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余家贫, 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 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2、,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 !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序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 替我设法 ) ,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 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
4、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 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 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 晋安帝义熙元年) 十一月。正文译文回家去吧! 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5、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 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 使我 ) 露出愉快的神色 ; 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 独自 ) 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 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 ; 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 的天空 )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回去吧 ! 让我同外界断绝交
6、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 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 泉水缓缓流动,( 我 ) 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算了吧 ! 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 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 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 姑且顺随自然的
7、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序文注释耕植不足以自给: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自给:供给自己生活。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幼稚:指孩童。盈:满。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鬟be ng,瓮之类。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生: 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脱然:不经意的样子。有怀: 心有所动( 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靡途:没有门路。会有四方之事: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会: 适逢。四方:意为到各处去诸侯:指州郡长官。(9)家叔:指陶夔ku i ,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见:
8、被。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惮:害怕。役:服役。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4)眷然:思恋的样子。归欤y u之情:回去的心情。何:什么。则:道理。质性:本性。矫厉:造作勉强。切:迫切。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尝: 曾经。 从人事: 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怅然:失意。(21)犹:踌躇、犹疑。望:观望。一稔r en:公田收获一 次。稔,谷物成熟。敛裳:收拾行装。宵:星夜。逝:离去。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情:吊丧的心情。在:像。骏奔:急着前去奔丧。仲秋:农历八月。事:辞官。顺:顺遂。心:
9、心愿。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正文注释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芜,田地荒废。胡,同“何”,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心,意愿。形,形体,指身体。役,奴役。既,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此处可做“曾经”解。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奚,何,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悟已往之不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 指出仕 ) 已经不可挽回。谏,谏止,劝止。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的事( 指归隐 ) 还来得及补救。谏,劝止,挽回。追,补救。实迷途其未远:确实走入了迷途
10、大概还不太远。迷途,指出来做官。是:正确。非:错误。(9)舟遥遥以轻画y a ng: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遥遥,飘摇放流的样子。以,表修饰。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问征夫以前路: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征夫,行人。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恨: 遗憾。 熹微,天色微明。乃瞻衡宇,: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乃, 于是、 然后。瞻, 远望。 衡宇, 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衡, 通“横”。宇,屋檐,这里指居处。载z a i欣载奔:一边高兴,一边奔跑。稚子:幼儿。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x u 隐居之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
11、,只于少数友人来往。后来,三径变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就,接近。盈樽:满杯。引:拿来。觞sh a ng。眄mi Gn庭柯以怡颜: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眄, 斜看。 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 柯, 树枝。以:为了。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神色。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傲,指傲世。审容膝之易安: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审,觉察。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园日涉以成趣:天天到园里行走,自成一种乐趣。涉,涉足,走到。(20)策扶老以流憩q i :拄着拐杖由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策,拄着。扶老,手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抬起
12、头向远处望望。矫,举。遐,远。(22)云无心以由岫xi u: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里冒由。无心,无意地。岫,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23)景翳y i翳以将入: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抚孤松而盘桓:手扶孤松徘徊。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请息交以绝游:息交, 停止与人交往断绝交游。意思是不再同官场有任何瓜葛。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驾,驾车,这里指驾车出游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言,助词。情话:知心话。春及:春天到了。将有事于西畴: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事, 指耕种之事。事,这里指农事。畴,田地。或命巾车:有时叫上一辆有
13、帷的小车。巾车, 有车帷的小车。或,有时。(31)或棹zh &o孤舟:有时划一艘小船。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意为划桨。既窈窕以寻壑: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窈窕, 幽深曲折的样子。壑,山沟。亦崎岖而经丘: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木欣欣以向荣:草木茂盛。欣欣,向荣,都是草木滋长茂盛的意思。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自然界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善, 欢喜, 羡慕。行休,行将结束。已矣乎:算了吧! 助词“矣”与“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38)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 6不委心任去留:活在世上能有多久, 何不顺从自己的心愿,管它什么生与死呢?寓形
14、,寄生。宇内,天地之间。曷,何。委心,随心所欲。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遑遑,不安的样子。之,往。帝乡不可期:仙境到不了。帝乡,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期,希望,企及。怀良辰以孤往: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怀, 留恋、爱惜。良辰,指上文所说万物得时的春天。孤独,独自外出。或植杖而耘耔: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植, 立, 扶着。耘,除草。籽,培土。(43)登东皋g a o以舒啸:登上东面的高地放声长啸,皋,高地。啸,撮口发出的长而清越的一种声音。舒,放。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聊: 姑且。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到死。尽,指死亡。乐夫
15、天命复奚疑: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复:还有。疑:疑虑。文言现象通假字乃瞻衡宇( 衡,通“横”) TOC o 1-5 h z 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 实为古今字)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 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 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策扶老以流憩( 策:名词作动词,拄着)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而遐观( 时:名词作状语,常常)情在骏奔( 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当敛裳宵逝( 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形容词作名词: TOC o 1-5 h z 倚南窗以寄傲( 傲
16、: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携幼入室( 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幼稚盈室( 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动词作名词: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生生:前“生”,维持 ; 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 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 )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形容词作动词: TOC o 1-5 h z 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 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 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 名词)乐
17、夫天命复奚疑( 助词)故:故便求之( 所以 ) TOC o 1-5 h z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到,动词)求之靡途( 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 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悟已往之不谏( 放在句子主语与谓语之间,奚:奚惆怅而独悲( 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 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 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不久 )既窈窕以寻壑( 探寻)往:怀良辰以孤往( 去往 )悟已往之不谏( 过往)会:会有四方之事( 恰、逢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集 )吾已失
18、恩义,会不相从许( 一定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 )赵王畏秦,欲毋行( 前往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执行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行为 ) TOC o 1-5 h z 琵琶行 ( 文体之一)策:策扶老以流憩( 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书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 )时:时矫首而遐观( 时常 )善万物之得时( 大好时光)寓形宇内复几时( 时候,时间)非:觉今是而昨非( 错误的 )富贵非吾愿( 不是 )古今异义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尝从
19、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悦亲戚之情话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泛指。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知来者之可追追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
20、拐杖; 今义:扶着老人。问征夫以前路征夫古义:行人; 今义:指出征的人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景翳翳以将入景古义:阳光。今义:景色5、虚词的用法、以A、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B、舟遥遥以轻朋(表 修饰。“而”)C、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 把 )D、 乐琴书以消忧(连词。 来, TOC o 1-5 h z 表目的。)E、 聊乘化以归尽( 连词, 表顺承。 然后 )F 、 园日涉以成趣( 连词,表结果。)G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而” )H、问征夫以前路(拿 )而A、 觉今是而昨非( 表并列 )B 、 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 表转折。 )C、
21、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D、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之A、悟以往之不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到往 )C、悦亲戚之情话(取独)D、善万物之得时(取消句子独立性)判断句皆口腹自役( “皆”表判断 )富贵非吾愿宾语前置复驾言兮焉求(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乐夫天命复奚疑( “疑奚”)省略句情在骏奔( 省略主语“余”)寓形宇内复几时( 省略介词,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稚子候门( 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耕植不足以自给( 省略介词宾语,耕植不足以“之”自 给)足以为酒( 省略介词宾语,足以“之”为酒
22、)景翳翳将入( 省略宾语,景翳翳将入山)云无心以出岫( 省略介词,云无心以出于岫)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 见,被 )既自以心为形役( 为,被 )介宾后置句农人告余以春及( 即“以春及告余”) 介词结构后置将有事于西畴( 即“于西畴有事 ) 介词结构后置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即“于武昌丧”) 介宾结构后置问征夫以前路( 即“以前路问征夫”) 介宾结构后置参考赏析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
23、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 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 ,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 今江苏南京) 。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
24、想抱负。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
25、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起二句无异对自己的当头棒喝,正表现人生之大彻大悟。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是坚实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这一“悟”、一
26、“知”、一“觉”,显示着诗人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此四句写诗人想像取道水陆,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舟之轻飏,风之吹衣,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这是出了樊笼向自由的奔赴呵。连陆行问道于行人,那小事也真实可喜。“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仍是这样的天真。僮仆欢喜地相迎,那是因为诗人视之为“人子”而“善遇之”( 萧统陶渊明传) 。孩儿们迎候于门,那是因为爹爹从此与他们在一起。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已隐然可见诗人妻子之形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
27、苦,与其同志”( 出处同上) 。在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的背后,是她怡静喜悦的微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诗人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 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多么温馨的家庭,这是归隐的保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长乐。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则写诗人之孤介傲岸。“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诗人的心灵与生活, 已与世俗隔绝,而向自然开放
28、。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也只有高天阔地的大自然,才容得下诗人的傲岸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此四句之描写,显然寄托深远。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评上二句:“此陶渊明出处大节。 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 ”云“无心”而“出”,鸟“倦飞”“知还”, 确乎喻说了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评下二句:“闵晋祚之将终, 深知时不可为, 思以岩栖谷隐,置身理乱之外,庶得全其后凋之节也。”日光暗淡,日将西沉,是否哀悯晋祚,姑且不论,流连孤松则显然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本辞中言“松菊”,言“庭柯”,言“孤松”,一篇之中,三致
29、意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人与世俗既格格不入,还出游往求什么呢。“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亲人之情话,农人谈庄稼,是多么悦耳,多么真实。什么“应束带见”官的讨厌话,再也听不见啦。除了琴书可乐,大自然本来也是一部读不尽的奇书,何况正逢上充满希望的春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驾车乘舟,深入山水,山道深幽,山路崎岖,皆使人兴致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低徊感慨。万物畅育,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已近老年。“已矣乎,寓形
30、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省察生命之有限,愈觉自由之可贵。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又何须汲汲外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即仙乡,指道教所说神仙世界,其实亦可兼指佛教所说西方净土。富贵功名非我心愿,彼岸世界也不可信。由此即可透视渊明的人生哲学。他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在士风热衷官职、同时佛老盛行的东晋时代,其境界不可谓不高明。他的人生态度是认真的、现世的。他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求得人生之意义,实现人生之价值。“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此四句是诗人理想人生的集中描写。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
31、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诗人充实的全幅生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二句是诗人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 忧。”化、天命,皆指自然之道。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 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足踏实地的。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辞体源头是楚辞,尤其是离骚。楚辞的境界,是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归去来兮辞 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
32、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在两宋时代,归去来兮辞被人们所再发现、再认识。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 归去来辞而已。”宋庠说:“陶公 归来 是南北文章之绝唱。”评量了此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朱熹说:“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 上引文见陶澍集注本) 则指出了此辞真实、自然、冲和的风格特色。宋人这些评论,是符合实际的。( 邓小军)读 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
33、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题未定草) 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 ; 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 ?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
34、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 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 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
35、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语文人生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 也罢,写 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写作背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 。 陶渊明从29 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
36、义熙元年41 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 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 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 ”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393) 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 ,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 今江苏南京) 。 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
37、。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 公元 405 年 ) 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
38、兮”都是语气助词。.主旨和结构这篇文章的写作经过,序里已有说明 ;宋书陶潜传则特别提到作者辞官的近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 即日解印绶去职,赋 归去来从序和这段记录都可以看由,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第 1 段 ) 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含两层:前一层是自责之词。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故应归家,但
39、心为形体所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 表明诗人已有归意。后一层是自恕自慰之词。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这两层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第二部分( 第2、 3 段 ) 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可分三层:第一层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含三节:前一节写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 中间一节写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的心情,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后一节写家中景况,有松,有菊,有幼儿,有居室,有酒,有樽,差足自慰。第二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也含三节:前一节写饮酒自遣,这是室中之乐; 后两节写涉园观景,流连忘 返,这是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者之乐,跟迁客们的闲适心情绝不相同。第三层写诗人在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师范大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7-SCI论文摘要写作
- 陕西理工大学《艺术素养拓展(美术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商洛市第3中学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度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3月高三线上自我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中2025届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创新班)试题含解析
- 扁腺双切护理
- 小学生舌尖上的浪费教育
- 中层干部岗位竞聘报名表格评分表格评分标准
- 小学音乐西南师大五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二单元新疆乐韵-敲手鼓的小巴郎教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
- 广西河池市隆友锌银铅锑矿区
-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季节性施工方案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水泵房巡查流程》word版
- 电力时间同步监测系统V20
- 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