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在分析比较中美日等国道路交通现状、交通安全的发展情况、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其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我国现阶段交通特点、交通安全的状况、交通安全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在交通安全管理的总体框架下,交通安全技术手段的提高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分阶段的、递进的安全管理对策和开展长效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技术,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控制系统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关键字】中
2、外 交通安全 对比 分析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和国际红十字会的联合研究报告预测,未来的交通事故将与严重疾病一样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但目前各国政府却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放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而不是放在解决道路安全问题上。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出现而产生。要消灭交通事故,做到零伤亡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交通环境,给交通参与者提供宽恕的交通氛围,使交通真正实现快速、舒适,成为一件爽心悦目的事。本文在分析比较中美日等国道路交通现状、交通安全的发展情况、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其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我国现阶段交通特点、交通安全的状况、交通安全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在交
3、通安全管理的总体框架下,交通安全技术手段的提高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分阶段的、递进的安全管理对策和开展长效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技术,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控制系统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1.中外交通安全情况1999年,全球约有7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TR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Labs )的一项研究表明,1999年道路交通事故的全球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近一半的死亡事故(约44%)发生在亚太地区。比较中、美、日、印的交通事故的走势有较现实的意义。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具有较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密度(表2
4、),在国内通过实施3E工程,交通安全的形势大为改观,车辆事故率及里程事故率均持续下降,多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并趋于稳定,一些主要西方国家的交通事故率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9851999年日本则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万人左右的水平上(图1)。从19851999年中、印两国交通事故的对比可以看出,同为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的中印两国交通事故均呈上升趋势(图1),随着两国机动化水平(中国机动化水平增长率高达16%)的提高,如果不对道路安全项目进行改进,这种趋势将一直继续下去。 2.中国交通事故情况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万人。近
5、年来,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增加,道路里程的延伸,道路交通愈趋复杂,交通事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2年,我国公安交通部门共受理交通事故1案件起,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死亡,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近年来持续攀高。交通事故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自7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0万人口死亡率一直攀升,图1为中印日等国部分年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情况。3.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3.1 现阶段我国交通的特点道路交通安全受到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这四位一体的因素影响,而中国的交通安全环
6、境则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混合交通状态严重对交通事故产生的交通特点分析可知,混合交通条件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5.9%,同时还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占67.2%);当混合交通且缺少交通控制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0.8%,死亡人数占62.4%(1998)。车辆性能差;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车况的好坏、车辆的性能等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中的车辆总体特征表现为:耐用好修,适应炎热、严寒的气候,无装饰,车辆只具备基本性能。目前国内车辆普遍不适应持续高速行驶的工况,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表现不佳;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均可成为直接导致交通
7、事故的因素。机动车辆组成结构畸形国内机动化水平低(表2),但交通事故率高。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还表明,发达国家(这里指OECD成员国)的交通事故和机动化水平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亚洲国家的机动化水平最低,但交通事故率最高。2002年,全国在用机动车保有量为79,756,763辆,其中,汽车21,417,279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6.85%,而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挂车等则占73.15%,因此车辆整体性能较差。而由这些车辆组成的混合交通流将对交通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对各种交通方式责任事故的分析可知,驾驶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肇事比率占总数的21.15%,事故
8、死亡率占总数的27.79%。非职业驾驶员肇事情况有上升的趋势2000年和2001年由于非职业驾驶人员肇事所占事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5.6%、38.4%,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大量非职业驾驶员的出现,必然导致交通事故量的增加。道路等级低;在我国具体的交通工程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单纯地为了提高道路等级,简单地将道路路面硬化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使驾驶员产生错觉,导致交通事故。3.2 现阶段我国交通安全的特点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与受伤人数之比偏高统计表明,2000年在中国交通事故中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比例为4.5:1,这个比例在日本2和美国3分别为128:1和76:1。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车
9、辆的主被动安全性能,建立交通事故预警系统,提供驾驶员以充足的反应时间;建立交通事故紧急事件保障系统(Rescue and First-aid Systems ),将对改善这一被动局面有积极的意义。违章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者占有较大的比例2000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操作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60%强,因此应该强化驾驶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和交通管理执法的力度,提高驾驶人员和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安全带等的使用状况较差国内关于事故统计资料中没有关于使用车辆安全设施的统计资料,如安全带佩带、空气气囊作用效果等的使用情况,从国外的统计研究来看,被动安全装置的使用对
10、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挽救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4,但国内交通参与者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不容乐观。高速公路的事故率偏高高速公路在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的同时,不应忽视交通安全。无论在设计、建造,还是交通管理方面,高速公路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唯其如此,高速公路的整体安全性能更值得我们担忧。与国外相比,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有较大差距。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日本在发达国家中一直处于中间水平。其高速公路亿车公里事故率80年代中后期在5060件之间,90年代初略有反弹。美国是高速公路最多、路网最发达、设备最完善的国家,美国公路总里程626.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总长度达83956公里,截
11、止1987年占全世界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二,美国高速公路系统承担全国公路运输任务21%以上,各大城市之间都有州际高速公路相通。由于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州际高速公路每年可减少车祸丧命者8000人及受伤者50万人,因此减少20亿美元车祸费、汽车修理费及医药费。统计表明,各国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分别只有一般公路的l/3和l/2。日本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为普通公路的l/40,负伤人数为1/62,一般公路上每亿车公路交通事故有195起,而在高速公路上只有27起。美国1980年在一般公路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1153人,平均每亿车公里死亡2.1人(该指标近几年没有变化),而高速公路的死亡
12、人数为4643人,平均每亿车公里仅1人,减少了一半。英国1981年高速公路的事故率仅为一般公路的l/10。我国高速公路亿车公里事故率指标与日本相当,与美国、法国仍有差距。但从亿车公里死亡率来看,我国则明显高于日本。从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高速公路亿车公里死亡率均在0.50.8人之间波动,而我国几乎是日本的十倍。我国建成较早的沈大高速公路1993年的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为28%,而同期202国道的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仅为16%。其主要的交通工程特点表现为 重特大事故比例较大; 事故救援体系不完备等。4.交通安全对策4.1建立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美国交通安全实践表明,缩短事故后时间(表3),有利于减少交通事
13、故过程中的伤亡以及伤害程度。在这个意义上,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半小时被称为生命黄金半小时,对挽救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和相应法规条例标准的制定安全带的使用,对减少交通事故的伤亡程度有良好的保证作用5,但国内车辆安全带的使用情况较差。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规范驾驶员的安全行为,减少疲劳驾驶的状况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建议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内建设的高速公路均布置有监控系统,但这些系统监而不控,或控制不力,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监控系统的效能,为交通安全服务。其他有利于交通安全的技术装备包括驾驶员状态监测仪、路面凹凸曲度测试仪(RDT)、车辆导航系统、(动态)称
14、重仪等等。交通安全技术的提高,要求开展相应的非现场执法的研究,从立法的层面予以确认。4.2创造交通安全文化从教育、宣传、培训、考核等入手,创造交通安全文化,建立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4.3建立点-线-面立体防治机制根据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因和机理的分析,为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建议对道路事故采取点-线-面立体控制的方法。鉴于事故多发点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对事故多发点实行点控;鉴于事故在道路路段上具有移动性的特点,开展道路路段的安全线控;鉴于交通事故的发生量与交通流量、车辆的混入率等交通状态有较大的关系,而交通量、混入率等交通状态参数与道路路网的规
15、划设置具有较大的牵连,因此应该开展针对道路路网的面控。通过点-线-面控制工程的实施,将达到有效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性能和通行能力的目的。 4.4提高驾驶员素质 驾驶员违章和路人过失等人为因素,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一个主要原因。2003年近86000条生命(占当年车祸的78.5%)是被违章的机动车驾驶员夺去的。肇事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讲主要是:非驾驶员驾车、酒后驾车、措施不当和疏忽大意以及超速行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近两年“考驾照热”的兴起,许多人只经过短期的培训即开车上路。他们既缺乏系统的交通法规知识,更缺乏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些驾驶员的大量上路,陡然增加了他人的危险,汽车在
16、他们手中成了杀人的“铁棺材”。 为此,有关部门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加大对违章司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少数扰乱交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并辅以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必须尽快规范各类“驾校”,从源头上提高驾驶员的素质据中国化工报报道,上海近日采取了一项新措施,驾校及教练员要对学员在三年内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负连带责任。笔者认为,这是规范驾校、保证学员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值得在养全国范围内推广。 4.5养成使用安全带的习惯 目前不少汽车尤其是二手车上根本就没有安全带。即使有的车上有安全带也很少有人使用。交警在这方面的检查中往往也是“一阵风”,很少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因而大多数司机和乘客没有使用安全带的习惯,
17、这一点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就更普遍了。 安全带在交通事故中防止和减轻伤亡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许多交通事故中,使用安全带与否直接关系到司乘人员的生与死。例如客车司机和前五排的乘客就应佩戴安全带,这样即使客车发生倾覆事故他们的死伤也会大大减轻。可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客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总是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安全带的作用就如同摩托车头盔一样,只有在事故发生以后才发挥作用。在平时它总是被人们误认为是“多此一举”、“麻烦”而弃置不用。所以杨成一上车就佩戴安全带的习惯是非产重要的。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减产的力度;另一方面,要进行长期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司乘人员认识到安全带的重要性
18、。 4.6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对比中日两国有关公路交通的数据可以发现,道路条件固然重要,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1998年中日两国的公路通车总里程分别为130万公里和113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4507.1万辆和6300万辆,机动车千人拥有分别为39辆和511辆车均里程分别为0.0262公里每辆和0.0179公里每辆,道路密度分别为0.13公里每平方公里和3.00公里每平方公里,而万车死亡人数则分别为17.3人每万辆和1.3人每万辆。不难发现,虽然日本道路密度大于我国,但通车总里程,尤其是车均里程均小于我国,但万车死亡人数却仅为我国的1/14。由此可见,道路条件对于交通安全固然重要,但不是问题的
19、关键所在。 尤其是我国在现阶段条件下,一方面机动车大量增长,另一方面资金有限,土地资源更有限,所以不可能完全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的交通发展模式。在现阶段,我国必须“较硬兼顾”在建设道路等“硬件”设施的同时,努力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软件”的作用,用足用好已有的道路设施。 但是,必须看到,现有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道路交通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于警力不足;一些市、县、乡公路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对违章处罚力度小,难以有效遏制违章行为的发生。如对酒后驾车的处罚,目前的法律、法规显得软弱无力以致酒后驾车肇事呈大幅增长趋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则有着相当严厉的处罚措施。如英国,第一次被发现酒后
20、驾车将被吊销驾驶执照半年以上,第二次被发现则有可能被判处二年的监禁。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酒后驾车致人死亡的可能被指控为谋杀罪。有一位中年男子因为酒后驾车而致使母子五人丧失生被以谋杀罪的罪名判处了77年监禁。因此,尽管美国的机动车数量不论总量还是人均数量都居世界前列,但车祸数量及车祸死亡人数却是世界上较低的。 为此,及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交通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的确是当务之急。 4.7改善道路条件 研究显示,我国的机动车数量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车祸死亡率却高于许多。其中的原因除上述两个外就是道路条件差。1998年美国机动车保有量是2亿辆左右,我国仅为4507.1万辆,美国千人
21、拥有量为746辆,我国仅为39辆,而万车死亡率美国仅为2.2人每万辆,而我国却高达17.3人每万辆,几乎是美国的8倍。 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预防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道路建设发展速度与机动车数量增长不相适应,道路增加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是1998年,美国公路通车总里程为630万公里,而我国仅为130万公里,美国车均里程和道路密度分别为0.0315公里每辆和0.67公里每平方公里,而我国这两个数值则分别为0.0262公里每辆和0.13公里每平方公里。2001年全年公路里程数比1990年仅增加30%,但客运量和货运量都分别增加了120%和46%,机动车数量则从199
22、0年的近1500万辆增加到2002年的6800多万辆,翻了两番还多。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以三级和二级以下的低等级公路为主,这些公路路况差,道路的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严重缺乏,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也不完善。如广大农村绝大多数道路交叉口,尤其是乡村公路与国道、省道连接处都没有信号灯等交通控制设施。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建设过街天桥,可以将因横穿公路造成的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加之近年来,农用机动车的大量增长,使得农村中的车祸数量不断增加,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与此同时,高速分路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安全设施不全、功能不完善报警电话和监控系统缺乏等问题。所以正如上文所讲,
23、高速公路反而成为交通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打破限制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已有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维护、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应立足现有条件,尽可能发挥已有交通设施的作用。尤其是加强农村道路设施建设,保障农民的出行安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4.8加强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管理、教育力度。 在交通事故中,驾驶员是肇事主体,但也不能忽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因素。就行人而言主要应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保护。据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31日报道,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
24、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全球儿童安全网络总裁马丁埃克博格博士说:“在中国所有儿童死亡原因中则排名第六。”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这其中除去驾驶员、道路设施等原因外,没有成年人的必要监护,少年儿童交通意识缺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关部门应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对少儿交通法规的教育,完善“小黄帽”等有关措施,在条件允许的地区,以校车接送学生,减少这方面的伤害。对于农村大量出现的机动车驾驶员应该规范管理,尤其是严厉取缔无照驾驶、无证行驶、无牌车上路。结合交通安全村的建设,加大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众多的自行车、人力三轮
25、车等非机动车乱穿马路、违章载人、违章载物的行为也是不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近年来在加大对机动车管理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非机动车的管理。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非机动车的管理同样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总数和死伤人数。 除以上几点外,还应加强对摩托车、农用车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工作;整顿规范改装车市场,严厉打击非法拼装车;建立有效的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及时报废已不适合运行的机动车。这一点对于小型客车显得尤为重要,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营运的个体小型公共汽车九以上处于报废状态,而小型客车最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交通事故。这也是在事故数和死伤数中小型客车所占比例最高的一个主要原因。(2001年小型客车分别占事故数和死伤数的37.9%、21.0%和31.9)。 综上所述,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我国仍处于相当严惩的困难境地,事故数和死伤人数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楼宇广告策划公司创业
- 五百强企业卓越领导力训练
- 沈阳建筑大学《音乐艺术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写意山水画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何氏医学院《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高三生物试题全国三卷模拟卷2含解析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生物试题考试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吉林市第12中学2025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A)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朔州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全国高三2月大联考(全国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下我国南方地区冰雪场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探讨DeepSeek对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支持
- 2025年公共管理复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过氧化工艺证考试题及答案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二-国开-参考资料
- (AE ADVANCED ENERGY) Sparc-le V 100KHz电源使用说明书和手册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参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肺癌健康教育课件
- 2023医院全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详细版)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