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湖北师范大学_第1页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湖北师范大学_第2页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湖北师范大学_第3页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湖北师范大学_第4页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科学发展-湖北师范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抢抓机遇 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的湖北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湖北师范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第七稿)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湖北师范学院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共产党湖北师范学院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教会精 神、谋划“十二五”规划,全校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和总结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 工作,提出

2、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 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 工,锐意进取,乘势而上,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湖北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一、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六年,是学校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六年。六年 来,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校党委带领全校师 生员工,紧紧围绕 “三步走、创一流”的目标,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 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不断开创学校事业 发展的新局面。(一)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摆在中心地位,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 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建设

3、扎实推进,师范类专业与应用型专业竞相发展, 专业总数由2004年的29个增长到46个。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获 得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项目三类5项,省级项目实现全覆盖,质量工程类别数和项目数在省属院校中位于前列。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明显,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项。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获得省级以竞赛 奖励600多项,学校是湖北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和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 划实施先进单位。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逐步完善。 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彰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4、,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各类在 校生达到2万余人。(二)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创新学科建设理念,确立“固优扶新、强化特色、注重质量、创建一 流”的学科建设原则,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得到凸显。2006年4个学科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有22个学科被确定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硕士 点建设学科,办学层次跃上一个新台阶。学科门类覆盖八大学科,形成了 以文、理学科为重点,教师教育学科为特色,经、管、法、工等多学科协 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丰富学科建设内涵,重点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一批学科在省内脱颖而出,有 7个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其中 2个 为一级重点学科、3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在

5、今年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中, 有4个学科通过省学位办专家评审。(三)科学研究实力日益增强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做好科研规划,提出“大项目、大奖项、大成果” 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科研平台建设进展良好,建成一批省级重 点实验室和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基础研究进一步强化,教师发表论文 的数量、水平和层次,承担项目的数量和级别均大幅提高,实现了省级自 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社科奖的历史性突破。应用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积极开展和参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项目,进一步密切与社会的联系,横 向项目的数量和经费大幅增长。推广转让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为政府决 策提供了系列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

6、益。(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努力提升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人才队伍规模持续扩大,引进各级各类人才300多人,专任教师达到852人。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接近教师 总数一半,教师平均年龄39.5岁,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平均年龄 45.5岁。 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逐年增加,“磁湖学 者”岗位覆盖所有省级重点学科。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 学、甘于奉献的精神,全面提高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水 平,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 优秀教师”和 模范教师”。(五)办学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办学空间得到拓展

7、,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校园基本成型。大力开展 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大楼、信息大楼、人文大楼及二十余栋学生宿舍 等一大批教学生活设施。校园建筑面积由 37万平方米增至58万平方米。 办学经费逐年增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 5000余万元增至9000余万元, 固定资产总值由2.5亿元增至10.5亿元。校园网建设全面铺开,学校信息 化水平不断攀升,数字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六)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高开展校院制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增强办 学活力。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推动了学校工作的稳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开展制度清理工作,不断完 善各项规章制度

8、,基本形成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创新办学体制,文理学院 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发展势头良好。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力开展水电 节能工作,后期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学校收入逐年增加,教职工工 资福利待遇明显上升。(七)和谐校园建设有序推进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等,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增加工作透明度, 推进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咨询体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和措施,全面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立健 全校园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营造了安全、文明、 和谐的校园环境,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

9、明单位。进一步加强统一 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各种力量在学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创工会、 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新局面。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建 设中的重要作用。(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2004年以来,先后开展 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凝聚力明显 增强,为学校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坚强的保证。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 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 切实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

10、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建立了有利于优秀人才 脱颖而出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先后开展了2轮中层班子换届和干部竞聘上岗工作。积极推荐优秀干部到省市有关部门、兄弟高校担任领 导职务。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全面开展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 的素质和能力。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基层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现有分党委 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92个。重视党建工作,建立和完善院系分党校 培训制度,提高积极分子的培养质量。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学生党员 占在校生比例达到13.8%。大力开展“青山湖畔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基 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11、用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稳步前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 先”方针,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重视发挥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不断完善师德师风 评价和激励制度。反腐倡廉工作全面开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 重预防”的方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积极开展廉政教育,着力从源头上加大预防和惩治腐

12、败的工作力度,不断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志们,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实力 显著提高。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体现着省、市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 门的正确领导和深切关怀,都凝聚着全校广大干部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智慧 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关心支持湖北师范学院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经过三十七年的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七 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六年来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对建设高水平师范大 学的规律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 几点:必须坚持和弘扬“湖师精神”

13、。三十七年来,从隼路蓝缕、披荆斩 棘,在覆盆山下创建学校,到顽强拼搏、屡败屡战,成功获批硕士点授权, 再到锁定目标、克难攻坚,全力筹建师范大学,这一历程铸就了 “自强不 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近年来,正是在湖师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秉 承“诚毅勤敏”校训,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围绕发展目标, 走出发展困境,在地方办出了具有优良社会声誉的大学。学校要实现更大 的发展,就必须继续坚持和弘扬“湖师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六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解放思 想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多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在 一些方面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本原因是工作不带框框、思路不受局限

14、, 冲破了一些思想观念束缚,破除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只有解放思想才能 破解难题,只有更新观念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我们正是紧紧抓住学科建设、人 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关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紧紧瞄准与师范大学标准 的差距,固优补缺,狠抓“三大”(大项目、大奖项、大成果)建设,才为 学校实现今后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抓住关键、把握重点,才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抓好党建。 几年来,正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 党员的

15、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才保证 了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 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地表现为“六个不适应”,即:规模与质量、效 益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 应,办学结构与学校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学科结构、科研水平与学校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管理水平滞后与学校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债务负担 与学校事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些“不适应”直接导致一些问题产生, 如发展意识、机遇意识不强,一些本应解决的难题久拖不决、一些本应抓 住的机遇失之交臂;人才队伍中缺乏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

16、学科带头人和创 新团队;教育教学上,师范专业学生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 一定差距,非师范专业在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竞争中优势还不明显;科 学研究的水平与质量需向更高层次迈进,基础教育研究尚不能满足基础教 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管理上尚未完全理顺,精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亟待 提升;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服务广度有待拓展,服务深度有待开掘。这些 问题,既有新形势新发展带来的新情况,也有一些是老问题和多年积累的 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查找问题 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今后一个时期,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二、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目标和主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17、,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 是我校加速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 这个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重点由扩张规模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根本 性转变,以及教师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省内外同类高校的快速发展,我 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激烈竞争,“十二五”期间将是我校生死 存亡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保持清醒 的认识。必须深刻认识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带来的发展 契机。2010年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国家即将开始实 施“十二五”规划之际,国

18、家、省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教 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全面规划了未来一个时 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保障措施。会议和文件精神把教育事业提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优先”的原则得到进一步强化,为教育发展注 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对于各级各类学校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中央和地方都会出台相应的有利措施落实会议 和文件精神。我们要深刻领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对接国家、省教 育规划纲要,做到思考在前、谋划在先,积极融入到新一轮教育改革发 展大潮中,牢牢把握住这个发展契机。必须深刻认识国家、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规划和部署带来的发展契 机。未来

19、一个时期,是国家均衡地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湖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推进“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时期,也是黄石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家到省、市的一系列重要战略规 划和部署,都迫切需要高校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迫切需要高等教育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们要深刻认识国家、省、市的 一系列重要战略规划和部署,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把我 们的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深刻认识教

20、师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是教师教育领域发生深刻变革:教师专业化趋势加强,教师资格制度和培训制度逐 步建立并完善起来,教师教育改革呈现出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教 育层次的“大学化”、教师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的特征和趋势。二是学 前教育的兴起、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等诸多基础 教育领域的深刻变化对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基础教育阶 段学生生源逐步萎缩,师范生数量相对过剩,给师范院校发展带来严峻考 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这些新情况,主动顺应发展潮流,抢占教师教育改 革领域的制高点。必须深刻认识高校之间竞争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近几年来,省属高校都得到较快的发

21、展。一批高校更名成功,多个院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 权单位,这些高校在不少领域都超出我校发展水平,拉开了与我校之间的 距离;一批新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高校发展势头很好,与我校的差 距不断缩小。在筹建大学方面,不少高校都成为我校有力的竞争对手。在 教师教育领域,一些高校在理论研究及实践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部分部 属院校也开始涉足教师培养、培训领域,我校的教师教育发展空间受到多 方挑战。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我们面临的不是发展的快与慢的问题, 而是发展的快与更快的问题、是生死存亡的问题。未来一个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以等不起、 慢不得的危机感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住每一个发展

22、机遇,使机遇成为我们应对挑战的强大武器,千万不能满足现状、裹足不前、错失良机,让机 遇变成遗憾。面对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弘扬“诚毅勤敏”的校训精神 和“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 基层,以质量树品牌,以特色创优势,以服务求支持,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 能力,为建设高水平的湖北师范大学而奋斗。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建成湖北师范大学,实 现博士点

23、立项,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 2023年建校50周年之际,把 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教师教育及地方特色鲜明,综合性、教学 研究型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围绕这一奋斗目标,我们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 路;要进一步凝练和强化办学特色,把特色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要牢固树立“开放办学”宗旨,进一步扩大合作交流、加大社会服务力度; 要切实加强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大力加强文 化建设,打造文化品牌,以先进的文化鼓舞人、激励人,不断提升学校影 响力。为此,我们要实施以下五大战略:质量立校战略特色兴校战略开放活校战略管理强校战略文化荣校战略根据这五大战略,我们

24、要在今后五年内完成以下任务:(一)围绕“质量立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 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外延扩张到内 涵质量提升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要把发展的着力点由注重规模、数量 转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由注重“快”转到更加注重“好”上来。实施“质量立校”战略,首先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 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 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大类 招生、自选专业、弹性学制、学分制、导师制、

25、通识教育、研究性学习、 基地班、实验班、订单式培养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实践内容和实 践模式的改革创新,构建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科研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教学 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以及“战 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 系和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把教学质量纳入考核评价机 制中。深入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力争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省级品牌专业3-6个,省级精品课程10-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 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2-4个,省级教学团队3-4个,国 家规划教材1-2部,省规划教材2-

26、4部,并在教材获奖方面有新突破。加 大教学研究力度,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实现零的突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至少有1-2项。适度扩大专业规模,使本科专业达到 60个;合理 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压缩市场相对饱和的专业;大力扶持 符合市场需求、具有交叉融合特点的应用型专业,完善应用型专业学生培 养体系建设。采取地方政府主导、高校行业对接、内部资源整合、校际协 作等多种模式,大力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要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按照“巩固强化优势学科,大力发展特色学科,积极扶持应用交叉学科”的学科建设思路, 坚持“固优扶新、强化特色、注重质量、创建一流”的基本原则

27、,力争建 设10个左右在省内外有影响的省级重点学科。大力拓展一级学科硕士点授 权的覆盖面,完善硕士点层面的学科布局。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加快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级专门人才。组织优势力量,力争成为博 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相关学科实现联合培养博士生。积极争取社 会资源,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和省内 有相当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某些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 平。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要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人才是强校 之基。按照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 师队伍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立足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根据

28、专业人 才实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专任教师达到 1100人左右。做好现有人才 的培养、稳定工作,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大力开展“湖北名师” 创建,坚持以人为本,为教师个人发展创造优良环境。进一步加大高层次 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使学校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状况 明显改善。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 构,提升人才内涵。以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为目标,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中学和企业高层次人才进校兼职的机制。实施“质量立校”战略,要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不仅是大学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开展教育教学的灵魂。集结团队力量,实

29、 行团队协同攻关,力争高级别项目数和项目经费比“十一五”增长30%省部级奖比“十一五”增长50%国家级科研奖励达到3-4项。加强科研平台 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突破, 建设3-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提高科研论文质量, 在SCI、EI、CSSC源期刊收录数量不断增加,引用率不断提高。推动产学 研用一体化建设,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学仪器 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平台。推 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职称评聘、科技

30、成果评定与科 技成果转化挂钩的机制。(二)围绕“特色兴校”战略,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着力构建地 方特色特色是一所大学历史、传统、风格的长期积淀。特色就是竞争力,特 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生命力,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建设高水 平师范大学,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实施特色兴校战略,首先要不断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教师教育是我校最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我校的立校之本。以建设全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为目标,针对重大、重点问题和农村教育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热点、难点及 前瞻性问题大力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引领基础教育发展。融入基础教育之 中,与中学建立广泛联系,探索兴办对基础教育具有指导性

31、的刊物杂志,-10 - 掌握省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话语权。建设教师教育学院,实施大类招生 和通识教育,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构建更具特色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做 精做强教师教育。大力加强师范生实践平台建设,着力设辂附中、附小, 提高师范生从教技能。顺应“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趋势,大力发展教师 职后培训,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实施特色兴校战略,要着力构建地方特色。构建地方特色是高校避免同质化、分散化趋向的重要途径。以建设区域性文化研究中心为目标,加 强矿冶文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向和领域的研究,力争在地方文化 研究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以建设区域性科技开发和成果推广中心为 目标,认

32、真分析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状况,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文 化发展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 的学科;集中科研力量,围绕某一方向尤其是紧跟国家、地方战略发展的 方向,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独特性的科研领域和方向,形成高水平的 科研团队;大力扶持交叉应用型专业发展,积极加强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 培养。(三)围绕“开放活校”战略,全面加强合作交流和社会服务力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只有树立开放意识,以更加开阔的眼界、 开阔的思路、开阔的胸襟,实施 开门、开放”办学,学校才能始终保持发展 活力。实施开放活校战略,要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

33、理经验,充分利用部省高校对口支持契机,扩大与其他高 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 人才。继续加强 引智”工作,聘请更多的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教授到校任教或 讲学。积极选派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建设高水平 师资和管理队伍。积极举办各类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扩大学校的学 术地位和影响。大力加强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为学校建设发展服 务。加强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 式。积极支持国际汉语教育,大力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加强与港澳台 的教育合作交流。实施开放活校战略,要着力加大社会服务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吸引

34、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广泛争取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11 - 展。全方位、多形式参与到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黄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加强对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地方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使 学校真正成为“智囊团”。加强与政府、企业的产、学、研、用合作,积极 参与“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服务行动计划”,找准对接点和切入点,将学 科链转化为技术链,让技术链对接产业链,使学校真正成为“创新源”、“人 才库”。大力实施“一院联一县”、“百师进百校”、“百人进百企”活动,打 造具有湖师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四)围绕“管理强

35、校”战略,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办学效益 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越是需要加强和 改进管理。只有建立高水平的管理体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才能 落到实处,学校的办学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实施管理强校战略,关键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点是实现管理工作的目标化、责任化、规范化、精细化。坚持和完善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健全党委和行政的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建立和完善 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教 授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提高目标管理对单位和个 人的

36、激励作用。加强学校工作督办督察,构建大督导工作机制。高度重视 民主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 建设。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追究,完善奖惩措施,注重分类指导, 构建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实施管理强校战略,要在提高办学效益上下功夫。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 创造性,提高办学效益,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大力开辟财源,拓宽经 费来源渠道。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开展全成本核算,引入竞争机制,降低 办学成本,建设节约型校园、低碳校园。盘活校内资源,完善校内协作、 资源共享、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建立投入产出的绩效评价制度

37、,推进学 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辂。进一步加强财务和审计工作,提高资金使 用的效益。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努力打造与高水平师范大学相适应的后 勤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文理学院新址建设,支持文理学院办出特色,-12 - 形成与本部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努力办成省内外 有影响的高水平独立学院。实施管理强校战略,要把改善民生作为落脚点。改善民生就是要通过管理制度改革,使全校教职工共享学校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营造为师生服务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细化分配标 准,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体系。加强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切实 保障教职工医疗权益。进一步改善住房

38、管理,完善过渡房制度,做好物业 服务,尽快建设教职工住宅。关心青年教职工发展,改善青年教职工住房 条件,缓解青年教职工生活压力。稳步提高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科学制 定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增长机制,逐步使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处于同类院 校中上水平。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为师生员工创造安全、优美、舒适 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五)围绕“文化荣校”战略,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 力大学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 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只有开展全方位的文化建设,引导师生对学校产生 强烈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才能激发创业动力,增强学校美 誉度,不断提高学校科学

39、发展的综合实力。实施“文化荣校”战略,要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深入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充分挖掘学校历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 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牢固树立服务基础教育和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 理念,突出时代特征、学校特点、师范特色,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在内 涵上秉承“诚毅勤敏”四字校训,倡导“自强不息、尚诚厚德”湖师精神, 全面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在外延上建设好活 动中心、文化走廊、文化展馆、文化品牌以及人文景观,营造和谐校园环 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荣校热情。实施“文化荣校”战略,要不断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按照“人无我有,人

40、有我优,人优我精”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策划开展具有湖 师特色、体现学校实力的亮点工作,打造若干高水平、有影响的学校品牌。 鼓励和组织师生参加各类高级别的竞赛活动和评奖活动,努力在激烈的竞 争中展现实力、扩大影响。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关心社会,参-13 - 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空间,加大宣传 力度,及时做好学校发展的精神、理念、成果以及各项重大活动的宣传, 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设省属一流的师范大学,是全校师生一次新的创业实践。要实现这 个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今后五年党的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高举中

41、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凝聚和发动广大教职工及一切积 极因素,为实现建成高水平师范大学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 障。(一)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切实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 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 求,把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 习制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提高走科学发展道路的 自觉性。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建设高水平师范 大学的发展意识、战略观念和奋斗精神。建立务虚会制度,不断研究新形 势、新问题,创新思

42、想观念,强化改革意识,真正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的要求转化为谋划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正确思路和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可 行举措。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 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行政办公会等议事制度和相应的工作机制。贯彻 落实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强化沟通协调,增强班子的整体创造力和战斗力。(二)以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创造力为目标,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重操守、负责任、有办法、敢担当”的标准,建设一支讲党性、 重品行、作表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进一步拓宽选 人视野,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

43、干成事的人以激 励,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严格执行干部任 期制和届满换岗制。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完善民主测评制度,增强 干部考察考核的科学性。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干部末位淘汰机制,完 善奖惩加强责任追究。定期开展干部工作的选人用人满意度调查,征集群-14 - 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加强干部的培训培养,坚持集中学习、脱 产培训和平时自学相结合,抓好干部的经常性学习。引导干部加强对工作 的研究,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组织干部到重点大学参观考察、 挂职锻炼等形式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三)以“青山湖畔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基层党 组织建设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