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39讲 中国地理概况 课件【系列三】_第1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39讲 中国地理概况 课件【系列三】_第2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39讲 中国地理概况 课件【系列三】_第3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39讲 中国地理概况 课件【系列三】_第4页
高三一轮地理总复习-第39讲 中国地理概况 课件【系列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理概况第三十九讲-2-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一中国的疆域、人口与民族基础梳理1.中国的疆域( 1 )优越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2 )领土四至点。 -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 3 )相对位置: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 4 )行政区划: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 )众多的人口:根据2010年第六

2、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 不包括港澳台数据 )。( 2 )分布: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3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中国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1.利用领土四至点定位:最西端约73E,最东端约135E,最南端约4N,最北端约53N。2.利用主要经纬线定位。-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利用经纬网结合地形区定位:在我国,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可根据山脉结合经纬网来确定其两侧的地形区,如下图

3、所示。-1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4.利用河流、铁路干线定位。(1)长江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十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依次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2)黄河干流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九个省级行政区域,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甘肃段)、宁夏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1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2017北京朝阳期中)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东部季风区中贫困县空间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有()黑吉辽渝东鄂西甘南云贵青海南部苏皖A.B.C.

4、D.2.我国贫困县的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内流区多,外流区少C.主要分布在山区D.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区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图示东部季风区中贫困县空间较集中分布在西南云贵高原、渝东鄂西、甘南;图示辽宁的贫困县、苏皖地区的贫困县分布不集中,青海南部主要在非季风区。选C项正确。第2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的贫困县西多东少;外流区较内流区更多;多分布在山区;人口较为分散。C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1.C2.C-1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7江苏卷,1314)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区、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据此完成第12题。-14-必备知识整合

5、关键能力突破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区、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区、市)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读图可知,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最高,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第2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区、市)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多留守农村,则可知人口迁移是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区

6、、市)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关闭1.A2.B-1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012上海卷,12)“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读图,完成第34题。-1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上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4.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第

7、4题,为政治意义,为直接的现实意义。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 答案解析关闭3.A4.B-1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二中国的地形和气候基础梳理1.我国的地形、地势-1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主要山脉。 -1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拓展延伸 我国山脉的分界意义 -2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我国的气候( 1 )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2 )气温。 气温特征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青藏高原区。-2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

8、力突破-2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2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1.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2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1)四大高原。-2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四大盆地。 -3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三大平原。 -3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3-必备知识

9、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2017山西孝义考前测试)气候舒适度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评价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1624 ,是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风速、温度、日照时数、昼长等。下表为19612010年中国大陆部分省区全年和四季的气候舒适期(单位:天)排名情况表。据此完成第13题。-3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甲、乙、丙、丁表示的省区依次是()A.滇、琼、藏、黑B.琼、滇、藏、黑C.琼、滇、黑、藏D.滇、琼、黑、藏2.气候变暖使夏季舒适期天数更接近的省区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丁D.丙和丁

10、3.丁省区全年舒适期最短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B.纬度高,气温低C.冰雪覆盖,道路湿滑D.昼长夜短,日照时数少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甲地全年的舒适期长,主要在夏季,其次春秋,应是纬度较低、温和湿润的海拔较高的云南;乙舒适期主要是在冬季,应是纬度低的海南;丙的舒适期主要在夏季,全年舒适期较少,应是纬度较高的黑龙江;丁的舒适期主要在夏季,全年多为不舒适,应是高寒又缺氧的西藏。D项正确。第2题,气候变暖,纬度较高地区的丙热量增加,冬季变短,夏季变长,舒适期变长;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云贵高原甲地,由于气候变暖,夏季变化并不会太大,可能与丙地相似。B项正确。第3题,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

11、,气温低,全年舒适期最短。A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1.D2.B3.A-3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0全国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3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答案: (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

12、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3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MN一线中部雪期比两侧短。纬度、地形影响气温高低,进而影响雪期长短。图中MN一线纬度差别不大,因此地形是影响气温进而影响雪期长短的主要因素。MN一线中部地势低,持续低于0 的时间

13、较短,雪期短;两侧地势高,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长,雪期长。第(2)题,据图可知,甲地比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故甲地雪期比乙地短;甲地雪期短但降雪量比乙地大,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所致。第(3)题,乙、丙两地纬度相当,乙地比丙地雪期长,说明地势比丙地高。丙地地处丘陵地区,融雪汇集的径流量大,融雪侵蚀严重。此外,丙地地势比乙地低,为丘陵地区,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也加剧了融雪侵蚀。-3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三中国的河湖和自然资源基础梳理1.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1 )河流。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40-必备知识整合

14、关键能力突破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4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2 )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 3 )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4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我国的自然资源( 1 )特点: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 2 )主要自然资源。-4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3 )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4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

15、治理-4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4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河流含沙量为河流中单位水体所含悬移质泥沙的重量。河流输沙量为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取决于含沙量和径流总量。下表示意我国四条河流入海口泥沙特征。据此完成第12题。-4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河较河年平均入海沙量大,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流域()A.暴雨频率高B.植被覆盖差C.汛期时间长D.河流落差大2.四条河流中,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最小的是()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河较河年平均入海沙量大,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大,河流含沙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植被覆盖率

16、低造成水土流失,选择B项。第2题,从表格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四条河流中,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最小的是,选择D项。 答案解析关闭1.B2.D-4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7北京卷,67)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第12题。-4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内蒙古()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17、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内蒙古草场比重最大,可知为牧草地,贵州耕地比重大,可知为耕地,甲地区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比重大,结合选项,只能是新疆。第2题,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内蒙古东部距海近,降水多,西部距海远,降水少,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内蒙古以草原为主,且部分地区沙漠化严重,不宜大幅度提高建设用地的比例。 答案解析关闭1.A2.B-5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012全国大纲卷,35)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

18、知识,完成第35题。-5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1976年B.1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4.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19701976年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尤其是两条曲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基本吻合,A项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支流每年净注入干流的流量在1

19、500亿立方米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其干流的年净径流量巨大;从年净输沙量可以看出该支流每年的含沙量也较大,由此则可以判断该干流最可能为长江(辽河和黄河的年净径流量较小,黑龙江的含沙量较小)。第5题,读图可知,该河流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因为兴修水库可使泥沙在库区沉积,森林覆盖率提高可减少泥沙入河量。 答案解析关闭3.A4.B5.B-5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考点四中国的农业、工业与交通基础梳理1.中国的农业(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5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 2 )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北

20、小麦南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a.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b.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5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中国的工业( 1 )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密集分布区。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带。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

21、、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5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3.中国的交通( 1 )分布: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5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2 )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南北铁路干线:a京哈线,b京沪线,c京九线,d京广线,e同蒲线太焦线焦柳线,f宝成成昆线。东西铁路干线:g京包包兰线,h陇海兰新线,i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j兰青青藏线。-57-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 3 )水运。海运 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22、 4 )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58-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整合构建1.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评价-59-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 -60-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61-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诊断反馈(2017河北保定一模)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人才、成本竞争力等多种因素。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自2010年起已连续多年在全国排名第一,下图示意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据此完成第13题。-62-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有人预测未来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会下降,原因可能是()A.工资水平提高B.劳动生产率提高C.能源成本上升D.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

23、德国制造”成为质量的代名词,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原因可能有()强大的创新能力雄厚的产业基础高素质的劳动力广阔的销售市场A.B. C.D.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制造业B.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工资成本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D.完善销售环节,扩大产品市场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图中排名,判断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强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工资水平低。随着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排名会下降。第2题,德国工业发展长,工业基础雄厚;国民受教育程度高,劳动力素质高;德国科学技术发达,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第3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大

24、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C项对。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项错。经济发展,工资成本应是不断提高,B项错。扩大产品市场,关键是质量提高,竞争力增强,D项错。 答案解析关闭1.A2.D3.C-63-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真题探究(2017天津卷,45)读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64-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1.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

25、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读图可知,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但年平均工资水平较高,说明是京津沪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A项正确;福建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服装出口,故产业份额增长快,B项错;苏浙产业份额先增后减,并非逐年增加,C项错;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因此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项错。故选A项。第2

26、题,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B项。 答案解析关闭1.A2.B-65-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2013江苏卷,1516)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34题。-66-必备知识整合关键能力突破3.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

27、 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 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4.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明确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读图可知,耕地面积下降的速度2005年后趋缓,并没有一直加速下降,排除A项;粮食产量在19992001年及20022003年下降,排除B项;2002年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表现出的变化并不同步,排除C项。第4题,2003年之后耕地面积下降而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原因可以从材料中获知。“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

28、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解析关闭3.D4.C基础梳理1.(1)北温太平亚欧(2)漠河帕米尔高原(3)朝鲜越南日本(4)522.(2)不均多少(3)汉壮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诊断反馈12.1.C2.C第1题,图示东部季风区中贫困县空间较集中分布在西南云贵高原、渝东鄂西、甘南;图示辽宁的贫困县、苏皖地区的贫困县分布不集中,青海南部主要在非季风区。选C项正确。第2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的贫困县西多东少;外流区较内流区更多;多分布在山区;人口较为分散。C项正确。真题探究12.1.A2.B第1题,读图可知,城镇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最高,

29、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第2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区、市)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多留守农村,则可知人口迁移是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区、市)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34.3.A4.B第3题,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甲。第4题,为政治意义,为直接的现实意义。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基础梳理1.(1)4 000高原1 0002 000高原500平原(2)天山秦岭大兴安岭巫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祁连山贺兰山喜马拉雅山脉2.(1)季风复杂多样(2)积温雷州海南华北山东辽东黄土塔里木青藏高原(3)降水量与蒸发量湿润秦岭淮河森林半湿

30、润华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内蒙古高原草地干旱荒漠诊断反馈13.1.D2.B3.A第1题,甲地全年的舒适期长,主要在夏季,其次春秋,应是纬度较低、温和湿润的海拔较高的云南;乙舒适期主要是在冬季,应是纬度低的海南;丙的舒适期主要在夏季,全年舒适期较少,应是纬度较高的黑龙江;丁的舒适期主要在夏季,全年多为不舒适,应是高寒又缺氧的西藏。D项正确。第2题,气候变暖,纬度较高地区的丙热量增加,冬季变短,夏季变长,舒适期变长;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的云贵高原甲地,由于气候变暖,夏季变化并不会太大,可能与丙地相似。B项正确。第3题,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全年舒适期最短。A项正确。真题探究答案 (1)等雪期线在

31、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MN一线中部雪期比两侧短。纬度、地形影响气温高低,进而影响雪期长短。图中MN一线纬度差别不大,因此地形是影响气温进而影响

32、雪期长短的主要因素。MN一线中部地势低,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短,雪期短;两侧地势高,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长,雪期长。第(2)题,据图可知,甲地比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故甲地雪期比乙地短;甲地雪期短但降雪量比乙地大,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所致。第(3)题,乙、丙两地纬度相当,乙地比丙地雪期长,说明地势比丙地高。丙地地处丘陵地区,融雪汇集的径流量大,融雪侵蚀严重。此外,丙地地势比乙地低,为丘陵地区,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也加剧了融雪侵蚀。基础梳理1.(1)太平洋额尔齐斯雅鲁藏布江(3)青海湖鄱阳湖2.(1)多丰富不足(2)丰富不均少多不足广泛集中多少多少多少大平原干旱、半干旱东北煤有色金属浪费、污染水土流失

33、兴修水利耕地利用率诊断反馈12.1.B2.D第1题,河较河年平均入海沙量大,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大,河流含沙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植被覆盖率低造成水土流失,选择B项。第2题,从表格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四条河流中,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最小的是,选择D项。真题探究12.1.A2.B第1题,根据内蒙古草场比重最大,可知为牧草地,贵州耕地比重大,可知为耕地,甲地区草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比重大,结合选项,只能是新疆。第2题,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水能资源不丰富;内蒙古东部距海近,降水多,西部距海远,降水少,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内蒙古以草原为主,且部分地区沙漠化严重,不宜大幅度提高建设用地的比例。35.3.A4.B5.B第3题,19701976年年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