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识-藏族_第1页
民族常识-藏族_第2页
民族常识-藏族_第3页
民族常识-藏族_第4页
民族常识-藏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藏族藏族,现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1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民族概况:2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文字文化:公元6 4 1 年,藏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

2、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3宗教: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西藏各地。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4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距拉萨公里。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3、,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整座建筑群由佛殿、喇章宫殿、僧院札仓和米村及其附属建筑单元组成。5甘丹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丹寺的最高主持人称为甘丹赤巴,意为甘丹寺法台。因为甘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所以甘丹赤巴也是整个格鲁派的主持,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 6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1962年哲蚌寺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哲蚌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哲蚌寺创建人绛央曲结诞生于西藏山南桑耶地区,从小勤奋好学,以后拜宗喀巴为师,专

4、攻佛教经典,终成精通佛教显密宗经典的著名人物。 8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兴建,成于宣德九年(1434)。后绛钦却杰应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9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坐落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突起的红山上。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 10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位于第四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是布达拉宫

5、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喇嘛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 11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西有寂圆满大殿(措达努司西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满绘壁画。 12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相传七世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后经累世重修扩建,至清顺治2 年,达赖五世令第巴索南饶丹主持扩建工程,历时8 年,建成白宫部分。康熙29 年,第巴桑吉嘉错又建红宫部分,累计扩建工程历时5 0 余年,始具今日规模。宫体建筑

6、可分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主楼1 3 层,高1 1 7 . 1 9 米,东西长3 60 米,全部为石木结构 。13八角街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有一条八角街,古老而富有神秘感。藏族群众誉为“圣路”。在佛教中,“圣路”即为“上天之路”。 八角街并非以街状定名,而是藏语“八古”的音译,即寺庙周围的意思。 14八角街长1 . 5 公里,宽约9 公尺,呈圆形,没头没尾,两旁是老式藏房,街心隔距有几尊佛教的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散发着一种松树油脂的香味。异乡来客,如不留神,常常找不到来路,辨不清东南西北。15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服饰:1

7、6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 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 17婚丧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 。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18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待客:19禁忌: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