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课 邓稼先 教材习题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课 邓稼先 教材习题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课 邓稼先 教材习题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课 邓稼先 教材习题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课 邓稼先 教材习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材习题及答案1 邓 稼 先第一单元 杰出人物一 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下列问题。1.初读课文时,哪些句段最让你感动?反复细读后,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否最能体现全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样让人感动的句段有很多。这些句段突出了邓稼先伟大的奉献精神、高尚的情操和忠厚、朴实、真诚的品格。思考探究2.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

2、结论。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思考探究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也能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思考探究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

3、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文第五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他有着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思考探究三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思考探究四 本文分段较多,有时一两句就是一段,简洁精练,铿锵有力。

4、试找一些例子,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语段的表现力。积累拓展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作者善用短句,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形成一股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又句式多变,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或比较复杂的意思。【示例一】在课文第一部分,从“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到“后者租借99年”,作者用了四个短句,分段列举了1898年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形成排比段,表达了对祖国屈辱史的痛惜之情。 【示例二】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作者在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时,就是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这样更好地表现了奥本海默与邓稼先截然不同的个性,从而突出邓稼先真诚坦白、忠厚平实的品格。积累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