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题】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解读课程学科素养课标要点核心素养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与失误。2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教训。3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结合“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史实,认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时空观念)2结合“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危害,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和外交成就,认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家国情怀)预习新知自主学习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1中共

2、八大(1)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2)内容:指出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制定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影响: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

3、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曾在1942年、1950年、1957年进行过3次。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文章,进行“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1958年8月底,整风运动结束。(2)反右派斗争:针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的问题,1957年7月,毛泽东部署反右派斗争。为此,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

4、但在斗争过程中某些人犯了严重的扩大化的错误。(二)探索中的初步失误与调整1总路线指导的失误(1)表现: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总路线的影响,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主要不同(1)“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2)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

5、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2国民经济的调整(1)目的: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2)方针和策略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3)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二、“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1)党内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倾错

6、误。(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2过程:(1)发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2)夺权1967年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的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3)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

7、碎了这次政变。(4)全面调整:1972年和1975年,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5)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6)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3“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是一场

8、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有两大成就:一是外交领域,二是科技领域的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而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就。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1)工业:基础工业建设: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

9、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三线建设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2)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国防科技:中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4)教育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5)外交成就及意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197

1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我国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的历史意义(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2)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探究知识提升素养知识点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与失误兴趣探究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史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

11、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方案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方案一(1955年夏)4600亿斤4300万担1100万吨方案二(1956年1月)6400亿斤7000万担1500万吨方案三(1956年8月)5000亿斤4800万担10501200万吨史料二报载: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史料三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1)(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从史料

12、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历史解释)根据史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大跃进”运动的特点和危害。【答案】(1)史料一中的方案一相对保守,方案二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后来调整了经济指标,反映出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2)特点:“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危害:“大跃进”运动技术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大。史论拓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事件特征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国民经济比

13、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考向例题一中共八大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且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A项正确。总结提升中共“八大”的内容和历史地位(1)主要内容: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且指出党和

14、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历史地位: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确立了主要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知识点2国际格局的变迁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兴趣探究阅读图文史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史料一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条约的内容,两国的设想并不相同。斯大林希望与新中国结盟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致破坏雅尔塔体系及损害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而毛泽东考虑的则是如何树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对于苏联的上述行为,毛泽东极端反感。史料二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

15、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1)(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极端反感”的原因。为了树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新形象,新中国做了哪些努力?(2)(历史解释)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为什么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答案】(1)原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努力: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提出

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2)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美国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史论拓展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对美国来说,主要基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西欧和日本的冲击、美国深陷侵越泥潭等因素;对中国来说,主要基于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决策等。(2)影响:对中国而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外交的僵局,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对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美国而言,对苏联起到了战略威慑作用,促进了美国的战略调整和收缩;对世界而言,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发展;对中日关系而言,直接推动了中日的正式建交。考向例题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指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