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_第1页
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_第2页
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_第3页
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_第4页
02望江村新村规划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景分析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新农村发展态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村庄整治阶段(2006-2008)錯误!未定义书签。二、农村新型社区阶段(2008-2010)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新农村示范片阶段(2009年-至今)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政策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錯误!未定义书签。四、中共中

2、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錯误!未定义书签。六、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错误!未定义书签。七、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2014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九、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国外乡村发展模式借鉴錯误!未定义书签、欧美经验一一至上而下的发展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日韩经验一一自

3、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国外经验对我国乡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启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国内新农村发展模式借鉴 錯误!未定义书签。一、三圣乡五朵金花一一幸福梅林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湖南浏阳河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陇上金花一一兰州白道坪村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成都山泉镇风貌整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遂宁市安居区橙花人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绵竹市清平乡新村综合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隆昌县山川镇曙光村错误!未定义书签八、都江堰虹口乡高原村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南充市咼坪区青莲镇白山沟村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对本次规划的启示错误!未定义书签现状解析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现状条件

4、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区位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自然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现状用地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现状居民点分布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社会经济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六、产业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发展条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优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问题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规划理论支撑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自组织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景观生态学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景观美学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景观安全格局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景园文化与旅游审美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反规划”理论

5、錯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上位规划解读错误!未定义书签规划思路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规划总则錯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指导思想三、规划原则.四、规划年限.五、规划范围乍昔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乍昔误!未定义书签 乍昔误!未定义书签 乍昔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规划思路与理念错误!未定义书签、规划思路錯误!未定义书签、规划理念錯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规划内容与重点错误!未定义书签、规划内容錯误!未定义书签、规划重点錯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规划目标与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规划目标錯误!未定义书签錯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

6、未定义书签二、规划定位宏观统筹篇第十三章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一、区域产业协调规划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三、区域人口协调规划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现状产业发展的问题与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产业发展规划 錯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五章 村落民居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村庄分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村落民居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 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道路交通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管线工程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环卫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七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公共服务设施规

7、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八章 景观风貌及乡村旅游引导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整体风貌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乡村旅游引导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九章 环境保护规划及防灾规划 錯误!未定义书签。一、村域环境保护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生态保护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防灾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规划实施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章 规划实施机制与建议 錯误!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一章 落地建设项目与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落地建设项目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附表:绵阳市盐亭县望江村新村规划一一建设项目计划与投资估算表(20142015 年).错误!未定义书签背

8、景分析篇2012 年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和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建设重点县申报确定工作的第一章 新农村发展态势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四川省的新农村建设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村庄整治阶段( 2006-2008 )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6 年中 央 1 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根据 1 号文件精神,农村 人居环境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的新农村建设主要围绕村庄 整治进行。二

9、、农村新型社区阶段( 2008-2010 ) 这个阶段新农村建设主要通过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新型社区建设的新成效 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是“三集中”模式,三、新农村示范片阶段( 2009 年-至今)2009 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 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 ,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开始, 通过半年工作, 省、 市、县、乡 ( 镇) 、村五级联动,以片带面,以片促面,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百片引领、 千片示范、万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格局。2010 年,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在四川全面启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是当前 和今后一段时期四川省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抓手,

10、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问题的 有效途径。通过推进示范片建设,使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知进一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12 年原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对关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的 重要批示。关于新农村综合体的研究所取得的认识,需要继续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实 践探索,并注意及时总结完善,逐步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和发 展模式。2013 年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下发了关 于进一步加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川委发20132 号文件,在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以片带面加快全 省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

11、康步伐。第二章 政策背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 要求,中国的农村地区仍较为贫困,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发展问题, 为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 若干意见(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1、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1)加强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完善功 能,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 工程运

12、行管理,确保如期完成规划任务。加强村镇规划,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 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实行以奖促治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排水、河道疏浚等试点,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逐步 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 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地制宜加大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 以工代赈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2、协调推进城乡

13、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 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继 续开展农民负担重点治理,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快落实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 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基层社建设,强化县联合社服务功能。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 指导。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 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 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

14、逐步 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 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 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 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 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 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

15、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 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 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 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 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 重要物质条件。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 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

16、耕作,提高耕地质 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 理,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水 源工程建设,力争二0二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 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延长天然林保 护工程实施期限,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 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

17、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农民健身活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 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 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十一五”期末 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 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扩大电网供电人 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

18、源技术,形成 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 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 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 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我国农村自然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抗 灾力量弱,必须切实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监 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宣

19、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2、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3、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4、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5、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7、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

20、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中,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推进城乡 发展一体化为主线,明确提出了 “三个赋予”、“七个允许”、“四个鼓励”、“五 个保障”、“六个推进”、“三个建立”、“六个完善健全”、“四个制度改革”、“五个城乡统筹”的农村改革任务和举措。五、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打响 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令枪。新一轮农村改革 ,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瞄准的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把握的要义是城乡统筹联动,赋

21、予农民更 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 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 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要任务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 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 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六、中共四川

22、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 决定加快规划制定和风貌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抓 好城市风貌的规划和建设。明确城市风貌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建设宜 居、生态、现代城市;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编制城市重要节点、 重要地段的局部规划,做到既个性突出又整体协调;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 装饰美感,形成鲜明的城市色彩基调;注重历史传承,精心保护承载城市文化的历 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充分展示各地民族特色、 地域风情和文化传统的魅力。 按照“路 通、灯明、特色、排水畅、环境整洁”的要求,积极改造小街小巷、公厕、重点街 道两侧建筑外观,通过风貌改

23、造形成特色建筑风格。2、加快城乡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设施不足、运行不畅的 问题。尚未建设的市、县,按污水、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落 实相关建设条件,争取尽快启动实施。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做好资源化 综合利用工作。对乡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有序推进。3、科学制定规划。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3年规划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本地、本部门的治理规划,编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市容、环卫、污水和垃圾处理、市场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及交通管理等专业规划。地震 灾区的治理规划和相关专业

24、规划,要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结合城乡 住房和城乡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七、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1强化规划带动。在县城规划中,要确定应编制规划的农村区域;在镇乡规划 中要明确农房布局的具体控制性要求并严格实施;特别要控制好交通要道两侧和旅 游通道两侧,严禁夹道布局建设;集聚规模达到 30户以上的村落均要编制完成村庄 建设规划。2、强化分类指导。农房建筑风格设计的分类指导,坚持节约土地、功能使用、 群众可承受的原则,既要注重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农房风格的多样性, 又要注重村落村庄农房布

25、局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既要注重农房外貌的设计,又 要注重内部功能的配置。八、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2014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共分8个部分30条,主要涉及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农 业支持保护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可持续 发展机制、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完善扶贫攻坚机制、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工 作重点,每个部分都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强调体制机制创新,在相关政策和工 作部署上亮点多、措施实。九、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办法本办法所称的新农村综合体,是指按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原则组织起来的,人 口集聚适度、产业

26、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能够 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是新型城乡关系中的重要一环。总结:从上述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脱贫致富,是我们国 家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四川省委省政府统筹考虑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推动农村的发展, 使农村发展达到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第三章国外乡村发展模式借鉴一、欧美经验一一至上而下的发展模式美国在20世纪上半世纪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区域规划(如大都市圈和城市带建设)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行“示范城市”的试验计划, 重视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都市型村庄发展,以城市的配套与发展要求村庄 的规划布置,在

27、保留乡村某些传统特征同时保证乡村生活、生产与城市相一致。前者分流城市人口,集聚乡村居住人口,后者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目前美国10万人 以下的-小城市(镇)大约占城市总数的99. 3%,城乡进入良性循环。英国发展与美国类似,通过大伦敦规划等区域规划, 大规模建设新镇,促使农 业区与城市发展区统一规划布局,达到城乡协调。在1946年1970年,英国共建立了 33座新镇。其中英格兰和威尔士的 24座新镇总共居住了 230多万人,提供了 100多万个就业机会。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 但也面临着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均衡问题。上世纪末,加拿大出台系列政策,包括倡导跨部门合作的“加拿大农村协作伙伴计划”

28、。 该计划的主要思路是农村居民自己主导其社会发展,政府通过法律和政策支持,帮 助农村基层居民更多地参与决策,同时由政府从财政、机构等方面自上而下提供发 展手段扶持农村发展。实施过程中推行多部门联合推进村庄发展,在就业、基础设 施等儿个优先领域中推行综合的政府计划帮助农村发展。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坚持采用“分散式”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重心向农村倾 斜。不以大城市为龙头,搞大经济中心,而是在大城市和乡村之间,建立众多的小 城市,形成多个局部的小中心,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首先,通过财政平衡政 策,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农村地区兴建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其次,动员企业到 农村地区办厂建设企业,促进就地就

29、业,遏制了农村人口的外流,促使了落后地区 的振兴;再次兴办各类教育基地促使农村地区成为科研中心。此外政府推行“土地 整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和生产效率。如将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合并,便于大型 农业机械进行耕作;通过土地置换将优等的土地用于生产,劣质的土地用于建设甚而设施和工厂企业等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水平。二、日韩经验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日本农村经历了三次造村运动。1956年开展的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目标确 定为在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下,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主要措施为:一是确定推行区域,即900户及1000户规模的村庄;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体制,成立农村振兴协议会,集中农民的

30、智慧,与当地政府部门及团体充分协商,制定农 村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三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1967年3月推行的第二次新农村建设主攻方向首先放在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上,在改善生活环 境方面提出了 “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 。1979年开始的造村 运动提倡“一村一品”,以行政区和地方特色产品为基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其影响力扩散到全日本乃至亚洲诸多国家。韩国新村运动发展历程大致也分为三个时期:1970年1980年,由官方主导,政府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引导农民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1981年1988年,新村运动转变

31、为以新村运动中央 会为核心的民间主导型运动,将这一运动推向高潮。1998年,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 宣布开展第二次新村运动,以“生活改革运动”和“构建新的地区共同体”为两大核心,以“共同和谐生活的国民运动”为理念,先后开展了恢复国民经济运动、解 决失业问题运动、沿海州合作运动、生活与意识改革运动、构筑民间社会安全网运 动、环境保护运动、促进地区活力运动等。三、国外经验对我国乡村地区协调发展的启示城乡协调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各国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农村建设与规划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以及必经阶段。无论是欧美国家先行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以韩国、日本为代表的工 业化后发

32、国家都经历了农村建设的重要阶段,并且这个阶段是一个长期过程,日本推行了三次新农村运动,韩国也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新村运动,通过30年50年的发展历程逐步走向和谐,因此必须清楚认识到城乡差距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存在, 必须持之以恒,通过系列政策逐步完善村庄规划建设。2、不同的发展阶段应米用不同的政策手段。从各国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同、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不同、农村建设推行的方式也不同,如加拿大重点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增 添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活力,日本重点加强农村的产业建设,韩国重点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深一层次思考,实质上是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国情决定了农村建设 政策的差异

33、性。欧美国家先行工业化国家发展在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时候, 在城市问题突出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为了解决城市问题而重视农村建设, 大多都具备雄厚经济能力和先进技术能力,因此多采用至上而下的政策推行农村建 设,如国力雄厚的法国直接对农村进行财政补贴,而加拿大等国家国民总体收入与 素质水平较高,不需要财政补贴和强有力的宣传,多采用系列扶持政策等。而以韩 国、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化后发国家是在追求快速城市化或者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城乡 矛盾,资本积累不如欧美国家,因此农村建设初期财政支持都并不大,而是更加注 重农民积极能动性,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因此乡村地区协调发展不必刻意模仿,追 求统一模式,而应

34、当在扎实摸清当地现状发展情况与阶段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 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3、正确认识规划的作用,发挥各层次规划的效能。从各国农村建设经验可以看到城市规划是实现乡村地区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并 不是主导因素,规划并不能解决农村发展所有的问题,而是起到引导作用,并且各 个层次规划的引导作用也不一样,应区别对待发挥备层次规划的效能。目前各国促 进城乡协调的主要规划手段是通过区域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两个层次规划实 现:通过区域规划构建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建设小城镇或小城市,遏制了农村人 口的外流承接城市人口外溢;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 小农村生活、生产环境与城市的差距。

35、4、农村地区协调发展需要宏观、配套的系统政策及多部门合作支持。虽然欧美与日韩农村建设模式不同,但是各国的农村地区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政治上层建筑的宏观引导以及系列配套政策,如加拿大制定11个领域的扶持政策、日韩制定不同阶段的系列政策。因此实现乡村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先制定与社会经济发 展相一致的宏观引导政策,统领发展方向与思路,然后配套系列完整的政策,倡导 部门合作实施。避免就问题论问题,仅仅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政策,就容易陷入 财力物力浪费的恶性循环。5、对本次规划的启示不同的区域位置,要有不一样的产业定位不同的区位,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交通条件,不同的社会发展条件, 以及不同的产业发展基础

36、等条件。如城郊休闲农业、现代有机农业、生态休闲农业 等。望江村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制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不同的产业方向,要有不一样的发展模式不同的产业应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现代有机农业应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 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应加强农业发展的专 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态循环农业不单纯地着眼于经济效益,而是追 求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 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 现实。不同的发展模式,要有不一样的乡村形态不同的发展模式,应采用不同的乡村发展形态。如田地,

37、乡村形态宜为平行组 团模式;园地,乡村形态宜为社区一体模式;林地,乡村形态宜为生态聚落模式。第四章 国内新农村发展模式借鉴一、三圣乡五朵金花一一幸福梅林一村一品,乡村承载了城市的休闲功能,并与城市融为一体,在城市发展中永 远讲述着土地的文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形成产业主题园区,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塑造了以农业产 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特色产业园区。二、湖南浏阳河东方多瑙、五韵浏阳条会唱歌的河、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河流结合流域内不同产业形成“柏加花木生态片区”“时尚滨水镇落片区” “浏阳十里花炮”高坪乡村文化“ “大围山生态时尚”五个主题走廊,将都市型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打 造一区一品的空间格

38、局 引爆项目带动整体发展。三、陇上金花一一兰州白道坪村以红富士苹果特色农业为基础,结合村庄整治,提供城市休闲场所,把文化与 艺术结合,推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如乡村酒店、黄河文化艺术长廊等,实现都市 特色农业与城市生活的互融。四、成都山泉镇风貌整治通过产业整合将整个山泉镇纳入桃花故里景区体系,使镇区和桃花故里景区融为一体,打造以“桃花”为主题的风情旅游小镇,构建“山-花-城-林”的整体空间,塑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融合景象五、遂宁市安居区橙花人家借用灾后重建机会,挖掘丰富的柑橘文化和产业内涵, 结合产业分区,重塑“源 山四田围一水“,体现“人在园中、园在水中、村在景中、景在田中”。六、绵

39、竹市清平乡新村综合体原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清平乡灾后重建给予了高度重视,首次提出“新村综 合体”的发展概念。新农村综合体是以镇、乡为依托,统筹组织新农村集群的各项生产、生活资源,形 成优化配套,共建共享,集约高效的综合体。以“建筑有特色,产业有支撑,设施 齐配套,乡风要文明,环境更宜居”为总体特征。七、隆昌县山川镇曙光村四川省隆昌县山川镇曙光村按照“立足水产建新村、围绕基地兴新村”的工作思路 建设示范新村,基础设施、村容及村貌得到全面改善。八、都江堰虹口乡高原村高原村依托特色资源,以獗猴桃、三木药材、黄连和冷水鱼养殖为特色农业,形 成规模养殖基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经济走出了“发展特色农业,培育

40、优良产业,推进城乡一体的新路”。九、南充市咼坪区青莲镇白山沟村该项目是南充市城乡统筹实验区项目,将项目突出打造现代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 分花田旅游区、果蔬休闲区、居民安置区等五大板块。力求建成后,成为南充市乃至 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绿色生态旅游、田园休闲度假的典 范。十、对本次规划的启示整体规划控制,以产业为导向制定村庄整体经营策略,盘活农村生态、景观、文化 等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产业,农业产业专业化,鼓励农民参加农村合作社, 形成农业一农村一农户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络。重视当地的特色和农业的多功能性, 挖掘、整合低于特色优势农业资源,将农业景 观、文化休闲。民俗

41、风情有效融合,营造亲切自然又颇具特色的乡村风情,促进农业 与旅游相结合,并注入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品质。利用近都市亲田园的近郊区位优势, 建立农产品直销所,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安 全的产品,提高当地农业附加值。将时尚的手法和元素结合到田园环境景观的打造中,以提升农业产业的精神层面; 并大胆创新旅游方式和产品,增加游客互动性及参与性强的产品。完善农村各种基础设施,实现农村生活现代化;通过新农村建设带动周边土地价值 提升,形成城乡“等值化”的理念,缩小城乡差距。创新管理模式,重视农民素质提升,鼓励和支持村民向现代农民身份转变,以龙头 企业+合作社为引领,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

42、让,建立以 土地为主要资本的多元化利益分配体系,使农民获得土地收益+产业工人收益+分红收益+经营性收益等。10现状解析篇现状解析篇通过对望江村的现状条件进行解析,找到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 和挑战,为本次规划做好铺垫。第五章现状条件解析一、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望江村位于盐亭县麻秧乡湍江河沿岸,东靠玉龙镇钟沟村,南临梓江河岸,西 接麻秧场镇,北连胜利村(西部水产)。盐蓬路穿村而过,梓江绕村而过,湍江河穿村汇入到梓江。2、交通区位望江村现有主要对外交通道路为盐蓬路(盐亭县一蓬溪县),道路宽度为9米,水泥路面。距盐亭县城 公里,至成德南高速公路出口2公里。二、自然环境条件1地形地貌望江村大部分地形为丘

43、陵地貌,沟坝主要分布在湍江河及梓江沿岸。村内地势 东北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东端,最低点则位于中部河谷地带。2、气候望江村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 C,年平均地温19C,年均降雨量850.1mm,年均无霜期294天,年均日 照时间1354小时。3、现状水系望江村毗邻梓江,湍江河穿越而过。全村水系主支渠共20000余米,能排能灌,水资源较为丰富。三、现状用地情况望江村幅员面积 545.86公顷。建设用地 40.51公顷,其中居住用地 28.90公 顷,道路交通用地11.61公顷。非建设用地 487.88公顷,其中旱地面积 214.72公 顷,林地

44、面积162.74公顷,水田面积 40.72公顷,水域面积(河流和堰塘) 69.7 公顷。四、现状居民点分布情况1村落民居分布形态影响村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地形、交通、经济等。该村居民点分布受 交通及地形因素影响较为明显。望江村内居民点主要受地形、耕地以及交通分布影 响较为明显,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丘脚坝前,并且分布较为分散,成点状分布形态, 同时受交通因素影响,部分居民点分布在道路侧,成带状形态。2、现状村落民居分布该村内比较集中的聚居点共 3个,分别是雪子坝、老杨沟和老家沟三处地方。五、社会经济条件1行政建制及人口全村共有13个社,762户,总人口 1828人,劳动力1480人,在外务工人

45、员为 980人,在家发展种养殖业 500人。2、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8140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11六、产业发展现状1第一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养殖业初具规模望江村建设有年存栏 50000只蛋鸡的麻凤凰禽业标准化养殖场1个,养猪场1个和1家盐亭隆盛牧业有限公司。水产养殖现有佰强渔业,稍加整改可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设施农业的推广大棚蔬菜已在望江村推广发展。2、第二产业开始发展现状石材厂和砖厂形成一定规模。3、第三产业积极稳妥推进旅游业初露锋芒。望江村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已初步吸引一批游客。现 有的钓鱼岛休闲山庄效益显著,凤凰休闲山庄也即将投营业。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1

46、基础设施现状(1)道路现状在外部交通方面,望江村现有主要对外交通道路为盐蓬路(盐亭县一蓬溪县) 道路宽度为9米,水泥路面。这是望江村与周边发达地区的主要联系通道。在内部交通方面,村内已形成一条 6米宽的水泥路联系胜利村与望江村,其他 道路除少数为水泥路面外,大部分为泥结路和土路。整体而言,望江村道路基本满足了日常生活的功能要求,但满足旅游服务的道 路体系有待完善。(2)桥梁现状湍江河上现有桥梁1座,位于对河沟与雪子坝之间。其余地方没有桥梁,湍江 河两岸联系不紧密。电力现状电力设施较为齐全,由麻秧电网统一供电。给、排水现状望江村紧邻湍江和梓江,水源较为充足。灌溉以提灌为主,全村现有提灌站2处、山

47、平塘16处,水系主支渠共20000余米,能排能灌。村民饮水主要以自来水和 地下水为主,村内无排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以直排为主,排污问题需进行解决。农户部分使用清洁的冲水厕所。大部分农户使用天然气和沼气。(4)通信现状通信电线、电缆、光缆等通讯设备较为齐全。2、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目前望江村有村委会1处,卫生室1处,文化室1处和小商店多处。整个村内公 厕较少,垃圾基本上为露天堆放。第六章发展条件分析一、优势分析交通便捷、区位良好。望江村距盐亭县城公里,地处盐亭近郊。一方面,交通便捷的优势使望江 村能很好的依靠盐亭县城的辐射力发展自身。另一方面,胜利村新村建设以及西部 水产口号的推出,形成以点带线、以

48、线扩面的规模群体效应,必将为望江村的发展 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2、田园风光、自然生态、亲切宜人的村落格局望江村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景观资源丰富,构成元素多种多样,山水兼备,温 婉秀丽。天然的丘陵地貌层峦起伏,形成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自然秀丽村落。既适 宜做田园风光游览,也适宜农家风情展示,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可以为旅游12 业注入极大的活力。追求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空气已经成为时下旅游备受追捧的重 要元素,望江村秀丽风光将成为其发展旅游的重要吸引力。3、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望江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基础良好,已经形成规模。同时,该区水质和气候资源 也为发展优质水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目前“吃肉不如吃鸡,吃鸡

49、不如吃鱼”的餐 饮新观念正在兴起,将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农事体验、绿色餐饮是目前旅游参观 中的新兴产业,望江村的丰富的水产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 了良好的条件。4、水资源丰富村内有两条河流,分别为湍江和梓江。两条河流紧邻望江村,为农业耕作提供 了丰富的水力资源。村内有塘堰16余处,也为农业灌溉提供丰富水源。是望江村发展农业的重要保证。二、问题分析水产养殖规模较小,效益不高,缺乏特色望江村水产养殖与胜利村相比规模仍然较小,鱼的种类也少,现有鱼塘效益不 高。同时,养殖塘堰不规范,缺乏观光价值。2、传统农业为主,低层次的发展水平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市场竞争力低,二产业薄弱,农民协作

50、联结不强。经济 外向度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发展水平低,村民生活条件较 为落后。3、农民技术水平程度偏低村民多从事第一产业生产,普遍接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农业技术水平偏低, 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 产业转移的巨大障碍。4、主要劳动力大量外流每年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外地,这些劳动力多是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壮 劳力,使留在本村的农村劳动力的质量进一步下降。本村要发展技术和劳动双密集 型产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下降。5、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村内服务设施较少,仅有村委会、卫生室、少数商店等。缺少幼儿园等学前教 育设

51、施、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和垃圾收集点等环卫设施等;道路系统建设较为完善, 但是路面宽度较窄,有些路面没有硬化,无停车场等道路附属设施;同时村内人饮 供水较为分散,没有统一的供水设施;,农村能源建设和排水工程有待于进一步的 完善。第七章规划理论支撑一、自组织理论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早在2000多年前,圣人老子就以其独到的悟性理解到了这一点:“周行而不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朴素唯物观成为了自 组织理论的起源。近代,德国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指出:“如果系统获得时间的、空间的、结构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

52、系统是自组织的。”因此,我们开启系统的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过程,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设计,遵循自组织 的力量形成园区发展的内在规律,由内而外,内外兼修,使各子系统具有高度的专 业化和密切协作的关系,营造最和谐的园区各子系统景观:认识湿地的自我愈合能 力和自净能力,创造适宜于本地景观基质的人工湿地景观,协调自组织和他组织的 共生关系,造就形式美与生态相结合的完美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模式。二、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13 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 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今天,在国际上把

53、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放在了在较大的空 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 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农业景观发 展的高级形态,伴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其自然植被斑块正逐渐的减少,人地矛盾 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需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从功能、结构、 景观三个方面确定园区规划发展目标,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因地制宜的增加绿色 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三、景观美学原理在西方文史中,景观(Landscape) 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 经,西伯文为“ noff ”,从词源上与“ yafe

54、”即美(beautiful) 有关,它是用来描 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Naveh,1984)。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但随着景观含义的不断延伸和 发展,“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使乡村也成为景观”。人类向往自然,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 所以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来源。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其本质上是一种人们对生活的美的享受和体验,是实施自然教育 最理想的场地。在村内观花观果,感叹大地对于万物的抚育,向往着生态的、和谐 的大自然环境,从而融入着人们的多层次的美学体验。四、景观安全格局原理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

55、成某种潜在空间格局。这 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 用。农业景观安全格局,由农田保护地的面积、保护地的数目以及与保护地之间的 关系等构成,并与人口和社会安全水平相对应,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在相应的 安全水平上。在景观过程中,格局决定功能,要实现土地持续利用这一景观功能的 稳定性,要求相应景观空间格局的维持与优化。景观稳定性越高,景观受外界干扰 的抵抗能力越强,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越有利于维持景观格局,保障景观 功能的稳定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观光旅游者的介入、园林绿化树种及名特优新品 种等异质性的引入有助于景观稳定性的维持。景观稳

56、定性以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 来维系景观功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持续利用的保护性与安全性目 标,可采用反映景观异质性五、景园文化与旅游审美人类的目的高于动物的状态,他创造了一种环境,将其抽象的思想注入自然, 产生了人与景观的相互领悟一一深入挖掘区域特征,解读场所精神,从而以史无前 例的规模产生了一种景园文化。同时,具有场所特异性的景园文化、区域景观有成 为游客观览自然美景,进行文化娱乐的主要对象。旅游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旅 游活动的审美特性正是由这两部分组成:观览自然美景是旅游动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旅游中的文化娱乐是生活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六、“反规划”理论“反规划”是应对中

57、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 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 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空间规划的方法。当今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形势大好,在由之而来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出现了 一些不合理的规划,导致资源开发缺乏合理性,造成了无谓的浪费。本次规划在反 复调查论证的基础上,以反规划理论为主旨,在构图上充分尊重土地,遵循大地肌 理,从人地关系机制入手,提炼本地景观文化元素,塑造人所熟悉的景观环境,重 建本地人地关系的和谐。14第八章上位规划解读望江村新村规划涉及到的上位规划主要为盐亭县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

58、示范 县总体规划20112015本规划以围绕县城的梓江上下游 2片新农村示范片为重点,并辐射、带动全县农 业产业发展。其中,上游示范片涉及毛公、两河、新农、云溪、巨龙 5个乡镇23个 行政村,145个社,农户7714户,26084人,劳动力人口 14308人;下游示范片涉及 黄溪、玉龙、黄甸、麻秧4个乡镇18个行政村,120个社,农户6489户,21792人, 劳动力人口 11330人。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 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09 17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 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轮四丿11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和

59、四川省现代农业 林业畜牧业建设重点县申报确定工作的通知(川委厅2012 41号)文件精神,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体要求,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工作思路,在 2013年 -2015年的建设期,重点培育园艺业、畜牧业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粮油、水产、生态 观光农业三大配套产业。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美化人居、 优化生活生态环境、大力改善村道路和农户入户道路,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 美化庭院,提升农房风貌,建设新型民居村落;着力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民富 村美、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

60、示范县;通过示范片的辐射带动, 全面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小康。本规划按照“一基五化”(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种养规模化、经营 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分工社会化、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以贯彻落实中央、省 委“一号文件”为契机,以产业发展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 化经营水平,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到2015年,示范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川西北区 域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基本建成, 城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