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市大东区2022-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沈阳市大东区2022-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沈阳市大东区2022-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沈阳市大东区2022-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沈阳市大东区2022-2023学年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有

2、气体B海水C大理石D蒸馏水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胶头滴管B酒精灯、水槽、试管、集气瓶、量筒C铁架台、烧杯、集气瓶、玻璃片D试管、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4下列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属于单质的是( )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一氧化氮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ABBCCDD6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3、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时,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D使用胶头滴管时,先将导管伸入到液面以下,后挤压胶头7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2SO42-:表示两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BNa:表示钠元素,表示钠这种金属,表示一个 Na 原子C2H:表示 2 个氢原子DHe:表示氦元素,表示氦气这种气体,表示一个氦原子8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C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元素D参

4、加反应的和的分子数比为2:19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B燃烧匙中的药品可以是木炭C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D燃烧停止后立即打开弹簧夹10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A拉瓦锡B张青莲C门捷列夫D道尔顿11新切的马铃薯片与固体碘、碘溶液和碘蒸气接触,都会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等1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固体药品B加热液体药品C滴加液体D检查气密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

5、,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2)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3)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写一点)(4)若收集氢气,请将D图补充完整_。14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填名称)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_。(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 (填“能”或“不能”)选择A为发生装置。15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B和

6、C中相同玻璃仪器的名称_(只写一种)(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为_。(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端进入(填“a”或“b”)。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_。(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16用下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1)实验1中,为比较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到外焰部分火柴梗变黑,内焰和焰心部分无明显现象,据此现象可得结论是_。(2)实验2中,能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的实验现象是_。(

7、3)实验2中,燃烧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转,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_;(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18加热29克氯酸钾和1.5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为20.9克,求:剩余固体质量分别为多少克?_(写出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_(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

8、4)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_(5)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属于现象描述,属于结论的总结,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A、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大理石中有

9、碳酸钙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3、D【解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都有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试管、导管、集气瓶、玻璃片等仪器。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时,不需加热,不用酒精灯,故A、B错;两种方法都无需使用烧杯,故C错。故选D。4、A【解析】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解答。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A. 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正确;B. 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错误;C.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错误;D. 一氧化氮是由

10、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错误。5、C【解析】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产生氧气质量相等,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选项错误;B、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冷却过程中气体被消耗即冷缩,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前压强时先变大后变小,故选项错误;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6、D【解析】A、制取氧气时,为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效果,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A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时,

11、为防止倒吸,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B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先预热,后集中加热,故C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时,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后将导管伸入到液面以下,故D不正确。故选D。7、A【解析】A、离子符号前的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故A不正确;B、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Na表示钠元素;表示钠这种金属;表示一个钠原子,故B正确;C、元素符号前的系数表示原子的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C正确;D、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表示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原子,还可以表示该物质

12、,He表示氦元素;表示氦这种气体;表示一个氦原子,故D正确。故选A。8、A【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由构成的单质分子反应后还有一个,说明该分子没有参与反应,所以题干中的图示可变形为:。【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点,故A正确;B、由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后的物质中只有一种分子,所以只含一种物质;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共涉及两种原子,宏观上共两种元素,故C不正确;D、由变形后的图示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数比为6:2=3:1故D不正确。故选:A。9、C【解析】A、图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不是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

13、之一,错误;B、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能倒吸,不能用于该实验,错误;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正确; D、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气体还没有完全冷却,立即打开弹簧夹,会造成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变小,使测得氧气的体积偏小,错误。故选C。10、B【解析】A、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由氮气氧气组成,A错。B、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张青莲,B正确。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14、,C错误。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D错误。故选:B。11、C【解析】固态碘和碘蒸气中含有相同的碘分子,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相同,与分子的质量、体积、运动速度无关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相同,让学生明确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2、D【解析】A、取固体药品应将试剂瓶横放,用药匙取用;瓶盖应该倒扣,防止瓶盖被污染,错误;B、加热液体药品,试管中药品的量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错误;C、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错误;D、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手掌紧握试管,若水中

15、的导管有气泡产生,手掌拿开后导管内形成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图中的操作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详解】(1)A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装置含有多孔塑料片,多孔隔片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即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B和C装置均可制取C

16、O2,故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收集氢气,氢气从短管进,空气从长管排出,故D图为。14、集气瓶 大理石或石灰石 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 能 【解析】(1)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固液发生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锌粒是固体,稀硫酸是液体可以选择固液发生装置A。15、长颈漏斗或玻璃导管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 过氧化氢水+氧气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析

17、】(1)装置B和C中相同玻璃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或玻璃导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固体加热装置A,高锰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若用万用瓶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则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从a端进入。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水和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C装置关闭止水夹,装置内压强变大,可以使药品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16、外焰部分温度高于内焰和焰心部分,或外焰温度最高

18、烧杯壁上出现水雾或水滴,或无色液滴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解析】(1)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到外焰部分火柴梗变黑,内焰和焰心部分无明显现象,说明变黑部分木柴被加热的温度最高,即外焰的温度比内焰和焰心高。(2)水蒸气遇到干冷物体会迅速重新液化,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若在干冷烧杯的内壁观察到有水雾出现,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转,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点睛】石蜡密度比水小,燃烧可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蜡烛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有效成分是石蜡。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9.6g 24.5g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