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_第1页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_第2页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_第3页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_第4页
论杜甫诗歌的叙事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摘要在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杜甫的诗篇堪称是最可珍贵的局部之一。本文独辟蹊径从杜甫诗歌的叙事构造特征出发,着眼大方向,关注小视角,以小见大,从顺序合理、主次清楚、虚实结合、构造起伏四大方面阐述杜甫诗歌的叙事构造特征。叙事诗,一般来说,都有比拟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杜诗中有不少名篇佳作,笔者通过对其中局部作品的分析,来研究一下杜甫诗歌中是怎样安排构造素材包括人物、事件等等,怎样为表现主题、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而出色地组织构造,这对我们理解和研究杜甫这些思想和艺术都很完美的和谐的诗篇,或许还是有些意义的。关键词:杜甫 叙事 构造 特征引言 过去研究杜诗的人,有的是从杜甫的生平入手,总结

2、他一生的创作经历;有的是从集大成的角度出发,综合研究杜甫多方面的成就;也有的从诗体的开展着眼,专门探讨杜甫律诗的创作特色;还有的研究杜诗的诗歌语言、修辞练句、现实主义写作态度和创作方法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不想对以上诸方面问题重复已有的意见,仅想就杜甫的叙事诗来谈一谈它在叙事构造上的特征。一 、顺序合理,章法整严。对于文学的构造问题,古人曾有过不少著名论述。早在六世纪,*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就明确指出: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弈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傥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媸之能制乎!假设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

3、,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在这里,*勰运用比喻手法将文章创作比作高手下棋,讲究一定的法则和规矩,注意把它们运用于写诗或作文,这样才能掌握创作规律,按照文章的逻辑和思想的开展来安排层次,组织构造,按部就班,因时顺机,使文章上下贯穿,文情相合。这就是*勰认为的文章进展构造的原则。笔者认为,杜甫的叙事诗的构造,完全实现了这一原则,也确实到达了这种顺序合理,章法整严之境界。这在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一 顺序合理,繁而不乱。杜甫诗歌中叙事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他的叙事诗又多采用乐府民歌和古体诗的形式,较少格律和篇幅的限制,往往是

4、洋洋洒洒,一发而不可收。尽管如此,杜甫的这些叙事诗在写人、叙事、抒情、议论等方面,都能做到运筹落落,舒展自如,无论内容怎样纷繁,感情怎样复杂,篇幅如何宏阔,他总能做到有条不紊,让那些人物、情节、感情、词句、段落等等,分门别类地整理队伍,忠心耿耿地为诗的主题思想效劳。以兵车行一诗为例: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是全诗的第一层,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情况实录:爷娘妻子奔跑着相送,车马人群腾起的黄尘把*桥都遮蔽住了,场景纷乱,阵容之大,不但表达征伐的行人多,走相送,边跑边叮咛相送,还表达征伐之急。诗歌中主要通过声音的描写,衬托纷乱的场

5、景,渲染悲慨的气氛悲壮的场面,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奠定整首诗的基调,为下文铺叙,是为记事。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廷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是全诗的第二层,主要写行人答语。通过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深刻表达了行人及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不幸,揭露了拓边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

6、巨大伤害,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君不见*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最后诗人再次以声音作结,加深了对战争灾难的直观认识。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理解为了表现对统治集团连年发动不义战争,到处拉夫抓丁,使百姓背井离乡、田园荒芜,而官府仍逼税索租的黑暗现实,表示极大的愤慨,进展无情的鞭笞这一主题,诗人精心地安排了构造:先写出车声隆隆、战马嘶鸣、出征的壮丁、送别的人群等战乱场景,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接着写役夫常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最后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样的叙事构造能够将宏大纷繁的叙事场面化复杂纷繁为层次清

7、晰,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照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提醒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

8、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二章法整严,天衣无缝。构造是否缜密,是否符合逻辑、符合感情的开展,对于作品主题的表达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要做到构造严谨,无懈可击,就不仅要起、承、转、合具备,把情节因素和非情节因素贯穿成一个整体,还应当尽量使作品一气呵成而不脱节,构造严谨而毫无憾处。这样的作品让人读起来,才会一口气地读下去,拿起来就不想再放下,总想要把它读完。杜甫叙事诗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征。杜甫的叙事诗的构造往往是一气呵成的。以丽人行为例,

9、这首诗是因挖苦杨国忠飞扬跋扈、荒淫无耻的丑行而写,是一篇力透纸背之作。这首诗在构造上竭力铺陈,堪称一气呵成的佳例。诗中虽然也能分出起承转合几个过程,如三月三日天气新到珠压腰禨稳称身,写长安水边贵妇们的美姿,这是起;从就中云幕椒房亲到宾从杂遝实要津,写国虢夫人们的奢侈,这是承;从后来鞍马何逡巡到青鸟飞去衔红巾,写杨国忠的到来和他的显赫地位,这是转;最后两句点明杨国忠的身份,对他进展更深一层的挖苦,这是合。不过,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严密了,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单独拆开来理解其意。因为它们是诗人一笔写下来的,写一般贵妇的艳丽是为了衬出国虢夫人的奢侈,写国虢夫人的奢侈是为了衬托出杨国忠的跋扈,而这些

10、最后又都归结到对杨国忠的挖苦这一点上来。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之间的语势是多么连贯,针线是多么严密,它们极似曲艺中的贯口活儿,又像京剧打击乐中的急急风,句句紧随,如瀑布而下,效果是整体力量造成的,像一条锁链环环相扣。这样的诗篇,谁能读到半截就能得其要旨而罢读呢?而这样的作品,在杜甫的叙事诗中是不乏其例的,三吏、三别就也是这样的作品。二、主次清楚,除枝立干 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是以一滴水来见太阳,透过一点来反映生活的全部。要做到这一点,诗人就必须掌握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构造方式,就必须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到达用园林盆景概括雄伟的自然,用寸简尺幅写出壮丽山河的艺术效果。这就类似戏剧理论中常说的立

11、主干,也就是大胆略去次要情节,集中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局部,造成形象之间的跃动,在这方面,杜甫叙事诗同样做得很好。 公元757年春天,杜甫羁留长安,没有自由。一天,他在曲江湾徘徊,看到江头的宫殿全都紧锁着,四处满眼冷落凄凉,而春风中的柳丝依然发出了新绿。触景生情,他回想起当年天子驾车游猎南苑的情景,今昔比照,禁不住掉下了眼泪,于是才写出了哀江头一诗。这首诗是杜甫叙事诗中特别出色的一首,外表上似乎有点同情唐明皇与杨贵妃,实际上却是对他们荒淫误国进展了挖苦和谴责。配合这一主题,本诗采取了跳跃式构造,即好似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时空的组合十分灵活: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

12、柳新蒲为谁绿?这前四句,写的是诗人看到的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这中间八句,写诗人回忆安史之乱前看到曲江时所见到过繁华、热闹的情景;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这最后八句,诗人又回到现实中来,发出了无限感慨。正是这三个层次形成了本诗跃动式构造。作品中的形象,忽而现实,忽而往事,忽而倒叙,忽而顺接,像是电影中的叠印镜头,迅速而生动地将今昔相隔的不同形象连到了一

13、起。这里,诗人虽然没有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来写,跨度很大,但我们读过后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古都长安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作多少具体的描绘,用字很简练。但省去了千百言,却蕴藏着更多的话,这就是杜甫在诗歌中对立主干的最好诠释,将一些旁枝末节该删的删,该省的省,该略的略,该跳的跳。形象之间假设断假设续,但给读者却留出了丰富的想象余地。篇幅虽短,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生活画面却十分宽阔。使人吟罢诗歌便被带入对盛唐衰败的历史教训的深沉回忆之中。此外,由于采用了跃动式构造,诗中还形成了一条由哀而乐、又由乐而哀的感情线索。经过这由哀而乐、由乐而哀的变化,一起一伏,一逸一宕,诗人的感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14、。无怪乎苏辙非常喜欢这首诗,说它是:假设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遗法。他还特意把这首诗与白居易那些惟恐别人看不明白、写得枝蔓俱生的诗作了比拟,说: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三、构造虚实结合,意义深远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叙事诗,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开辟了一条以时事入诗的创作新路。他的诗,往往取材于国家政治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对它们毫不讳饰的径直描述来反映现实。因此,实实在在地描述历史事实,在杜甫叙事诗中占有很大篇幅。然而,杜甫又不是一般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并不满足于对现实生活只作如实的反映,而是喜欢在对现实作过一番

15、如实描述之后,用少量诗句,宕开或拓深上述诗中所描述的事实,使作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语而完毕,并给人一种烟波无际的感觉。这表达在构造上,即是虚实结合,意味深远。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全诗二十四句,前五句诗人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客观描写了一个大风破屋的场景。中间五句是前一节的开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写作者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叹息自己、周围人以及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写出了个人悲苦之状,诗人由个人的艰辛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最后六句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

16、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从杜甫叙事诗的构造仔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要表达诗人自己伟大的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展现自己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作者从实与虚的两大方面将诗歌整体割裂开来但又浑然互补,前十八句实写悲景,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时诗人及眷属的悲剧场景;后六句虚发壮情,诗人把自己的悲剧推演到整个国济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来,使全诗的意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安得广厦各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着这样的曲终高奏,我们会为诗人忘我、天真的梦想所冲动,为诗人伟大的同情心而赞叹。诗人那面对破屋的大声疾呼,仿佛至

17、今仍在天际中萦回。四、构造顿挫有度,曲折起伏 杜甫就曾评价自己的诗歌有沉郁顿挫的特色。进雕赋表这四个字,也是后世杜诗评论者们的众口一辞。笔者认为,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总特征相适应,他的叙事诗的构造,同样具有顿挫逸宕,波澜起伏的特征。这一点,我们从与其他诗人的作品比拟中可以鲜明地看到。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曾和高适、岑参等人一起登上过长安南郊的慈恩寺塔。在这座塔上,杜甫作了一首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高适、岑参也各有一作。我们比拟一下就可看出,杜甫的一首不仅在意境上要比高岑之作深远、开阔,独显出沉郁的特色,而且从诗的叙事构造的顿挫曲折上看,杜甫的一首较高岑之作高出一筹。高岑之作都是时人的写法,前写塔势高

18、耸,后发几句感想,中间没有什么顿挫曲折,因此意境较浅,未给人以回味的余地,而杜甫却不同常人,他写的也是这座塔,可他不是一味地死写。如:开头两句: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这两句与高岑之诗的起式一样,但接着就不同了: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这里笔势一顿,抒发起感情来波澜出现了。这是一个由叙事到抒情的快变。但按一般人的写法,或许又要缘情而发,平贯到底。而杜甫却不,他在这里只是触一下感情的神经,接着又转而写塔的高耸去了,因为倾泄感情的时机还未到来。当写过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四句后,塔高极远写出来了,可再顺势写下去就会落入俗套。所以诗人笔势一转: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

19、气,焉能辩皇州?这里又推起了一个感情的波澜。与上一样,诗的后半部依然是一顿再顿,一转再转,感情的波澜一浪高过一浪,而最后君看随阳雁,各有稻梁谋两句,收结得又是那样冷悄、压抑。试想,短短的一百二十字的诗,竞有多少曲折,多少波澜。正是这一层一层的顿挫,诗意才一层一层加深,诗味才一句比一句浓郁,吟颂起来真可谓一唱三叹,兴味盎然。这种构造特征在杜甫叙事诗中有多方面表现:首先,在划分层次方面,表现得忽断忽续。北征是个鲜明的例子。这首诗,时而写诗人离开风翔的心情,时而写路上的所见景象,时而写与家人团聚,时而又写借用回纥士兵的看法;时而是叙事,进而是叙言,时而是议论,时而是抒情,时而疚,时而忧,时而哀,时而兴,时而恐惧,时而震惊,时而悲喜交集,时而毁誉交并,整首诗的各种线索就是这样此起彼浮、假设断假设续地穿插勾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假设断假设续的构造,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