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鹤壁市高中 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河南省鹤壁市高中 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河南省鹤壁市高中 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河南省鹤壁市高中 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

2、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a、图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2、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是一个四分之一圆周的光滑轨道,轨道下端切线水平质量为m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从轨道下端以初速度v0滑上小车,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已知小球不从小车上端离开小车,小球滑上小车又滑下,与小车分离时,小球与小

3、车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3,则m:M的值为( )A1:3B3:5C3:1D5:33、如图,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向右、大小为8N的恒力F作用,在4s时间内,向右运动2m,则在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A32J,4WB32J,8WC16J,8WD16J,4W4、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中质点甲以6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t=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t=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11mC图t=6s时,两车相遇D乙经过原点的速

4、度大小为m/s5、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 F1 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60 角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AF1BF1C2 F1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 “牛顿摆”装置,5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用轻绳悬挂在水平支架上,5根轻绳互相平行,5个钢球彼此紧密排列,球心等高用1、2、3、4、5分别标记5个小钢球当把小球1向左拉起一定高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由静止释放,在极短时间内经过小球间的相互碰撞,可观察到球5向右摆起,且达到的最大高度与球1的释放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

5、恒,动量守恒B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C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D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3、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光滑的矩形板ABCD与水平面夹角为,小物体在

6、图示位置以某一速度(设为v0)垂直CD边开始运动,刚好从D点离开板,下列正确的是()AB小物体的动量增量为C小物体的动能增量为mgLD小物体离开板时的速度为8、我国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为实现国人的飞天梦想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科技支持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新的航天时代的到来已知发射的卫星中,卫星A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卫星B是地球同步卫星,二者质量相同,且卫星A的运行周期是卫星B的四分之一根据以上相关信息,比较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A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和地心重合B卫星B离地面较近,卫星A离地面较远C正常运行时卫星A的线速率比卫星B的线速率小D卫星A所需的向心力比卫星B所需的

7、向心力大9、如图所示,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 、在同一水平面,圆心在的正上方在和两点各有一质量为的有小球和,从同一时刻开始, 沿圆弧下滑, 自由下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比后到达B它们在点的动能相同C它们在点的动量相同D它们在点的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10、两束平行的光斜射到平行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束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小B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的两束光可能不平行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D增大A光在上界面的入射角,则进入玻璃砖的光线在下界面不可能发生全反射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

8、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如图所示,为“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填序号即可)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12(12分)如图甲所示为阿特武德机的示意图,它是早期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器械,由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武德于1784年制成他将质量均为M的两个重物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轻质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再在一个重物上附加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这时,由于小物块的重力而使系统做初速度为

9、零的缓慢加速运动并测出加速度,完成一次实验后,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物块,重复实验,测出不同m时系统的加速度所产生的微小加速度可表示为a=_(用M、m、重力加速度g表示);若选定如图甲所示左侧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想要求出重力加速度g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A小物块的质量m B重物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C绳子的长度 D滑轮半径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得到多组a、m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该图像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并可求出每个重物质量M=_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

10、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是一传送带加速装置示意图,现利用该装置,将一货物轻放在速度足够大的传送带A端,将其加速到另一端B后货物将沿着半径的光滑半圆轨道运动,半圆轨道与传送带在B点相切,其中BD为半圆轨道的直径,O点为半圆轨道的圆心。已知传送带与货物间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与水平面间夹角。已知,货物可视为质点。求:(1)货物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大小;(2)若货物能沿半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C,传送带AB段至少要多长?14(16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O点离地高度为H。现将细绳拉至与水平方向成30,由静止释放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到达最低点,细绳刚好被拉

11、断,小球水平抛出。若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求细绳的最大承受力;(2)求从小球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细绳对小球的冲量大小;(3)求小球抛出后的落地点到O点的水平距离?15(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14圆弧光滑导轨AB与水平面相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从圆弧导轨顶端A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经过连接点B后,物块沿水平面滑行至C点停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沿圆弧轨道下滑至B点时的速度v(2)物块刚好滑到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NB(3)BC之间的距离x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12、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AB.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算,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得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的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错误,B正确;C.实际中没有摩擦力的斜面并不存在,故该实验无法实际完成,故C错误;D.伽利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

13、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2、B【解析】设小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可知:mv0=Mv1-mv2对整体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联立解得:A. 1:3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B. 3:5与分析相符,故B项正确;C. 3:1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D. 5:3与分析不符,故D项错误3、D【解析】力F所做的功为,平均功率为,故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功和平均功率的求法,属于基础问题4、B【解析】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斜率都为正方向,所以运动方向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质点乙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t=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所以,t=3s时

14、乙的速度是6m/s,乙的加速度0-3s,乙的位移所以t=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故B符合题意C.设过t两车相遇解得: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v2-0=2ax,乙经过原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D不符合题意5、A【解析】力平衡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除F1外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F1,方向与F1反向,故等效成物体受两个互成120的大小等于F1的力作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大小相等且互成120的力合成时,合力在两个分力的角平分线上,大小等于分力,故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AF1,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BF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2 F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15、C错误;D无法确定,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A。6、D【解析】试题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小球5能够达到与小球1释放时相同的高度,说明系统机械能守恒,而且小球5离开平衡位置的速度和小球1摆动到平衡位置的速度相同,说明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但随后上摆过程动量不守恒,动量方向在变化,选项AB错根据前面的分析,碰撞过程为弹性碰撞那么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那么球3先以与球4发生弹性碰撞,此后球3的速度变为0,球4获得速度后与球5碰撞,球5获得速度,开始上摆,同理球2与球3碰撞,最后球4以速度上摆,同理球1与球2碰撞,最后球3以速度上摆,所以选项C错D对考点

16、: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D【解析】A物体在平行底边方向做匀速运动,则 沿斜面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 解得选项A正确;B小物体的动量增量为选项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物体的动能增量为选项C错误; D根据动能定理可知解得选项D正确。故选AD。8、AD【解析】A、卫星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卫星A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一定和地心重合,故A正确;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

17、球质量为M,有:GMmr2=m42T2r,T=42r3GM由题意知,极轨卫星A周期较短,其半径是较小的,离地面较近,B错误;C、由GMmr2=mv2r得,v=GMr,卫星A离地面较近,线速率较大,C错误;D、卫星A离地面较近,卫星B离地面较远,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A所需的向心力比卫星B所需的向心力大,故D正确。故选:AD。9、AB【解析】由于的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小于,可知a后到达S点,故A正确;依据动能定理, ,故B正确;由于与方向不一样,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同,故C错误;由于与的方向不一样,a到达S点的速度va沿水平方向,则根据P=mgvcos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而b的重力的瞬

18、时功率为P=mgvb, 故D错误故选AB10、C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得玻璃砖对A光的偏折较大,所以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大,根据公式n=cv可得折射率越大,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越小,所以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A错误C正确;因为光线射到上界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定律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则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的两束光仍然平行,增大A光在上界面的入射角,则进入玻璃砖的光线在下界面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B错误D正确;考点:考查了光的折射【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突破口根据光的偏折程度比较光的折射率大小,根据公式n=cv判断传播速度,在CD两选项中一

19、定需要注意到光线射到上界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然后根据折射定律判断是否平行和能否发生全反射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a b【解析】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详解】A、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初速度水平,从而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B、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错误,C正确;D、描点法描绘运动轨迹时,应将各点连成平滑的曲线,不能练成折线或者直线,故D错误【点睛】解决平抛实验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实验的注意事项,在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活动中不一定局限于课本实验的原理,要注重学生对探究原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2、 AB ; 【解析】(1)1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a=(2)2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