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_第1页
周文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_第2页
周文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_第3页
周文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_第4页
周文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周文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周文化是周代的圣贤们在总结夏、商文化优秀成果和阐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政治哲学理念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 崭新的意识形态,在我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全面的反映在西 周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之中,它所包含的各种典章制度, 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思想,政 治基础和儒学思想的源泉,其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 质和心态结构,并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其主要内容包括 西周初期周公制定封建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等一系列政治 制度和意识形态,概括起来有以下九个方面。1、政治体制上首创“王权制”、“分封制”

2、和嫡长子 继承制。要取得政治上的胜利,还必须从管理体制和制度上着 手,这一点周人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 的措施,适时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采取了对全国和被征服 地区实施分封(亦即封建)宗法制度,以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地位, 这是周人的新创造,是非常成功的措施。周初所封的诸侯国是 很多的,苟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 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吕氏春秋观世又说:“此周之所 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由此可见当时的封国是很多的,这 些封国主要是周人的同姓,亲属和异姓有功之臣,以及古代帝 王之后。周的这种分封制既有血缘关系,也有政治关系,而后 者是第一位的,这与纯血缘关系不同,应是

3、周人的一种革新和 进步。具体目的是为了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土一级层层加 强统治,明确上下,尊卑的臣属关系,不得逾越,形成了天子 的绝对权威,各封国之君对周天子都要尽纳贡、朝见、出兵和 救助王畿所发生的灾难等义务,各诸侯国虽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又不能完全自主,周天于是总统帅。正像诗小雅北山 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 由上而下的分封,较夏、商二代来说,一个统一的中国更为巩 固,统一的文化更为开展,专制王权更加集中,这不能不说是 周政治的一种跃进,而这种进步正是由这种分封制的变革实施 带来的。为了巩固西周政权,使之代代相传,防止兄弟间、父 兄间为争夺皇位而相互争斗危害

4、大一统的天下,周公提出了嫡 长子继承制的传位准那么,提倡父恭子贤,兄弟亲和的人与人之 间的和谐关系。2、意识形态领域提出“民本”的思想理念。周公提出“与 天地合其德”,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 相同相类,是和谐统一的。认为周王是天帝的儿子,王承“天 命”统治万民。长期的讨伐战争,使周公深刻认识到“小民难 保”,对人民的力量不能不有所顾及,因此,周公又提出要长 命就必须保民,“民之所欲,天必存之”。把民与天之间联系 起来,认为民的意志就是天意的集中表现,告诫统治者不要过 于迷信天命,而要留心民事民意。3、上层建筑领域实施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周文化的核心, 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承

5、袭损益修订而成,从内容方面讲, 所谓“周礼”实际上是在周初确立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 仪节;它包罗万端,举凡饮食、冠婚、丧祭、射御、朝典到日 常起居,莫不以“礼”相规范,其中又以祭神(祖先)为核心 的原始礼仪为基本特征。作为政治范畴,周公的“礼”,实即 对宗法封建等级秩序的严格规定;作为伦理范畴,“礼”的基 本原那么即所谓尊尊、长长、亲亲、男女又别、长幼有序。“周 礼”可分为“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等不同层面,就 礼乐制度的内涵而言,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凡政 教刑法,朝章国典,一概称之为礼;而狭义的礼那么专指当时各 级贵族经常举行的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婚诸方面的典 礼

6、,周代的礼乐制度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分为吉、凶、军、 宾、嘉五大方面,细分之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 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无不有义。这些 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那么推衍而来,目的和作用是 为了 “明份、树威、节民心”。“明份”指的是将处于血缘联 系中的全体社会成员分别开来,使其“明份(等级身份)”, 所谓“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辨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礼”,“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 无以辨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树威” 就是要维护宗法封建等级制,使社会全体成员“畏大人”、“尊 其尊者”;“节民心”使民知其所

7、当为,所不当为。“移风 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的本身虽包涵着 重要的社会规范和严格的统治秩序,但如果它仅仅是一种僵化 的外在形势,而没有提升为人们的自觉理念和内在要求,便难 免使庶民百姓接受,从而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简而言之,形 之于外的“礼”必须在强调社会规那么的基础上予以向社会全体 成员公布,以取得良好的融合,交流的效果。这样才能使人们 真正进入谨慎恭谨、尊规守矩的理性行为境界,在这方面,“和 故万物皆化”的“乐”确有其无可替代的教化功能;它可以对 基于理性层面用以“别异”的“礼”,从感性的层面上加以 补充。正是鉴于“别异”二者的这种互补性,周公不仅通过“制 礼”,将人

8、们的全部思想行为纳入既定的框架中,而且还“作 乐”,以便充分发挥蕴含在“乐”中的“和同”、“安德”、“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使不同等级的人能够维护社会等级 差异,相亲相爱、和睦共处。周公制礼作乐,大大开启了周代 文化之盛明,使整个社会文化心态发生了由“尊神”到“尊礼” 的转变。前代那种以狞厉、诡秘、恐怖的饕餐为象征的神秘宗 教变得合乎世俗规范的人文心态与仪式系统,并带有强烈的人 伦情味与道德色彩。周公在宗教式的信仰与小农式的功利实用 的伦理幻想之间,建立起一个世俗的人文理想的雏形,实行着 对泱泱文明大国的文化塑造,建构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素 质。中华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礼乐文化,假设追根求源,其

9、模式的 创发正在周代。从历史角度看,周文化无不透发着强烈的人文 道德精神,使中国文明的航船拉起了人文的风范。自此,中华 民族始终保持着深广的现世情趣和入世乐观的人生态度。孔子 在对周文化深刻反思基础上创立了以伦理为本、以现实为归、 以务实为用的儒学体系,实乃中国文化开展史一次具有质变意 义的伟大飞跃和真正创新,它使中国文化由规范化走向了哲学 时代。4、行政权力上讲求优化和控制权力。优化和控制权力,是 周公制礼作乐的福民初衷和实践的最高境界,是周文化中对公 权力进行规范的重要篇章。礼以道德倡导,勉人自尊自爱,修 持美德。礼以礼仪规范,促人自省自律,禁欲守法。周公制礼 尤其重视对上层人士的训诫、对

10、掌权者的规范。倡导官德,是 对官员的制度管理和心灵的管理。尚书和追述礼乐倡导和 实践的礼记对掌权为公利民,用权勤政宽刑,都有周详的 记录和具体要求。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掌握权力,是为了天下的稳定兴盛,所以,要推举 贤能者掌权。劝勉勤政,也是优化权力的礼治要求。尚书 殷殷叮咛:“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不要贪图安逸,不要沉 湎于享乐。要学汤王思虑国事坐以待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心思要用在强国利民上。倡导宽刑慎罚,更是礼治对权力控制 的关键。对权力的运用,尚书首先提出:“无以势作威, 为依法以削。”权力不是一己私有之物,也不应受个人意志的 摆布。手中有权,不可持权作威作

11、福,不可仗势欺人。尚书 中所说的“刑期于无期“,指刑罚的目的是消除刑罚。尚书 还进一步指出“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疑点未能消除处分要 轻,成绩尚待落实,奖励可重一点。通情达理,人性化的理念, 启迪后世,智慧永存。5、伦理道德倡导“孝悌”观。提倡“父爱子孝兄友弟恭” 尚书康诰,要教育人民孝顺其父母、祖先,不要作“不 孝不友”的事。尚书酒诰说:“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在(康诰中又说:“元恶大忌,知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 父事,大伤厥考心。”不要作“父不慈,子不祀,兄不友,弟 不恭”(左传)僖三十三年)的事,要作到“永言孝思,孝思 惟那么”(诗大雅下武)。“孝的观念对周人来说是十 分重要的道德观

12、念,特别重视对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诗 经大雅下武是歌颂武王尽孝的诗篇,同书既醉)是 赞美贵族世世代代尽孝子之责,同书蓼莪那么是这方面的 代表作,纯歌颂孝子之作。由上表达,足见周人所提倡的“德”, 要求人们办事得当适宜,心思端正,其内容包括敬德、慎罚、 敬天、孝祖、保民等等。6、社会秩序理念上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和” 的理念起源于先周时期周太王的“德治仁政”。司马迁认为“太 王本是仁人,国人皆戴之。”正由于周太王的“积德行义”和 “仁人”之举,在岐周大地建立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关系,才使周人在岐下周原立足,开展壮大。为岐周 和谐文化的真正形成开展奠定基础。周文王继位之

13、后,开展了 周太王所创导的和谐文化。武王建国,史载周公在全国实行分 封制,目的就是要“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宗周”从体制 上建立一套和谐统一的政治秩序。周朝统治稳定后,周公总结 前代经验,颁行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即历史上的定刑书。周公 正统之义,辩二十四节气之应,制十二月赋政之法,肇制文王 之谥。使周朝的统治秩序走上了正规。周公还政成王后,退居 卷阿,即现在的岐山周公庙所在地,制礼作乐。目的是为了” 明份、树威、节民心”,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西周王朝的统 治。上述周初形成的典章制度,统称为“周公之典。可见,周 公把岐周和谐文化推广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7、精神信仰上确立以“天”为最高精神寄托的理

14、 念。周革殷命,颠倒乾坤,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信仰,那就是“天” 的精神信仰。周人的“天”包含两重意义:一层意义是至大无 外、至高无上的自然之天;另一层意义是玄妙不测、主宰一切 的神明之天。周人的“天”是自然和神明共同构成最高范畴的 精神信仰。周人“天”的精神信仰起源于周易。“艮”代 表山,“坤”代表地,“乾”代表天,周人以“乾”卦为首, 表现了周人对“天”的精神崇拜。这一 “颠倒乾坤”的转变意 义重大,它可以和西方16世纪哥白尼将“地心说”转变为“日 心说”相媲美。周人确立以“乾”为首卦的“天”的精神信仰, 改变了远古时代的拜物教信仰,使得周人的精神信仰超越了狭 隘的物神范围的限制。仓孝和指出“

15、周初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思想大解放”,并赋予周人以强烈的使命感。论语中 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精神信仰赋予周 人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为周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精神动 力。8、伦理观念上确立“以德为先”“敬天保民”的价 值观念。周人制礼作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伦理观 念,那就是从“德”为先的价值原那么。周人认为“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要求治理国家必须“明德慎罚”。周人说的“明 德”,就是“敬天”、“保民”。“敬天”就是要敬信自然神 明之“天”,以“天”为合理性、神圣性的根据。“保民”就 是要“知稼嵇之艰难”、“知小民之依(隐痛)”,给劳动群 众以恩惠,对鳏寡孤独者

16、以抚恤。除了 “明德”,还要“慎罚”, “慎罚”就是不可“乱罚无罪,杀无辜”,应该“宽绰厥心”, 以宽容大度为怀。周人认为,“德”是与“天”连在一起的, 一个人、一个族、一个国家有“德”,就会得到上天之“命”, 成为“受命”之国、“受命”之族、“受命”之人。如果失去 了 “德”,那么,天命就会转移支别处去。殷人代表夏人,周 人代替殷人,关键在于有“德”还是无“德”,即使周人自己 失了 “德”,天命也是会转移的。许倬云先生认为,周人“天 命靡常”、“唯德是辅”的观点,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个伟大 的突破,他认为这一重大突破”可说是开辟鸿蒙,将史前的文 化带入文明;自此以后生命才有意义,人才能有善恶好坏的标 准,才有超越的道德判断。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 子以厚德载物。以“德”为先的价值原那么,赋予周人讲“诚 信”讲“仁义”的伟大道德传统。9、对周代政治统治经验进行全面创造总结阐发。 创立了三千年前的古典哲学著作周易。文王将伏羲的八卦 扩展为六十四卦,周公演为三百八十四爻,并补充续写了爻辞。 据尚书和遗周书记载,流传至今的周公著作有19多 篇。据顾颉刚先生考证,大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