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试卷第 =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PAGE 102021-2022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素养提升(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还有受众,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它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平民
2、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
3、“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人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超越。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
4、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得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个更美好的彼岸世界。(摘编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材料二:德国诗人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这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
5、道路其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13人成立
6、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毛泽东也曾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为中国的道路。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我们必须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我们学生不行,我们必须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唯此,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强硬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必将在未来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
7、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下还有受众的红色经典,拥有和当下许多文艺作品不同的精神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B红色经典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并不矛盾,前者在今天也能转译为“团队精神”而被我们理解。C红色经典虽然在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有所虚构,但是在革命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依然吸引着广大读者,魅力十足。D五四爱国运动最终
8、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事例。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色经典的平民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为描写平民时视角发生转变,在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平民及其所在环境倾注真感情。B红色经典中,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这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C知识分子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在当代,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都应当是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D在思想觉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不同道路的比较和实践,陈延年、陈乔年就不会最终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的一项
9、是()A鲁迅1918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B柳青1959年创作的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再了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C叶圣陶1924年创作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讲述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军阀混战而举家逃难时种种可笑而又可鄙的行径。D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讲述了1945年初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军统的地下党的故事。4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的作用。5有人认为,对于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基本相同。你是
10、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硝烟下的流泉符浩勇战火前沿阵地最大的难处是供应中断。双方都断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无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双方的火力网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会白白牺牲而不会搞到水,所以断水三天来没有人打过它的主意。前沿阵地断水后,最为心焦的是炊事员老苏,他认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水是他的失职。战争年代没有比失职更可怕的了。他虽然是个炊事员,但他有独特的见解:“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在前沿断水三天之后,他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天一夜。第五天清晨,无名高地漫了一层
11、浓雾,他安全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区,来到前沿阵地,只是萝卜太少,每人分了两个,轻伤员三个,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老苏找到白连长,白连长正闭着眼贴在石壁上吸凉气,这个壮汉子听见响动睁开眼对他笑笑,算是对老苏送萝卜的表扬。“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老苏在白连长面前蹲下说。“什么?”白连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到下边提桶泉水来。”老苏要求着。“不行!”白连长忽地坐起来,“不行,对面敌人的几挺重机枪不是吃素的,你看”他拉老苏来到一个狭小的道口,在地上拾了一个废罐头盒,装上土,用力向山坡上甩去,霎时,招来了敌人轻重机枪的密集射击,连长说:“听见了吧!你就是铁人也休想取
12、回水来。”“让我试试吧!”老苏还是要求去。“不行,我要对你的生命负责!”白连长恼火了。“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我们没有水,敌人也没有水,他能忍受,我们为什么不能忍受?”“我们不是和敌人比赛谁耐渴,帝国主义要喝水,无产阶级也要喝水,两家都到了快要渴死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去汲水?”老苏继续争辩。“小心敌人打你的冷枪。”白连长说。“他不让我们喝,他自己也喝不上,他让我们喝,我们也让他们喝,现在就看谁能主动采取行动,敌人既不愿意死,又不会主动去提水,双方都得耐性留火了,现在正是我们采取主动的好机会。”老苏发表了见解
13、。白连长觉得老苏讲得有些道理,向他点头,意思是你去试试。经过周密的布置,老苏开始行动了,在坑道里找了一只S国加仑桶(一种手提汽油桶),站在交通沟里,中午十二点钟,双方阵地都停止了射击,沉寂得连对面敌人的咳嗽声都能听见。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S国兵没有丝毫动静,他们既没有射击,也没有投弹,好像装着没有看见一样。老苏心里有底了,他对白连长笑笑,白连长对机枪班长命令:“如果敌人开枪,你们轻重机枪一起掩护。”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
14、,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他们“咿里哇啦”地喊叫起来,一会,也从交通壕里爬出来一个黑人士兵,提着水桶向山泉走去。从此以后,想不到在敌我接壤地带竟出现了没有经过谈判就达成的停火地段。每天中午十二时,双方各派一人去泉边汲水。据说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送到团部化验去了,老苏觉得没有抽到S国烟开开洋荤,实在是一辈子的遗憾!(选自202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6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老苏“带了一筐萝卜在敌人炮火封锁区前等待了一
15、天一夜”和“战士们拿到萝卜后,连泥也顾不上擦,就吃了起来”等内容凸显战场缺水断粮形势严峻。B老苏和白连长精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老苏对敌我双方形势的精细分析,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进一步向前发展。C“老苏曾送给那个黑人士兵两包大前门香烟,对方也回赠了两包马蹄牌S国烟”说明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D“连里怕敌人在烟里施放细菌”,把两包马蹄牌S国烟送到团部去化验的举动表现了我军不信任对方,行事过度谨慎的风格。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一线串珠,情节紧紧围绕“硝烟下的流泉”这个线索展开,不蔓不枝,结构严谨,文脉清晰,中心突出。B小说将主人公老苏置于
16、与白连长的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中,通过描摹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C小说开头对前沿阵地供应中断和汲水困难的叙述,为下文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做铺垫,后面白连长拾废罐头盒试探敌人的情节与之呼应,表现汲水难度的确很大。D小说结尾互送香烟的情节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同时也带给读者思考的空间,体现小说体裁独特的艺术魅力。8小说是如何塑造老苏这一人物形象的?请联系文本进行简要分析。9小说标题“硝烟下的流泉”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
17、而长目,顾盼烨然。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祥兴二年二月,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
18、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王积翁荐之。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耳。倘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寝。帝知其不可屈,议将释之,天祥曰:“愿赐一死!”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史臣曰:“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锧,
19、可不谓之仁哉!”许有壬曰:“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宋史卷四百十八)文本二: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己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杨士奇重修文丞相祠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
20、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B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C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D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人,指原南宋境内的各族人。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分成四等,南人属最下等。B黄冠,黄色冠帽,多为道士戴用,文中指做道士,文天祥以此为借口是希望逃出敌营。C赞,常用作议论史事的文体,附于史传后以阐发议论,文中是史官对文天祥的评价。D伏锧,古代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于砧上,故称“伏锧”。也泛指被处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21、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弘范认为,文天祥在南宋王朝灭亡的时候已经尽到忠孝之心了,如果效忠元人,也能得到高官厚禄,但文天祥坚决地拒绝了。B文天祥在被元人囚禁期间,元人敬重文天祥的忠义精神和为政才华,始终对他很恭敬,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劝他投降归附。C留梦炎反对释放文天祥,他认为一旦文天祥回到江南再起义兵,会使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元主虽不忍心,但最终还是杀了文天祥。D文天祥虽然抗元最终失败,但因为他能舍生取义,从容赴死,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的精神境界,对此两个文本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2)而卒之其志
22、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14两个文本都评价了文天祥以身许国的行为,请分别概括其主要观点。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秋怀罗公升旧日方山子,凄凉寄一箪。虫声来倦枕,秋思入凭栏。已是肱三折,那堪指一弹。中宵更风雨,谁念客毡寒。【注】万钱,丰厚的官俸。罗公升,永丰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宋亡则倾资力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方山子,北宋人陈慥,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之间,“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肱”,指手臂。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就是久病成医的意思。15下
23、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诗首联,“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运用反问句式,点明了诗人热爱国家而又心绪黯然的矛盾。B罗诗颔联,用“秋思”、“虫声”点“秋”字,用“倦枕”“凭栏”二语点“怀”字,寓“怀”于“秋”。C这两首秋怀诗,并未凭秋色诉离情、托秋意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们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D这两首诗“实而有条理”,流转自然,语无华饰而爱国情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感秋抒怀诗中的佳作。16两首诗均以“秋怀”为题,感秋抒怀,情景交融,但表达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
24、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2)“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少男少女无拘无束地在一起欢乐的场景总是让人怀念。诗经氓中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是“_,_”。(3)“扁舟”作为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更是追求自由、失意隐居的媒介。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如“_,_”。六、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时代的一撇一捺里,“团圆”有了更具体更现实的表达。(),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都要找到你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4302名;有的团圆是一种致敬,
25、骨肉分离,国人恩盈,没有人会忘记你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累计700名英烈 ;有的团圆是一种希望,疫情不回家,中秋我在岗,每个人都是家国一分子福建莆田学院300多名师生星夜集结,假期里全员到岗。一些人的分离,换来另一些人的重逢;一群人的舍弃,换来更多人的获得。在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中,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更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佳节是快意人生的“小确幸”,也是 的大叙事,中秋时节,让我们更加确认了“家”的意义,更加懂得“团圆”的价值,中秋时节话团圆,()这是“月圆情更圆”的涵义,也是“ ”的真谛。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
26、项是()A沧海桑田落叶归根思绪万千天涯若比邻B时移世易落叶归根思接千载天涯若比邻C沧海桑田魂兮归来思绪万千千里共婵娟D时移世易魂兮归来思接千载千里共婵娟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B在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中,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C这些团圆有关的故事,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D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更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20下列
27、填入文中两处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的团圆是一种期盼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也不妨审视一下B有的团圆是一种执念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也不妨审视一下C有的团圆是一种期盼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也不妨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D有的团圆是一种执念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也不妨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七、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又被称作“雪如意”,是我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设计灵感源于 。它垂直方向剖面是个S型的曲线,与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的S型曲线完美融合,被称为“雪如意”,在体现体育建筑动感造型的基础上,又凸显了
28、中国元素。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的冬奥场馆。 ,碳排放趋近于零;还是最先进的,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国家速滑馆制冷产生的余热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地处北京延庆区海陀山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像 ,被亲切的称呼为“雪游龙”。场馆按照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标准,实行严格的闭环管理,严格与社会隔开。此外实行馆长、片长、楼长、层长的“四长”责任分管制,负责防疫措施落实。21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22请使用三个递进复句分别概括上面三段文
29、字,每句不超过30字。八、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
30、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答案第 = page 10 10页第,页共 = sectionpages 10 10页参考答案:1D2B3B4采用引用(道理)论证,引用德国诗人海涅的名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采用比喻论证,把“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强调思想、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或“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引出后文的观点。5
31、(示例1)同意。材料一、二都认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思想性:红色经典有平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觉醒年代关注思想的力量、思想觉醒的过程。材料一二都认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红色经典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有魅力;觉醒年代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立体,可信可亲。(示例2)不同意。材料一认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包括工农兵立场、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义;材料二认为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叙事线索的内在核心,包括从思想的觉醒到新人的觉醒再到普罗大众的觉醒的过程。材料一是从整体上谈
32、红色经典作品成功的原因,材料二只谈了觉醒年代这一部剧成功的原因,所以二者并不相同。【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事例”错误,李大钊和陈独秀属于先进知识分子,不是“广大民众”的典范;另外,原文“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我们必须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中国才有希望”说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要推动民众觉醒,这不能作为民众觉醒的典型事例。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B“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错误。原文是“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33、,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仍然有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材料中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是“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结合年代、题材、影响力等因素考虑,B是最贴近红色经典概念的作品。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画线句是“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这是引用论证,也是比喻论证。海涅是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引用海涅的名言,
34、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运用比喻论证,把“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思想”和 “行动”都是抽象的东西,而“闪电”和“雷鸣”都是具体可感的东西,此句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这句话强调了思想、思想觉醒的重要性,引出后文观点。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同意题干中的观点,也可以不同意。无论哪种看法,都需要从文中找出具体理由。比如同意题干观点,可从成功的原因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个角度分析。成功原因角度,材料一认为“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
35、神力量”“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即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思想性:红色经典有平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材料二认为觉醒年代“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即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思想性:觉醒年代关注思想的力量、思想觉醒的过程。从人物塑造上来看,材料一认为“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即红色经典的人物鲜活有魅力;而材料二认为“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
36、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即觉醒年代人物塑造直实立体,可信可亲。如不同意,可以从如下角度分析,材料一认为“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包括“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可见材料一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包括工农兵立场、集体主义精神、革命浪漫主义;而材料二则认为“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
37、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材料二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的叙事线索和背后的内在核心,包括从思想觉醒到新人觉醒再到大众觉醒的过程。再者,从材料一的开头句“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可知,这是从整体上谈红色经典作品成功的原因;而材料二“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则只谈了觉醒年代这一部剧成功的原因,所以二者并不相同。6B7B8正面描写。通过对老苏动作和语言的精准刻画,表现出他不怕危险乐于奉献的形象及高度的责任感;侧面描写。通过对面敌人惊呆的神态侧面表现出老苏勇敢智慧的形象;细节描
38、写。用特征鲜明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苏去汲水的“举”“敲”的细节凸显其沉稳;情节设计上的反复手法的运用,文中“老苏要求”“老苏还是要求”“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老苏继续争辩”及去汲水时举桶敲桶等动作的反复凸显了老苏执着的形象。9“硝烟”指战场上的战火(答代指战争亦可),“流泉”指敌我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的一股清泉;“硝烟”和“流泉”形成对比,战场缺水严重,战士取水迫切,战场紧张死寂,流泉自由奔流;暗示老苏的重要性,敌我双方生死之际,老苏以他的灵活、智慧打破僵局,给死寂的战场带来转机;战争毁灭生命摧毁人性,硝烟下的流泉却在关键时刻唤醒了敌我双方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引起人们对战争深层
39、次的反思。【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A.“缺水断粮形势严峻”有误,小说开头只提及断水,没说断粮,后来老苏冒险通过敌人的封锁区来到前沿阵地为战士们送萝卜,说明粮食没断;C.“老苏通过赠送物资才达成不经谈判而停火汲水的默契”错误,应当是基于老苏的勇敢和对战场人性的洞察,以及他的大胆细致和冒险精神,才达成了这种默契,互送香烟只是对老苏预判的睿智的证明;D.“过于谨小慎微”解读有误,应是表现我军行事谨慎小心考虑周全的优良品质。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B.“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冲突”错误,白连长反对老苏汲水是担心老苏的安全,老苏与白连长的争辩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最
40、后白连长觉得老苏说得有道理,同意他去试一试。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由“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白连长,我想到下边山沟里汲桶泉水来”“让我试试吧!”“你对我负责,我也要对全连负责,五天了没有喝上水,谁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吗?”等可知,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他不怕危险乐于奉献的形象及高度的责任感;由“对面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常行动惊呆了”可知,运用侧面描写,用敌人惊呆的神态衬托出老苏勇敢智慧的形象;由“他把水桶举过头顶,暴露在敌人的眼
41、皮底下,用石块当当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老苏冒着生命危险爬上交通壕,他高举着水桶,弯着腰观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顺着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稳健,没有丝毫惊慌,好像经常去汲水一样”可知,运用细节描写,老苏去汲水的“举”“敲”的细节凸显其沉稳;由“老苏要求”“老苏还是要求”“老苏和白连长争论起来”“老苏继续争辩”“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过了四五分钟,他又把水桶举到交通沟上部,暴露给敌人,又敲了十来响”可知,运用反复手法,凸显了老苏执着的形象。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这篇小说以物象“流泉”作为标题,
42、且将“流泉”置于“硝烟”的背景下,所以这里的“流泉”不仅指敌我双方交界处右侧的小山沟里的一股清泉,且在残酷激烈的战争背景下,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和深层的主旨义:流泉自由地奔流与战场的胶着死寂构成鲜明对比,敌我双方困守战场,他们向往活力与自由,所以流泉象征着活力与自由;老苏这个典型人物是通过流泉这一物象得以突显的,在敌我双方生死之际,老苏用他的灵活、智慧打破僵局,表现出老苏的灵动智慧勇敢的品质,所以流泉又是灵动智慧勇敢的象征;流泉在关键时刻滋养生命救护生命,因汲泉水互送香烟的情节还体现了对对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与战争毁灭生命摧毁人性又构成鲜明对比,从而主题就凸显出来了。10D11C12B13(1)“
43、死后如果不置身在他们中间享受祭祀,就不是大丈夫。”二十岁考中进士,在集英殿考策问。(2)而最终理想没有实现,大概是因为天命不佑护大宋的原因。14(1)文本一赞美文天祥志向坚定,忠心耿耿,不可用成败结果评价他。(2)文本二赞美文天祥为国竭忠尽智,百折不回;在南宋杀身成仁的忠臣中,文天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意思对即可。)【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皇帝亲自选拔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这份答卷流露的古风(古代贤人的风义)如龟镜一般可供人学习,他的忠心像铁石,所以臣冒昧地为您获得人才而庆贺。”“考官”是“王应麟”的同位语,不可分开,排除C;“龟鉴”为一个词,“龟镜”的意思,不可
44、分开,排除AB。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文中是史官对文天祥的评价”错误,此处为文天祥的遗书,后人用“衣带中赞”指精忠报国的遗书。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始终对他很恭敬”错误,根据“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可知,并非始终恭敬。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没”,死亡;“俎豆”,享受祭祀;“举”,考中;“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2)“卒”,最终;“遂”,实现;“以”,因为;“盖以天命去宋也”,判断句。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本一“文天祥奉两孱主,
45、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锧,可不谓之仁哉”“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可知,赞美文天祥志向坚定,忠心耿耿,不可用成败结果评价他。根据文本二“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可知,赞美文天祥为国竭忠尽智,百折不回;在南宋杀身成仁的忠臣中,文天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参考译文:(文本一)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漂亮白皙像玉石,眉清目秀,顾盼生辉。在童子时,看到学校祭供的同乡先辈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塑像,谥号都叫“忠“,就景仰他们,说:“死后如果不置身在他们中间享受祭祀,就不是大丈夫。”二
46、十岁考中进士,在集英殿考策问。当时宋理宗在位时间长,政务渐渐懈怠,文天祥以遵循天意不懈怠作答,长达一万多字,不起草稿,一挥而就。皇帝亲自选拔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这份答卷流露的古风(古代贤人的风义)如龟镜一般可供人学习,他的忠心像铁石,所以臣冒昧地为您获得人才而庆贺。”祥兴二年二月,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厓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笑了笑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厓山被攻破之后,元军举行宴会,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宋的忠心来效忠于我们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天祥流泪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张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元帝非常着急地寻求有才华的南方人,王积翁推荐文天祥。文天祥说:“国家灭亡,从本分上说我只能以死报国。倘若因为你们宽大为怀,我能够以道士身份回到故乡,来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聊备顾问是可以的。”王积翁想让降元的宋官谢昌言等十人上书请求释放文天祥去做道士,留
48、梦炎却认为不可以,他说:“一旦文天祥放出来,会在江南重新号召百姓,那么我们十人会置于何种境地呢!”此事就搁置了。元帝知道文天祥不可屈服,商议将他释放,文天祥说:“希望赐我一死!”元帝还是不忍心,但身边人却极力怂恿元帝听从文天祥的请求,于是元帝下诏杀了文天祥。他的衣带中有赞文,这样写道:“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把道义践行到了极点,仁德自然也就达到了最高境界。读圣贤书,想学的是什么呢?从今以后,大概可以问心无愧。”史臣说:“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的有志之士,是不会因为事情的成败或难易(或译为:失败或困难)而使自己的心志动摇的(或译为:动摇自己的心志)。文天祥迎奉两位弱主,兵败之后被捕,从容就义,
49、能不说是仁吗!”许有壬说:“文天祥经历各种变故却不改变志向,事情本来是不可以简单地用成败而论的。”(文本二)文丞相刚刚二十岁就在朝廷回答皇帝问题,极尽论辩才能议论国家大事。不久,元兵渡过长江,他又上书请求斩杀君主宠幸亲近的小人中主张皇帝迁居他处的人,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安定国家,本来已经气魄盖过天下了。从此,忠心耿耿,竭力尽智,力挽狂澜,以复兴为己任。虽然历尽艰难险阻,各种挫折,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幸国家灭亡自己被俘,而忠贞大义更加显明。文丞相志向刚正,有大才能,认识高远而且有气度,身上充满浩然正气,而最终的理想没有实现,大概是因为天命不佑护大宋的原因。虽然天命不眷顾大宋王朝,但是天理还在,一定不
50、会停止。所以宋亡了,杀身成仁的臣子却不少,评论者一定称赞文丞相为第一忠臣。15A16(1)欧诗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感情。(2)罗诗则表现了深切的亡国之痛。“凄凉”、“那堪”、“风雨”及“毡寒”等语,未提国势,却浸透着家国危亡之悲;“指一弹”表明诗人深感岁月蹉跎,认识到东山再起的渺茫,抒发了报国无望的无奈和苦闷;“谁念”表现出自己力图恢复的努力无人能解的孤独、失望和愤慨。【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点明了诗人热爱国家而又心绪黯然的矛盾”说法错误,首联表达的是热爱自然而非热爱国家。
51、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欧诗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该联采用白描的手法,将酒旗招摇于西风中,菊花在细雨中盛开之景形象描述,以乐景衬哀情照映首联,并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情的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诗从感念“节物”出发,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
52、杂感情。罗公升诗的首联用典故自比隐居的方山子。颔联用“秋思”、“虫声”点“秋”字,用“倦枕”“凭栏”二语点“怀”字,寓“怀”于“秋”。颈联中诗人由秋日的万物凋零想到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痛感宋室东山再起的希望愈来愈渺茫,这才是他的真“怀”所在,诗中隐晦曲折地透露了诗人哀国的忧思。拳拳忧国之心,是借秋景的描绘得以展现的。诗人以景传情,情韵深长。善用典故,颇具特色。尾联写秋日景况及个人的感受。以“风雨”、“毡寒”表现心地凄凉,以“谁念”表现处境焦灼以至失望愤慨孤独的情绪。所以罗公升的诗因秋起兴,抒发的是他不能恢复宋室的怅惘和苦闷,表现了深切的亡国之痛,无一提及国势,却洋溢着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53、、焦灼以至失望愤慨孤独的情绪,含蕴深广。17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示例二: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示例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跂”“博”“晏”“匏樽”。18D19A20D【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组,时移世易:时光推移,世事随之改变。沧海桑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很快。文段意在引出时代变化,用“时移世易”恰当。第二组,魂兮归来:呼唤或迎接死者的魂魄归来。落叶归根:指离开家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本土,比喻事物有了归宿。魂兮归来,更能表现人民对英烈的敬仰之情。第三组,思接千载:思绪能够贯穿到千年前的生活。思绪万千: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文段中意在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定制酒行业营销创新模式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 2024年物流驾驶员服务外包合同
-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灾害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拍卖艺术品线上线下销售合作协议范本3篇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经营实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马鞍山学院《机器学习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模具设计与生产合同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卫生理论和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连云港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0题
- 2024年古建筑修复施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及细则2篇
-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中医筋伤的治疗
- 【MOOC】英文技术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护理产科健康教育
- 2024年21起典型火灾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消防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选择题】专项练习100题附答案
- 从创意到创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4-配置故障转移群集服务实训
- 计价格[1999]1283号_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