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考察报告_第1页
西安碑林考察报告_第2页
西安碑林考察报告_第3页
西安碑林考察报告_第4页
西安碑林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篇一:西安艺术考察报告西安艺术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大雁塔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城墙二、考察时间:2013年11月4日 2013年11月10日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四、考察内容:1、概述如果中国是一颗参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地下的根系。西安,古城 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 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这里遗留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 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

2、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 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 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宗。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 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时尚氛 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 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中国建筑历史长久,所覆盖之范围又极为辽

3、阔,其历代兴造之建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累计 数量尤为宏巨。虽然目前还保存下来若干建筑遗构和建筑文献,但就中国建筑总的历史成就 而言,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历史发展与成就,难以作出全面与深入 的剖析与评价。2、考察基本情况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 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

4、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 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 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 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

5、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我所看见的兵马俑,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 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 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 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 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 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呈曲尺 形方阵有陶俑、陶马 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兵种 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

6、凹字形,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 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第二站:半坡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庭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共发掘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处、洞穴200多处、

7、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 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走进半坡遗址那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上面还有“寓鱼于人”的图案,仿佛进入了历史,鱼 池中央的假山上一位抱着尖底瓶的半坡姑娘正在汲水的石雕。两边是小展厅,里面多陈列一 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以及一些史前生物化石等等,去的时候,只开放两个,里面相对简 陋。遗址大厅正面是郭沫若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渲染了半坡博物馆的 文化氛围,进入半坡博物馆会让人有种回归本原的感受。半坡博物馆分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3个部分。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区的一部分,包括半坡先

8、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用来展现墓葬与祭祀的遗址,里面的遗骨大约6000多年了。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展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这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 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打磨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 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种植。篇二:西安考察报告西安进行专业考察2008年10月15日-19日,由荷泽学院社会科学系组织的以2006级学生为主的约四十八考察团队乘坐包车前往具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进行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先后参 观了乾陵、永泰公主墓、法门寺、八路军办事处、西安碑林

9、、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秦 始皇陵兵马俑等历史景点,其间虽有劳顿奔波之苦,但仍被西安古都之古之博之奇,古都文 化的历史渊源之久所深深吸引,所暗暗惊叹。一、 观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梁山上,是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和地上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 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 双乳,俗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马道。在司

10、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这重点介绍一下石碑, 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 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 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 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 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 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 往和多民族和睦相

11、处的历史见证。二、法门寺里说舍利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 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 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分,使诸鬼神于南阎佛 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 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二十年前,四枚舍利重见天日。第一枚舍利在 1987年5月5日被发现,是藏于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之内。当时没有人料到,四日之后又在 地宫中室汉白玉双檐

12、灵仗之内竟又找到第二枚舍利。两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样,孰真孰假?在 87年5月15日,答案揭晓。考古人员在藏于后室秘龛之内的铁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经科学 验证之后发现,这枚舍利的材质是骨质, 应是佛祖真身,其余两枚材质是玉质。 这两日之后, 又在置于前室的一个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发现又一枚骨质舍利。灵骨与影骨,在世俗观点上是真假之分,但以佛家观点,却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佛家认为灵 骨与影骨同埋千载,同受金棺银椁礼葬,故四枚舍利是一灵三影,影骨亦是属灵物。由于佛 指舍利已是世上仅存,法门寺博物真而藏之,平日罕有向外展示。三、庞大的石质书库一一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著名的西安市三学街,是一座以

13、收藏、研究代碑石、墓志及石雕作品 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是在西安碑林的基础上利用西安文庙 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珍藏文物11000多件,由碑林,石刻艺术及其他文物三部分组成,重点藏品为中国古代书法、 名碑及汉唐时期的雕塑精品等。进入碑林博物馆,导游首先向我们介绍西安孔庙。西安孔庙在唐时在尚书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虞策将文 庙迁于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使文庙、碑子、府学同 在一处。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庙现保留的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我们在泮池周围驻足了片刻,里面的喷泉源源不断的喷着水,成全结对的金鱼畅游期间。传说泮池曾是诸儒

14、子弟清洗墨笔 的地方。穿过孔庙正门,右拐,一座古钟映入眼帘,听说每年春晚都要录制这座钟的钟音,作为整点报时声;接着我们来到名碑荟萃的展室,在这里展示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文墨。书圣王 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其 完整形制包括碑阳,碑阴,碑侧,碑额以及唐代以后出现的碑趺。碑刻按形制与文字分几部 分,主要有碑,墓志,石经刻帖等品类。碑在碑刻中居于主流,其中有以墓碑和寺观祠庙碑 为大端。石刻属于雕塑艺术,室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 术品。中国古

15、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 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 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2.5米,宽3米的石板上。这六匹战马分别是特勒骤、清雅、什伐赤、飒露柴、拳马和白 蹄乌。它们都是从西域引进的波斯种的良马。它们的形象被刻在了石板上,线条流畅,形态 逼真,是我国唐代时刻中的精品,可惜飒露柴、拳马早已被盗往美国,现陈列在费城博物 馆,我们看到的只是仿真

16、品。四、感受中国古代文明一一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博物馆,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6万平方米,个I藏文物 37.5万件,属于国宝级 18件,一级品近800件;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幕壁画 400多幅。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六个展览馆对外展览,限于时间仅参观了其中的四个展览馆,按时代分为先秦,秦汉,隋唐和宋元明清等四部分,由此布局即可看出其时代特征,尤以原始氏族,汉,唐时期的文物为最。带着好奇和未知的心情,我们走进了建筑宏伟的殿堂。博物馆个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

17、建筑群体,连郭庭院,参差错落,典雅凝重。气势雄伟,此外也是堪称是陕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象征,也以此引导我们去领略由黄河 孕育出的古老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 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从史前(最早的蓝田人),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2000余件珍贵的文物,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的多彩多姿的彩陶 器皿,反映秦扫六国一统天下的青铜剑、弩机、兵马以及显示秦汉风发崛起的钢建筑物,大 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时代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神的唐式金银器和唐三彩,并配有遗址模型、 图表、照片等辅助展示,反映了西安地区古老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

18、个时期中国社会经 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一路走过整个展览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领略了先民的精神,物质 生活追求,更惊叹于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流连忘返。六、华清宫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 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 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 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战争的洗礼,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 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

19、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 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有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就是九龙湖,湖 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霸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对称,西岸是九曲汇廊。跟随导游我们参观的一系列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沟”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 棠沟”池形如海棠,供贵妃沐浴;“尚食沟”是供大臣沐浴之处,“星辰沟”传说原址上面之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而得名。在星辰沟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 进入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次阁是贵妃沐浴后观景和晾发之处。现在的九 龙沟是唐玄宗洗浴的地方,贵妃池是杨贵妃洗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

20、著名 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的骊山的 半山腰间的虎斑石处还有兵谏亭。这之后,就是骊山游览。最后参观了长生殿唐华清宫陈列 馆。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华清池内有新添了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他艺术 展馆。构成了集旅游、文物、园林、沐浴、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游览场所。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之典范。七、气势雄伟的秦陵兵马俑去西安,秦陵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 一样,不去秦陵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西安。秦陵兵马俑位于西安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的,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后1976年又能发

21、现了 2号坑,3号坑。1号和2号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3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我们首先参观了出土的一件精品文物,即1980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的一半比例制作。东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 这就是史书记载的“福轿车”铜马车构造复杂,有大小3400 多个零件组成,车长 3.17米,高1.06米,四匹铜马通耳高 91厘米至93厘米,铜马车的主 体用青铜制作,另有1500多个零件用金银制作。 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接着我们进入兵马

22、俑一号坑,它为一长方形地下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兵 马俑布阵,坑的最东边排列着三排向东的武士佣,他们身披战甲,每列七十人是坑内的前锋,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排面向南、北、西列队,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担任警戒;坑中央是 三十八列纵队,全部面向东,间隔排列在是一个过洞里,纵队之中有驷马战车,六乘由二十 四匹大型陶马拖拉,每辆车后有三名身穿铠甲的武士佣,左持弓,右持矛,中间一人御车, 整个阵容是向东攻击,意在赞誉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兵阵内陶俑身 高在1.78米到1.97米之间,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兵马俑的

23、典型代表 有跪射俑、军吏俑、将军俑。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通高 1.5米,体长2米,与今天的相比 有点小,材料说秦代的马以西域的品中为主,故体形小。之后简单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 二号坑以弩兵方阵、 战马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 三号坑发现陶俑68件,一辆四匹马拉的 车。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 八、陕西民俗篇-陕西十大怪到了陕西的人不仅是了解历史文物,游览观光,更要吃遍西安城。陕西有十大怪:一怪面条象裤带;二怪头盔象锅盖;三怪辣子是主菜;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手帕头上带;六怪房子半 边盖;七怪姑娘不嫁外;八怪不坐蹲起来;九怪睡觉枕砖块;十怪唱

24、戏吼起来。到了陕西还要吃吃那里的羊肉泡馍,其中最地道的还数老孙家。那里的水果堆的象北方的麦 子,尤其是临潼的石榴,甜的让你都不舍的把嘴里的石榴汁咽下。还有他们的辣子,不同北 方的辣,他们的辣更到位更香更麻,吃到心里美滋滋的。来到西安,自然少不了参观一下钟鼓楼和古城墙,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出, 最繁华的地段要数位于东大街的罗马市商业不行街,汇聚了当今世界流行前线的服饰,这里 应有尽有,置身于一个魅力的时尚之都。周长13.9公里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在这里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灌柳风雪,华岳仙掌, 草堂烟雾,咸阳古渡骊山晚照,太白积雪,此乃“关

25、中八景”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 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 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 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一中国古代文明开 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 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 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 的更为直观,印

26、象也更为深刻。西安进行专业考察7月10日第一天早上,经过一夜睡眠消除乘坐长途列车的困顿之后我们便分乘两部旅游大巴 开始专业考察活动。 首日安排的是西安东线景点,第一站半坡遗址,展现的是6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上的一个母系氏族公社部落形态,进到博物馆首先去看的是2个文物陈列室,里面汇聚了在半坡遗址里挖掘得到的文物,最著名的是那些纹有人面鱼纹的陶器,加上众多的捕 鱼工具和汲水器,充分表明半坡时期古人类已掌握了捕鱼的各种技术,并且极其崇拜鱼类,把鱼的形象和人结合在一起作为部落的图腾,其中最精妙的是有一种汲水器,设计很是巧妙,体现了半坡人的高超智慧。接着我们进去半坡遗址挖掘现场参观,直面感受6000多

27、年前古人类生活的原貌,包括居所、劳作及墓葬等内容。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从半坡遗址出来马不停 蹄地前往古城墙参观,曾经在一些书籍或电影上看过古人修建城池时会加建一个叫瓮城的内 城,为的是如果第一道城门被敌人攻破则可以把他们引入瓮城而不是让他们直接进入城内, 然后己方便可以在瓮城上通过弓箭、灌水及火攻等方式将进入瓮城内等同于瓮中之鳖的敌人 消灭。这回我们终于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瓮城,高大的城墙处处显示古人睿智的守城思想, 譬如宽敞的城墙上每隔 120米会建造名叫“马面”的墩楼,其意义在于因为古代作战多为冷 兵器,而守城一方一般会用弓箭进行防御,当时弓箭手的射程一般在 60米以内,那么建造相隔120米的

28、墩楼便是使得敌人无论站在何处都处于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内,保证防御区域疏而 不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西安市还沿着古城墙建造了全国仅有的环城公园,在保存文化 遗产的同时又可以给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一举两得。吃过午饭之后没有休息,我们接着来到位于文昌门附近的碑林博物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西安碑林宝天下”,这赞誉名副其实,一点也不带夸张。西安碑林迄今共收藏了汉、魏、隋、唐、宋、元、明、清、 民国各代碑志3000多件,碑石林立,气势宏大,故有“碑林”之称。如此多的碑石对我们紧 凑的考察行程来说当然看不完,所以我们来碑林主要是看各个朝代碑石、墓志的历史演变,兼顾看一些比较有名的碑文,譬如开成石

29、经和石台孝经,除了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以外, 碑林里的碑石也是书法珍品,这里有颜真卿、柳公权等很多书法名家的碑文,如颜氏家庙 碑、多宝塔碑和千字文等,可谓不胜枚举。此外西安碑林还藏有昭陵六骏其中全国 仅存的四块石刻,这些石刻造型生动逼真,加上当年由于国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太弱以致文 物流失,所以它们很值得我们一看, 也值得去深思个中的教训。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西安钟楼, 见识了西安城内以钟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并分别与明城墙东、西、南、 北四门相接的城市及交通规划,站在钟楼上面俯瞰脚下车水马龙,道路规整,浑然大气,似 乎展现了西安特有的那种立足中原纵横搏阖的古都风范。还带着对汉代两帝帝陵

30、形制铺张陪葬奢侈的思考,我们第三天乘车来到宝鸡乾县考察唐朝两 个皇帝合葬的著名帝陵一一乾陵,这里合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皇帝,是世界上罕见的皇 帝合葬墓,并且它还是属于陕西 72帝陵当中仅有的两个未遭盗窃的帝陵之一,另外一个便是秦始皇陵了。不过也由于乾陵还未被盗或开启挖掘,所以陈列给世人并无多少文物,我们到 了乾陵只是看了唐高宗的“述圣纪”碑、武则天的无字碑、司马道上的珍贵石刻以及六十一 尊王宾相石刻,但其实我们看的都还只是乾陵陵园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 乾陵,发展、完善了唐太宗昭陵开创的形制,建陵工程不再像秦汉帝陵堆土为坟那样浩大,而是采用了依山为陵的做法,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

31、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 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可惜陵园后来因战乱等原因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除了两位皇 帝的合葬墓,乾陵还另有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及八大臣等17座陪葬墓,我们在来乾陵之前 已先看了其中的永泰公主墓,墓里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条长长的地下墓道,墓道两边井房埋有 一定数量的陪葬唐三彩,而主墓室墙上还有多幅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仕女壁画,是考察唐代 宫廷生活的重要文物,只可惜在永泰公主巨大的棺椁里尸体早已不见了,留下的是也许永远 也无法解开的公主死因之谜。 在上午的时候我们还参观了宝鸡市的法门寺、地宫及其珍宝馆,在众多的国宝文物里直面了解唐朝皇帝八迎佛骨及唐僖宗封闭地宫之后10

32、00多年这两段历史。篇三:西安专业考察报告杏坛学院2006级书法专业西安实践考察报告为了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我们于2008年11月组织学生对西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考察,现总结如下:考察时间:2008年11月17日-2008年11月23日考察地点:西安碑林、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广场、茂陵博物馆带队老师:杨乃新陈建考察年级:2006级书法专业考察目标:把书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考察相结合,通过考察参观文物、 书法真迹、书法遗迹,形成直观认识和感受,从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进一步激发专业学习积极性。一 庞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石碑、墓志以及石雕作品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被誉为“中 国最大的石质书库”,珍藏文物11000多件,由碑林、石刻艺术及其他文物三部分组成, 重点 藏品是中国古代书法、名碑及汉唐时期的雕塑精品等。来到名碑荟萃的展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