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天津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填写、填涂在答题纸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小题。“却送己亥去,将把庚子迎。”在这辞旧迎新的庚子之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却大肆_着人类健康。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危急时刻,广大医护人员无惧生死,驰援武汉,成为中华大地上的“最美逆行者”。面对医患比例严重失调、医疗用品供不
2、应求的现状,这些“白衣战士”,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竟速,_出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人闻令而动,瞒着家人提交“请战书”;有人主动请缨,夜以继日奋战在救治一线;有人孜孜不倦,不断向公众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广大医护人员经受了严竣考验,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双忠义悬壶手,十万柔情杏林兵”,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里,医护人员和患者竖起大拇指互相鼓励,用炽热的情怀定格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温
3、暖瞬间。这是_的决胜战线,也是不容有失的生命防线。鲁迅曾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坚信只要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疫情防控阻击战定能捷报频传,广大医护人员定能早日凯旋,无疆大爱定会载入史册。1.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硝(xio)烟 大肆(s) 冠(gun)状病毒B. 竟(jng)速 请缨(yng) 供不应(yng) 求C. 炽(ch)热 捷(ji)报 夜以(y)继日D. 严竣(jn) 载(zi)入 孜孜(z)不倦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侵蚀 展现 同仇敌忾B. 侵害 彰显 同仇敌忾C. 侵蚀 展现 众志成城D. 侵害 彰显 众
4、志成城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信念、使命担当,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B.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C.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职业信念、专业知识,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D.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信念、使命担当,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是守护人民群
5、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A.“冠(gun) 状病毒”中“冠”应读“gun”。 B.“竟速”中“竟”应为“竞”,“供不应求”中“应”应读“yng”。D.“严竣”中“竣”应为“峻”,“载入”中“载”载应读“zi”。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岩石经自然侵蚀风化。侵害:侵入而损害;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此处是说病毒对 “人类健康”的影响,空一选择“侵害”恰当。展现:明显地表现出来。彰显:鲜明地显示。与“崇高品质”搭配的是“彰显”,空
6、二应选择“彰显”。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根据“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可知空三应选择“众志成城”。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原句有如下错误,“使命担当、职业信念、专业知识”语序不当,应为“专业知识、职业信念、使命担当”;“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语序不当,应为“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B项,“使命担当、职业信念、专业知识”语序不当,应为“专业知识、职业信念、使命担当”;C项,“使命担当、职业信念、
7、专业知识”语序不当,应为“专业知识、职业信念、使命担当”;“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语序不当,应为“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D项,“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也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语序不当,应为“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故选A。二、4.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有复于王者(复:禀报)B. 若不阙秦(阙:侵损、削减)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疾:痛
8、恨)C.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放辟邪侈(辟:不正)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树之以桑(树:树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微:假如”错误。应该译为如果没有。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树:树立”错误。译为种植,栽。句意:种上桑树。故选D。5.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 因责常供(动词,责备) 以塞官责(名词,责任)B. 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益奇之(副词,更加)C. 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D. 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9、【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 责:动词,责令。句子翻译为: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故选A6.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招致) 永保无疆之休(休:喜庆、福禄)B. 举地千里(举:攻克) 举先王之政(举:行、施行)C. 至今治强(治:治理) 奚暇治礼义哉(治:治理、管理)D. 故能就其深(就:成就) 使吾勇于就死也(就:赴、前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治:治理”错误。此句中“治”为形容词,应译为“安定、太平”。句意: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10、故选C。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 始臣之解牛之时B.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以其无礼于晋C.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且为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起初我宰牛的时候。B连词,来。句意: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连词,因为。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C介词,趁机。句意:刘邦以上厕所为由,趁机起身把樊哙叫了出来。介词,凭借。句意:依靠别
11、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D连词,尚且。句意: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副词,将要。句意: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故选A。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使子婴为相 为击破沛公军虽不谓吾言为是 为天下理财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动词,做。句意:要任命子婴做丞相。介词,替,给。句意: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动词,是。句意:(她)虽然不认为我说的是对的。介词,替。句意:替天下治理整顿财政。介词,被。句意:就被刁诈的小吏报
12、到县里,担任里正的差事。句末语气词,呢。句意: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故选B。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藉寇兵而赍盗粮B.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其皆出于此乎C.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D. 今则又望其真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句意: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连词,表并列关系。句意: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B副词,恐怕,大概。句意:大概你会
13、在梦中梦到我吧!副词,大概,推测语气。句意:大概都出于这吧。C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对象。句意: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对象。句意: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大众。D连词,表转折。句意:但现在希望它真的存在。连词,表转折。句意: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故选A10.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张良出,要项伯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令将军与臣有郤C. 范增数目项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距关,毋内诸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14、A.“要”通“邀”;“戮”通“勠”。B.“倍”通“背”;“郤”通“隙”。D.“蚤”通“早”;“距”通“拒”,“内”通“纳”。故选C。1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盖亦反其本矣 刑于寡妻B. 奏刀騞然 问者爇香于鼎C. 共其乏困 几家能彀D. 而高其直 振之以威怒【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盖”通“盍”,何不;“反”通“返”,返回。句意: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刑”通“型”,作榜样。句意: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C. “共”通“供”,供给。句意:供应他们所缺乏的物资。“彀”同“够” ,能够。句意:又有几家能够做到?D.“直”
15、通“值”,价值。句意:抬高蟋蟀的价格。“振”,通“震”,震慑。句意:用威势和怒责去震慑他们。故选B。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成不敢敛户口 约为婚姻B.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佳冶窈窕赵女C. 行李之往来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 村中少年好事者 将军战河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户口”,古义:老百姓。今义:户籍。句意: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婚姻”,古义:是指约为儿女亲家。今义:为结婚的事情。句意:指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B“有意”,有意图,故意。这个“有意”和今天的“有意”意思一样。句意:听说大王
16、有意要责备他。“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古今意思一样。句意:窈窕美丽的赵国美女。C“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仔细说来。句意: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D“少年”,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句意: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河北省。句意:将军在黄河之北作战。故选B。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今者有小人之言 填塞门户B. 操童子业 以致天下怨谤C. 敢以烦执事 沛公居山东时D. 儿涕而出 若舍郑以
17、东道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小人”,与“君子”相对,是指喜欢明争暗斗,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隔岸观火、落井下石、施诈之类坏事的人。古今含义一致。句意:现在有小人的谣言。“门户”,门的总称。古今意思一致。句意:堵塞了门口。B“童子”,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句意:是个念书人。今义:“以致”,古义:因而招致。今义:连词表结果。句意: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C“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句意: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
18、省。句意: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D“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句意:儿子哭着离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句意: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故选A。14. 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乃仁术也B. 莫之能御也/客何为者C. 若属皆且为所虏/百姓之不见保D. 大王来何操/以吾一日长乎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A.均为判断句,“者也”是标志/“乃”翻译为“是”。B.均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莫能御之也/客为何者。C.均为被动句,“为所”是标志/
19、“见”是标志。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吾一日乎尔长。故选D。15.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此物故非西产 终必不蒙见察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掭以尖草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既而得其尸于井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为判断句,“非”表判断。句意: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为被动句,“见”为介词,表被动,译为“被”。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为定语后置句,“好事”修饰“少年”,正常语序为“村中好事少年驯养一虫”。句意:村里一个
20、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尖草掭”,“以尖草”为状语。句意:用细草轻轻拨动。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君实以在位久责我”,“以在位久”为状语。句意: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既而于井得其尸”,“于井”作状语。句意: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为主谓倒装句,“宜乎”作谓语置于主语“百姓之谓我爱也”前。句意:(照你这么说)老百姓说我舍不得是应该的了。为主谓倒装句,应为“几家能彀,称心快意”。句意:有几家能够称心如意呢。故选A。16.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
21、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庄子是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其作品大量使用寓言,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论述哲学观点,逍遥游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均出自他笔下。C. 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D.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为“十三经”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春秋时期”错误。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故选B。17. 下列文学常识中
2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B.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C.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商代叫序,周代叫庠。D.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长篇小说聊斋志异。【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长篇小说聊斋志异”错误,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故选D。18.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祝福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小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B
23、. 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古书上有“东家”“西宾”的说法,即是就室内而言。C.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散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收在小说集呐喊中”,祝福收集在彷徨中。故选A。三、19. 以下选项中与红楼梦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24、”一句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宝玉。B.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首判词是在暗示迎春的悲剧命运。C. “四春”中,元春是王夫人的女儿,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属于荣国府;迎春和惜春的母亲都没有提到,但她们都属于宁国府。D. 王夫人是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贾政的妻子,育有一女二子,也是薛宝钗的姨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C“迎春和惜春的母亲都没有提到,但她们都属于宁国府”错误。迎春应该属于荣国府。贾迎春,荣国府贾赦与妾室所生的女儿,贾琏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宝玉的堂姐。故选C。20. 对
25、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A. 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B. 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C. 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D.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交代。这五回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五回就通过“葫芦僧乱判葫
26、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D“比如第五回就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错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出自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故选D。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27、“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
28、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史记张仪列传节选)(二
29、)(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
30、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选自战国策秦策一)2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门下意张仪 意:料想,猜测B. 乃使人微感张仪曰 微:稍微C. 因而数让之曰 让:责备D.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倨
31、:傲慢2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惠王以为客卿 戒奢以俭B. 抵掌而谈,赵王大悦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C. 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D.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 将崇极天之峻2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B.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C.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
32、/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D.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24. 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够表现张仪或苏秦为了自己的“术”所做的努力和坚持的一组是(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 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黄金万镒为用A. B. C. D. 2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怀恨在心,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进攻他的
33、国家。B. 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对于苏秦帮助自己求得秦国的职位,张仪表示理解,并且表示自己在位的时候不取赵。C. 苏秦说秦王不行的狼狈之状与发迹后荣归故里的踌躇满志形成鲜明对比,是当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D. 第二则文字中人物言行的个性化特点很突出,比如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及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2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君已用,请归报。(2)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答案】21. B 22. C 23. A 24. D 25. B 26. (1)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回复
34、。(2)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让他赏赐金玉锦绣、封个卿相之类高官的人呢?”【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微”,秘密,悄悄。句意: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把。句意:惠王把他任命为客卿。介词,用。句意:用节俭来消除奢侈B.连词,表修饰。句意:亲密交谈,赵王非常高兴。代词,通“尔”,你的。句意:你的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C.均为副词,竟然,却。句意: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如今竟然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对国家
35、。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这时候,那么广大的天下,那么众多的人民。助词,的。句意:应该推崇皇权的高峻。故选C。【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并授给相印,随后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金币万两。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谷关封闭(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武安君”为名词,封号名,不可断开,排除BD;“相印”为“受”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C。故选A。【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为张仪和妻子关于舌头的对话,为张仪问苏秦的舍人离去的原因,为苏秦身在高位时的待遇,均与题干无关。故
36、选D。【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自己在位的时候不取赵”错误,原文是“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应是苏秦在世的时候不取赵。故选B。【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今君已用”,被动句;“请”,请允许我;“报”,回复。(2)“引”,拿;“股”,大腿;“安”,哪里;“出”,使动用法,使拿出。参考译文:(一)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张仪学习完了之后,在诸侯间进行游说。曾经跟随楚国的相国赴宴,后来楚国的相国丢失玉璧,门下的人猜疑是张仪,说:“张仪贫穷没有德行,一定是这人偷盗相公的玉璧。”一起抓住张
37、仪,打了几百下,张仪不承认,放了他。他的妻子说:“唉!你要是不读书游说,怎么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说:“舌头在。”张仪说:“够了。”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合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侯,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
38、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渐渐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苏秦的
39、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回复。”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张仪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当初我跟从你赴宴,我没有偷盗你的玉璧,你打我。你好好守着你的国家,我
40、就要偷走你的城!”(二)(苏秦)十次上书游说秦王都不成功。现在他黑貂皮衣破了,百两黄金也用光了。资用匮乏,不得已离开秦国回家。(他)挑着书囊,体态憔悴,面容黑黄,带有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就在夜间打开书籍(攻读),摆开了几十本书籍找到姜太公的兵书阴符来,伏案诵读,选择其中重要的加以熟读,探求它的真谛。读书困倦想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让他赏赐金玉锦绣、封个卿相之类高官的人呢?”一年的工夫,钻研成功。于是苏秦在华丽的殿堂中游说赵王。亲密交谈,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并授给相印,随后
41、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金币万两。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函谷关封闭(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这时候,那么广大的天下,那么众多的人民,那么威严的王候,那么有权势的谋臣,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耗费一斗粮食,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上阵打仗,没有扯断一根弓弦,没有弄折一支羽箭,诸侯之间和睦相处,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近。贤能的人得到任用天下人服从,一个人被重用天下人跟随。所以说,(有效的谋略)用在政治上,不用在勇武上,用在朝廷之内,不用在边境之外。当苏秦身在高位的时候,金币万两随他使用,车轮飞转,马队相连,在道路上光彩夺目,崤山以东的六国诸侯,闻风服从,使赵国的地
42、位十分显要。(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清扫道路,安排乐队设置酒宴,到城郊三十里之外迎接;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匍匐在地像蛇那样爬行,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说:“嫂子,为什么先前那样傲慢。如今又这样的卑贱下作呢?”他嫂子说:“因为现在你地位尊显、钱财富裕的缘故。”苏秦长叹一声说道:“唉!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由此可见,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第卷五、2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
43、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_”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自己尚有不足“_,_”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表示自己愿意学习的两句话“_,_”可以看出。(2)大同世界、太平盛世是孔子的社会理想,也是儒家宣扬的理想社会。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里对大同世界的描写是:“莫春者,_,_,_,_,_,_。”【答案】 . 子路率尔而对曰 . 如其礼乐 . 以俟君子 . 非曰能之 . 愿学焉 . 春服既成 . 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注意下列字的写法:率、俟、沂、雩。六、28.
4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如果你要问,世上有什么东西最宝贵?我要告诉你不是珍珠、玛瑙,也不是华丽的别墅,而是时间。请以“劝君惜取少年时”为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注意卷面工整。【答案】例文劝君惜取少年时时间,它是人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往往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便悄然而去,不留下一丝痕迹。人们常常在它逝去后,才渐渐发觉,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古人一声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于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留住这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朋友”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的革命导师,在青少年时代,都刻苦学习,珍惜时间,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在大学时,趁生病期间,把黑格尔的著作从头到尾研究了一遍。列宁17岁进大学,由于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可是,他在学校外竟用一年半时间自修完大学四年级的全部课程,并参加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高安第二中学2025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冬季期末家长会课件
- 2025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联考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餐厅食品安全管理与经营风险防控合同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绿色环保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财务软件定制开发及实施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施工合同细则
- 二零二五年智能仓储物流包月运输合作协议
- 宝洁校园健康计划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产权互换项目实施合同范本
- 全球职等系统GGS职位评估手册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局外人》课件
- 第十六章-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技术-2肩周炎评定
- 高性能计算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 国家辅助类药品一览表
- 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研究白皮书
- 粤公正立案操作方法
- 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质量管理查检表
- 外墙高空作业工程施工协议书(2篇)
- 《把子》课程标准
- 成都市郫都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