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鞍山台安县教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从实验内容与学生认知关系的角度看“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实验属于()。 A演示实验B验证实验C探究实验D课外实验 答案:B解析:从实验内容与学生认知关系的角度看,中学生物实验可做如下分类:验证性实验,如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等;探究性实验,又可分为提供明确方法步骤的实验,如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让学生设计的实验,如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B.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C.遗传病通常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但患者体内不一定有致病基因D.
2、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答案:D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可以增加配子的多样性。D项错误。A项,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四种类型,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碱基序列的改变。A项正确。B项,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植物体细胞中,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动物体细胞中,一
3、般不会传递给子代。B项正确。C项,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例如,猫叫综合征(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患者体细胞中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患者体细胞内没有致病基因。C项正确。 3人体产生的多种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相结合,其中TBAb(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亲和力较强,但不影响靶细胞的分泌功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BA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甲状腺细胞可以是TBAb的靶细胞C.TBAb和促甲状腺激素竞争性地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D.若体内TBAb的含量增多,则机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4、 答案:D解析:TBAb是抗体,本质是蛋白质,A项正确。TBAb(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亲和力较强,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甲状腺细胞,故甲状腺细胞可以是TBAb的靶细胞,B项正确。TBAb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亲和力较强,故和促甲状腺激素竞争性地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C项正确。TBAb不影响靶细胞的分泌功能,所以机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量不变,D项错误。 4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
5、见 答案:A解析: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可从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直接观察到叶绿体,叶绿体且呈绿色。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线粒体和细胞核,本身不具有颜色,需经过特殊染色处理后,才能够观察到。 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植物激素协调控制植物生长发育B.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C.植物激素进人把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 答案:C解析:知识点: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并能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是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B、D项正确;不同种类
6、的植物激素,大豆存在于同一植物体内,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不是受单一激素的控制,而是受多种激素的调节作用,A项正确。C项: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而非催化作用,C项错误。 6“概述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及结论”“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分别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教学的( )目标,分别属于( )水平。 A.知识;应用、理解B.知识;理解、应用C.能力;模仿、独立操作D.能力;独立操作、模仿 答案:B解析:初中生物课程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举、
7、说出、举例说出等。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是有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等。应用水平的行为动词主要有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等。故本题选B。 7在“观察细胞的结构”的教学中,某教师要求求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后展开深人讨论,这种阅读不属于( )。A.了解性阅读B.理解性阅读C.概括性阅读D.创造性阅读 答案:D解析:知识点:学习方式中不同阅读的性质。题干中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体现了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概括性阅读,A、B、C三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创造性阅读指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超出材料的新思想、新观点,以理解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为前
8、提,并与它们同时得到发展。题目中并没有表现出新的思想与观点,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8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 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硅防止色素被破坏B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其他变量适宜且相同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摇匀酵母菌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计数D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 答案:A解析: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加充分A错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果胶酶的用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各实验组应该保持除果胶
9、酶量以外的变量相同,B正确。由于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较大,种群个体绝对数量的统计费时、费力,也不现实,取样调查则简单有效,但是取样调查要做到随机性。摇匀酵母菌培养液后随机取样进行计数并依此推断出单位体积或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C正确。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是因为外表皮呈现紫色,不用染色即可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D正确。 9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B.变异是随机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生物的器官用进废退,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D.生物进化是生物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而定向变异的结果答案:B解析:
10、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个体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加倍以及远源杂交,再经自然选择也可成为新物种,其关键是存在生殖隔离。比如二倍体西瓜加倍后形成了四倍体西瓜,A项错误。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正确。C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D项错误。 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A自然选择B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答案: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故答案选C。 11下列措施能通过增加光合速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A.适当提高
11、二氧化碳的浓度B.利用照明设施延长光照时间C.合理密植,让植物充分利用太阳光D.白天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的消耗答案:A解析: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变慢,直到不再增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一定值之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
12、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而高度密植,会使叶片相互遮挡,降低光合作用效率;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强光合作用效率,A项符合题意。 12某初中生物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进行实验分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组间同质,组内同质B.组间异质,组内同质C.组间同质,组内异质D.组间异质,组内异质 答案:C解析: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的要求:坚持实行异质分组,落实个人责任。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有准确的教师定位。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
13、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故本题选C。 13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答案】B。【解析】单侧光会刺激茎尖,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多,促进生长快,因而向光弯曲生长。本题中,花盆匀速旋转而暗箱不转。则幼苗茎尖接受的是均匀光照。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直立生长B项正确。 14在“生物的变异”一节中,教师给出结论: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而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学生交流讨论之后,
14、提出疑问:“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这种疑问主要反映了学生具有的能力是( )。 A.交流和合作的能力B.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C.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D.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答案:D解析:在课程目标的解读上,阐述了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题干中,针对教师给出的结论,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是一种对已有结论的批判,反映了该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15()适用于说明、解释或论证生物学概念、原理、公式等。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讨论法 答案:B解析:依据教学内容特
15、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理论性强的内容可以采用启发性强的讲授法并穿插实验、演示、探究及推理归纳等逻辑方法;事实性知识可通过实验演示、实物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并配以图表,以归纳、比较、联系等形式强化记忆的方法;对操作性强的内容可以考虑实验法、演示法和探究法与讨论、谈话等方法结合的形式。故选B。 16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
16、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答案:D解析:根据图可知,同对照组相比: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的发芽时间缩短;外施脱落酸后,马铃薯的发芽时间延长。故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施加赤霉素;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储藏时间,可以外施脱落酸。A、B两项错误。据图可比较外施赤霉素组和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基本相同,C项错误。第5周后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所以第5周后马铃薯块茎内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下降,D项正确。 17关于生物学课程目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课程总目标包括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内容B课程的总目标是一种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述
17、方式,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要求C课程总目标代表了课程设计者对本课程的认识、理念、期望和要求,指明努力的方向和教师应注意到的不同方面D具体目标专指生物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答案:D解析:初中生物课程总目标是按照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及课程价值几方面表述的。只有将三个维度目标结合,才能构建起生物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出初中生物课程的价值追求。 18奥运吉祥物福娃外层材料为纯羊毛线,在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有霸王龙。有关纯羊毛线和霸王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纯羊毛线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纯羊毛线中的羊毛含有的元素主要有C、H、O、N等元素C.在绵羊和霸王龙体内细胞
18、中的元素的种类相差很大D.霸王龙细胞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C、H、0、N、P、Mg、Fe、Zn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答案】B。 【解析】羊毛线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故A项错误;生物体内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元素含量不同,故C项错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是C、H、O、N、P、S等,而Fe、Zn属于微量元素,故B正确,D项错误。 19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为ABCDEFGH“”表示着丝粒字母代表不同基因下列哪种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倒位,且倒位片断包含着丝粒()。 A.ABCDGHB.ABCFEDGHC.CDABEFGHD.ABCDGHEF
19、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解析】与正常染色体相比,A选项EF基因缺失了,且D基因的位置改变了;B选项是包含着丝粒的倒位,是染色体上的D基因与EF基因以着丝粒为轴旋转l80。形成的:C和D选项都是不包含着丝粒的倒位。故选B。 20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哪一个结构获得 () A.伸长区B.分生区C.成熟区D.根冠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的功能。 【答案】C。【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
20、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故选C。 2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B.脑干C.大脑白质D.小脑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大脑的结构及其功能。 【答案】A。【解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所以本题答案选A。 2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种
21、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B.C.D.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答案】D。【解析】种群是指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不是一个种群,因为有很多种牛,错误;池塘里的所有鱼也有很多种,错误;符合种群的概念;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故错误,而正确。故答案选D。 23已知某核酸的碱基构成是(A+G)(T+C)=15,则该核酸分子是()。 A.双链DNAB.单链DNAC.双链RNAD.单链RNA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核酸分子中碱基数的比例。 【答案】B。 【解
22、析】DNA双链上嘌呤数等于嘧啶数。题干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不相等,且含有T,应是单链的DNA。故选B。 24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和获得新知识属于哪种实验教学 () A.模仿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分段实验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学生实验的类型。 【答案】C。【解析】探究性实验是整个实验过程是在教师控制下进行的,特点是教师通过一定的仪器、用具和药品,提示或引导观察、实验的方法,控制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方向和进程。 25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3、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都能运动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 【答案】D。【解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最基本特征。A项,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非生物不能,故正确;B项,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非生物不能,故正确;C项,生物能进行呼吸,非生物不能,故正确;D项,生物能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一般不能动;非生物也能动,如机器人,故错误。故选D。 26家蚕幼蚕的体色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科技小组用黑蚕黄茧和黑蚕白茧两种蚕作为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统计结果如图
24、5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B.黑蚕黄茧是杂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C.该实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黑蚕黄茧和淡赤蚕黄茧D.黑色相对于淡赤色是显性性状,白茧相对于黄茧是显性性状 答案:C解析:知识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图中子代黄蚕:淡赤蚕=75:25=3:1,黄茧:白茧=1:0,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黑色相对于淡赤色为显性性状,黄茧性对于白茧为显性性状,且亲代黑蚕一定为杂合子,黄蚕为显性纯合子,即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二者交配产生的子代表现型为黑蚕黄茧和淡赤蚕黄茧,C项正确。A项: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DdBB和Ddbb。与题干
25、不符,排除。B项:杂交后代中的黑蚕黄茧与亲本表型一致,属于亲本类型而不是重组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黑色相对于淡赤色为显性性状,黄茧性对于白茧为显性性状。与题干不符,排除。 27图1缺失的部分应填写( )。 A.原核细胞B.真菌细胞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 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无核膜,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故A错误;真菌为分解者,无叶绿体,故B错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故本题选D。 28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图4是某种藻类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B.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C.24.8
26、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答案:D解析:知识点:种群增长曲线。三条曲线中,19.8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所以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A项正确;由图可知,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大值是不同的,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项正确;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曲线斜率是最大的,也就是说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是最大的,C项正确。D项: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29一位教师讲“生物与环境”一节时,结合教学讲解了我国
27、目前需要解决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有关的指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生物学的()教学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B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C综合化D直观性 答案:B解析: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资源、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疾病等社会问题,体现了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原则。故选B。A选项,例如:只有确切掌握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基本功能才能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进而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选项,形成知识层次框架和结构。D选项,借助于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宏观、微观;静态、动态;完整、局部;提升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问答
28、题30材料: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 实验目的:观察叶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并比较产生气泡的数量。 实验过程: 将学生按照实验室的座位分为两个人一组: 在烧杯中加入清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到70: 用镊子夹起一片刚摘下的叶片,将其浸在热水中(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清理实验器材和桌面。 问题: (1)在该实验中,除了图示的器材和酒精灯外,还需要哪些器具或材料 (10分) (2)请从仪器、火、水等方面分析该实验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15分) 解析:(1)三角架、温度计和不同植物的新鲜叶片。 (2)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29、;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还可能出现酒精灯被碰倒着火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要用事先准备好的湿抹布迅速掩盖进行灭火。 在加热水的过程中手不要去碰烧杯以防烫伤,提前准备烫伤药。 在温度计的使用时注意最大限度的选取,如果最大限度小于70则会出现温度计爆炸的情况。 31材料 某教师在“探究空气(氧气)对小鱼呼吸频率的影响”的实验教学中,设计的实验过程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准备:学生四人一组,做好组员分工和数据记录,每组一只水杯、一条小活鱼、一块玻璃板。 实验步骤: 1把小活鱼放进盛水的杯内数一数自然状态下小鱼1min鳃盖或口的开合次数。 2用玻璃板把水杯盖严,不让外界空气进入杯内,盖的时间长短视杯的大小和杯内水的多少而定。原则是杯子大些或杯内空气多些的应多盖一段时间。盖上盖的目的是让小鱼把杯内的空气(氧气)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 3过一段时间再数小鱼1min鳃盖或口的开合次数。 实验结果:盖上盖以后,绝大多数鱼1min鳃盖或口的开合次数都增加。 结论:水中空气(氧气)含量对小鱼呼吸频率是有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水中含氧量高鱼呼吸慢:含氧量低则鱼呼吸快。 问题: (1)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分析该探究实验方案存在哪些问题 (10分) (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10分) 解析:(1)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气污染与防治课件
- 2024届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数值计算方法(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珍惜时间高效学习主题班会
- 2024年融媒体中心事业单位考试工作人员另选录用55人内部选题库及参考答案(研优卷)
- 《乙醇断键研究》课件
- 社区帮扶独居老人活动方案
- 新建天堂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应用文写作》课件
- KTV文明服务承诺书
- 家长会课件:高三上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 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教学设计
- 中国肿瘤流行病学数据ppt
- 卷扬机专项施工方案
- 新教科版五上科学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单元复习课件(新版)
- 三体系认证之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 船舶静力学题库
-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模拟试题选择题共十套附答案
- 波峰焊实验设计分析报告
- 行政管理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工作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