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_第1页
《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_第2页
《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_第3页
《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_第4页
《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今泰学院推荐文档第 页共16页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you Duo Duoterr: J inTai Cat len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j 意修改调

2、整及打印。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 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 :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章2:有多重教学案例与反思篇章1:有多重教学反思第五册有多重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算一 算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对实际物体感性操作,才能建立物体质 量概念,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在处理教学环节比较清楚,过度自然。如教学 1千克结束之 后,这时用1枚1角硬币放到台秤上称重,指示针针没有动,老 师问:是不是,它没有质量了呢?学生马上说1枚1角硬币它也有质量,只是很轻。教学自然引导学生学习“克”的概念教学。了解千克、

3、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教 学“1千克”概念时选择标准材料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是否必要。 课前我准备了 2瓶各500克重的自灌的矿泉水,5只重1千克的苹 果。我调查市场上的食盐是每袋 350克,没有多方调查,我就让 学生带3袋食盐,可是学生带的食盐每袋质量多少不一,有的每袋300克,也有的350克、400克、450克。学生通过掂一掂,如 再称重时3袋350克食盐重台秤上显示数是 1050克,老师也没有 及时调整多余的50克。学生对1千克概念形不成标准模式。在教学不足之处如何留下作业时间和空间。练习是应该用什么方式如何指导学生?例如:掂一掂,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约有 多重?再称一称。

4、教学时,教师没有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有说500克,600克,1千克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掂一掂1瓶500克矿泉水与一本字典。思考两个谁轻谁重?然后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约有多重?这样有的放矢。学生就可以估计出一本字典约300克等数量。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 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 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 的手段。“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 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 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 思维的基础。表象有两

5、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 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 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至于概括性,可 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 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 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1吨有多重吨的实际意义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掌 握。因而,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明白1吨=1000千克。具体例子有1吨是40个25千克的小朋友的重量。 而成人大约是20个就有1吨,所以书上有一幅图就提到电梯限重 1000千克,就要限乘

6、15人。(学生对15人的理解是三个原因: 1、电梯本身有重量。2、电梯可能有成人有小孩,还有体重比较重的人。3、出于安全考虑最多只能乘 15人,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你看,学生考虑得多仔细。还有一些例子,这里不一一列举,总 而言之,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开心。今天,我要讲解数学课有多重,让学生感受弁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1千克=1000克”, 弁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 在身边。我在头一天的晚上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带两袋食盐、硬币,水果, 有什么就带什么,学生完成的较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 教学

7、程序,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参 与意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努力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 的活动中学习。在本节课里,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和克”,通过 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千克”和“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 学习小组进行的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的实践活动中,不 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 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课后练习,有几名学生出现错误,需多加练习,会有所改善。篇章2:有多重教学案例与反思 【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目标R.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弁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 千克和1克有多重.掌握1

8、千克二1000克,弁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 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计意图R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弁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 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 物体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 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所以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 得克,千克的明确概念,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 如:每个小组一个台秤,天平和一个体重计,还有许多盐,水果等物 品.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起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结合具

9、体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 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比一比等 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本节课的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使学生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异质分组,为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了条件,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 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做 数学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想 法的习惯.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使学生感 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10、和数学价值;同时 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 发现的问题.构建新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 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 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 学活动,如猜盒子,称物体,称体重等,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数 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应用拓展.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利 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学习数 学的必要性.R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R学校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为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班级现有 学生42人,其中大

11、部分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动脑,敢于向困难做斗争.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接触的事物及思考 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出现了个体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我采 取的对策是: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设计R(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教师自制两个相同的盒子,其中一个是空的,另一个里面装满今泰学院推荐文档祛码,将每个盒子系上细绳.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个盒子能将绳子拉断(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将绳子向上拉,装祛码的绳子被拉断.)师:同样的盒子怎么会出现

12、这样的情况(学生猜到一轻一重,之后让学生掂一掂这两个盒子,感受它们的轻重.)(给孩子创造了猜测和判断的机会,让他们在判断中树立自 信心.)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我们做“背一背的游戏 好吗(教师选择三名学生,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弁说一说背的 感受.)(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弁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认识秤.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生1:用手去掂一掂.生2:用秤去称一称.师:谁能介绍一下你都见过哪些秤(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教师也准备一些图片,如:玻璃体重计,婴儿秤等.).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1)

13、称一称.师:今天我们要用台秤和天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们认第8页共16页今泰学院推荐文档第 页共16页识台秤吗(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向大家进行简单介绍,教师补充.)师: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对台秤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小组人数不宜 太多,24人学习效果比较好,要求小组长监督每一位学生读出台 秤上的数字.)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指导和帮助. 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这两袋盐有多重啊生1:我们小组称的两袋盐是1千克.生2:我们小组的盐差一点点到1千克.师:也许是我们在调秤的时候有点误差,总之它是非常接近1 千克对吗教

1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千克.师:在台秤上你们看到“千克的字样了吗生:没有,我们看到了 kg.师:kg就是生:是千克的英文名字.教师在千克的下面板书:kg.(2)掂一掂.师: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教师边说边示范,然后学生开始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师:感觉怎么样生1:很重.生2:掂时间长了感到很累.师:请记住这个感觉,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的感觉准不准.(3)估苹果.师:请你估计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1千克,然后和小组的同 学商量一下,弁把这几个苹果装在袋子里,轮流掂一掂,找一找掂盐 的感觉.学生选的数量各有不同.师:每个小组都选好了苹

15、果,在台秤上称一称吧,看你们估计 得准不准.通过实践,验证了自己估计的结果,有的小组估计的质量差很 多,于是迫不及待地向秤里面添苹果.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说一说 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生1:老师,我发现我们小组选的苹果差不多大.生2:我发现如果是小苹果数量就多,如果是大苹果数量就少师:你们说得都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质量 大约是1千克,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生1:我觉得2瓶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生2:我认为4本书大约1千克.生3:老师,你的包大约是1千克.生4:10枝钢笔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估计的物体拿过来,实际称一称,看 看它们到底多重.称过之后,学生发现

16、了自己估计的质量与 1千克的差距,教师 要求差得多的同学再掂一掂两袋盐,重新感受之后,再去彳t计.估计 两瓶水的小组称过之后,结果是1千克多一点,当看到这个结果时, 小组的成员都兴奋得跳了起来.(4)称体重.师:你们想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体重吗你们认识体重计吗(介绍体重计的用法)请在小组内选两名同学,先估计他们的体重然后再称一称好吗.建立克的质量概念.(1)猜一猜,称一称.师:刚才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猜 一猜的游戏好吗 猜一猜我手里的1角硬币有多重 (学生猜到1 克,3克,10克各有不同)师:我们来称一称.(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结果是1 1克,教师板书:克和g.(

17、2)掂一掂.师:原来1枚1角钱的硬币大约有1克重,现在把这枚硬币放 在你们的小手上掂一掂感受 1克的质量;然后再把小组同学的硬币 放在一起看是几克再掂一掂.(3)找一找.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重生1:我的铅笔头.生2: 一片药.教师将学生说的物体称一称来验证他们估计的结果.有一名学生张朝宇说:“我的钮扣可能比1克多,因为它大.” 另一生吴瀚反驳道:那不一定,你的扣子要是木头做的呢张说: 木头做这么大也能超过1克.”吴又反驳道:也许它还是空心的呢这时教师弁没有急于插话,一番争辩之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铁重.小组讨

18、论之后一致认为同样重.师:请你们做个手势1千克铁有多大,1千克的棉花有多大.师:再想想刚才的钮扣问题,你们想说点什么生:大的物体弁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4.自主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千克,还知道了 1克有多重,那么 千克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你们能用桌子上的材料通过观察,再 称一称,算一算找到它们的关系吗学生活动后小组汇报.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1千克和1000克相等,因为我们小组的 大袋盐是1000克,放在秤上正好是1千克.小组2:刚才我们称这两袋盐是1千克,我们又称了一袋盐是 500克,所以我们小组也认为1千克=1000克.小组3:我们小组不是称的,是看出来的,你

19、看一袋盐上面写着 500克呢!有的小组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师让他们用其他小组的方 法验证一下获取这个结论.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回家要跟爸爸妈妈讲一 讲,然后再称一称家里的物品.教学反思R本节课是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整个教学比较成功,具体表现:学生始终以积极 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了解,而且 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准确地估计生活中物品的质量 .在学习活动中真 正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全班学 生在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中,共同体验到了成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创设了不同的情境

20、和氛围,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 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肯于思考,乐于参与.学生喜欢游 戏,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猜一猜,背一背中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数学弁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从而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探究新知之前,教师设疑:”要想知 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引起学生的 思考.此外,情境贯彻于这一节课的始终.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看得 见摸得着的事情出发来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个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教师 设计了 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接受的 情境来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21、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让情境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想其所想,说其所说,做其 所做.组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数学要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教学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 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找一找生活 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这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另外在实践过 程中,明确了角色的分工,如小组内有组长,监督员,记录员等,这就 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实践的全过程.整个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观察,尝试,实践,探索,分析与验证的过程,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满足学 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从学生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正是因为教师 给学生搭设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才有机会去表现;才会感觉学 习很轻松,思维得到了解放,也有胆量设疑,有信心回答问题,在这 里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适时的小组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在进行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的活动时,有两名学生因为扣子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而争执时,教师及时地鼓励他们探讨1千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