLED 基板预计可以经济切割120 片8 英寸柔性OLED 屏幕,在考虑到切割效率,良率和产能利用率条件下,可以拉动 6 条 15K 片/月 6 代线的产能。我们认为,随着未来折叠屏手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显示面积

46、需求进一步扩大,柔性 OLED 面板的需求将进一步被拉动。YOY折叠屏出货面积(万)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150100500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0.00%0.70%2.30%5.00%5%15%13.60%10.70%7.80%15.00%10.00%16.60%20.00%图表17:折叠屏面积的出货面积(万)图表18:折叠屏占柔性 OLED 总出货面积的百分比资料来源:Omdia、粤开证券研究院资料来源:Omdia、粤开证券研究院结合多家产业链研究机构数据以及产业链调研,我们预计今年智能手机中使用的 AMOLED 面板出货量有望从 2019 年的 4.71 亿片增至 5.13 亿片,主要是柔性 OLED 面板驱动需求的增长,AMOLED 面板将在手机中的的渗透率将急剧上升。 图表19:OLED 面板出货量及预测(百万片)60050040030020010002017201820192020E刚性OLED出货量柔性OLED出货量256267270313130165158237资料来源:IHS、群智咨询、粤开证券研究院五、OLED 价格端:成本仍具有下降空间,从而更容易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