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_第1页
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_第2页
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_第3页
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_第4页
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注:由于传播学教程书中的基础知识在我介绍的笔记与习题讲解中基本上囊括了,所以在此不多说。此部分主要列举一些批判视野中的西方传播思想一书中的重要知识点。然后更为详细与更具深度与广度的知识将在的强化班中进行讲述。第一章 单向度的传播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由于文科类的书没有明显的一二三四个知识点的划分,更况且知识点既可拆也可整合,实难量化。所以这里无法告知大家此章节中共包括多少知识点。但总的来说在基础阶段,即从5月份至8月份,学生必须通读此书两遍了,说到哪些学派或人物时能有一些大致了解。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主要是通过熟悉教材

2、内容,然后多搜集一些相关论文,看理论与不同事件结合时如何分析如何被运用,以此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将知识融会贯通。【知识点1】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例题1】如何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多元决定论”观点。分析:西方的很多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的经济决定论,也就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其他组成方式。多元决定论是针对这一论点提出来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或者说他们不太看重于从经济的角度来批判现实社会,而是对文化的相关形式有更多的关注。还有学者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压迫理论结合起来,从精神分析角度形成社会批判理论。这样,对社

3、会的批判显示为一个多元的向度。文化的自身发展规律得到更加直接的肯定,与经济政治等并列起来甚至在这个时代对社会的控制能力高于经济政治。【例题2】如何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新功用?文化的新功用:文化工业与文化观。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从批判的角度对当时的大众文化的制造形式进行定义,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文化工业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工业时代是指以工业的形式生产,加工,管理,营销文化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沦落为商品的时代,其直接的特征为商品性、标准化、批发性。2,文化工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具有普通商品没有的特征,隐蔽的欺骗性。它根据大众自身的简单欲望设计了体贴入微的形式,渲染了各种美

4、好的生活,实际上却并剥夺了人深刻思考的可能,把人变成机器的附属品,而面对普通民众的“生活的舒坦和精神的慵懒”,批判者的态度很难被接受,处境尴尬。3,文化工业的产品以貌似的自由代替不自由,以貌似的快感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在阿多诺等人看来,现代的文化产品多以精神鸦片的形式出现。文化工业的信念是,大众不需要文化,不需要深刻,只需要娱乐和消费。而从另一个角度,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他们对文化应有功能的认识:否定和对幸福的承诺。所为否定,就是文化要有对现实的批判能力,不是简单地为现实生活谀颂,而是要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批判,促进对现实的反思,刺激现实生活的改进。所谓对幸福的承诺,也就是说文化应该

5、可以发现更加幸福的生活及其通向这种生活的道路。他们认为这才是文化应该有的使命和态度,当然这里指的已经不再是文化工业生产的大众文化,而是存在于社会精英阶层的精英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具有把人从文化工业产品中解救出来,消除异化状态,扭转对工具理性的单纯依赖,向价值理性回归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寻找幸福和人的自由的依据。【知识点2】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评论1,法兰克福学派在社会中观和宏观层面,用一个新的批判的角度对社会文化及其媒介方式进行了反思,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进入资本主义发达时代仍然可能存在的压制。使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更加理论化地看待传播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2,他们

6、注意到了“文化帝国主义”进行统治的新形式,即向利益所在地进行文化渗透,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改变所在地民众,获得经济利益和持久的隐蔽的统治。这提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研究传播问题时要对国家传播行为和传播控制有所考虑和适当应对。3,他们注意了文化工业生产的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分。就文化工业,提出了应该追寻文化的个性关注这一思维方式。同时,赋予了精英文化以批判社会和承诺幸福的能力来应对异化和工具理性泛滥的局面,对现实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同时,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没有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批判。他们对社会的批判是全面的,坚决的,彻底的,但是他们只是站在抽象的人道主义立场上进行的批判,

7、对实践本身较少涉及。其二,具有片面性,过分强调批判,而缺少积极的肯定和建设性的批判视角,很难发现现实社会中蕴涵的力量。其三,虽然对文化工业有所批判,也赋予文化以“承诺幸福”的功能,可是在实际上他们在如何建设一个不同于当前的更加理想的社会方面建树甚少,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合理的出路。所以,批判最终以思维训练完成,以无路可走告终。当然,这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比较分散,研究者个人比较自由有很大关系。【知识点3】媒介的意识形态化阿尔杜塞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构成方式,他提出“意识形态是个体与他或她的现实存在条件之间的想象性关系之再现”也就是说,个人虽然受控于意识形态,但是这种控制不再是单向的直接的,而必须要通过个

8、人的再现产生效果。而媒介则在让每一个个体获得意识形态并再现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性的新区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个概念是借用韦伯的,韦伯对理性进行了价值和工具的区分。提醒人们注意在诉诸理性的时候对理性本身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进行反思。所谓价值理性即“非自我利益的理性”,是指人们把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用于追求终极的价值目标。它同宗教的、道德的、审美的价值观有关。这种价值理性又必然地表现出“选择取向”上的“团体性”和“行动动机”上的“情感性”特征。所谓工具理性是指人的“自我利益的理性”,与物质的、眼前的、可见的利益相关,引导人们重视现实的利益,以可计算、可衡量的标准看待问题。法兰克福学

9、派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来批判现实社会,诉诸文化追求价值理性的功能。第二章 从社会批判到理想主义哈贝马斯的传播思想研究【知识点1】哈贝马斯其人。【例题1】个人简介。分析: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1929年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1961年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1961年获大学教授资格,任教于海德堡大学。19641

10、971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讲授哲学、社会学,并协助T.W.阿多诺指导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1971年任普朗克科学技术世界生存条件研究所领导人。后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旨趣(利益),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一解释知识、经验一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为了克服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有可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者称,“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之间围绕着对“经验与规范”以及“革命”的理解

11、所展开的冲突,只是社会研究所内部诸多矛盾中的一个,仅仅是由于他们二人分别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的代表才显得格外引人注意。除了他们之间的代际冲突之外,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同辈人之间也是摩擦不断,矛盾重重,先是有:霍克海默与弗洛姆之间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直至最终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诺曼(Franz Neumann)等人关于“权威国家”的法哲学理论,在霍克海默为社会研究所拟订的总体研究计划中一直被排挤在边缘地位(据说被排挤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概念和霍克海默的好友波洛克的研究兴趣有所抵牾),默默无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尔库塞的激进主义

12、哲学则完全背离了法兰克福学派原初的“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的理论前提等。”【知识点2】如何理解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例题2】哈贝马斯的思想特色。解题:哈贝马斯的思想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论战性。哈贝马斯进入学术领域后,便不断向各种不同的思想路线提出挑战,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学术论争。值得重视的有:与波普尔、伽达默尔等的方法论之争;与福科的现代性之争;与亨利希的形而上学之争;与诺尔特等的历史学之争;与鲁曼的社会理论之争、与罗尔斯的规范民主之争、与斯洛特迪杰克的基因技术之争等。 2,其次是综合性。哈贝马斯是一位杰出的综合大师,他把不同的思想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

13、克思主义与精神路线、理论范畴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综合、对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传统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综合、对于哲学先验主义与哲学经验主义的综合等。 3,再者是体系性。哈贝马斯十分重视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长期以来,他逐步从方法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法学等角度,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试图从规范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加以系统重建。 4,最后还有实践性。哈贝马斯虽然是一位学院派思想家,但十分看重自身思想的实践性。从1968年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开始,哈贝马斯在德国的政治实践领域一直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比如,在1

14、998年德国大选中,哈贝马斯在关键时刻曾为社会民主党大造舆信纸,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曾率领自己的弟子,与以时任黑森州环境部长的菲舍尔(现任德国外长)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组成政治俱乐部,定期举行政治沙龙,从政治哲学的高度讨论重大内政与外交问题,为菲舍尔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学理基础,比如最近菲舍尔关于欧盟改革的一揽子建议与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模式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哈贝马斯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我国学术界有着不小的影响。迄今,我国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哈贝马斯著作主要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哈贝马斯文集(六卷本)、三联书店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事实

15、与价值、译林出版社的后形而上学思想、学林出版社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认识与兴趣等。 不容否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作为一种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存在着普遍主义、折中主义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做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但哈贝马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尝试,特别是他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说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尝试,值得我们予以认真关注,比如,他对于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透彻分析、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对于民族国家范畴的历史梳理,以及对于全球化语境下民主制度的安排和公民资格的确认等的严肃思考,都是十分富有启发意义的。习题: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第三章 “编码/解码”开启传播学研究另

16、一扇门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思想研究【知识点1】关于斯图亚特.霍尔。斯图亚特霍尔(1932今)(Stuart Hall)是当代文化研究之父、英国社会学教授、文化理论家、媒体理论家、文化研究批评家、思想家。他开启了学术工作政治化的先河。他在文化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和杰出成就,迄今为止,尚未有一人能够超越他。霍尔的名声不是基于他自己的哪一本书,而在于交织在热烈论争之中的文章和文集序言。他最广为人知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有关编码与解码的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解释,与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立场相对应。他提出三种假想的地位,即:以接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为特征的“主导霸权的地位”,大体上按照占统治

17、地位的意识形态进行解释,但却加以一定修正以使之有利于反映自身立场和利益的“协商的符码”,以及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全然相反的“对抗的符码”。霍尔的研究成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研究受众接受行为的理论背景。此后,文化研究敞开了关于电视受众主动性的研究的大门,一种新范式的受众研究兴起并迅速扩展开来。 霍尔的主要论著有:电视讨论中的编码和译码(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1973),文化研究:两种范式(Cultural Studies: Two Paradigms,1980),“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回归(19

18、82),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Ide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1989),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文化、传媒与“意识形态”效果,结构“大众”笔记等,1980年出版专著文化、传媒、语言(Media , Culture and Society, Academic Press, London)。【知识点2】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究是英国伯明翰学派建树的传统,它上承利维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往下则穿过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一路纷争,成为当代显学,文化研究的基础学科是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和传媒学,但它涉猎的领域几乎横跨全部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研究课题从大众文化

19、到全球化,从身份认同到同性恋,从文学到文化帝国主义,从工人阶级到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的兴起是因为人文社科领域的索绪尔语言学转向,整个文化被重新定义,伯明翰学派认为:知识分子的所谓“高雅文化”掩盖了作为实际生活经验的文化和传统,必须把精英文化转向大众。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并非空穴来风,它是从马修.阿诺德到F.R.利维斯的英国精英主义文化传统的延续。伯明翰学派秉承英国式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虽和站在文化精英主义立场上研究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的始作俑者法兰克福学派无直接的联系,但两者的批判面向几乎神合。文化研究的特点,主要是跨学科、强调广义的文化定义、拒绝高雅和低俗的文化二分论、认为文化既是实践也是经验。

20、70年代,在霍尔主持下,开辟了文化研究的新方向,80年代后,文化研究传到其他英语国家,形成不同的研究取向和风格,今天它作为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中的一种重要学术实践,其理论和政治取向都已经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学术建制而被广泛援引。文化研究作为西方批判学派的重要一支,可谓包罗广泛:结构主义、符号学、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德里达、福柯、鲍德里亚的理论尤其以以下四方面理论范畴常被人提起受人关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阿尔都塞和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利奥塔的后现代文化。1964年, 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1972年发表了第一期文化研究工作报告,宣布“将文化研究纳入理性的

21、地图”,从此拉开了文化研究的序幕。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是理查霍加特,雷蒙威廉斯更是中心的灵魂人物。伯明翰中心公认是秉承了英国式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致力于沟通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隔膜,故研究工人阶级就是其首当其冲的使命。理论上,伯明翰学派除了鼎力倡导文化主义的研究方法,受法国理论的影响也很明显,如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特别是拉康的理论,以及后现代传媒理论。霍加特于1957年出版了文化的用途,威廉斯于1958年出版了文化与社会,1963年出版了漫长的革命,历史学家汤普森于1963年出版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这几本书为英国文化研究作了奠基性的工作。伯明翰学派不满于法兰克福学派那样

22、站在精英主义立场来研究文化的方式,特别是他们认为的本真的大众文化,即底层的工人阶级的文化,力图从英国文学批评的利维斯主义传统中脱离出来。他们反对利维斯那种试图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批评来达到改造人性、以使人达到“高贵化”目的的精英立场,但他们继承了利维斯从社会功利方面看待文学和其它文化现象的思路。在早期他们以新左派评论为阵地,发展出一种“文化主义”理论,扩大了文化的内涵,反对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划分,取消文化产品中审美标准的首要地位。认为文化既是实践也是经验,文化研究的主题不只是文化产品,也是实践和生产、分配、接受塑造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过程。雷蒙威廉斯是英国文化研究里程碑似的人物,他把文

23、化观念和社会整个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把“争论的基础从文学-道德的文化定义向人类学的文化定义的转换”,使文化研究的发展成为可能,也开启了英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和媒介社会学中对媒介生产的研究视角。雷蒙威廉斯学会了利维斯“实践批评”、细查文本的方法来反对利维斯主义,他要做的,就是颠覆利维斯式的对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异常冷静和居高临下的”精英似的描述。他对文化研究的贡献是基础性的、方向性的,使文化研究实现研究的日常生活转向变得可能,为文化研究采用新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做好了准备。20世纪70年代,伯明翰中心在霍加特的继任者斯图亚特.霍尔的主持下,成为举世瞩目的新理论中心。随着霍尔成为文化研究主将,随着伯明翰中心对亚文化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经由欧洲结构主义的葛兰西式运用,文化研究出现了崭新的面貌。霍尔以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