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与物流_第1页
交通运输与物流_第2页
交通运输与物流_第3页
交通运输与物流_第4页
交通运输与物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运输与物流国家计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研究中心主任 汪鸣(佳盈物流高级顾问)一、交通运输与物流的关系1、交通运输与物流服务的不同特点物流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交通运输结下了不解之缘。物流与交通运输的基本内涵都是物质 空间位移。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以物资配送为核心的早期物流活动,还是当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为 基础、以供应链服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都把交通运输作为实现物流服务的基本手段。但是 交通运输与物流在服务方式和内涵上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明晰物流与交通运输的服务特点,对 二者的现实运作和长远发展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所谓物流,以当今较为公认的观点看,即是以满足顾客需求

2、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 运输技术为主要手段,在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最终顾客所构成的供应链全过程上,为上述 各方提供稳定高效的原材料供应与中间产品和产成品的流通服务的新型的经济活动。它不仅是供 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的后勤保障和销售桥梁,而且已成为生产与流通两大经济活动领域的融合 点与黏合剂。现代意义上的交通运输是指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独自或组合在一起, 再加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手段,以及与装卸、搬运、储存等相关辅助服务相结合,以满足物品 移动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与物流不同的是,运输只是适应货主对物品移动的需要,运输承担者与 货主之间亦只是简单的承托关系。信息时代的到

3、来,使得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与过去在交通领域 中一直占压倒地位的运输技术共同构成当今社会交通运输的两大支撑,信息技术与运输技术相互 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交通运输发展的大趋势,也便利经营交通运输的企 业进入物流服务领域成为可能。2、交通运输与物流的内在联系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其内涵更多地集中于运输上,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 各类物质(包括旅客)的空间位移,这种位移表现出空间上的大跨度性与时间上的非连续性。由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交通运输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的发展落后于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 在此期间满足顾客需求成为各种运输方式各自的任务而不是共同的任务。各种运输方

4、式之间,运 输与流通过程中的其它环节(如存储、包装、简单加工等)之间,运输与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 衔接与协调,处于无序和随机的状态,其结果必然是使现代化大生产的有机联系被割裂开来,无 法满足各产业间相互融合与渗透所产生的对流通过程进行时间上的压缩和空间上的扩展,并维持 稳定、可靠和高效的供应链运转的要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上述各方间建立协调合作的新型关系创造了物质上的基础条件。而物流 以其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在运输产业与信息产业相互融合的基础 上,满足了为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日益庞大和日益个性化顾客群体提供全过程专业 服务的需求。现代物流以运输技术和信息

5、技术为基础,以系统理论指导经营管理,在满足流通需求的同时,追 求将服务全过程中系统总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与增值服务成本)降至最低水平,而流通过程本身 则依赖于以信息系统为支持的运输系统来完成。可以说没有运输就谈不上物流,而仅依靠运输也 不可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日趋复杂的流通服务需求。在这个意义上,交通运输必须 成为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3、物流服务应考虑的交通运输因素各种运输方式特点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尽管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绝大多数担负着城市 间中长距离干线运输任务。因此,铁路运输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不大受天气影响;中长途货运费 用较低;运输能力较大;运输的计划性较强;

6、网络覆盖面较大;不灵活、不机动;运输时间较 长。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近几十年来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增长和城间高速公路 网的形成,公路运输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不断拓展,与铁路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公路运输的优势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实现门一一门运输;较灵活、机动;集散速度较快,适合城内配送; 但是公路运输与铁路和水运比较,运输能力较小,由于成本相对较高,不宜长途运输。水路运输。水路运输主要有远洋、近洋、沿海、内河和湖泊运输等几种形式。水运由于受航 道等自然条件限制,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但目前国际贸易对水运的依赖性是较强的。水运的主要 特点如下:长途运输费用很低;适于大批量运送;速度慢、

7、运输时间不易保证;航班少,可获得 性差。航空运输。二战以来,飞机制造技术发展迅速,航空运输成本下降幅度较大,加之独特的速 度优势和不受地理条件阻隔的限制,在一些对速度要求较高的货运领域市场前景较好。航空运输 主要有以下特点:速度快;货损货差很少;费用高,重量受限制。物流服务对运输的要求根据物流及交通运输的特点,为实现良好的物流服务,交通运输作为物流服务的有机组成部 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频率,运输能力,运输安全,运输时间可靠 性,运输可获得性,网络及运输方式的衔接便利性,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二、交通运输产业发展与物流1、我国综合运输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目标将是

8、: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运输过程中,按其 运输特征,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竞争有序、运输高效、能最大限度 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单个及组合优势的综合运输体系。从物流系统建设的角度,综合运输发展 的任务就是为全社会物流活动提供优良的运输资源保障。根据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目标,我国综合运输系统为适应经济社会及 物流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近几年,经过连续大规模的交通建设,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但要适应经济发展需 要,并做到适度超前,未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预测,到201

9、0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总体规模如下:我国铁路通车里程将达9.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000公里以上,并将实现客、货车分线运 行,列车平均牵引总重达3000吨以上;公路通车里程约150万公里,高等级国道主干线网络与公路货运主枢纽的建设基本完成,民用 汽车保有量可望达到5000万辆左右;沿海主要港口中级以上泊位达180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水泊位达1000个以上,港口综合 吞吐能力达到20亿吨,内河通航300吨级以上航道近3万公里;民航机场总数达到300个左右,发达的国际、国内航空网络将基本形成,并有可能形成若干布 局合理、分工明确的以货运为主的机场;管道总里程可望达到3万公里,西部能源运输管

10、网将是发展重点。各种运输方式将依托自身运营特征和市场开拓能力,得到相应发展铁路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是巩固和提高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大范围开行铁路重载列车, 提高铁路运送速度,充分发挥铁路在大宗物资,特别是煤炭、粮食、矿建材料等方面的运输优势, 发展集装箱运输及与运输方式之间的联运,拓展市场服务范围。公路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是提高货运车辆的载重能力,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发展专用运输车辆,如集 装箱、散装、冷藏、危险品等运输车辆,提高运输效率、运输质量、运输安全性;发展零担运输 和快件运输,适应小批量、时效性较强货物运输需要。水运水运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输方式,必须尽快提高其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地

11、位,发挥其在大宗货物 运输中的作用。发展适应货物运输要求的专用船舶,如集装箱、冷藏等船舶。航空航空运输的发展趋势是发挥民航运输速度优势,发展民航货运,弥补高、精、尖等时效性较强或 有特殊服务需求的货物的空运能力不足的缺陷。管道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是发展成品油、煤炭等适宜采用管道进行运输货物的管道运输比重;提高管 道运输技术水平,发展跨区域的长距离管道运输。2、各种运输方式适应物流发展的对策各种运输方式要适应物流的发展,首先必须确立综合运输的思想。综合运输体系的核心思想是: 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自身技术经济特征,共同形成既分工又协作的有机整体。综合运输的思想比 较适合现代物流的运作和发展特点,而且从

12、我国综合运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看,也正在朝着适应 我国物流发展和运作的方向努力。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存在不足,更缺乏运作现代物流 的经验,因此,我国发展交通运输的相关政策及措施,多为从单纯提高运输效率的角度考虑,发 展综合运输尚存许多不协调之处,难以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为抓住物流业给综合运输发展带来 的机遇,各种运输方式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综合运输综合运输是将各种运输方式作为物流活动的资源进行运作和管理,因此,必须解决国家交通运输 统一管理体制问题,彻底打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界限,在宏观上真正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统一、 协调发展和经营管理的分工与协作

13、。物流作为一体化的组织活动,若不能从提供公共资源的角度 为物流提供良好的服务,最终从全社会角度看,只能是相互分割的小规模物流服务,物流的整体 效益很难提高。制定交通运输综合规划,减少可替代设施的重复建设,加强对物流影响较大的交通薄弱环节的 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同样投资规模条件下获得最佳运输设施布局及最大运输能 力。积极发展各种运输方式能有机衔接的多式联运装备,改变过去各运输方式各自发展、自成体系 的做法,共同开发。发达国家的多式联运装备与技术如驮背运输( Piggback)、卡车渡运(Fishback)、火车渡船(Trainship)、货运飞机(Airtruck)、双层集装箱列车

14、、陆桥运输 (Landbridge)等已相当成熟,我国应积极借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货运代理,发挥其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协调运作、以最低的运输成本提供服 务的优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与分工的“门一一门”服务。各种运输方式均应开放现有 市场,为多式联运经营人和超级货代的成长创造条件。从便于不同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和物流组织角度,在物流量较大的中心城市,将铁路、公路、港 口、机场货运枢纽设施规划进行统筹考试,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使物流中心成为物流活动, 特别是城市配送活动的重要依托。水运水运业提供物流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港口作为物流活动基地参与物流活动,另一是航运 业作为承运者参与物流活动

15、。为适应物流的发展,水运应采取的对策应是重视沿海港口特别是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外贸进出口能力;加强近、远洋集装箱船队的建设,提高规模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改善内河船舶的技术等级;改善内河航道通航能力及港口设施;积极开展水运与其它运输方式的联运;港口及航运企业按照物流活动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的整合和调整。公路公路运输具有门一一门运输的特点,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逐渐成网,其在时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 势将日益突出。由于公路运输往往是物流服务的最终完成者,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公路运输要 介入物流服务,应在以下方面采取对策:改善经营组织与管理。根据物流的特点,开展网络化、规模化经营,发展跨省、干线

16、公路运输,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为物流的发展创造组织与经营条件。积极采用先进的组织与管理技术和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EDI、GPS等技术,提 高经营组织与管理水平,提高运输生产率;与电子商务企业紧密结合,开展BTOC的商品配送、快递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和运输企业应积极尝试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发展适应物流需求与环保要求的大吨位、箱式及配送车型,如集装箱、箱式半挂车,冷藏、 危险品等专用运输车辆,市内小型封闭货车等。全面提高现有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使运输车辆排放达到国家标准。铁路铁路运输业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建立多元化经营机制,为提高铁路竞争能力创造基础条件;.改革管理体制,使铁路在运输市场

17、竞争中保持体制上的活力;实现经营的市场化,按市场需求特点组织和安排运输。组建物流运作企业,依托全国路网开展以枢纽站为基地和分拨中心的物流服务;吸纳其它运输企业参与铁路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向外延伸的物流配送和接力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服务质量加大设施及装备的研制力量和投入,使铁路基础设施适应现代物流组织下的日益多样化的货 运需求,以确保货物运输安全,减少因硬件造成的货损货差。积极探讨新的服务方式和拓展服务领域,为物流的发展提供灵活、机动、价廉、安全、能力 大的运输服务,严格服务质量标准,把提高服务质量变成自身发展的追求而非外界强加的负担。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向重载、高速、牵引电气化、集

18、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特别是为物流服务的专业化设备,如单元列车、 皎接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多式联运技术装备与特种装备为配合公路费改税后公路运输成本结 构出现的有利于公路联运的变化,积极开发公铁联运技术装备,如驮背运输(Piggback)和公铁 联运车等。加快铁路的技术改造,为铁路新技术的应用创造条件,力争少花钱多办事。航空我国的航空货运发展刚刚开始,规模较小,但民航在高附加值、高时效性的小批量货运上较其它 运输方式具有独到优势,日、美等国均有开展航空物流服务的成功范例。民航应采取的对策是: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走集约化、集团化的路子;合理配备干线大型飞机和支

19、线中小型飞机的比例,提高运输能力与效率;积极拓展航空货运市场,为物流企业依民航开展物流创造设施条件;增加机场建设及配套物流设施的投入,抓紧四大货运枢纽机场建设;改革航管体制,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民航运输效率与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三、交通运输企业开展物流组织与物流服务应注意的问题1、交通运输企业必须依托于综合运输网络为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运 输资源综合运输发展的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为各类企业开展物流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发达国家许多提供 全国范围及跨国服务的企业,大多利用良好的交通设施及运输组织条件,通过设立专门的企业物 流运作部门和机构,为本企业及其它类似企业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既提高 企业自身的服务和竞争能力,又创造了更大利润。我国大型的以向全国及跨国提供产品和服务为 发展目标的企业,应积极借鉴这些经验。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应将上述企业视为一种市场营销对象,不断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社 会提供优良的物流服务资源。各种运输方式中有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应积极依托自身条 件,向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发展,成为能面向国内及国际提供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网络化低成本运 输、多点储存及配送、产前及售后全方位物流服务的综合型现代物流企业,并通过采用先进的物 流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程实时跟踪。以专业化、专门化物流组织为企业提供广泛的物流 服务,从而有效解决我国目前生产企业物流

21、组织落后的局面。2、各种运输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途径港口企业港口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其关键是在发挥物流基地的功能和作用上做文章。随着世界范围内第三 代港口的兴起,港口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与全程化已成为现代大型综合性港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 条件。现代大型综合性港口均具有货物装卸、存储、运输、通关、保税和信息服务等功能,完全 涵盖了现代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只要在管理和组织上进行适应物流活动的调整,达到对物流活 动进行集中控制、即时信息传递和运输效率的要求,就会演变成物流活动最为集中的物流中心。 港口处在陆运与水运两大运输系统的结合点上,可以充分发挥对各种物流活动进行组织、协调、 衔接及仓储、保税、通关、简

22、单加工等物流服务,使港口成为发展物流业的连接器和推进器。航运企业航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根据自身实力、网络情况区别对待。对于中小型航运企业,其经营区域较小,航线亦少,且多为近洋、沿海、沿江支线,组织网络化 要求较高的物流服务,难度较大。对这类企业,应在下功夫稳定既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与大型 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合、联营,成为有实力的物流企业的网络环节,依托网络化效益发展物流 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转变小生产和各自为政的落后观念。对于大型航运及外贸运输企业,如COSCO、SINOTRANS等,其有强大的近、远洋航运网和内陆基 地及运输组织条件,这类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应遵循以下原则:根据物流组织

23、的需要,合理调整航线及航班,同时,通过在航线上的优势互补,吸纳中小企业 结盟;强化现有经营诸环节的物流意识,使既有系统适应物流运作和管理的需要;组建专门的物流服务企业,主要依托本企业的网络资源条件,模拟或完全把“第三方”进行操 作;解决好物流运作与本企业既有业务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有效扩大企业业务规模,提高附加 值,而不是相互干扰,影响企业发展。公路运输企业公路运输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应组建跨区域经营的企业,从地域上扩展运输的服务范围,依托现 有公路站场构建物流网络,加强与其它公路运输企业及其它运输方式企业的协作与联合。近期重 点发展城市内与城市周边地区间的短途货物配送以及为其它运输方式进行物

24、流服务提供配套作 业,条件成熟时亦可借助其它运输方式进行长距离物流服务;同时从适应物流服务的需要出发, 改变落后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与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以人为本的适应市场竞争 条件下的新型服务观念,借助新技术、新装备开展物流服务。联运企业对于在计划经济影响较大的背景下成立起来的联运企业,其当初的意图是解决因部门分割而造成 的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衔接困难的问题,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运输市场的放开和铁路等运 输紧张局面的缓解,联运企业的经营也逐渐走入困境。由于联运企业具有多年的从事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一票到底”、“门一一门多式联运的服务及操 作经验,加之联运企业多摇篮有仓储设施及运输车

25、辆,联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具有独到优势。联 运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应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大型联运企业,组建具第三方物流运作能力的联运企业 集团,以该企业集团为中心,通过资产重组和联合经营,开展区域性网络化物流服务。参加集团 的联运企业,均可采取强化主业,并积极发展物流业务的经营策略,同时可依托所在城市开展配 送服务。同时,加强区域性联运企业集团之间的业务联系,逐步构筑以联运集团为龙头,以全国 联运企业为依托,吸收各种运输方式参加的全国甚至跨国物流服务网络体系。3、交通运输企业开展物流组织与物流服务应注意的问题在当前物流热的行业环境下,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交通运输与物流融为一体并不意味着物流业将 取代运输业,物流服务也并不是运输业未来的唯一发展方向。随着现代交通自身的不断发展,交 通产业中运输与信息的融合进程也在逐步加快。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发展所产生的流通需求的广泛 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愈发强烈,并非所有流通活动都必须或能够以物流的组织形式和服务形 式加以满足。由于物流企业所掌握的物流资源毕竟有限,且其物流能力具有较强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