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完整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五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完整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五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完整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五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完整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五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

2、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第二单元1.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

3、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

4、特点: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

5、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

6、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都回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2、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

7、,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5、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6、要使精致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7、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8、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0、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1、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9、,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4、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15、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二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

10、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

11、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4、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6、草鸟蛇鹰第二单元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

12、时。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13.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4.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16.太

13、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特点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

14、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15、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地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

16、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

17、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弹簧

18、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

19、方式。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轴承或加润滑油)。17、赛车的设计特点:(1)(动力要大)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2)(空气阻力要小)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3)(不会翻车)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轮胎不打滑)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检查提纲第一单元1.种子发

20、芽的必须条件是()、()、适宜的()。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但生长需要()。3.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4.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的()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互相()的。7.()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10.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11.同一种植物会被()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

21、()。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如:(),(),(),()。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第二单元1.像()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和()。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有关。5.影子的大小与()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

22、)计时。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时影子最()。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9.光以()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从太阳了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分钟。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造成的。10.光碰到镜面(),被()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反光也是以()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光强时瞳孔()。13.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光()温度就(),光()温度就()。14.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

23、、()。16.太阳表面温度达()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摄氏度。地球得到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17.物体吸热能力与()、()和()有关。吸热本领最强的是()物体。()比()吸热快。()比()吸热快。18.物体和太阳光()时升温快。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2、地球上()面积比()面积大;我国西部多(),东部多()。3、()和()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内,火山活动与()和()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和();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年复一年的隆起,地

24、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等。7、由于受()、()、()()的作用,岩石(),这种现象叫()。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中间是()(),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9、土壤是()、()、()、()、()、()和()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有什么价值?或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珍惜土壤?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

25、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便是土地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等。13、在()的地方,河流流速(),土地会被侵蚀;在()的地方,河流流速(),会发生()。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和()的现象发生。()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和()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和()等都会侵蚀土地。16、建房屋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17、()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1、物体都有一个()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26、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越大,小车运动得()。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4、()、()这样的物体在受到()作用时,()很容易改变,在()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的力,这个力叫()。5、()、()、()、()和()都是利用了物体的()。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的推力,这个力叫()。()、()()、()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作力的单位,简称(),用()表示。1牛约等于()的力。弹簧测力计是

27、利用弹簧()的特征制成的。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2)();(3)()。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的力,这种力叫()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的力就是它受到的()。12、影响物体间摩擦力的因素有:()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和()两种运动方式。14、对于相同的物体,()的摩擦力小,()的摩擦力大。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伴随着。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用()增大摩擦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用()减少

28、摩擦力。17、赛车的设计特点:或设计一辆自己满意的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18、()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补充资料1、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2、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而下游河床堆满()3、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发生变化,也能使物体的()发生变化。4、力的三要素是()、()、()。5、从力的性质分,力可以分为()、()、()、()等。6、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它分为()()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优点。8、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

29、()只鸟。(9、)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10、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实验部分一、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不同条件:水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各放3粒绿豆。2.实验组让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3.对照组让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4.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二、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我的猜

30、测: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色塑料袋。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不同条件:光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并滴相同的水量,各放3粒绿豆。2.实验组把一个种植盒放在窗台上3.对照组用一个用黑色塑料袋把种植盒罩起来(留有气孔),放在窗台上。4.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三、提出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的猜测: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不同条件

31、:阳光实验方法:1.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里。2.实验组将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3.对照组将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4.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较嫩且颜色浅。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四、提出问题:蚯蚓喜欢有光明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的猜测: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实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5条、吸水纸。相同条件:空气、温度、湿度、10条蚯蚓不同条件:光明、黑暗实验方法:1.把长方形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2.把10条蚯蚓

32、放在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实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五、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我的猜测: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实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10条、干土和湿土。相同条件:空气、温度、10条蚯蚓不同条件:干燥、潮湿实验方法:1.在长方形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2.将蚯蚓10条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实验现象:蚯蚓爬向湿土的一边。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六、实验名称: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

33、的物体吸热能力强弱对比研究实验设计.实验器材: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纸和五支温度计。操作过程:1.将五种颜色的纸分别做成大小相同的纸袋。2.五个纸袋中各放入一支温度计,并同时平放在阳光下,3.过5分钟后观察各纸袋里的温度,并作好记录。4.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七、实验名称: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材料:小石块、镊子、酒精灯、火柴、烧杯、冷水、实验步骤:1.点燃酒精灯。2.用镊子夹住小石块在酒精灯上烧热后,立即放入冷水中。3.反复操作3次,作好记录。4.根据记录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现象:小石块出现裂缝,并看到小砂

34、子、细沙实验结论:冷热作用对岩石的破碎。以上模拟实验中,我们用点燃的酒精灯模拟一切(热)的条件:用水来模拟一切(冷)的条件。但是,在模拟实验毕竟和自然界中的变化有很大的区别,请你写出三个不同点:1.酒精灯上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高。2.实验时的岩石变化比自然界里的岩石变化更快。3.实验时冷热变化比自然界里的冷热变化更大。4.自然界里的岩石变化是有很多因素混合在一起的。八、实验名称:围绕“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要求:提出一个假设,围绕这个假设设计一个实验。1、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我的猜测: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实验材料:弹簧秤、轻重物体各一

35、个等不改变的条件: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物体运动方式要改变的条件:物体的轻重。实验的过程:1.实验组用弹簧秤钩住重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运动,观察记录摩擦力。2.对照组用弹簧秤钩住轻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运动,观察记录摩擦力。3.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2、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实验材料:弹簧秤、长方体木块、布和毛巾各一块不改变的条件: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不改变的条件:物体的重量、物体运动方式。实验的过程:1.把毛巾和布平放在桌面上。2.实验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毛巾)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3.

36、对照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布)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4.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即滑动和滚动)实验材料:弹簧秤、两个相同小车(一个车的轮子转动,一个车的轮子不转动)。不改变的条件:物体的运动方式要改变的条件:物体的重量、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实验过程:1.实验组弹簧秤拖住轮子转动的小车,在桌面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2.对照组实验组弹簧秤拖住轮子不转动的小车,在桌面上作水平匀速运动,观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3.根据两组记录

37、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九、实验名称:围绕“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要求:提出一个假设,围绕这个假设设计一个实验。1、我的假设:雨量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一样吗?我的猜测:雨量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实验材料:盒子2个、水壶2个、沙、水等实验过程:1.两个盒子堆成相同形状的沙山。2.实验组用喷水强的喷水器向沙山上喷水。(雨量大)3.对照组用喷水弱的喷水器向沙山上喷水。(雨量小)4.观察哪组的沙山被雨水侵蚀大。实验结论:雨量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2、我的假设:坡度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一

38、样吗?我的猜测:坡度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坡度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实验材料:盒子2个、水壶2个、沙、水等实验过程:1.两个盒子堆成不同形状的沙山。2.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相同的喷水器向沙山上喷水。3.观察哪组的沙山被雨水侵蚀程度大。实验结论:坡度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坡度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3、实验名称: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一样吗?我的猜测:有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无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实验材料:盒子2个、水壶2个、沙、水、有植物覆盖的泥土、无植物覆盖的泥土等实验过程:1.实验组用盒子装入有植物覆盖的泥土。2.对照组用盒子装入

39、无植物覆盖的泥土。3.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相同的喷水器向自已的盒子里喷水。4.观察哪组的盒子里的泥土被雨水侵蚀程度大实验结论:有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无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习题部分第一单元练习题练习题:一、填空题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40、,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二、判断题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

41、相依赖互相影响的。()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17、生态瓶中

42、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1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9、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20、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三、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温度C、水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4、绿豆芽

43、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A、有水B、没有水5、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高温干燥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A、有相同的需求B、有不同的需求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A、灰色B、绿色C、黄色D、褐色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9、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A、微生物B、植物C、土壤四、连线题仙人掌热带榴莲水中莲沙漠第二单元练习题练习题:一、填空1、可以自己()的物体叫做光源。2、()、()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44、。4、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的一面。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相反。6、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做()。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优点。二、判断1、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2、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4、反射光不是直线传播的。()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6、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7、聚光的多少

45、与光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9、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10、在阳光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三、选择1、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A不变B大于5米C小于5米2、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A、反射B、吸收C、反射和吸收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4、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

46、热的能力有()。、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5、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深黑色、咖啡色、浅色6、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一样多、强光携带的多、弱光携带的多7、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白色,黄色,红色,黑色、红色,白色,黄色,黑色、黑色,红色,黄色,白色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A月亮B点燃的蜡烛C未通电的日光灯9、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A清早B正午C傍晚10、如果不往后看,要看到你后边的东西,必须把镜子放在你的()A前边B后边C左边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A凹镜B凸镜C不能确定12、奥运会圣火火

47、种是用()取得的。A凸透镜B凹面镜C放大镜第三单元练习题练习题:一、填空1、当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导致的巨大变化。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3、一般我们把直径大于的土壤颗粒称为沙砾(小石子)。4、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5、在土壤中,土壤为生物体提供和,而动物和植物的根又能,为空气和水营造。6、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雨水在地面径流时,这就是侵蚀。7、的大小、的大小、有无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8、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而下游河床堆满9、除了流水,还有、等自然力量也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10、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二、判断1、东非

48、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2、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3、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人们带来益处。()4、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火山和地震而形成的。()5、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三、连线1、内蒙古盆地2、蚯蚓靠腐烂的生物为生雅鲁藏布江草原细菌腐殖质的主要来源西藏峡谷蚂蚁在土壤中群居新疆吐鲁番高原植物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舟山丘陵蜗牛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四、探究实验1、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1)我的猜测:2)实验材料:3)实验步骤:4)实验结论:5)生活中的例子:2、做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的实验1)我

49、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的对比条件是:2)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有:3)这个实验的最终结论是:五、调查分析题1、我们家乡因有许多特殊岩石地质景观,而成为风景名胜,请你举一个实例,并分析它形成的原因。2、调查一下,人们采取哪些措第四单元练习题练习题:一、填空: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发生变化,也能使物体的发生变化。(教参P146)2、力的三要素是、。(教参P146)3、从力的性质分,力可以分为、等。(同上)4、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5、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就是,就是

50、我国最早利用这个力发明的。7、弹簧秤也叫,它是测量的工具。它的单位是,简称,用字母表示。8、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它分为、。(教参P147)二、判断: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任何的摩擦力。()3、自行车的车轮与轴之间都安装了滚动轴承,用于减少摩擦力。()4、影响汽车运动的力主要有重力、摩擦力和动力。()5、载重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6、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启动小车力量就越小、阻止小车运动的力量也越小。()7、相同重量的物体,一般在滚动状态下比在滑动状态下产生的摩擦力要大。()8、滚动轴承是一种将滚动转变为滑动的装置。()三、选择题:

51、1、下面物体具有弹力的有()A、弹簧B、拉开的弓C、橡皮筋2、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A、不变B、越大C、越小3、下列选项中,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和()。A、喷气式飞机B、火车C、汽车D、鞭炮4、用钢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A、滑动摩擦B、滚动摩擦5、路面越不光滑,小车行驶的速度越()A、快B、慢C、不变6、用小车来做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比较实验时,应改变的条件是()A、拉力B、车重C、车轮的运动方式四、连线1、背包时,包对肩的压力电瓶车刹车时产生的力弹力射箭时弓产生的力重力使运动的足球在平地上慢慢停下来的力摩擦力海绵被压后产生的力反冲力

52、喷气式飞机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力2、滑动摩擦自行车刹车时车轮和刹车片的摩擦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与草地的摩擦滚动摩擦黑板擦与黑板的摩擦自行车行驶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五、问答题:(见教参P14142)1、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2、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可用什么方法减少摩擦力的?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课:1.不同的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大熊猫生活在山上的竹林中,金丝猴(高山密林)象生活在(丛林河谷地带)鹿生活在(森林边缘或草原)鸵鸟生活在(热带草原)虎生活在(森林灌木丛中)。2.据统计,自然界中有150多万种动物。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

53、蝙蝠喜欢在夜间活动;北极熊、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地方。;第二课:动物可以分为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马、牛、羊、兔、鹿、象等)杂食动物:既吃动物也吃植物(猴子、鸡、麻雀、野猪等)第三课: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蛇是爬行、象是行走、鹰和蜜蜂是飞翔、鱼是游泳、袋鼠是跳跃前进、狗是奔跑、蜗牛是通过腹足的收缩或舒张来蠕动前进。第四课:1.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有防御敌害、隐蔽捕食等适应环境的特点:青蛙(保护色)、尺蠖(拟态、像枯叶蝶、竹节虫)、壁虎(断尾)、刺猬(把身体缩成一个刺球)、穿山甲(用“盔甲”保护)、黄鼬(放臭气)、乌贼(放“墨汁”)、

54、负鼠(假死)。2.实验:研究保护色:实验材料: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秒表、记录表等;实验过程:把红、黄、草绿三色的条形塑料片各10片,随意撒在花坛边的草丛里每次让一个同学用10秒钟时间去捡把每次捡回的片数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每次捡回来的草绿色的塑料片最少,黄色的塑料片次之,红色的最多。实验结论:草绿色的塑料片因和草的颜色、形状相近,不易找全,而被草丛“保护”起来。第五课:1.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鱼、鸟、青蛙、乌龟、蛇等动物用(卵生)来繁殖;马、牛、羊、兔、鹿、象等动物是(胎生)2.用产卵繁殖的动物中,凶猛的动物与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数量有什么不同?凶猛的动物产卵环境

55、较好,不受地域限制,产卵数量较少;弱小的动物产卵环境较差、地方较隐蔽,产卵数量较多。3.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21天时间,母鸡在孵卵前鸡冠发红,总是在下蛋的鸡窝附近逗留,并发出轻轻的叫声。第六课:1.动物在一生中都要经历几个阶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叫完全变态;只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叫不完全变态。2.植物一生中经历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种子成熟几个阶段。还有一些植物一生经历的阶段不尽相同,比如苔藓经历了孢子成藓两个阶段;蕨一生经历根发芽幼苗成蕨三个阶段(它们都没有开花结果的阶段),这说明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之间既表现出许多相同的生命现象

56、,又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第七课:植物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幼苗用茎扦插、嫁接采用分株繁殖幼苗第八课:1.直接把植物的茎插入土壤里进行繁殖的方法叫扦插,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进行繁殖,叫嫁接。2.实验:(1)选取植物的茎,研究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植物实验过程:分别截取两段月季当年生的茎,将一段茎的下端剪成平面,一段茎的下端剪成斜面,并给它们编号。(编号目的:便于观察,便于比较)将截取的茎插入土壤中,使其实验条件都一样,猜一猜哪根茎长得更好?(二号茎长得更好,因为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生根较多,对水分的吸收充足一些,成活率更高一些。)(2)下面是一种嫁接繁殖的方法靠接:实验步骤将盆栽的毛桃树,

57、靠近良种桃树选取粗细相近的茎,用锋利的小刀削去茎的三分之一,削出一个椭圆形切口。把两根茎的切口对接,使切口的树皮部分紧密接触,用塑料薄膜带绑扎。切口愈合后,剪去切口上端毛桃的茎,剪断切口下端良种桃的茎。第九课:1.移栽树苗要注意什么:挖好树坑起运树苗(挖苗时应远离树苗的基部,尽量少伤苗根)精细栽植2.如果在植树节时要开展一次植树活动,我们应该作好哪些准备?带上锹.铲;带上水桶;带上拉线.石灰;带上记录本;选择好地方树苗等。3.为绿化祖国,国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4.实验:将扦插成活的月季苗移栽到花盆里的步骤:在花盆里盖好漏水瓦片,填上一部分土。把扦插成活的月季苗带土挖出。将月

58、季苗放入花盆中,舒展根系,填土。填完土后,用手压紧。一次性浇透水。第十课:1.实验:(1)蒲公英果实的形状:形状像一个降落伞,种子周围有许多细小的绒毛。2.种子传播的方式:弹力发射(如黄豆、凤仙花)随风飘散(如蒲公英、柳絮)借助动物皮毛(苍耳)自由落体接触土壤(桃)水面飘浮(莲、椰子)动物吞吃后排泄(樱桃)第十一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杂交水稻植物组织培养胚胎移植太空育种克隆技术(1997年英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羊“多利”诞生,开创了克隆新时代)第十二课:1.研究小水轮转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我们在把水快一点倒发现小水轮转动得快些。这个现象说明水的流量越大,水的力量越大,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59、(2)、我们把装水的杯子拿高些倒水,小水轮转动得快些。这个现象说明水位越高,水的冲击力越大,小水轮转得越快。(3)、我们把冲击的水柱靠水轮转动轴近些时,小水轮转动较慢,冲击的水柱靠水轮转动轴远些时,小水轮转动较快。这个现象说明水冲击小水轮的位置可以影响小水轮转动的速度(快慢)2.水力发电站是怎样发电的?水力发电站的水闸打开后,水通过隧道冲到坝底,水流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电能通过电缆传送到千家万户。3.水力除发电外,还可以大坝放水调沙、浮筒打捞沉船、水磨等。第十三课:1.实验:(1)实验目的:制作风车。(2)实验材料:铁丝、硬纸片、小铁钉、木棒、剪刀。(3)实验步骤:将硬纸片剪

60、成一个正方形然后沿两条对称线对折,留着中心位置不剪沿对称线将硬纸片剪成相同的四块在硬纸片的中心扎一个小孔,然后将剪开的三角形,每块折起一个角,穿在小铁钉上将小铁钉扎在木棒上,这样就做成了风车2.风力发电机组的相关设备及作用连接起来风力(使发动机转动)增速器(加快风轮的转速)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蓄电池(把电能储蓄起来)电缆(把电输送给用户)第十四课:1.观察煤是什么样的?观察对象是褐煤、烟煤、无烟煤(褐煤最容易点燃,烟煤容易点燃,无烟煤较难点燃。无烟煤燃烧时间长,烟煤次之,褐煤燃烧时间最短。)2.实验人们怎样利用煤发电:(1)实验器材:三角架、石棉网、烧瓶、酒精灯、带孔橡皮塞(2)实验过程:将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