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册初中三年级历史超详细知识点归纳归纳总结_第1页
2022年人教册初中三年级历史超详细知识点归纳归纳总结_第2页
2022年人教册初中三年级历史超详细知识点归纳归纳总结_第3页
2022年人教册初中三年级历史超详细知识点归纳归纳总结_第4页
2022年人教册初中三年级历史超详细知识点归纳归纳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上册历史学问点汇总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 1 课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显现过程: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完全形成中的人 1、现代人类三四百万年前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 正在形成中的人”);2、“ 完全形成的人” :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3、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其中现代人的特点显现在晚期智人时期)形成的缘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二、氏族社会(血缘关系)1、原始社会经受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1)特点:母系群婚制, “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安排都以集体为基础;,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位

2、置;财产公有,生产和(2)特点:父系婚姻关系相对固定,“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社会占主导位置,父系后期显现了私有制;相生产活动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都是按肯定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群体;同财产公有,生产和安排都以集体为基础点成员之间位置公平不妇女采集为主男子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同社会位置妇女占主导位置男子占主导位置点血缘关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知母又知父 ,子女按父系确定血统2、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缘由: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进展1 第 1 页,共 33 页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显现,阶级和国家产生;第 2 课 大河流域 - 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 - 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3、)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它们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国发源地文明初现统一时间文明成果名称古埃及非洲尼罗河公元前 3500 年公元前 3000 年金字塔(法老的坟墓)古巴西亚两河流域 新月沃地 公元前 3500 年公元前 18 世纪汉谟拉比法典比伦古印度南亚印度河和恒河公元前 2500 年种姓制度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心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位置: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 4、印度的种姓制度: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1)种姓制

4、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 、 刹帝利(国王、武士);被统治阶级:吠舍(平民) 、 首陀罗(被 战胜者);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势平整,气候暖和潮湿,适合农业进展和人类居住;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发源于海洋)一、古希腊 2022 年(也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公元前 20 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 希腊文明最早显现在公元前2 第 2 页,共 33 页文明;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1、雅典城邦的富强:2、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缘由和启示:(1)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经济富强,文化强

5、盛,奴隶主民主政治进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 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2)雅典富强的缘由:利克里当政时进行一系列改革:1 扩大公民权益,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与公民大会参政议政; 2 勉励学术讨论,进展文艺,重视训练;(3)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推动经济进展、社会进步的动力;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专政;二、古罗马罗马共和国的兴亡(1)建立时间:公元前 509 年(2)布匿战争: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罗马取得成功(3)强大: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4)危机:斯巴达克起义;独裁统治的建立,凯撒夺取政权

6、;2、罗马帝国的建立(1)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夺取政权(2)强大: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强大帝国;(3)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终止,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古罗马兴亡的线索:公元前 8 世纪:罗马城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公元前 2 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公元 395 年:帝国分裂;4、总结: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分:发源地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大河流域海洋3 第 3 页,共 33 页政治中心集权制国家民主制、共和制国家其次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 4 课 亚洲封建国家 一、日本大化改新1、文明初现:公元前1 世纪;统一:公元5 世纪大和统一日本;2、

7、改革时间: 7 世纪中期,孝德天皇;学习对象:中国的隋唐制度 3、改革内容:( 1)政治上:建立中心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止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夫耕种,收取赋税;4、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5、启示:要善于学习先进国家,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产生(穆罕默德)1、背景:内部冲突和外部势力的入侵,人民希望统一;2、领导人:穆罕默德3、经过: 1、7 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2、公元 622 年(伊斯兰教历元年),出走麦地那,建立

8、政教合一的国家;3、630 年,战胜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4、公元 632 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4、重要动力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第 5 课中古欧洲社会(特点:等级森严)一、查理 马特改革 1、时间:8 世纪前期 2、内容:转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需为封主服 兵役4 第 4 页,共 33 页3、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4、表现“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表达了西欧社会等级森严的特点;二、罗马教廷的位置: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在政治上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是西欧最大土地全部者,思

9、想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精神支柱;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1、时间: 10 世纪时;2、作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形成了市民阶级和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预备了条件;从产生之日起就反对封建主和争取自治; (法国琅城斗争)方式:赎买或武力四、拜占廷帝国1、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1453 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2、启示:开放创新让文明富强,封闭保守让文明衰亡;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进展(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两种)第 6 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战胜一、古代世界的战争与战胜:1、希波战争 1 时间:前 5 世纪早期前 5 世纪中期2 交战双方:希腊波斯;3 闻名战争:马拉松战争 2、亚历山大东征 1

10、 东征时间:公元前 4 世纪后期3 东征路线:马其顿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印度4 结果: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罗马帝国的扩张 1 建立: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2 结果: 2 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人类文明传播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两种;5 第 5 页,共 33 页暴力冲突: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平交往:如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 波罗东行、遣唐使;对战争的评判:(1)积极影响:有利于战胜地区与被战胜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沟通;民带来灾难;二、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2)消极影响:给被战胜地区人亚历山大帝国;

11、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第 7 课 东西方文明沟通的使者 一.东西文化的和平沟通(东西方之间的沟通)1、通道:丝绸之路,连接欧亚 2、使者:主要是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沟通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 展)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创造,12 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二、马可 波罗来华113 世纪来华;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 促进了新航路开创)2 回国口述马可 波罗行纪一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憧憬,三、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沟通的奉献:(1)把中国的古代创造传给世界,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将印度人的计数法加以改造,传遍世界,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翻译

12、和储存很多希腊著作,在医学和代数上有重要奉献;第 8、9 课 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1、文字 象形文字:埃及人,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6 第 6 页,共 33 页楔形文字:苏美尔人,与象形文字同时(两河流域)腓尼基字母:腓尼基人,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宗教 佛教:前 6 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 ,古印度,众生公平,忍耐听从,浴佛节 基督教: 1 世纪,耶稣,巴勒斯坦地区,信仰上帝、忍耐苦难、死后升入天堂,圣经,圣诞节伊斯兰教: 7 世纪,穆罕默德,麦加,信仰唯独的神“ 真主” 安拉,古兰经,开斋节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

13、“ 忍耐服从” ;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掌握人 们思想的工具 3、科学家 阿基米德,古希腊,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4、文学荷马史诗,荷马,讨论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拉伯人,讨论阿拉伯社会的重要资料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 圣地” ;2、闻名建筑 1、伊斯兰教建筑经典:麦加清真寺 2、基督教建筑经典: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 10 课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创一、文艺复兴“ 人被发觉” 的时代 1、时间: 14-16 世纪;2、进程: 14 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15 世

14、纪后期扩展到欧洲 16 世纪达到高 潮7 第 7 页,共 33 页3、根本缘由:意大利最早显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5、方式: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终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艺术大师:达 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终的晚餐;文学巨匠 ;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 ,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富强,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

15、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二、新航路的开创(世界的被发觉)15 世纪开头 1、缘由:(1)根本缘由:欧洲商品经济的进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显现;(2)客观缘由: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2、目的:查找财宝和开拓殖民地 3、过程:(1)迪亚士:好望角; (2)达伽马:绕非洲,到印度; (3)哥伦布:到美洲,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4)麦哲伦:环球 影响:(1)积极影响: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亲密,世界开头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富强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创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和落后

16、;第 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 1640 年 1688 年8 第 8 页,共 33 页2、根本缘由: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4、经过 : 领导人物:【克伦威尔】(1)开头的标志: 1640 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2)建立共和国(高潮) :1649 年,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3)复辟:1660 年,封建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复辟;(4)终止的标志: 1688 年,发动宫廷政变(又叫光荣革命) ,推翻了专制统治;5、结果: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益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6、意义:(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

17、的统治位置,为进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 了世界历史进程;7、启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取代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和猛烈的斗争;二、权益法案的颁布 1、时间、制定机构: 1689 年;英国议会; 2、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益;3、意义: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政体)第 12 美国的产生 美国独立战争(时间: 1775 年 1783 年)1、根本缘由: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2、代表人物:华盛顿 3、导火线: 1773 年,波士顿倾茶大事;4、经过:(1)开头: 1775 年 4 月,莱克星顿枪声;(2)建国: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领导机构)

18、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产生;(3)转折: 1777 年,萨拉托加大捷;5、性质:即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9 第 9 页,共 33 页6、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终止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进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7、评判华盛顿:(1)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取得了民族独立(2)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是1787 年宪法的主持者( 3)是美国第一任总统,被誉为“ 国父”二、独立宣言1、时间、颁布机关: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2、主要思想:自由、公平3、意义:宣告美国产生 三、美

19、国 1787 年宪法:(巩固独立)1、政体:联邦制 2、(1)总统享有行政权;三权分立(2)国会把握立法权;(3)最高法院把握司法权;3、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第 13 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法国大革命(时间:1789 年 1815 年)1、根本缘由: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3、经过:2、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1)开头标志: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制宪: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3)进展: 1792 年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尔掌权(4)高潮:雅各宾派罗伯斯庇(5)高潮终止: 1794 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

20、头台,雅各宾派专政终止;10第 10 页,共 33 页4、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摧残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 进展有很大影响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1、对内政策:(1)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2)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 2、对外政策:(1)打败欧洲的反法同盟; (2)入侵欧洲其他国家,扩大法国的疆域(拿破仑所进行的战争初期是正义的战争,后期是非正义的入侵战争)3、对对外政策的评判: (1)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2)损害被入侵国家人民利益; (3)激起当地人民的 抵抗 4、1814 年拿破仑下台,封建王朝复辟 评判拿破仑 1、 拿破仑建立了法

21、兰西第一帝国,又称拿破仑帝国 2、 对内,颁布了法典等措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3、 对外,打击了“ 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入侵国家人民的利益;法律文献:1、人权宣言:(1)时间、颁布机关: 1789 年 8 月;制宪会议(2)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益公平,私有财产神圣不行侵害;(核心内容是自由公平)(3)评判:表达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保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2、法典:(1)时间、制定者: 1804 年;拿破仑(2)作用: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根本缘由:都是资本主义的进展受到严峻的阻碍;英法受

22、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美国受到英国殖民11第 11 页,共 33 页统治的阻碍;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和革命主力:都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主力都是人民群众;英国除资产阶级仍有新贵族 法律文献: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结果相同:都取得了成功,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影响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对其他国家革命都有很大影响,政权形式: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联邦制;法国确立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法律文献的影响:提倡自由民主法治和公平精神;都促进了资本主义进展,第 14 课 工业革命 特点:“ 蒸汽时代”1、时间: 18 世纪 60 岁月 1840 年前后 2、工业革命的含义

23、: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3、工业革命的(前提)缘由:(1)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在英国确立;(2)经济上:市场扩大,需求增加;4、重要成就:(1)开头的标志: 18 世纪 60 岁月,哈格里夫斯创造了“ 珍妮纺纱机” ;(开头于棉纺织业)(2)最重要的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 (标志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极大促进了大工厂的进展 (3)美国富尔顿创造汽船;英国史蒂芬孙创造火车机车 . 5、工业革命完成: 1840 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6、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制造了庞大的生产力(2)政治: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24、领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 后的局面;7、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直接影响:12第 12 页,共 33 页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要国家富强必需大力进展科 学技术;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缘由 .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领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第 15 课 血腥的资本积存 一、罪责的“ 三角贸易”缘由:(1)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2、航程 路线 (

25、2)黑奴贸易有利可图;3、概况:最先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4、奴隶贸易的影响:(1)对欧洲: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2)对非洲:繁重的灾难;(3)对美洲:为美洲供应了劳动力 二、英国对印度的掠夺1、开头于 17 世纪;入侵机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 2、影响:;殖民头目是克莱武;(1)对英国:掠夺了很多财宝,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展,使英国快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2)对印度:使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民长期陷于贫困;第 16 课殖民地人民的抵抗斗争一、印度民族大起义1、时间: 1857 1859 年13第 13 页,共 33 页2、缘由: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

26、统治3、领导者:封建王公(以章西女王为代表,她是民族英雄)4、意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抵抗入侵的决心和士气,繁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时间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2、缘由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3、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 (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最广,葡萄牙殖民地只有巴西;第 17 课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一、英国宪章运动1、时间: 1836 1848 2、政治纲领:人民宪章3、目的(要求):争取普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治理4、影响:(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缺

27、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失败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产生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共产党宣言(1)发表时间: 1848 年(共产主义者同盟)(2)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巴黎公社背景14第 14 页,共 33 页1、1870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2、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预备镇压人民2、“5 月流血周” ,巴黎公社失败;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宏大尝试,公社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永久勉励着后人;宣扬巴黎公社精神的国际歌作词:鲍狄埃 作曲:狄盖特第

28、18 课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时间: 1861 年 4 月 1865 年2、根本缘由:黑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3、导火线: 1861 年 3 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4、战争经过(1)战争开头: 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2)战争转折: 1862 年 9 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扭转了战局,战争形势开头有利于北方;()战争终止: 1865 年,北方成功(北方军队攻占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5、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其次次资产阶级革命 6、南北战争的意义:废止了奴隶制度,保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进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的快速进展制造了条件;(但

29、种族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7、启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前提;8、评判林肯:废止了奴隶制度,保护了国家统一,进一步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展(1)“ 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指南北方哪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美国两种经济形式:半奴隶: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半自由 资本主义经济:北方的资本主义工业,两种经济同属于第 19 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5第 15 页,共 33 页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年改革)1、根本缘由:封建农奴制严峻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 署法令废止农奴制2、时间: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3、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保护地主阶级利益

30、4、内容 :农奴通过赎买土地的方式获得自由5、影响:(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不完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幕府统治显现危机;西方列强入侵,使日本面临严峻民族危机2、时间1868年明治天皇3、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心集权;(2)经济方面:答应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勉励进展近代工业(表达改革的性质)(努力进展训练;(最具有远见的措施)4、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5、影响评判:( 1)进步性:日本走上了进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

31、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 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局限性:改革不完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很快就走上了对 外入侵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6、启示 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国情;重视进展训练,大力培育人才;要向先进国家学习,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归纳总结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 1861 年改革有何异同;一)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相同: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局限性:(二)不同点:方式相同: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 改革不完全,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峻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面临着外国入侵的民族危机;1

32、6第 16 页,共 33 页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国内发生了倒幕运动,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 战;内容不同: 俄国改革以废止农奴制为主;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第 20 课 其次次工业革命特点“ 电气时代”、时间 19 世纪 70 岁月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重要成就(1)美国:创造大王爱迪生创造耐用碳丝灯泡;(2)德国:卡尔 .本茨设计出内燃机,并以内燃机为动力创造了汽车;(3)美国:莱特兄弟创造飞机;汽车、飞机影响:的使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转变了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资本

33、主义经济的进展;、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导致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政治经济进展不平稳进而引发了一战;对中国的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学技术是庞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启示其次次工业革命与第一工业革命相比较 科技开头和生产结合,开头于多个国家多个行业,俄国日本等国家同时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第 21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两大军事入侵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1、形成时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2、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3、三国同盟由德国(核心)、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协约由英国(核心

34、)、法国、俄国组成;4、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绽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年 7 月 1918 年 11 月 17第 17 页,共 33 页1、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2、根本缘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进展不平稳3、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意)协约国(英、法、俄);发动国:德国;4、导火线: 1914 年, 萨拉热窝大事;5、过程:( 1)开头: 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2)转折: 1916 年 凡尔登战争(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 3)扩大: 1917 年,美国、中国等参与协约国(4)终止: 1918 年,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35、;6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7、影响:( 1)给各国人民带来繁重苦难;8、一战给我们的启示:(1)反对战争,保护和平;(2)加强国际合作( 3 发挥联合国的作用;9、评判普林西普的行为:目的爱国主义,行为恐惧主义第 22 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气 一、启蒙运动 1、时间: 18 世纪 2、中心地点:法国 3、代表人物的主见: (1)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主见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自由公平批判天主教 会(2)卢梭:“ 社会契约论”(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原就;天赋人权学说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5、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供应了基础,6、启示: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

36、步 启蒙运动对以下大事有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二、科学的革命1、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牛顿(所处时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18第 18 页,共 33 页(1)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2)数学:微积分( 3)力学: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所处时代在其次次工业革命前)(1)著作:物种起源打击神权统治的根基 3、现代物理学的开启者爱因斯坦(所处时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头阶段)(1)理论:相对论 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思潮: (1)文艺复兴运动( 14 世纪 意大利 人文主义)(2)启蒙运动( 18 世纪

37、 法国 自由 公平 理性 民主 科学)(3)马克思主义( 19 世纪)第 23 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一、德国的贝多芬(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忱歌颂者)代表作:英雄交响曲(反应重大社会题材)二、俄国的列夫 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 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歌颂了俄国人勇敢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斗争精神)、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三、荷兰的梵高 代表作:向日葵九年级下册学问点汇总 第 1 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1.时间: 1917 年 3 月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

38、代表苏维埃;19第 19 页,共 33 页二、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成功: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繁重苦难;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行反人民的政策 2. 经过:(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2)爆发: 1917 年 11 月(俄历十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3)结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3. 巩固措施,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安排给农夫耕种;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1918 年 3 月,迁都莫斯科 摸索

39、: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实行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三、苏俄三年国内战争 1、时间: 1918 1920 年 2、措施: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3、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十月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 埃俄国的产生 苏俄;繁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进展,勉励了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第 2 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

40、及启示:1、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20第 20 页,共 33 页背景:国内战争终止后,苏俄首要任务是复原被战争严峻破坏的经济;领导人:列宁;实施时间: 1921 年 内容(特点):答应多种经济并存,大力进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复原和进展,同时为苏联工业化预备了条件;(6)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需从本国基本国情动身 2、政治上:苏联成立:(1922-1991 )时间: 1922 年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 斯;二、(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28 1937 年,苏

41、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方案,特点重点进展重工业;作用: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气也大为加强;2、政治上: 1936 年新宪法颁布;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判: (1)积极作用:在肯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2)因此,从 长远看,它严峻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进展,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弊端: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农夫生产积极性差;效益低下,资源浪 费;启示:国民经济比列要和谐进展,遵循经济进展的客观规律,进展经济要保证农夫的利益;第 3 课、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42、 一、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21第 21 页,共 33 页1、巴黎和会的召开:(1)实质:帝国主义国家分赃会议;(2)时间: 1919 年 1 月 6;(3)操纵三国:法国、英国、美国;受益三国:英国、法国、日本(4)主要内容: 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补充: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位置,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引发了“ 五四” 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说明弱国无外交;)依据和约规定, 1920 年 1 月成立了国际联盟,被英法操纵;(5)影响: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

43、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二、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华盛顿会议:(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冲突尖锐,日美之间冲突尤为猛烈;(2)时间: 1919-1922 年(3)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4)目的:和谐帝国主义国家(特殊是美(5)主要内容:.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九国公约:内容宣称敬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 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 的原就;影响 :便利了美国在华入侵势力的扩大,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6)评判:华盛顿会议签订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

44、亚和太平洋地区的 统治秩序;三、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 战后的国际新格局;四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行能排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固有的冲突,因此不行能长期保护;22第 22 页,共 33 页第 4 课、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时间: 1929 1933 ;(2)国家:美国开头,金融行业;(3)特点:范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4)危机的影响:广大人民深受其害;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冲突尖锐,政局动荡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时间: 1933 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2、目的:摆

45、脱经济危机(直接目的) ,巩固资本主义统治(根本目的) ;3、特点:不转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主要措施:大力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解决就业问题;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反危机的主要措施):1933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剂和掌握,防止显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经济过剩;5、影响(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复原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 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进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加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第 5 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46、:1、背景:遭受 1929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特殊严峻,德国社会冲突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2、标志: 1933 年,希特勒上台 3、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势成 4、措施(暴行):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反犹狂潮,大肆迫害犹太人;二、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最早)1、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危机 2、标志: 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上台)23第 23 页,共 33 页三、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遭受 1929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特殊严峻,日本社会冲突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2.标志: 1936 年,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3、影响

47、;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势成 四、法西斯势力的勾结1. 表现: 1937 年,法西斯国家组成轴心国集团;界大战的爆发;2. 危害:世界和平面临严峻威逼,最终导致其次次世第 6 课、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时间: 1938 年 9 月 3、影响: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2、内容:签署慕尼黑协定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需在 二、绥靖政策10 天内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1、绥靖政策目的: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入侵,保护自身利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入侵矛头引向 苏联;2、绥靖政策的影响:影响:严峻减弱了反法西斯力气,助长了法西斯入侵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三、二战的全面爆

48、发和扩大:1.缘由:根本缘由: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进展不平稳;直接缘由:1929 1933 年的经济危机 主观缘由:英法等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爆发:(1)开头标志: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初期战况:法国投 降;英国缺失惨重;3.扩大标志:(1)1941 年 6 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影响:二战规模扩大主要战争:莫斯科保卫战争,德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大失败24第 24 页,共 33 页(2)日本偷袭珍宝港( 1941.12.7 );影响:二战规模进一步大规模;第 7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标

49、志: 1942 年 1 月 1 日,联合国家宣言的颁布,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影响 作用:团结反法西斯力气,为完全打败法西斯入侵者奠定基础;二、雅尔塔会议 缘由(目的):为了和谐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经过: 1945 年 2 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打算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据,完全毁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打算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与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三、斯大林格勒战争 1、概况: 1942.71943 2、作用(影响):斯大林格勒战争成为其次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欧 洲战场的转折点;四、诺曼底登陆1

50、、概况: 1944 年 6 月 6 日 2、作用(影响):开创欧洲其次战场,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中,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五、德国投降;其次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终止; (标志: 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六、日本投降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其次次世界大战终止;七、其次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其次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其次次世界大战也完全地转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25第 25 页,共 33 页界历史的进展进程;八补充: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取得成功的根本缘由、启发:性质:反法西斯战争 成功的根本缘由: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世界人民在反法西斯斗

51、争中相互支持;启示: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公平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起来国与国应当和平相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进展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进展一、战后的富强 1、时间: 20 世五六十岁月;2、缘由:占据了宽阔的国际市场;大力进展科技训练政府制定了恰当的政策;3、表现(特点):美国经济连续进展,西部和南部进展特殊快速,出现富强景象;二、危机和经济调整 1、时间: 20 世纪 70 岁月 2、缘由:经济进展弊端显露;1973 1975 年经济危机严峻打击;通货膨胀,债务繁重;3. 表现: 70 岁月经济位置下降; 80 岁月调整,经济进展受限;4. 结果:经济形势好转,但

52、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经济进展受制约三、新经济的显现:1、时间: 20 世纪 90 岁月 2.缘由:改革社会经济;进展训练、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进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3.成效(特点):经济连续稳固进展,进入新经济时代;4.新经济的主要特点:信息化和全球化;四、启示:坚持改革开放,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 大力进展科技, 重视训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26第 26 页,共 33 页第 9 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进展 一、欧洲的联合 1、战后西欧经济的复原的缘由 美国的大量救济发挥高素养劳动力优势采纳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进展政策 2、战后欧洲进展趋势(对抗走向联合)欧共体成立:

53、缘由:为了促进各国经济的进展,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位置 时间: 20 世纪 60 岁月,法国和联邦德国 对成员国经济的进展和国际位置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欧盟成立:时间; 1993 年 统一货币:欧元 作用 / 意义: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进展和国际位置提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经 济体 二、日本的崛起 1、二战日本经济进展的缘由: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的大力扶持和 救济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进展科技和训练 2、经济位置: 70 岁月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其次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经济位置上升的同时在谋取政治大国位置,引起周边国家担心 三、西欧和日

54、本经济进展的共同缘由与借鉴 1、共同缘由:(1)美国的扶持( 2)进展科技训练( 3)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2、借鉴:(1)要抓住机遇,留意加强国际间的联系(2)要大力进展科技训练(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进展战略等27第 27 页,共 33 页第 10 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 年 1964 年)1、目的:主要是针对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进展经济 2、影响:肯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转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 年 1991 年)1、经济改革:背景:苏联的经济进展面临停滞的

55、局面结果: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2、政治改革:背景: 80 岁月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影响: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有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 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四、苏联的解体( 1922 1991 )1、八一九大事:时间:1991 年 8 月 19 日 目的:保护苏联原来的联盟体制 结果:失败了 影响: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2、苏联解体: 1991 年 12 月 3、解体缘由:根本缘由: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订正;直接缘由: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的 改革 外部缘由:西方国家长期实行和平演化 5、影响: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终止

56、、标志着冷战的终止 6、启示:结合国情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加强党的领导;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反对霸权主义;防止西方国家和平演化第 11 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化 一、匈牙利改革(成效最大)1、经济政治形势逐步稳固,一时成为“ 令人仰慕的东欧之窗”2、实质:东欧各国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进展道理 二、东欧剧变28第 28 页,共 33 页1、时间: 1989 年2、缘由:(1)东欧各国照搬斯大林模式(2)受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 的改革影响(3)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实行“ 和平演化” 的结果(4)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掌握 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

57、变化 4、表现: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合并第 12 课 亚非拉的奋起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别与1950 年和 1956 年成立尼赫鲁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最早从北非开头)1、埃及独立和收回苏伊士水道主权 独立: 1952 年,纳赛尔领导埃及独立;埃及收回苏伊士水道主权:1956 年 2、非洲独立浪潮 非洲独立年: 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990 年 3 月纳米比亚独立1、古巴革命: 1959 年,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收回巴拿马水道主权: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