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6课 老山界 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6课 老山界 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6课 老山界 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6课 老山界 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6课 老山界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老山界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学习目标了解本文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重点)学习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方法,赏析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新课导入 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1937年整理完成,由朱德题写书名红军长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 陆定一(1906年6月1996年5月),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

2、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著有金色的鱼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老山界等等。走近作者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被称为“五岭之极,华南之巅”。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但是损伤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背景资料惊惶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衰微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hungmwqiljingyhnkujingshuididujio h字词梳理字词梳理词语解释【欺

3、侮】欺负。【矗立】高耸地立着。【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呜咽】(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灌输】输送(思想、知识等)。【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苛捐杂税】繁重的捐税。捐,赋税。【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不可捉摸】不能够预料或猜测。1.写文章要有条有理、叙述清楚、作者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以什么为顺序?写红军翻越老山界是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速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整体感知结构层次 2、记叙一件事情时,文章结构一般是如何安排的?3、请根据这一安排简单概况文章每部分内容?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果 交代起因 记叙经过 说明结果决定翻越老山界(1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2段)翻越老山界的意

4、义(33段)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4.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难?5.红军战士如何面对困难,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行军难:山高路险,悬崖峭壁 睡觉难:寒气逼人,路窄不平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设备沉重,敌人追击苦整体感知5.红军战士如何面对困难,表现出怎样的精神?走路难: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鼓着勇气、继续前进。酣然入梦、观赏夜景。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整体感知精读细研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三十里高”表明老山界地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为下文蓄势。1.首段有何作用?精读细研2.第2段写“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对塑造红军的形象十分恰

5、当,为什么? 恰当,这是人性化的描写,语言朴实,富于口语化。通常说红军是钢铁汉是指他们的思想意志,但红军也是拥有着血肉之躯的普通人。这样写更真实,更符合实际情况。精读细研 3.联系语境,品析第9段中“生怕”“显眼”两词的表达效果。 “生怕”是“很怕”的意思,“显眼”是“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的意思,用这两个词,强调我们的部队严禁拆瑶民的篱笆做火把,充分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精读细研 4.怎样理解第12段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接起来,是一种“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火把排成“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

6、表明老山界的高峻,而“许多”一词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火把、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也是对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扬。 5.第21段作者交代说战士们“横着心躺下去”,但又说“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这两者是否矛盾? 不矛盾。“横着心”既表现了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又表明红军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既写出了战士们的疲劳,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坦然的襟怀。精读细研疑难探究本文是如何描写老山界的?有什么作用?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描绘出老山界山势的特点,如

7、写“之”字路上的火把,先写从山下向山上望的情景。“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次写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上看的情景,“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在上述两段描述之间,作者又配以红军身临绝壁仍旧很乐观的语言描写:“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再写红军战士在“之”字路上睡觉被冻醒后的所见:“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这样就把山路的曲折迂回、山势的陡峭险峻写得逼真、生动、形象,使读者深刻地感觉到老山界的高和险,有力地突出了行军的困难。作者以此为背景,描写了红军豪壮的语言、畅快的心情,渲染了他们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品质,从而反映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本篇回忆录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旨归纳201.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好处:一是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