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二)_第1页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二)_第2页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二)_第3页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二)_第4页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二)主讲:冯流二、环境质量基本模型1、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特征1.1 推流迁移定义:污染物在气流或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转移作用特点:只能改变污染物所处的位置,而不能改变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迁移通量:ux、uy、uz为环境介质在x、y、z方向上的流速分量;C为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2022/8/182 1.2 分散作用包括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三种形式假设:污染物质点的动力学特性与介质质点一致1.2.1 分子扩散分子随机运动引起的污染物质点分散现象分子扩散过程遵循Fick第一定律,即分子扩散质量通量与扩散物质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即Em为分子扩散系数2022/8/1831.

2、2.2 湍流扩散湍流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流速、压力、浓度等)的瞬时值相对于其一段时间的平均值随机脉动,进而导致质点由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运动的分散现象2022/8/184湍流扩散效果可以采用湍流通量定量表示,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污染物扩散的平均输送量当流体质点的湍流瞬时脉动速度为稳定的随机变量时,湍流扩散遵循Fick第一定律,即污染物在各方向上的湍流通量为:湍流扩散各向异性Ex、Ey、Ez为x、y、z方向的湍流扩散系数;为时间平均的污染物浓度2022/8/1851.2.3 弥散作用弥散作用是由于横断面上实际的流速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剪切而导致的分散现象定义:空间各点湍流流速(或其它状态)的时平均值

3、与流速时平均值的空间平均值的系统差别所产生的分散现象2022/8/186弥散作用导致的质量通量也可仿照Fick第一定律来描述,即 Dx、Dy、Dz为x、y、z方向的弥散系数; 为湍流时间平均浓度的空间平均值实际计算中,分子扩散均存在,但作用量级小;湍流扩散和弥散是否存在取决于所采用的计算条件,作用量级均高于分子扩散项。2022/8/1871.3 衰减和转化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守恒物质和非守恒物质守恒物质进入环境后,随着介质的运动而不断变换所处的空间位置,并由于分散作用不断向周围扩散而降低其初始浓度,但总量不会改变,如重金属、一些高分子有机物非守恒物质除了随环境介质流动并不断扩散而降低浓度外,还

4、因自身的衰减而导致总量的下降,如有机物2022/8/188非守恒物质的衰减方式自身运动规律所致,如放射性物质的蜕变;外界因素作用如生物、化学反应所致,如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分解1.4 环境介质中污染物运动特征图示2022/8/1892、基本模型的推导推导方法及依据:状态空间法及质量平衡原理推导假设进入环境的污染物质能够与环境介质互相溶合污染物质点与环境介质质点具有相同的流体力学特性基本模型使用局限实际中污染物除了随流体质点运动外,还会产生凝聚、沉淀等现象,在应用基本模型时应对这些因素予以修正2022/8/18102.1 零维模型假设:环境单元看作为一个完全混合型反应器,在任何一个空间方向上都

5、不存在环境质量的差异具体模型: V为反应器的容积;Q为流入流出反应器的物质流量;C0为输入介质中的污染物浓度;C为输出介质中的污染物浓度;r为污染物的反应速度;S污染物的源和汇应用实例:湖泊水质模拟和区域大气质量模拟2022/8/18112.2 一维模型建立在一个微小的体积元质量平衡基础之上,在该体积元中只有一个方向(如x轴向)存在浓度梯度模型图解2022/8/1812模型基本形式: 式中,C为污染物的浓度;Dx为纵向弥散系数;ux为断面平均流速;K为污染物的衰减速率常数应用实例:河流水质模拟、预测2022/8/18132.3 二维模型模型的基本形式: Dx、Dy分别为为x、y坐标方向的弥散系

6、数;ux、uy分别为x、y坐标方向的流速分量; K为污染物的衰减速率常数应用实例:大型河流、河口、海湾、浅湖水质模拟和预测,线源大气质量模拟及预测2022/8/18142.4 三维模型模型的基本形式: Ex、Ey和Ez分别为为x、y、z坐标方向的扩散系数;ux、uy、uz分别为x、y、z坐标方向的流速分量; K为污染物的衰减速率常数应用实例:大气质量的模拟和预测,深海污水排放时的水质预测2022/8/18153、非稳定源排放的解析解假设:环境介质的流动是稳态的,即大气和水体的流动状态在研究时段内不随时间变化3.1 一维模型点源瞬时排放 瞬时排放完毕若忽略弥散作用,一维模型可写成两个微分方程:

7、前者表明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位置x(t),后者表明在某一位置处的污染物浓度2022/8/1816由于忽略弥散作用,污染物只是瞬时出现在某一位置,得到的解析解为: C0为初始浓度;C0=M/Q Q=Aux M为瞬时投放的污染物量;A为断面面积2022/8/1817若考虑弥散作用,则一维模型的解析解为:点源瞬时排放 有限时间内排放完毕若质量为M的污染物质在0tt时段内投放,则下游任意空间和时间的污染物浓度为:2022/8/18183.2 二维模型无边界约束情形(宽度无限)假定所研究的问题处在x、y平面上,即在z方向上无浓度梯度,则点源瞬时排放(中心排放)条件下的解析解为: M为排放源强,h为平均高

8、度(或深度)2022/8/1819有边界约束情形(宽度有限)实际环境中往往存在边界约束。如河流的两岸必然会对水体中污染物运动产生限制。边界可看作反射镜面,会对下游污染物浓度变化产生叠加效应,此时点源中心瞬时排放条件下的解析解为: b为点源到边界的距离2022/8/1820当点源的位置移向边界,即b=0,属于点源边界瞬时排放情形,解析解为:3.3 三维模型在均匀流场中,无边界约束、点源瞬时排放条件下的解析解为: 2022/8/18214、稳定源排放的解析解稳态:污染物在某一空间位置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环境中存在的稳态情形:当环境介质处于稳定流动状态,污染源连续稳定排放时,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状

9、况也是稳定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在时间尺度很大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的平均值可保持在一种稳定的状态,这时,可通过取时间平均值,将某些问题按稳态处理2022/8/18224.1 零维模型 式中,V/Q称为理论停留时间4.2 一维模型假定在x方向上存在污染物的浓度梯度,则稳态的一维模型为:2022/8/1823在给定的初始条件即x=0,C=C0下,稳态解析解为:对于一般条件下的河流,推流形成的污染物迁移作用要比弥散作用大得多,在稳态条件下,弥散作用可以忽略,此时稳态浓度为: 2022/8/1824C0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Q为河流的流量;C1为河流中污染物的本底浓度;q为排入河流的污水的流量;C2为污水

10、中的污染物浓度河流水质预测应用示例 向一条河流稳定排放污水,污水量q=0.15m3/s,BOD5浓度为30mg/L,河流流量Q=5.5m3/s,流速0.3m/s,BOD5本底浓度0.5mg/L,BOD5的衰减速率常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Dx=10m2/s,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BOD5浓度2022/8/18254.3 二维模型假定一个坐标方向上的浓度梯度可以忽略,如假定C/z=0,则有:均匀流场中的稳态解存在如下四种情形:宽度无限中央排放、宽度无限边界排放、宽度有限中央排放和宽度有限边界排放2022/8/18262022/8/1827宽度无限中央排放情形稳态解为: M为源强,即单位时

11、间内排放的污染物量如果忽略Dx和uy(如顺直河道),则上述稳态解可简化为:2022/8/1828宽度无限边界排放情形忽略Dx和uy,稳态解为:宽度有限中央排放情形在宽度有限,即存在有限边界的情况下,污染物的扩散会受到边界的反射。当排放源处于有限边界的中央时,反射会成为连锁式2022/8/1829若两边界之间的距离即环境宽度为B,且忽略Dx和uy,则稳态解为: 式中n为反射次数,计算时取n=45可以满足要求2022/8/1830宽度有限边界排放情形假定环境宽度为B,则与上一种情形类似处理,得到稳态解为:2022/8/1831河流水质预测应用示例 连续点源M=50g/s,河流水深1.5m,流速ux

12、=0.3m/s,横向弥散系数Dy=5m2/s,污染物的衰减速率常数K=0,求: (1)无边界情况下,(x, y)= (2000m, 10m)处的污染物浓度;(2) 边界排放,环境宽度无限大情况下,(x, y)=(2000m, 10m)处的污染物浓度;(3) 边界排放,环境宽度B=100m时,(x, y)=(2000m, 10m)处的污染物浓度。2022/8/18324.4 三维模型一个连续稳定排放的点源,当ux足够大时(如ux 1m/s),可以忽略纵向弥散作用,即Ex=0。此时,在均匀稳定的三维流场中的浓度分布,可用下述形式描述(稳态解): 式中Ey、Ez分别为y方向和z方向的湍流扩散系数20

13、22/8/18335、基本模型解析解的应用5.1 均匀流场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一维流场对于点源瞬时排放的一维模型,假设K=0,且令 则有 即在排放点下游x断面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正态分布2022/8/1834断面x处最大浓度及其出现时间分别为: x表示断面x处观察到的浓度-时间过程曲线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大,表明污染物的离散程度越好。按照统计学原理,在2x范围内,曲线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5%,因此可定义4x为扩散羽宽度,即含有污染物的水团(或云团)的长度2022/8/1835二维流场以宽度无限中央排放、且忽略Dy和ux的情形为例 令 则有 表明:在污染物排放点下游x断面上的污染物在横向呈正

14、态分布,最大浓度发生在x轴上,其值为类似地,定义扩散羽的宽度为4y2022/8/18365.2 污染物达到边界所需的距离在二维环境中,在污染物中心排放的条件下,如果边界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断面平均浓度的5%时,则称污染物到达边界。从污染物排放点到污染物到达边界的纵向距离为污染物到达边界所需的距离对于中心排放情况,可推导得到污染物到达边界所需的距离为:2022/8/1837对于边界排放情况,则污染物到达对面边界所需的距离为:5.3 污染物与河水完成横向混合所需的距离当某一断面上任意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比介于0.951.05之间时,称断面已达到横向混合,由排放点至完成横向断面混合的距离称之为完成横

15、向混合所需的距离2022/8/1838对于中心排放情况,完成横向混合所需的距离为:对于岸边排放情况,完成横向混合所需的距离为:5.4 估算弥散系数作图法2022/8/1839作业练习 1、在流场均匀的河段中,河宽500m,平均水深3m,流速ux=0.5m/s,横向弥散系数Dy=1m2/s。岸边连续排放污染物,源强1000kg/h。试求下游2km处的最大浓度、污染物的横向分布、扩散羽的宽度和完成横向混合所需要的时间。2022/8/1840 2、在水深1.5m,宽20m的均匀稳定流动的渠道里,瞬时投放示踪剂罗丹明B,在下游150m处测得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表所示,用作图法求该河段的纵向弥散系数Dx。ti(s)20002200240026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500370040004400Ci(g/L)0.01090.1420.792.34.04.54.64.43.8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