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麻黄碱手性合成与工业化创新改进技术_第1页
盐酸麻黄碱手性合成与工业化创新改进技术_第2页
盐酸麻黄碱手性合成与工业化创新改进技术_第3页
盐酸麻黄碱手性合成与工业化创新改进技术_第4页
盐酸麻黄碱手性合成与工业化创新改进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课题:盐酸麻黄碱手性合成与工业化创新技术二,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生物与“一锅合成法”,中间体不需要分离纯化,直接进入下一工序,操作简便,适合于 工业化生产,产品收率达75.3% (以丙酸计算),比文献收率提高16.9%。本项目于2004年正式投产,目前已形成了 500吨每年的生产规模。按照国家配额需求, 已累计生产1000余吨盐酸麻黄碱系列原料药, 并建立了各种中间体控制标准与方 法,产品质量符合国内外药典标准,有关物质欲杂质含量显着低于国外药典标准 的限度,并通过欧盟 cosyi证和美国FDA认证,并已出口至德国,瑞士等国家, 均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国内市场占有率60%Z上,近三年总产量

2、1.95亿元,利润6776万,税收2841万元。本项目的规模化生产有效地防止了麻黄草产地的沙 漠化,减缓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形成,本项目实行集约化生产,有效解决了西部麻 黄碱厂家小而多,不易管理,产品易流失,毒品难以管控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国 家管控药品的规范化生产与管理。本项目创新了不对称转化和立体选择性还原的 方法,实现了高光学纯度,多手性中心药物的产业化,对其他手性药物的产业化 具有借鉴意义,推动了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减少了老百姓用药成本,保 障用药安全可靠。经中科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咨询,本项目具有新颖性 和创造性,综合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手性拆分及还原技术未见国内外文献 报

3、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舒理 在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负责项目的中试放大和产业化,对发 明点1-3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了论文“手性拆分剂D/L-二苯甲酰酒石酸的 制备”和“麻黄素中间体(S)-(-)-a-甲胺基苯丙酮2?(2R,3R)-(-)- 二苯甲酰酒石酸的HPLCffl定”的撰写。在(S) - a -甲胺基苯丙酮的酒石酸衍生物盐的生产工艺实验室成功的基础上,中试放大,进一步完善优化了一锅法合成(S)- a-甲胺基苯丙酮的酒石酸衍生物盐的生产工艺;完成了2-甲胺基-1-苯基-1-丙酮中间体在液相状态提纯,直接拆分的工艺设计,通过中试放大实施产业化,进一步优 化了并予以生产实施。本

4、人参与该项目占工作量的 70% o.郭卫锋在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负责项目的中试放大和产业化,对发 明点1-2 ,创新点1-2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完成了本项目的实验室验证,并 优化工艺,为大生产做了前期准备工作。2、解决了( S) a一甲胺基苯丙酮的不对称转化析出后母液的纯化再回收工作。3、解决了将精制母液中(伪)麻黄碱的异构体析出光学单体的工艺,在生产中顺利实施。4、参与了论文“手性拆分剂D/L-二苯甲酰酒石酸的制备”和“ (1R 2S)-(-)-麻黄碱盐酸盐的合成”的 撰写。 本人参与该项目占工作量的 70%。.应瑞芬参与盐酸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合成工艺研究。 参与盐酸麻黄碱(伪

5、麻黄 碱)的合成工艺的移交和工艺优化,参与盐酸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合成工艺的设计和制定,全程参与盐酸麻黄碱 (伪麻黄碱)的合成工艺的试生产,进一步优化了工 艺,解决了成品中微量杂质问题,简化了拆分剂的精制和回收。对于发明点1-2做出了贡献,投入工作量占工作总量的70%,发表论文1篇(“手性拆分剂D/L-二苯甲酰酒石酸的制备”)。.厉文红在麻黄素项目实施实验过程,提出割除胺基苯丙酮盐酸盐的结晶、离 心、烘干步骤;用正丁醇代替乙醇拆分胺基苯丙酮的建议,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 在工业化实施过程,负责工艺流程、设备平面布置的初步设计和生产线的安装, 解决了拆分剂的回收套用难题,通过生产工艺优化使盐酸伪麻

6、黄碱比旋度一次合 格率从40溢右提高到96%Z上。参与了论文“往复筛板萃取塔用于麻黄碱萃取”和“麻黄素中间体(S)-(-)-a-甲胺基苯丙酮2?(2R,3R)-(-)- 二苯甲酰酒石酸的HPLCM定”的撰写,对创新点1-2均做出了关键性贡献,本人参与该项目占工作量的100%。【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4【分类号】:TQ464.4【目录】: TOC o 1-5 h z 摘要6-8Abstract8-10第一章前言10-15第二章合成路线的选择和设计15-30一合成路线的评析及研究路线的选择 15-26(一)以丙醛为原料15-16(二)以苯甲醛为

7、原料16-18(三)以丙胺酸或a -漠代丙酸为起始原料 18-21(四)以(Z)-1-苯基一2一甲基乙烯为起始原料 21(五)以(1S, 2S)-2-氨基-1-(4-硝基苯基)-1 , 3-丙二醇为起始原料21-23(六)以扁桃酸为起始原料-23(七)以1-苯基(七)以1-苯基-1-丙酮为起始原料23-26二新合成路线的设计26-30二新合成路线的设计26-30 TOC o 1-5 h z 第三章不对称转化拆分路线的研究 30-70一 1-苯基-1-丙酮的合成研究30-31二2-溟-1-苯基-1-丙酮的合成研究 31-32三2-甲胺基-1-苯基-1-丙酮(54)的合成32-43(一)2-甲胺基

8、-1-苯基-1-丙酮(54)合成方法的选择 33-34(二)合成方法的优化 34-361甲胺化试剂的选择 34-352反应时间的影响353缚酸剂的选择及甲胺用量的研究 35-364搅拌速率以及加料速度的影响365相转移催化剂(PTC)的试用-36(三)副产物的分离及其生成机理的研究 36-431 2-羟基-1-苯基-1-丙酮(67)与1-苯基-1-羟基一2-丙酮(68)的生成机制372 1-苯基1-甲胺基一2-丙酮(70)的生成机制 37-413 1-苯基-1 , 2-丙二酮(69)生成机制 41-43四2-甲胺基-1-苯基-1-丙酮(54)的拆分研究 43-57(一)拆分方法综述 43-44

9、(二)不对称转化的实现-44-46(三)拆分方法的优化46-521溶剂对拆分的影响 48-492搅拌的影响2搅拌的影响493拆分前()-2-甲胺基-1-苯基-1-丙酮放置时间长短以及拆分过程中搅拌时 TOC o 1-5 h z 间长短对结果的影响49-504溶剂含水量的影响505拆分剂用量的影响50-516拆分剂种类的影响 51-52(四)消旋方法的研究 52-55(五)2-二甲月$基-1-苯基-1-丙酮(95)及2-乙胺基-1-苯基-1-丙酮(96)的拆分研究55-57五还原反应的工艺研究-57-70(一)还原方法的评析-57-581催化氢化法572金属硼氢化物还原法-57-583异丙醇铝还

10、原法58(二)还原反应的工艺优化-58-621反应底物的稳定性58-602 以 Raney Ni 催化还原(S)-(-)-54_2 (-)-DBTA603 以 KBHJS原(S)-(-)-54_2 (-)-DBTA6062(三)还原产物中赤型与苏型的比例研究 62-66(四)反应产物的光学纯度分析 66-70第四章 不对称诱导还原路线的研究 70-81一 以2-漠-1-苯基-1-丙酮(53)为起始原料(路线8)70-78(一)(S , S)-55 HCl 的制备-71-72(二)(R , S)-55 构型转化-72-74 TOC o 1-5 h z (三)(1R , 2S)-(-)- 麻黄碱白合成 74-781 (S , S)-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