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 酸雨及防治)必修二教学课件(第5.2.3课时)_第1页
(硝酸 酸雨及防治)必修二教学课件(第5.2.3课时)_第2页
(硝酸 酸雨及防治)必修二教学课件(第5.2.3课时)_第3页
(硝酸 酸雨及防治)必修二教学课件(第5.2.3课时)_第4页
(硝酸 酸雨及防治)必修二教学课件(第5.2.3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Please Enter Your Detailed Text Here, The Content Should Be Concise And Clear, Concise And Concise Do Not Need Too Much Text第3课时硝酸 酸雨及防治 主讲人:精品课件时间:20XX.4.4第一页,共二十一页。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学习目标1、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硝酸的氧化性。2、认识硝酸在相关反应中体现的性质,了解硝酸的保存方法。3、了解SO2、NO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核心素

2、养1、通过学习硝酸的性质及原子守恒法、电子守恒法的应用,培养学生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2、通过酸雨的形成及防治认识化学对人类的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第二页,共二十一页。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1. 物理性质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4HNO3(浓) = 4NO2+O2+2H2O 或光照b. 贮存(1) HNO3的不稳定性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避光放置于阴凉处2. 化学性质一、硝酸第三页,共二十一页。(2) HNO3的强氧化性2. 化学性质【实验5-8】 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

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与Cu反应一、硝酸第四页,共二十一页。(2) HNO3的强氧化性2. 化学性质一、硝酸第五页,共二十一页。(2) HNO3的强氧化性2. 化学性质稀硝酸浓硝酸实验现象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_,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反应剧烈,有_产生,_,液面上有_气体产生实验结论铜与稀硝酸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_气体铜与浓硝酸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_气体溶液变蓝大量气泡溶液变蓝红棕色NONO2一、硝酸第六页,共二十一页。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3Cu+8

4、HNO3(稀) = 3Cu(NO3)2+2NO+4H2O(2) HNO3的强氧化性2. 化学性质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硝酸的浓度不同,与金属反应的产物也不同。 与Cu反应一、硝酸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加热时:Al + 6HNO3(浓) = Al(NO3)3+ 3NO2+ 3H2O Fe+6HNO3(浓) = Fe(NO3)3+3NO2+3H2O(2) HNO3的强氧化性2. 化学性质一、硝酸第八页,共二十一页。C+4HNO3(浓)= 2H2O+4NO2+CO2S+6HNO3(浓) = H2SO4+6NO2+2H2O 与非金属反应(2)

5、 HNO3的强氧化性2. 化学性质一、硝酸第九页,共二十一页。劳厄和弗兰克,曾获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学奖,德国纳粹政府要没收他们的诺贝尔奖牌,他们辗转来到丹麦,请求丹麦同行、1922年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帮忙保存。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受人之托的玻尔急得团团转。同在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学家赫维西(1943年化学奖得主)帮他想了个好主意:将奖牌放入“王水” 中,纯金奖牌便溶解了。玻尔于是将溶液瓶放在实验室架子上,来搜查的纳粹士兵果然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战争结束后,溶液瓶里的黄金被还原后送到斯德哥尔摩,按当年的模子重新铸造,于1949年完璧归赵。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6、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王 水资料卡片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工业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将氨经过一系列反应得到硝酸,如下图所示:N2H2O2O2H2ONH3NONO2HNO3(1) 写出每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请分析上述反应中的物质类别和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以及每一步反应中含氮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N2NH3: _。NH3NO: _。NONO2: _。NO2HNO3: _。4NH3+5O2 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

7、O3+NO N2+3H2 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思考与交流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酸雨:主要指 pH小于5.6 的雨水,其主要是含有硫酸和硝酸。 SSO2SO3H2SO4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NO2HNO3成因:主要是大气中的SO2与NOx溶于水形成的。1. 酸雨的形成二、酸雨及防治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1)对人体的直接危害首先是它的刺激性,其次是它会形成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其毒性比SO2大,能浸入人的肺部,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生长。(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4)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5)渗入地下,可引起地下水酸

8、化,酸化后的地下水中铝、铜、锌、镉等对人体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会偏高。2. 酸雨的危害二、酸雨及防治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1)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如选洗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排放的烟进行处理等(3)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4)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5)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尾气排放3. 酸雨的防治二、酸雨及防治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总结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1.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

9、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D课堂练习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使石蕊试液变红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B课堂练习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3. 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硝酸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 )A.112 mLB.1 008 mLC.224 mLD.448 mLA课堂练习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4. 9.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将溶液稀释为1 L,测得溶液的c(H+)=0.1 molL-1,此时溶液中NO3-的浓度为 ()A.0.3 molL-1B.0.4 molL-1 C.0.2 molL-1D.0.6 molL-1B课堂练习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LOGO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Please Ent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