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现状及思考_第1页
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现状及思考_第2页
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现状及思考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现状及思考 史丽晨刘豆赵锋Summary:地铁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地铁站内所需的基础设施仍需不断地完善。文章主要通过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调研国内外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地铁空间内公共休憩设施存在的问题,引入弹性设计理论,并提出适合公共休憩设施的弹性设计原则。最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所提出的弹性设计原则,提出适合地铁内部休憩设施设计的参考性意见,也为具有一定封闭性空间内设施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Key:地铁站;公共休憩设施;弹性设计:TB472 :A文章编碼:1672-7053(2020)05-D093-03地铁公共设施是城市地铁

2、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相比城市一般休憩设施,地铁休憩设施的设计和思考更需认真考量。它既体现了地铁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又是城市地铁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1国内外地铁站内休憩设施现状1.1国外地铁公共休憩设施现状各国各地的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的设计风格迥异,理念各不相同,关注程度也有较大的差异。英国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其内部环境尺寸宽敞,休憩座椅设置较多,每隔3米5米,乘客就可以休憩,座椅颜色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但座椅整体感观不佳;俄罗斯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地铁环境相统一,休憩设施的设计风格别致新颖,与整体环境相统一;巴黎地铁每站风格各异,有些艺术氛围浓

3、厚,有些朴素大方,站内有很多涂鸦,和城市氛围相融合,地铁站台大多是分开的,休憩设施座椅很少,并且内部休憩设施有些过于简单、朴素,设计感欠佳,设施间间隔也较小,但其列车数量很多,等待时间很短;日本东京地铁站内整体感觉很干净、整洁,它的公共休憩设施设计不多,但很人性化,地铁空间尺寸足够大时,休憩空间设施舒适,地铁空间尺寸不足时,设计处可供乘客倚靠、休憩的设施;芬兰的赫尔辛基地铁休憩设施不多,整体很简洁;奥斯陆的地铁人多,休憩设施的位置也有限;米兰地铁内部有涂鸦,虽然不是很整洁,但整体很有艺术感(如图1、图2)。1.2国内地铁站公共休憩设施现状国内地铁中,以西安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三号线的主要站点小

4、寨、钟楼、大雁塔、青龙寺为例,其站点内的休憩设施状况分析如下:小寨站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与小寨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该区域是西安的第二商业购物中心,也是地铁二号线和三号线的换乘点。其主要人流量为青年男性和女性,小寨站分别有5个出入口。D、E出入口连接赛格购物中心,因此出入口人流量相比较大。小寨地铁站内休憩座椅位于站台位置,设置数量极少,同时,休憩设施在其他空间均无设置点。钟楼是西安古城的中心位置,钟楼站与地下环岛相连接,高峰期时出入口人流量极大。钟楼站各个出口设施丰富,钟楼位于中心,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出四条主街,南面回民街、世纪金花等,北面陕西省政务厅、文化厅等,西面钟鼓楼等,东面东大街

5、等。站内无休憩设施。当人流量较大时,导向标识数量和面积较大,整体看起来凌乱,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钟楼地铁站内站厅位置宽敞,但却未设置休憩设施。其他位置也并无休憩设施。大雁塔站是西安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的换乘车站,高峰期时各个出口人流量较多,而B出口相比更多。大雁塔站内(如图3),钢琴样式换乘楼梯、黄色灯光、传统纹饰壁画等都与西安文化相结合。但休憩设施的缺失和不足却显示出一丝丝凉意。青龙寺地铁站是西安地铁三号线的一个普通站点,平时人流量不大,站台位置也可以看到3个4个休憩座椅。由此可知,在地铁总体设计时,休憩设施也在考虑的因素之内,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国内其他城市休憩设施的设计与布置也各有不

6、同。自1969年北京第一条地铁开通以来,我国地铁公共休憩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北京地铁一号线与五号线相比,一号线在空间环境、设施布置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相比一号线,北京地铁五号线的内部空间环境设施相对较好。上海地铁整体空间放、通透,设施设计大胆、前卫与当地特色结合,内部设施色彩明快、设计简单也与上海快节奏的生活相得益彰。杭州地铁设计了江南水乡的风格,站台位置也有杭州的介绍。节庆时,地铁整体车厢对装饰成相应的风格,如:七夕时,地铁整个车厢都会装饰成七夕的风格。它的休憩设施造型简单,融入了当地本土文化。纵观国内外地铁休憩设施,可以发现:休憩设施在国内外地铁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内一

7、些城市地铁文化的缺失,国外地铁空间及休憩设施更具特色,它们结合当地文化,使地铁文化底蕴深厚,留给用户深刻的印象。再者,国内外地铁中,大多数城市地铁休憩设施造型简单,功能单一,数量极少,设置点仅仅只有站台位置,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2地铁站内休憩设施调研为了了解用户对地铁休憩设施的需求、定位、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设计地铁休憩设施问卷调查表,调查用户对地铁休息设施的需要性和依赖性以及用户对地铁休息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包括他们以前是否忽略,现在是否认为很有必要。同时,调查他们对地铁休憩设施的期待是什么样的,便于指导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37份调查结果,去除2份无效问卷,共35份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分

8、析可知,65%的用户在乘坐地铁时关注地铁休憩设施。100%的用户认为在地铁内设置休憩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体现休憩设施的重要性,以及用户对它的肯定和依赖。但从调查结果看,虽然用户对地铁休憩设施的肯定很高,但83%的用户却只是偶尔使用休憩设施,如图4所示,其中65.52%的用户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休憩设施座位少,且设置点也少。如图5所示,62%以上的用户认为休憩设施应多功能、安全可靠。45.71%的用户认为休憩设施应受众性高,创新设计弹性休憩设施,使休憩设施根据需求灵活多变。如图6所示,30%50%的用户认为休憩设施设置点可在站台、站厅以及出入口过道同时设置。目前地铁设施存在些许问题,如图7所示,

9、31.43%用户认为休憩设施功能单一、造型简单;74.29%的用户认为休憩设施数量少、设置点少等。从各种调研结果可知,首先,休憩设施在地铁站内部并没有受到足够地重视。其次,休憩设施的设计和规划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这一领域也存在空白。结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缺失和不足原因如下:1)特殊性因素:对于地铁空间,地铁休憩设施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设计休憩设施时,设计师需考虑地铁空间静态和动态的事物。同时,地铁内部空间紧张,人流量大,高峰期时人流疏散困难,过多的地铁休憩设施的设置会妨碍人流疏散,造成堵塞。再者,休憩设施设置点过少,也为了防止乘客长时间的在地铁站内逗留,占用休憩设

10、施的现象出现。2)安全性因素:从休憩设施本身来讲,休憩设施的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用户在使用时,安全可靠也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同时,休憩设施的使用也不能对人流流动线造成伤害;从地铁空间来讲,地铁内部不设置过多的休憩设施是為了发生紧急事故时,确保疏散通道无障碍物,方便乘客避难。3)局限性因素:从休憩设施出发,休憩设施存在很多局限,休憩设施固定且不易移动,高峰期对人流动线造成不便。再者,休憩设施造型上,多为长方形,会造成用户在上面躺着休息的现象出现。3地铁站休憩设施设计的思考与建议3.1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设计的思考“弹性”一词属于物理范畴,它是指当影响物体产生变形的外部力量发生变化时,物体自身的物理

11、属性也随之变化的程度。为了满足人类和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弹性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等领域。虽弹性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的相关性文献研究并不太多,但弹性设计理念却十分关注产品使用者与外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产品如何满足由这些变化导致的新需求的问题。它致力于解决或改善产品与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工业产品休憩设施设计中融入弹性设计理论,不仅为休憩设施设计注入灵活的血液,提供新的思路,而且这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与体验。基于地铁休憩设施存在问题,提出弹性设计在空间休憩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如下:3.1.1弹性空间原则弹性空间原则以整个弹性空间为价值中心、承认多元化、存在性和互补性。弹性空间

12、的设计归根结底是弹性设施的设计。在弹性空间休憩设施设计中,将内部或外部的人流移动作为首要出发点,要求空间内部或外部休憩设施有安全合理的场地规划、弹性数量设置、节点设计和方向指向性,并确保设施使用安全性以及空间内部和外部设施的放置不能对空间人流具有阻碍作用。3.1.2弹性结构原则弹性结构原则在空间弹性休憩设施设计中通过改变弹性设施的机械结构或移动组合来改变设施的状态,在设施机械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不影响其自身功能。可采用组合元素设计方案,用户根据需求,随意组合不同状态的产品,满足用户和空间环境不同的需求。3.1.3弹性功能原则在设计时,休憩设施需遵循“以人为中心”原则,考虑不同的用户人群,尤其是孕妇

13、、小孩、老人等特殊群体,设计多功能弹性休憩设施。因此弹性功能原则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从用户角度出发是指产品可满足用户不同时间和状态的需求,它可根据用户需求变化产生一定的形态或功能变化。从空间角度出发是指空间中弹性设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一物多用。3.1.4弹性人因原则弹性人因原则是指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产品,一方面,是用户生理需求,设施设计必须满足人机工程原则,符合人体工学。探索不同用户最舒适的座椅高度范围,使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座椅高度及座椅靠背角度;另一方面,是用户心理需求,唐纳德诺曼从心理学角度,将人对产品的感知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本能层次是用户对产品外观形态,颜

14、色、状态的感知;行为层次是用户怎样使用产品,更注重功能的实现;反思层次是指产品带给用户的情感。因此,弹性人因原则是产品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3.2地铁站内公共休憩设施设计的建议地铁休憩设施的设计与完善,可以使用户体验感受更佳。对于地铁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说,地铁设施的设计不仅面对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且其造型符号既需要向用户传达一定的情感,又能满足其基本的功能需求。由于地铁空间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休憩设施的灵活可变性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地铁站内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弹性设计理论的引入对地铁空间休憩设施设计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并结合前文提出的休憩设施弹性设计原则,对地铁休憩设施设计提出以

15、下建议:3.2.1构建弹性空间以适应需求多变性在地铁站空间中,构建弹性空间可根据人流动线和空间疏密程度,在站厅或出入口过道设置休憩设施。而不是仅仅只设置在站台位置。也可通过改变休憩设施设置点来改变地铁空间。同时,在方向标识的基础上,也可加入休憩设施指引标识。休憩设施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其结构等的变化,使其可隐藏、可折叠等,可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需求。因此,设施的弹性变化,空间也会随之改变。3.2.2解构弹性结构要素以提高空间利用率解构弹性结构,以单一的结构元素作为设计符号,在不阻碍人流疏散的情况下,通过相同元素间的整合和拼接来达到结构的弹性变化,从而改变设施造型,满足用户需求。同时,空间设施的一体化开发趋势极为重要,可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因此,休憩设施的设计尤为重要。3.2.3融入弹性功能以丰富功能多样性融入休憩设施弹性功能,不仅使休憩设施功能种类弹性化,即可实现用户倚靠、乘坐以及与导向标识结合等功能,而且使休憩设施功能数量弹性化,即根据人流疏密改变设施弹性结构,使其收纳、折叠等来控制弹性设施功能数量。3.2.4注重弹性人因,解读用户特征产品以人为主体,因此解读用户心理和生理特征是产品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