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复习选择题含答案_第1页
中国史复习选择题含答案_第2页
中国史复习选择题含答案_第3页
中国史复习选择题含答案_第4页
中国史复习选择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史复习选择题含答案1.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正确答案)2.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的发现和成功识读使商朝成为中国信史的开端。下列对“甲骨文”的研究和描述,还不够确切的是: A甲骨文主要出土“殷墟”B从甲骨文中可以了解商朝社会C甲骨文是今天汉字的前身D甲骨文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正确答案)3.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

2、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正确答案)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4.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正确答案)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5. 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悌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B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正确答案)

3、C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D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6. 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半坡人 AB(正确答案)CD7. 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夏商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以残暴著称(正确答案)B他们都是亡国之君C他们都轻徭薄赋,勤于政事D改革内政,重用人才8. 判定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是 A彩陶器上的绘画B尚书中的记载C居住区中的房子大小D随葬品悬殊的现象(正确答案)9.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被称为正义战争,其依据是商汤和周武王

4、 A建立了新的朝代B都是有作为的君主C讨伐暴政,顺应民心(正确答案)D发动了诸侯间争霸战争10. 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BC(正确答案)D11.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B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C

5、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D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正确答案)12.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正确答案)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13.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正确答案)B实行县制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14.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正确答案)15.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6、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正确答案)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16. 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反映了荀子 A主张“以德服人”(正确答案)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D主张“性善论”17. 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墨子

7、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 AB(正确答案)CD18.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 经济繁荣B 国家统一(正确答案)C 文化统一D 百姓安居19.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遭到破坏(正确答案)20. 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

8、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表明秦朝 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正确答案)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21.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成为一级地方长官B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正确答案)C随意处罚违纪官员D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22. 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正确

9、答案)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23. 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A.丞相B.太尉C.九卿D.郡守(正确答案)24. 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正确答案)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25. 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

10、,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A.加强集权B.独尊儒术C.推行教化D.顺应天意(正确答案)26. 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正确答案)27. 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A.创立宗教组织(正确答案)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28. 九章算术分为方甲、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注重理论研究 以科学实验见长 A(正确答案)BCD29.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

11、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正确答案)B科技取得显著进步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D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30.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A东汉B西晋C东晋(正确答案)D北魏31. 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洛阳、江都,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 A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B对外贸易的繁荣C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经济的开发(正确答案)32.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

12、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A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B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答案)C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33. 757年,杜甫身陷长安,国事家愁涌上心头,挥笔写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成“国破”的直接原因是 A安史之乱(正确答案)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混战D陈桥兵变34.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报考D唐太宗建立唐朝,平定全国(正确答案)35. 在唐朝,胡饼已是

13、人们司空见惯的异域美食,许多从西域传来的食品如毕罗、奶酪、黄油等越来越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引导B经济重心的南移C民族交融的加深(正确答案)D大运河的开通36. 古今画鉴中描述阎立本步辇图说:“画太宗坐步辇上曲眉丰颊,神采如生后有赞普使者,服小团花衣,及一从者。”步辇图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唐太宗大破东突厥B唐王朝与吐蕃和亲(正确答案)C新罗使者来唐朝见D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37.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14、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正确答案)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上的职能38. 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客户(非土著住户)大量增加,以户税和地税为主要内容的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地税按亩征纳,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这一措施 A加重了农民负担B消除了土地兼并C有助于社会公平(正确答案)D抑制了人口增长39.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一面夸张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一面更凸显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加倾向于低迷悲观和忧郁忡忡的心理表达,透露出深刻的慷慨壮烈和伤感悲凉氛围。据此可以

15、得出的结论是 A诗人力图全景再现社会真实B思想演进影响文人审美情趣C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正确答案)D商品经济导致文风日渐世俗40. 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出现冗官现象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正确答案)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41.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向全国推行募役法。募役法的内容是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王

16、安石推行募役法有利于 A减轻农户的生活负担B创制以钱代役的模式C保障农业生产的时间(正确答案)D缓和阶层间贫富差距42. 宋开宝元年,开国功臣、户部尚书陶谷的儿子陶邴高中第六名。考试后,太祖令参知政事薛居正对其进行复试,合格后乃赐及第,并下诏规定,凡是官二代考科举必须在中进士后进行复试。宋太祖此举 A防范权贵对皇权的威胁(正确答案)B促进北宋社会阶层固化C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实现了科举的公平公正43. 元灭南宋之后,版图辽阔,超出汉、唐。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采取的措施有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在吐蕃设宣政院实行行省制度 设北庭都元帅府 ABC(正确答案)D44. 面临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辽

17、朝统治者进一步发展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据此可知,该制度 A根源于地区间自然环境差异B减缓了辽朝封建化进程C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平稳过渡(正确答案)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45.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议中都有“岁币”“岁赐”规定,对此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他认为“以钱财换和平”做法 A被迫委曲求全实不可取B实属权衡利弊无奈之举(正确答案)C导致百姓负担更加沉重D推动边境榷场得到发展46. 据统计,北宋初年,平均每个人拥有的流通钱币为17钱,而唐朝玄宗年间(公元752年)仅为6钱,到北宋中期时,更是增加到212钱。这反映了北宋 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B铸币权已收归到了中央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正确答案)D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47. 宋朝人们的婚姻择偶,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 A门第观念日趋淡化(正确答案)B租佃关系日益发展C社会控制更为松弛D社会身份实现平等48. 南宋笔记都城纪胜这样描绘都城临安:“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据此可知,当时临安形成了非常繁荣的商业街道 成为了全国商业和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