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导学案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导学案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导学案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导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二历史选修一导学案PAGE 4/4高二历史选修一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基础知识梳理】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背景:(1)_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2、表现(1)经济侵略,以 为主: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等国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西方列强争夺在中国 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工厂,开

2、设银行。(2)政治侵略,瓜分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_”,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 ”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侵略权益。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原因:(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_的狂潮。(2)经济:偿还外债本息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3)各地的自然灾害严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2、清政府的应对措施(1)增收:增加 等旧税的征收额度,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2)节支:降低官员的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3、结果: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使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

3、)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_进一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清政府放宽了对_的限制,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_”的呼声。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3、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4、困难:(1)民族工业无力与实力雄厚的外国在华资本及其_竞争。(2)民族工业面临国内_的压迫,承受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5、影响:(1)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 ,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一、早期改良思潮 1.背景: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资工业的出现;民族危机加深。2.代表:王韬

4、、薛福成、_等。3.主张:(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_”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_。4.影响:反映了民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甲午战争后微信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1、变法萌发:1888年,康有为在北京第一次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求自强,挽救危局。2、变法理论:(1)提出“三世说”(“据平世”“升平世”“太平世”)。(2)理论著作: 和孔子改制考。 3、思想特点: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政治活动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引起各界人士的

5、强烈反应。(2)概况: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_。2、创办报刊: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_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3、成立团体强学会:(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_成立,后又成立上海强学会。(2)宗旨:研学西学,交流变法思想。(3)结果:1896年初,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上海强学会解散。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活动与主张代表人物活动地点主要著述刊物主要思想梁启超上海变法通议_发愤图强;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湖南_“冲决君主之网

6、罗”,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思想观念严复天津_国闻报用进化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2、维新活动的影响(1)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2)资产阶级_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促使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第3课 百日维新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背景: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1)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_。(2)俄国强占_和大连。(3)1898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租借_。(4)英国迫使清政府租借后来称之为“新界”的地区和_。2、表现: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阶段。 (1)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即上清帝第五书,在天津、上海的报

7、刊上刊行,产生了重大影响。(2)康有为呈递上清帝第六书,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3)康有为通过总理衙门向光绪帝进呈了_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帮助光绪帝进一步坚定开展维新变法的决心。(4)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_,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5)1898年,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二、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诏书,宣布变法。2.内容:(1)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 (2)经济方面: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3)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4)军事方面:创立新军。3、局限:光绪帝没有采

8、纳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_”、设立制度局等主张。4、意义: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1)政治: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2)经济:有利于中国_的发展。(3)文教: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4)军事: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第4课 戊戌政变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原因: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反对。2.交锋举措:(1)旧势力:以_为首:解除支持新政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荣绿为直隶总督,控制_地区。大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对新政抵制。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2)新势力:以_为首: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任命_等“军机四卿”。拉拢_,却不识

9、其庐山真面目,游说列强支持落空。3.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二、百日维新的失败1.导火线:(1)光绪帝受到慈溪太后训斥,召见杨锐商议对策,授以密谕。(2)谭嗣同拜访袁世凯,但没有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支持。(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2.过程:(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_”,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2)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_”被杀害。(3)政变后除了_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_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2)主观原

10、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对_抱有幻想。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_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3.历史意义:(1)是一场_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希望通过改革实现中国独立、民主和富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_制,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_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巩固提升】1(2018江苏)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

11、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

12、“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2.(2019江苏盐城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4)戊戌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期间,上海除以往的申报字林西报等报刊外,还创办了时务报南报华报富强报农学报等报刊,杭州、无锡等地也有类似传播媒介(江浙)士绅们的维新宣传则较注意向低层社会伸展。1898年5月11日无锡出版的无锡白话报,就是明证。当北京发生政变后,江浙社会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立场,尽力抵制当局的倒行逆施。 摘编自胡成戊戊变法是一个多重系列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 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等)和开设西学的书院(如西湖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