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课教案剖析_第1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课教案剖析_第2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课教案剖析_第3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课教案剖析_第4页
2022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复习课教案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 熟悉分子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2. 明白什么是内能,知道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学会辨别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 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及单位,学会用热量公式进行简洁运算;4. 通过观看和试验,初步明白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说明有关热现象;5、通过试验和生活事例,能辨别转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6、经受探究物体吸热才能的过程,明白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洁的自然 现象;7、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养成实践才能和创新精神,养成解决问题的才能;【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内能的转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才能;热量的运算;难点:分子热运动;内能的懂得;比

2、热容的懂得;【学具预备】红墨水、烧杯、胶头滴管、细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水槽、空气压缩引火仪、集气 瓶、打气筒、水和食用油等,以及多媒体课件和同学导学案;【学问构建】【复习过程】 创设情境 播放“ 海陆风”flash动画,同时提出问题 无论是白天仍是夜晚,人们闲逛在海边,总会感到习习的海风迎面吹拂,特别畅快,这 样的风特别柔和,通常情形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 海陆风” ,你能否运用你学过的学问说明“ 海陆风” 形成的缘由呢?(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切入主题,更好的表达物理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让学 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形象的 flash 动画可以激

3、发同学学习爱好,防止形成复习课的枯燥 感; ) 专题复习 专题一:分子动理论学问聚焦1. 物质是由大量 _组成的;扩散现象证明_ ;2.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运动跟_有关,温度越高,_越猛烈;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和_;试验设计: 如何利用烧杯、冷水、热水、红墨水、胶头滴管、细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水槽、空气压缩引火仪等探究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和分子间作用力;探究一: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典题探究) 例 1、以下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章运动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C通过嗅觉可以鉴别醋和酱油 D 刮风时尘土飞扬(技巧归纳) 分子运动只能通过一些现象表现出来,而不能用

4、眼睛直接看到;不要把宏观微小颗粒的机械运动或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误认为是分子运动;(学以致用)1. 如下图所示将一滴红墨水滴入烧杯中,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 _,扩散现象说明 _ ;我们 _看到墨水分子在运动 选填“ 能”或“ 不能” );我们通过扩散现象来验证分子的运动,这里运用了物理学中的 _法 ;实验 中 我 们将 看 到 _ 杯 中 的 墨水 扩 散的 快 ;这 个 实 验表 明 :分 子 运动 的 快 慢与 _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 _;2. 以下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的是()A.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C.扫地时灰尘飞扬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5、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及其影响因素,注重对物理方法的复习;)探究二:分子作用力(典题探究) 例 2、以下四张图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 B C D 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步混合(技巧归纳)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种力是微观的,看不见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学以致用)1. 用细线把很洁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

6、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下图所示, 就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选填“ 不变” 、“ 变大”或“ 变小” ),这是由于;可见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力;2. 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了球状,对此说明合理的是()A分子不停的做无规章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试验和对生活现象的说明,加深同学对分子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懂得,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专题二:内能学问点聚焦:1. 物体内部 做无规章运动的 和 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 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内能越,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3. 物体在 过程中传递内

7、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它是一个 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 转移的数量;4. 和 是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做功转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做功和热传递在转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试验设计:如何利用烧瓶、打气筒、空气压缩引火仪等探究物体内能的转变?探究一:影响内能大小因素(典题探究) 例 3、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不正确选项()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肯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相同温度 1kg 的水和 1g 的水内能相同D、质量为 1kg 温度为 0的水和质量为1kg 温度为 0的冰内能相同(技巧归纳) 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8、分析物体内能大小时需要考 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学以致用)1. 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不正确选项( B)A烧开的水有内能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有内能C物体的温度上升时,内能会增大 D 水结冰时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设计意图: 判定或比较物体的内能大小时,同学往往只考虑温度这一个因素,通过分析例题,培育同学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切忌只从某一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探究二: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关系(典题探究) 例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肯定大B.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肯定增大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连续吸热,温度不变,内

9、能增大(技巧归纳) 精确把握三者关系:物体吸取(放出)热量,内能增加(削减),但温度不肯定上升(降低) ,如晶体熔化与液体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反之,物体温度升高(降低),内能增加(削减) ,但不肯定吸取(放出)热量,可能通过做功转变内能;(学以致用)1.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选项()A. 温度为 0的物体没有内能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肯定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肯定上升D.一个物体温度上升,内能肯定增加2. 以下说法中正确选项()A. 物体吸取热量,温度肯定上升,内能肯定增加B.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肯定降低,内能肯定削减C.物体的内能增加,肯定吸取了热量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10、内能增加(设计意图: 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关系是本章难点,在分析例题,总结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第 1 题辨别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第2 题辨别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突破本章难点;)探究三:内能的转变(典题探究) 例 5、以下物理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转变物体内能的是()A. 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温和 B. 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D. 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技巧归纳) 做功和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所以物体内能转变了可能是做功、可能是热传递;区分物体内能转变的方法:做功是内能和其他能之间的转化,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有关,是“ 看的见” 的,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与物体的微观运动有关,

11、是“ 看不见” 的;(学以致用)1如下左图所示,手冷时对手“ 哈气” ,手会温和;这是通过 方式来增加内能的;2如上中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快速压下去,会看到棉花燃烧,这个现象说明;3如上右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发觉塞子从瓶口跳起,同时瓶口显现大量“ 白雾” ,这个现象说明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结合生活实例和两个试验,让同学体会到做功和热传递均能转变物体的(设计意图:内能,区分是:做功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有关,是“ 看的见” 的,热传递就与物体的微观运动有关,是“ 看不见” 的;)专题三:比热容学问点聚焦1

12、.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用表示,它的单位是,单位的符号是;2. 它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 的物理量,它是物质本身的一种 _ _;试验设计: 利用酒精灯、 烧杯、温度计、 水、食用油等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才能;探究二:比热容(典题探究) 例 6、如图甲所示是教科书上供应的“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才能” 的试验装置; 试验方法是: 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取热量相同时, 通过比较它们温度上升的多少来判定吸热才能的大小;小雨经过分析摸索,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试验中采纳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与图甲的试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简洁掌握 _ 相同;

13、图乙的试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掌握_ 相同;图甲的试验物体吸热多少用 _表示 , 用到了物理中的 _法,使水和食用油上升到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的表示吸热才能越 _,比热容越 _;图乙改正错误以后连续试验,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上升越多的表示吸热才能越_,比热容越 _ ; 技巧归纳 方法一: 初温、 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取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高的物质比热容小;方法二:初温、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上升一样的温度,吸取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大; 学以致用 1. 关于比热容,以下说法正确选项 A.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取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

14、大 D. 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2. 如下图所示,夏天在海边玩耍,为什么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3如下图所示,汽车司机用水来给发动机“ 降温” ,是什么缘故?(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方案的设计,提高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并熟悉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反馈练习2、3 是利用比热容学问说明生活中的现象,让同学认识到物理学问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到“ 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 ;)探究二:热量的运算(典题探究) 例 7、太阳能热水器内装100kg 的水,阳光照耀一天后,水温从20 升高 50,就热水器内的水吸取了多少热量?【技巧归纳】:明确上升与上升到或降低与降低到的含义;

15、(设计意图: 练习使用吸热放热公式进行运算,培育同学分析、运算的才能;)【达标检测】1.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_ 的性质;一辆汽车的水箱中装有10kg 水,假如这些水的温度都上升了 50,就它吸取的热量是 _ _J c 水=4.2 10 3J/ (kg ) ;2. 以下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C古代的人钻木取火 D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融解了 3.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 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下列图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假如上

16、升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取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取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取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上升的比乙液体温度上升的多 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肯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肯定小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肯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5. 以下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A.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6用图甲所示装置“ 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 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觉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试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取的热量比水要(选填“ 多” 或“ 少” )能否仅由“ 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 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盘点收成】【家庭作业】市复习丛书第十三单元:内能【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 教学程序一改过去考改考的枯燥复习模式,通过以试验为线带出全章学问,同学在这样的复习课中始终保持很高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了本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