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浅谈_第1页
纪实摄影浅谈_第2页
纪实摄影浅谈_第3页
纪实摄影浅谈_第4页
纪实摄影浅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纪实摄影浅谈(马达)一、器材选择工欲行必先利其器,拍摄纪实摄影首先要选择器材,没有合适的器材是没有 办法拍摄出效果好的纪实照片的。.相机的选择:相机操作起来要方便,重量要轻便,不宜太重。.镜头的选择:最好使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24-70mrni),这样拍摄 出来的效果更好。除了模特,人们不习惯被近距离拍摄,利用长焦距作远距离拍摄可以令被拍 者放松。而广角便于你在一组照片中抓取全景。.忌用闪光灯。大部分人对闪光灯非常敏感,应尽量避免。.不必带三脚架。因为随时需要走动,保持装备轻便能令拍摄更轻松。应注 意锻炼自己的手持稳定性,至少要保证1/15秒不糊片。二、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为“记录现实”的摄影

2、手法,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影像,作 文件式的记录。 纪实摄影是在与拍摄对象平等关系的同时,在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的前提下,使用抓拍纪录真实的场景,或用“摆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 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与表现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关 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纪实摄影其实没有清晰的界定,一般而言,照片多是一系列及有主题的,用 作记录历史事件,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可以用文字作辅助,表明时间、事件、 人物、地点。最重要的,纪实摄影需要让人欣赏和了解拍摄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及摄影师的感觉,可以带出故事,彷如一短篇小说一样。三、纪实摄影的不

3、同种类题材可以是非常严肃的,比如:战地拍摄;重大灾害拍摄,重要历史事件拍 摄等等。但也可以很生活化,比如:旅行拍摄的照片,记录旅程;街头抓拍,记录社会现况;采风摄影,记录所见所闻。再更具体的多说几个,例如:记录你自已最熟悉的居住地区;连续一星期每 大探访养老院,记录老人们平时的生活;当个“随行摄影记者,跟随你的朋友, 记录他们的活动;当个忠实的旁观者,拍摄工人、农民、战士、市民一段时间内 的活动;或者就呆在家里,给自已的家人拍记录,拍什么都可以。四、纪实摄影主题的选择和提炼照片是对正在发生并即将消逝的事物的凝固,每张照片都具有唯一性,不可 能绝对精确重复再现,纪实就是忠实地记录事物真相。记录真

4、相只是一种摄影风格或方法:它是写实的、事实的、史实的,强调的 是照相本身这一动作自身的特点,模仿绘画是其美学功能。纪实摄影的图片,诠释了摄影者的社会观和生活观, 并影响观看者。纪实摄 影通过记录社会现状、民众生活等等,充分表现人文关怀,唤起人们对被摄主体 的尊重和重视。纪实摄影表现摄影人对环境的关怀, 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记录边 缘景象或被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 借助影像的强大视觉感染力,使之成为参与 和影响社会活动的工具。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摄影是指社会纪实摄影,而社会纪实摄影的最大困难 不是“如何拍”,而是“拍什么”。真实性和倾向性是纪实摄影的两大要素, 真实性是纪实摄影的生命,这是

5、纪 实摄影爱好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倾向性就是纪实摄影拍摄的动机,确定主题 的目的,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影像表现和视觉冲击来阐述摄影人的社会理念。纪实摄影不是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纪实摄影人自觉或 者不自觉必须要承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这就需要纪实摄影爱好者用理性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晰的思路判断现象, 用合理的元素描绘对象,用摄影的语言诉说情感。.宏观看问题,微观找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题方法。要表达宏观 的主题,我们可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寻找具体的现象。比如说人口问题,我们可以从人口的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入手。 因为人口数 量而引起的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如道路的

6、拥挤、车站的排队、就业 的窘迫、社会资源的紧缺等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因为人口素质而造成的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吸 烟、街面门前的广告、意外事故的围观等等。这就是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化整为零的纪实摄影题材选择方法。.从自身出发,从身边思考。这就是要你从本人的职业出发,充分发挥你 的职业优势。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是你个人的遗憾, 也是你们当地摄影界从专业角度看世界表达手段的缺失。如果你是工人,你最好从工人生活出发,在自己身边的工友中寻找你最熟悉 的人和事。如果你是教师、干部、军人也应该这样去寻找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生活,最能找到纪实

7、拍摄题材。如果 你没有作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没必要跑几千里路去猎奇,因为你没有足够 的时间来消化和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 只能拍些走观观花的旅游片。 所谓“远行 拍风光,近游拍纪实”,其实就是说明的这个道理。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 经历、居住地点来选择最方便的拍摄题材,这就是扬长避短的纪实摄影题材选择 方法。.走出误区,关注民意。个人觉得现许多纪实摄影爱好者走进了选题的误 区。一是猎奇的误区。有的人放着身边最熟悉的人群不拍,偏偏喜欢到西藏、新 疆、云南等地拍少数民族,虽然能拍到一些很有视觉张力的片子, 但是我们能有 多少时间、多少次机会深入到拍摄对象实际生活中二是唯美的误区。有些纪实摄影

8、爱好者陶醉于光影的效果、构图的精典、焦 外的虚化,结果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当然,这并不是表示我们在 纪实摄影时不要光影,也不讲究构图,不必突出主体,如果有条件,这些也是必 须的,但不能为光影而光影,为构图而构图,为突出主体而盲目虚化背景。三是底层的误区。有的纪实摄影爱好者把目光放在拾荒人、乞讨人身上。这 类人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什么社会都存在,这不是政府的决策和行政的干预就能 解决的,更何况这类人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阶层,因此把这类人当作主体来选题, 最后得到的除了视觉的刺激以外,在几秒钟之后就会淹没在视觉疲劳的海洋里, 就如现在人像摄影的糖水片一样。五、纪实摄影快速抓拍技巧1、手动估焦

9、预设景深拍摄将对焦置于手动模式,然后调整焦点至适当距离,比如3米或者5米。接下来 你所要做的事就是等被摄物进入你的对焦距离,或者你移动到被摄物进入你的对 焦距离,按下快门即可,颇像陷阱对焦。当然,这个要求你的镜头带有景深窗或 者是手动镜头。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练习,要保证你目测的距离与镜头实际设定的对焦距离 吻合。熟练程度决定了你可以使用的最大光圈, 越熟练,你就越可以合理使用大 光圈,同时还有不错的成功率。听起来似乎颇有点难度,实际上练上几次之后, 你会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女同胞我不知道情况如何,但男人通常空间感 和距离感都不会太差。这种抓拍速度是所有方法里最快的,因为你除了构图按快门,

10、不需要做其他 动作,非常简单快速。这个方法,一定要掌握。2、手动对焦数码时代的相机都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但这种方式需要对焦系统要比较强大 才行。但是中低档数码相机的合焦提示不够敏感,实际上是在合焦平面前后的一 个范围内,指示灯都会一直亮着。这会或多或少给大家造成一定的困扰。而高档 机型,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其实手动比起自动,速度上毫不逊色。运用熟练的人可以通过身体的前倾后 仰或者前后快速移动机位进行对焦点的微调, 不仅好用,还很有趣。这种方式非 常适合与预设景深法搭配使用,效果非常好。3、自动对焦区域对焦模式这种拍摄法对相机的对焦功能有一定的要求。用区域对焦法拍摄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相机会在一

11、堆对焦点里自己选择离拍摄者最近的一个点,或者选取若干对焦点组成的平均焦平面,对焦并拍摄。有些相机带了人脸识别,会选择最贴 近人脸的那个对焦点。不过,这种功能在取景器里没法实现,必须在屏幕取景或 者电子取景器里才能实现。不过,毕竟是相机帮你选择往哪对焦,所以会出差错,还好出错概率不算大。 这种对焦模式最严重的问题是要做大量运算, 对焦速度不甚理想。按下快门,相 机会计算一下,稍有延迟。4、自动对焦单点对焦模式用单点对焦想要快速的捕捉到对象,你需要仔细的观察和具备预先构图的能 力,在取景器里微调对焦点到拍摄对象身上,随即按下快门即可。这种方法对善 用定焦镜头的人比较好用,而时不时变换焦距的话是比较

12、难有预先构图的。 好在 现在相机多具有对焦锁定功能,可以对焦后锁定,再构图拍摄。.使用自动ISO把最高ISO设定到当前光线下能接受的最高值。很多人可能会担心画质,噪 点之类的东西,说实话,在纪实摄影中,这个不是关键因素,何况我们大都在白 天拍摄,一般现在大多数 CMOSI机在ISO=160(fB不会出现明显噪点,所以,放 心大胆的使用自动ISO。.使用最佳光圈使用最佳光圈可以获得最好的画质,而使用更小的光圈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 景深。只要你熟练地掌握抓拍的技巧,就能随心所欲的使用各档光圈。纪实摄影 往往要求交待环境,所以不必考虑什么焦外虚化的问题, 而是注意构图时的相互 避让,以突出主体。.关于

13、测光和曝光对于初学者或者摄影技术掌握尚不完全熟练的人,建议使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自动程序、或者干脆全自动档拍摄,以保证成功率。测光方式可以选用区域评价测光,这样可以基本保证全画面均匀曝光。如果你的拍摄对像相对静止,或者移动缓慢,可以采用中央重点测光,甚至 单点测光。当然,这个要求你对18除的原理运用娴熟,并能熟练掌握白加黑减 的原则。如果你对上面这些都非常熟悉了,就可以采用M档拍摄。这种方式是建立在 同一环境,类似的光线条件下,曝光值近等的原理上,测光正确后,固定光圈和 快门,也就固定了曝光,拍摄时只考虑构图和对焦。即使光线稍有改变,有经验 的摄影人会随之调节快门或者光圈来获得适当的曝光,也

14、非常迅速。六、纪实摄影的后期处理一般来说,纪实摄影的后期处理要求尽可能还原画面的本来色彩,不能做 过多的色彩变动,但可以做成黑白片。除了裁剪以外,不能人为增减画面中的任 何元素。如果是参赛作品,只能进行曝光修正、曲线调整、对比度和亮度调整、提锐、 降噪、色彩浓度调整等。如果拍摄环境需要加补光、滤镜,应在拍摄时加上,不能后期处理时用软件加上。此外,也不能在画面上加相框、文字、水印等。如果 需要文字说明,应单独行文。纪实摄影一般是组图,大场景和表现整体效果的,可以单张表示,但数量不 宜过多。中景和近景,是我们纪实的主要内容,可以独立成张,也可以做成组图, 即多张拼合。不管什么形式,组图的张数,一般控制在 12张以内为好,同时注意 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